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62,晋商投靠

    众人决定开办银行,但是有一个问题困扰大家,那就是人才问题。银行毕竟是新鲜玩意儿,谁都没办过---任大聪虽然了解金融但也没办过银行。再说光一个任大聪也不行啊,两家银行同时开办,招聘挖人也未必来得及!想到这里,大家都有点愁眉苦脸。

    李旭微微一笑,对任大聪说道:“大聪,当年请你安排在欧美学习金融专业的那些孩子应该都毕业了吧?”

    “回大人,第一批入校的三十名学生去年已经毕业,都安排在南华投资还有广州的洋行、香港洋人银行等实习,已经工作半年多了。”

    “让他们都进入我们自己的银行工作,该为国出力了!”李旭笑道。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义勇侯早已经安排好了人才培养,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不禁都为义勇侯的深谋远虑叹服!

    同治八年春季,上海公共租界同时开业了两家华资银行,轰动一时。没有人想到江南总商会的头面人物们会突然开办银行,而且一开就是两家!新报热烈庆祝中行、工行的开业,头版头条发文称这是国人资本第一次进入历来被洋人掌握的银行界,标志着民族金融业开始与国际接轨,也标志着国人开始参与金融游戏,更标志着天朝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的诞生!

    同日,发行量巨大的江南商报也头版头条发文祝贺两家银行的诞生,称其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天朝金融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标志性事件,江南商人的勇气和胆识值得国人民族的尊敬!

    报纸的热捧炒作使新鲜出炉的两家银行一时成为香饽饽,当两家银行开业一周后宣布进行社会公开募集股资,立刻引发投资狂潮。大江南北的商人们都明白两家银行是江南总商会开办的,不说总商会的背后是庞然大物的义勇军撑腰,就凭方世平、任大聪、胡雪岩这些名字就足以保证两家银行的声誉不容置疑!

    而且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义勇侯已经入股两家银行,胡雪岩甚至打算将阜康钱庄全部并入两家银行成为银行在各地的分行…这些都意味着两家银行都得到了义勇侯的强力支持甚至带有一定的官方色彩。

    何况两家银行在公开募股的说明书中也明确表示,未来两家银行将积极支持义勇侯开发闽浙赣和台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工商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这也就意味着银行投资得到了官府的保证!

    就在两家银行公开募股的当天,李旭亲自撰文发表在旭报头版头条,热情肯定两家银行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明确指出银行必将取代盛行一时的钱庄而成为未来天朝金融业的主流。强调银行必须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保证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

    李旭的文章让嗅觉敏锐的

    商人们闻到了浓厚的义勇军味道,官方的态度就是财富的源泉!于是各地商人们更加争先恐后地认购两家银行的股份,短短一周内,两家银行的公开股本总额就超过了五百万两,大大超出了原先估计。而且后续资本还在以惊人的数字攀升,两家银行不得不在原定截止日期还没到就紧急宣布公开募股结束。这引发了各地投资客的抱怨,纷纷在各大报纸发文,指责两家银行提前停止募股。

    李旭也对方世平等人说:“你们怎么忽然胆小了,开银行还怕钱多吗?不要打击人们的热情嘛!”

    方世平一脸尴尬地苦笑道:“大人,小人也是被这股狂潮吓到了---这太热情了啊!”

    于是两家银行只好继续募股,到截止日期时,中行总股本达到了五百多万两,工行总股本则是六百万两!两家银行都大大超出了原定募股计划,所幸这些公开募股都是中小投资,大股东还是江南总商会。

    两家银行通过前期的不断热炒和造势宣传,很快就在大江南北名声大噪。老百姓虽然不懂什么是银行,但是老百姓懂钱!人们很快知道了银行的好处---以前到钱庄存钱要交钱庄保管费,现在到银行存钱还可以有利息!虽然利息不多但总比没有强啊!于是各地老百姓纷纷将钱存进了银行,特别是江南百姓对新鲜事务接受得快,更信赖义勇军,呼啦一下全都将原来放钱庄的钱全部转移到了银行。

    商人们自然更是不甘落后,那些投资了银行的投资客们不用说了,都是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银子一股脑全存了银行---开玩笑,自己投资的银行自己不存钱不是自己有病嘛!就是那些没买到银行原始股的商人们也都纷纷把钱存进了两家银行---不图那几个利息,就图个安全,义勇军撑腰的银行谁敢砸场子!

    闽浙赣官府也都大力支持两家银行,宣布官府的银子全部存入银行,一时间达官贵人们也纷纷跟风把钱存进了银行---谁都明白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于是,两广安徽江苏等地的官府也纷纷看好银行,反正有样学样既卖了义勇侯的面子又得了银行的实惠,何乐而不为呢!那些暂时还没有银行网点的地方官府反而急了---没银行想跟义勇侯卖乖都没地卖去,奶奶个熊!

    短短数月,两家银行的存款总额就迅速突破了一个亿!李鸿章看到银行的红火,眼红不已---暗叹李续之能整!这两银行实际上就是义勇军的金库啊,有这大把的银子干什么不成?自己咋就没有李旭的眼光和鬼点子呢?人比人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李鸿章召集幕僚开会,商量着是不是咱们也办个银行?众人说好啊,可是咱们谁懂银行啊?李鸿章只好暂时打消了办银行的念头。可怜的李鸿章只看

    到了银行钱多,却不明白李旭的深谋远虑---李旭将用金融这个魔鬼控制大清国的财富和命脉!

    银行的出现受益最大的就是李旭---凭借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各方资金!同时银行出现打击最大的就是钱庄了。大江南北凡有银行网点的地方,钱庄莫不倒闭关门。那些加入了江南总商会的钱庄还好,直接被两大银行收购成为银行的下属分行。一些被银行看中的钱庄也是摇身一变成了银行的地方分行网点,开始按照银行的规矩营业。可是那些没有加入江南总商会或者没有被银行看上的钱庄就惨了,资金链一断,加上挤兑,钱庄只好破产。而钱庄的破产又逼得人们只能将银子存进银行了---没钱庄了不存银行存哪!这个情况尤其令北方那些百年票号难受。

    山西太原龙家可是晋商中首屈一指的大户,世代经商已经二百年之久,能人辈出而财富豪阔。这天在龙家的豪宅大院正在聚会,晋商的头面人物纷纷到齐,老中青三代汇聚,共商生死攸关的大事。

    龙家家主龙致用已经年过五旬,方正的面庞白白净净,眼睛不大可也不小,目光和煦,偶尔也会精光闪闪。喜欢身着紫缎长袍,吸水烟。不过这两年也改抽香烟了,特别是去年去了一趟杭州参加竞标邮政公司,抽了几根雪茄竟然上瘾了。

    此刻他抽着号称极品的古巴雪茄,耐心地对十几个山西各地赶来的晋商大户说话---俄们晋商向来走南闯北贩杂货,后来大办票号---象平遥李家、祁县乔家、太谷曹家、介休侯家等都是票号发家。俄们晋商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处不在,票号一度贯通东西南北…曾几何时,晋商的名头享誉宇内,和潮商、徽商等大商帮并驾齐驱,不遑多让!

    可是时移世易,现下却是俄们晋商到了关键时刻!义勇侯是当世的雄杰,世人只知道义勇侯带兵打仗,岂知他乃治世能臣,就是经商买卖也比俄们强啊!只看他出手邮政银行两样,一环套着一环,谁能敌得过呢?再加上义勇军的声威权势,谁能奈银行何?

    众人默默点头,乔家家主急道:“那俄们咋办?就眼巴巴地瞧着两大银行把俄们挤跨么?”

    龙致用摇摇头,沉声说道:“不!俄们不能坐以待毙!俄们必须紧跟形势!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现下银行尚在南方发展,黄河以北尚无银行,俄们晋商就要顺势而为,抢先布局!”

    众人一惊,曹家忙问:“龙老板的意思是俄们也办银行?”

    龙致用点点头。

    侯家说:“可俄们没人懂银行啊!”

    李家遂道:“没人懂就学!当初俄们办票号又有谁懂?不都是边干边学嘛。”

    众人纷纷点头。

    龙致用又说道:“俄们也要团结起来,成立商会,汇聚大家伙的力量,

    成立俄们自己的银行!俄们票号遍及大江南北,全部改成各地的银行布点,一定能迅速抢占市场。”

    众人纷纷点头,一时屋内气氛不似开始的憋闷。有人认为中行、工行背后有义勇侯撑腰,俄们办银行也可以靠着以前办钱庄时的王爷大臣支持,可以和两大行大干一场!

    龙致用摇摇头,说那些王爷大臣们有几个懂经济明白事理的!无非吃拿卡要,浑没把俄们当人看!俄们晋商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追随义勇侯爷,别无他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