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61,创办银行

    五大民营邮政公司成立以后,迅速瓜分了闽浙赣三省的市场,然后开始向全国各地蔓延。各大公司根据各自的关系和条件,基本上形成了各自的市场范围。快捷邮政的主要市场两广湖南;安全邮政占据了湖北安徽河南;高效邮政垄断了西南地区;准点邮政以大西北和蒙古为主;北方邮政则控制了江苏山东直隶乃至东北等北方地区。

    五大邮政公司的竞争主要在江南展开,毕竟这里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市场利润丰厚,都占了各自收入的一半以上!当然大家的竞争都是在游戏规则内竞争,谁也不会也不敢胡来,否则就会被义勇侯踢出市场!

    邮政的横空出世开始时让朝廷、官府和老百姓都抱着好奇、怀疑和新鲜的态度观察,谁也不知道义勇侯搞的这套有什么用。不过很快就被社会接受了,首先老百姓接受,因为价格便宜合理又方便,而且有义勇军的保证,老百姓放心!

    接着,官府也开始接受---邮政实惠又方便还安全靠谱,比驿站强多了!于是全国各地迅速普及了邮政业务,没有人会找邮政公司的麻烦---一来义勇侯的面子不敢不给;二来谁还没有个大事小情需要邮政公司帮忙吗?就连山匪路霸看见穿着五色马甲的邮政公司的员工骑马或赶车,也都不会拦路打劫---几封家信有什么劫的!如果是贵重物品,他们也劫不了---邮政公司都请了镖局或干脆义勇军押送!

    邮政普及的结果就是驿传慢慢消失了---连兵部的公文都通过北方邮政邮寄了,驿传还混得下去吗?驿站慢慢的就变成了官府的接待站,最后被彻底取消了---盛行千百年的驿站这一古老的传递消息的方式最终被李旭埋葬了!

    当然私营邮政公司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存在难以克复的缺陷。公司是以赢利为目的的,那些没有利润的线路是无人愿干的!而邮政服务国民具有普遍性要求和原则,如果偏僻地区得不到邮政服务,那么邮政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若干年后,李旭还是专门组建了国营邮政公司,专门负责那些私营公司不管的线路---国营和私营公司在合理的地方对接转交业务。

    邮政的出现也引起了特殊部门的兴趣。杭州总督衙门附近一所不起眼的院落,陈长风正在和李能通商议事情,话题就是情报局如何使用邮政和监视邮政。

    邮政一开通,陈长风就敏锐地意识道邮政的巨大价值---不仅可以传递情报,也可以防止传递情报!这就需要安排人员进行邮政监视,对可疑信函或物品进行检查。对此,李能通深以为然,对眼前这个消瘦的局长丝毫不敢有不敬之心,虽然他比自己年轻却比自己更可怕!

    李能通犹疑地问道:“局座,大帅会同意吗

    ?这种监视行为会不会让大帅不高兴?”

    陈长风轻轻一笑,说道:“老李别担心,我会去和大帅说,大帅会同意的!先在安全处成立邮政科,专责邮政检查。”李能通点点头,他相信陈局长能说服义勇侯。

    李能通离开了陈长风的办公室,偌大的办公室只有陈长风独自坐在宽大的桌案旁,西斜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照在他的脸上,将他总是苍白的脸染上了难得一见的红色。他习惯了一个人坐在冰冷的办公室里默默地思考、策划,长久的工作使他原本还算英俊的脸庞总是异常的苍白,甚至使他有点害怕见到阳光!

    陈长风起身走到办公室后面的房间,这是他的卧室,他每天晚上在这里睡上两三个钟头,然后就起床进行工作。他换上一身寻常的长袍马褂,然后戴上上次去美国买的墨镜,慢慢走出办公室,来到院子,乘上早已等候在此的马车,轻声吩咐---去见大帅!

    马蹄叩击着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音,陈长风随着马车的晃动身体轻轻摇晃,又陷入了沉思…

    1869年大年初六,任大聪赶到杭州给李旭拜年---每年春节他都会来给李旭拜年,这是一个难得的拉近关系的时候。除了任大聪,还有江南总商会的头面人物前来拜年。每次李旭都笑呵呵地请大家落座,奉茶上烟,然后海阔天空闲聊,大家都很享受这种无拘无束的时候---正是这种轻松的氛围,往往能在闲聊的时候得到义勇侯来年的打算,对商人们来说这可是先人一步的发财机会啊!

    李旭对大伙儿笑道:“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不容易啊各位!过去的一年,大伙儿都辛苦了,当然也都发了财,呵呵…”

    众人也都大笑说---跟着义勇侯爷想不发财都难!

    李旭呵呵一笑,心说你们这帮家伙靠着义勇军没少发财!遂说道:“诸位发财都是自己的努力嘛!本部堂也高兴诸位发财,这也说明经济发展了嘛,呵呵…”然后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这新的一年里,本部堂的日子可是不好过啊!眼下最大的难题就是官府缺钱啊。”

    在座众人一听,知道义勇侯的戏肉来了。方世平笑道:“大人,我等都是托大人的福,大人的难处自然就是我等的难处!大人不妨指示!”

    众人也是连连点头,都说侯爷可别把我们当外人,需要多少银子只管开口!

    李旭笑道:“你们的银子再多可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救的了一时也救不了一世啊,对不对?”众人一呆,忙又连连点头。

    李旭又笑道:“办大事就要集大家之力。你们银子再多又能办几件大事呢?所以,本部堂需要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既然大事是天下人的大事,自然也应该集天下人之力啊!”

    李旭一番话说得大伙儿发懵,于得水

    小心翼翼说道:“侯爷,我等愚昧,还请大人明言,我等无不遵从!”

    李旭说道:“各位应该都听说过上海的丽如银行吧?这是一家英国人开办的银行,早在道光二十八年就在上海建立了。”

    卢长富疑惑地问道:“大人是不是想开办银行?”

    李旭点点头,说道:“银行不同于山西票号那些钱庄,本部堂需要的是西式银行而不是那些只会放高利贷和存钱的钱庄!银行对企业建设、生产和资金周转提供帮助,而且募资广泛,操作规范严格等等。更重要的是银行是未来国家金融体系的基础和支撑,更是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和发挥国际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之一!当然我们现在还不能面面俱到,毕竟我们还只是刚刚开始起步!但是这一步我们必须迈出去,趁洋人的银行还没有大举进入,我们要抢先占领国内市场,然后才能积累经验和实力对抗洋人的竞争乃至走出国门到世界舞台上一较高低!”

    众人都是老江湖了而且商场厮混了这么久,虽然大部分人还不能完全明白李旭说的银行到底怎么回事,但是都知道义勇侯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布局并且是大场面---光那几句走出国门和洋人竞争就意味着布局不简单!大家现在不明白不要紧,要紧的是紧紧跟上义勇侯的脚步---反正大伙儿明白银行和钱庄一样都是和钱打交道的,这就意味着发财的机会!

    任大聪完全听懂了李旭的话,这几年他潜心学习琢磨洋人的银行、股市等金融知识,深知个中三味!此刻听到李旭说银行,立刻两眼放光---义勇侯终于对金融动手了!

    方世平对李旭的话半懂不懂,但是他久历商场,和洋人打过不少交道,就是丽如银行也接触不少。虽然还不是很清楚银行的运作和流程,但是对银行的作用却很清楚。

    胡雪岩虽然不懂银行,可他是钱庄老手,自然明白钱生钱的妙处。听了李旭几句关于银行的简单介绍,他立刻明白了银行也是靠活钱获利的地方!

    于是众人商议,决定在上海开办两家银行。一家叫中华银行,任大聪当总办兼董事长;一家叫工商银行,方世平当董事长,招聘懂行的做总办。两家银行首先由在座众人集资入股,然后在面向社会公开募集一半股本,便于扩大影响。中行启动股本一百万两,工行启动股本一百二十万两。李旭以义勇军的名义出资在两家银行启动股份中各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预定一个月后开业,相关银行规章制度流程等由任大聪负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