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51,将星陨落

    一片低矮的丘陵绵延起伏一直向黄海边延展,茂密的树林随着山势错落起伏。在离沂州府日照县不远的密林中,一小队义勇军的侦察兵正在观察远处蜂拥而来的东捻军,漫天尘土遮蔽了半空,那些五颜六色的捻军旗帜在飞扬的尘土中时隐时现。

    侦察兵们墨绿色的军服很好地隐藏在树林中,钟一鸣举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远处的东捻,他的肩章表明他现在已经是一名陆军少尉,但是他的臂章却是独特图案---在步枪和匕首交叉的中间赫然是一条昂首怒目的眼镜蛇!这个臂章表示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一支李旭在年初亲自下令组建并直接隶属义勇军总部管辖的特种部队---正式番号义勇军特别突击队,代号眼镜蛇部队。全队编制一百二十人,队长是陆军少校,原旭营中军警卫排长包铁娃。钟一鸣军校毕业后即加入眼镜蛇部队成为一名排长。

    作为一支试验性部队,这次眼镜蛇部队奉命参战,任务就是前出大部队上百里侦察东捻的动向,随时向主力部队报告敌人动态。当义勇军的剿匪主力部队还在江苏境内时,眼镜蛇部队的官兵已经深入了山东侦察敌情。钟一鸣带着自己这个排三十名官兵主要负责在山东东南部活动,此刻他们在日照发现了大股捻军。钟一鸣暗自高兴,在这一带转悠了十来天,终于发现了捻匪!他返身下了高坡,来到坡下命令两个战士迅速传令另外两个在外搜索的班全部归队,全排准备下一步行动。

    入夜,钟一鸣排全部到齐,其中二班还抓了一个东捻军的俘虏。那个外貌老实巴交浑身发抖的山东汉子,望着这些奇装异服的官兵和明晃晃的匕首,不用拷打就将自己知道的全部招供了。经过审讯,得知东捻准备向苏北挺进。钟一鸣当即决定自己带一班、二班留下继续监视东捻军,三班迅速返回江苏向主力部队报告敌情。然后他冲一班长点点头,那个大个子老兵无声无息地拔出锋利的匕首,干脆利落地划开了俘虏的咽喉---特种部队不需要已经没有了没有价值的俘虏!

    十一月中旬义勇军剿匪部队分两路按计划抵达江苏北部,其中西路前线指挥部和教导师到达了沐阳,东路二师前锋已经到了云台山地区。

    二师师长余老三得到眼镜蛇部队传来的情报,东捻即将从日照直趋苏北。遂开会研究敌情,众人判断捻匪若进苏北必经赣榆。余老三考虑到捻匪主力都是马队,行动迅速,进退极快。必须要有一支部队牵制住捻匪以便为后续主力部队聚歼敌军争取时间!遂决定自己亲自带领前锋团赶到赣榆拖住东捻,何先强和粟大刚指挥师主力随后赶到,一举击败东捻---考虑到东捻尚有十万之众,即使不能一战全歼也要将其大部

    打乱,为后续歼灭战创造有利条件。

    何先强说:“师长,我去前锋团拖住敌人,你指挥大部队!”

    粟大刚也认为余师长是部队主官,不能冒这个险!还是末将和何副师长去一个人吧!

    余老三笑道:“都不要争了!师部就我们三个为首,老何要指挥另外三个团及时赶到,老粟你要督促师直属各分队和后勤部队加快行动,不要拖了作战后腿,担子都不轻!另外前锋五团是本官的老部队,情况比较熟悉,还是我去吧---就这么定了!”

    余老三不听劝阻,带着警卫连赶到五团驻地,随即命令五团出发,轻装前进直扑赣榆。数日后赶抵赣榆,部队刚刚到达城西地区,就见远处尘头大起,东捻军的前锋已经抵达。

    余老三急令部队迅速转入战斗准备,一千六百多名官兵来不及丢下行李便迅速组成一个巨大的抵御骑兵冲击的方阵,然后缓缓地向敌军压去。

    东捻的先锋正是李允的黑旗马队三千余人,见对面一支从未见过的官军突然出现,并且以一个整齐的方阵逼来,都是一惊。李允用单筒望远镜观察一阵,对左右道:“此乃义勇军也,不过千八百众,俱是步队,怕他作甚!”遂令手下排开马阵,准备一股作气冲击破阵。

    马队慢慢移动,距离义勇军方阵两里时,李允挥动黑旗,顿时号角唢呐齐鸣,排成四五排冲锋阵型的东捻马队开始慢跑,轰隆隆的马蹄敲击着大地仿佛天边滚滚而来的雷鸣…李允轻蔑地望着对面已经停止前进转而防守的义勇军方阵,心想这些南蛮子连长矛都没有,想凭着手里那根比烧火棍长不了多少的火枪对抗我的丈八竹矛---做梦!

    余老三站在方阵中央的一辆大车上,用单筒望远镜瞭望正在缓速逼近的捻军马队,那些马头前方跳动的青竹制成的长矛甚是吓人。然而余老三的脸上却浮起一丝冷笑---这帮愚蠢的家伙还没领教过义勇军的厉害!随即命令部队准备战斗。

    在方阵迎敌的一面,响起一片口令声。五挺加特林机枪严阵以待---军工厂日夜加班赶工仿制加特林机枪,数月来已经生产了数十挺,义勇军的四个主力师每个团的枪炮连都配备了五挺改进口径后的加特林机枪---现在加特林机枪被正式命名为中式1867型机枪。

    当捻军马队进到距离义勇军方阵数百米,正准备提速冲锋时,方阵里低沉的牛角号声骤然响起,五挺机枪一起开火,响亮的哒哒声不慌不忙地持续而密集,顷刻间密集的弹雨覆盖了战场,将尚未提速的战马连同马背上的骑兵如收割麦穗一样放倒…

    突如其来的打击令捻军骑兵们惊慌失措,他们没有想到义勇军能在这么远的距离射击,而且火力还如此密集简直让人无处可躲!

    但是这

    些捻军骑兵们十分悍勇,前排的骑兵倒下了,后排的骑兵拼命催动战马前冲,妄图依靠速度击败敌人。当机枪的声音停顿的瞬间,骑兵们狂呼乱吼往前冲去,冲过了二三百米,迎接他们的又是密集的排枪。训练有素的义勇军士兵们沉着地用子弹织成了一张弹幕,疯狂冲锋的捻军骑兵群如同撞上了一道看不见的墙,在距离方阵二三百米的地方丢下了成堆成片的马与人的尸体!

    当机枪的声音重新响起,再也支撑不下去的捻军骑兵们如潮水一般退却…

    李允脸色惨白,眼见三千骑兵死伤一半,遂转身而逃。余老三趁势追杀,方阵随着冲锋号声变成了追杀阵型,向狼狈逃窜的捻军追去。追杀数里,忽然号炮连天,左边树林中杀出大股捻军步队,乃是赖文光的旗号。同时右边山岗后冲出无数骑兵,却是任化邦亲自指挥。原来赖文光、任化邦的大军已经到了,听说前锋被义勇军打得大败,急忙赶来救援,正撞上义勇军追击,遂左右包抄夹击,决心吃掉这股轻敌冒进的孤军!

    余老三见捻军大军突至掩杀而来,急令五团一营抵御左边敌军,二营、三营合力防御右边冲来的骑兵。各部接令立刻由追击转入防御态势,情急之下来不及筑垒挖壕,只是将随行大小车辆排列成阵,官兵们掩身其后,目光坚毅。

    双方很快冲杀混战一团,义勇军被数万捻军团团围住,枪炮大作,杀声震天。义勇军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架不住捻军人多势众,凶悍猛攻,如同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面临狂风暴雨惊涛骇浪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余老三此刻深陷重围,内心波涛汹涌但表情依然镇静,指挥部队顽强抵抗捻军的冲杀,不断告诉官兵再坚持一下,主力马上就到。

    五团长请求余老三紧急撤退,由自己率部坚守阵地拖住捻匪!

    余老三大怒,厉声喝道:“我余老三身为师长竟然临阵脱逃,以后有何面目见二师的兄弟?休要胡说!”

    就在这时,先头溃逃的李允又率部返身杀来,一千多骑兵突然从正面冲杀而来。余老三立刻亲自带领警卫连和五团直属分队冲上去准备堵住正面来敌,连炊事班也丢了锅铲拿起牺牲战友的步枪冲了上去…捻军四面攻打,火枪弓箭乱射,悍不畏死,奋勇狠斗…

    战场上硝烟弥漫,尘土飞扬,混战中余老三亲自操枪射杀了数名骑兵。他倚在一辆快散了架的大车旁,一面装子弹,一面大呼鼓励官兵奋勇还击。这时,捻军十几名骑兵冲了过来,马快人猛,马蹄将大地践踏得微微颤抖,一口大刀挟着呼呼的风声直劈余老三,势大力沉…

    余老三敏捷地一闪,刀锋掠过他的左臂,一片血肉横飞。他忍着剧痛,咬牙右手一抬,奋力将手中的步枪扎向敌人

    ,长长的三棱枪刺狠狠地刺进敌人的身体,惨嚎声中,滚烫的鲜血顺着枪刺的血槽飞溅出来,喷了余老三一脸,令他眼前一片模糊…

    余老三还来不及摸去血迹,一柄马刀砍在他的肩膀上,他的耳中传来刀刃撞击肩胛骨的声音…狂吼声中,一支长矛恶狠狠地刺进了他的胸口,他的身体被巨大的冲击力撞得踉跄倒退,然后缓缓倒下…

    躺在地上的余老三大口大口地吐血,他听见了警卫员的惊呼哭喊,也听见了远方传来了六磅炮的呼啸…在眼睛即将闭上的瞬间,他看见血色的天空隐隐约约有死去的前妻和婴儿的面容…该回家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