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49,出兵平捻

    1867年七月,朝廷旨意到达浙江命义勇军出兵剿捻。同时在福州准备了大半年的左宗棠也正式离闽赴陕西就任陕甘总督,此时其部下楚军大都已经先期出发赴陕,围剿当地回乱和流窜陕西、直隶等地的西捻。

    左宗棠途经杭州,李旭把酒送行,还慷慨地赠送了三千支中式步枪给左宗棠的中军督标,令左宗棠大喜---他早就眼馋义勇军的武器装备了,只是手里没钱买又不好意思开口要!这年头谁不是把自己的部队看得跟命根子一样啊,凭什么白送武器装备啊!

    席间左宗棠对李旭说此次陕甘剿匪平乱,恐非一年半载就能克竟成功。如果日后再进兵回疆驱逐阿古柏势力,只怕战事旷日持久!如此一来,数万楚军远征大西北,将士辛劳不提但军需等却是一个大问题。虽然已经有意安排胡雪岩负责筹措楚军粮饷军需,倘若力有不逮还望义勇伯大力支持照看一二!

    李旭自然点头答应,声称只要能平复大西北,保住祖宗疆土,义勇军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支持到底!左公只管放心经略西北,一旦大局稳定,双方还可以合作发展经济,比如西北的养殖业就是李旭看好的一项产业。

    左宗棠闻言大喜,表示待老夫平定陕甘后,续之就可派人来西北考察,只要你看上,干什么都行!左宗棠对李旭搞经济发展的本事还是很认可的,他也希望搭上李旭搞经济开发,把大西北建设得更好!

    送走左宗棠,李旭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出兵剿捻一事。根据情报,东捻在赖文光、任化邦率领下已经于五月份从河南突入山东后直趋东平屯扎。六月,李鸿章采纳刘铭传倒守运河之计,又和山东巡抚丁宝桢联手设置胶莱河防线,准备将东捻困死于黄河南岸、运河东岸、胶莱河西岸和六塘河北岸的地区内。

    会上众人分析东捻战术常用的是两种战法,一种是用老弱诱敌,而精锐利用天然形势遮蔽。官军贪功深入,必中埋伏;一种是以前队挑战,另选精骑,绕出官军后路,施行突袭。东捻又多有缴获的洋式枪炮,清军对其在装备上也无绝对的优势。一旦发起攻击,即以马队为主,配合步队包围作战,马队从四面八方围裹包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逼近,正面以一骑夹一步的方式,浩浩荡荡,冒烟冲锋,如同排山倒海,惊天动地,气势惊人。所以东捻数年之间,纵横数省,屡败官军,难以消灭。众将都认为义勇军虽然马队不多,但以我军官兵的装备水平和作战素质,对抗东捻马队不成问题!

    李旭遂下令此次由教导师和二师出战,赵向东为前敌总指挥。出战部队即日转入战前训练,做好战斗准备,八月底或九月初即兵发山东。

    九月初,义勇军二个师二万五千人马在

    副司令赵向东率领下取道江苏向山东挺进。大军出征之日,李旭亲自在杭州城外大校场送行。全副武装的官兵们排列整齐的阅兵队伍依次踏着正步经过主席台,接受义勇伯的检阅,然后精神饱满地直接踏上了征途。赵向东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身笔挺的墨绿色的将军军常服,肩章上是一颗显眼的金星,军装袖口也绣着一道金边。他率领前线指挥部跟随教导师出发。明媚的阳光下,一面鲜艳的义勇军旗迎风飘摆,行军队列渐渐远去…

    此时,因为山东巡抚丁宝桢不愿意山东成为剿匪的主战场而消极怠工,疏于防范,结果东捻军在七月间突破胶莱河防线,一路西进潍县。李鸿章眼见自己围困东捻于山东半岛的计划破产,怒火攻心,将一腔怒火倾泻到山东候补道台王成谦身上,向朝廷参劾将其革职拿问,遂和巡抚丁宝桢起了龌龊。

    赖文光、任化邦诸人率领近十万东捻男女老幼抵达潍县休整,准备继续南下鲁南窥视苏北。在大首领赖文光的大营中,张德培正在绕室彷徨。此时天色已晚,一灯如豆,将张德培消瘦的身影投射在昏黄的墙壁上,摇曳不定。自数年前混进捻军,因为识文断字被赖文光派作文案先生,跟着捻军大队东奔西跑,虽然栉风沐雨倒也生命无忧。

    可是这两年却让张德培有点心神不定,他总觉得似乎有一双眼睛在背后窥探,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他不知道那双眼睛隐藏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那是谁的眼睛,更不知道那双眼睛想干什么!只是那种感觉却让他越来越强烈---那是一种令人害怕的感觉。

    虽然张德培也想了一些办法试图找到那双眼睛,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只能安慰自己是不是太多疑了!毕竟在赖文光的大军中,张德培还是小有地位的,没人会对他吆五喝六---自打逃离了义勇军的魔掌,他再一次享受到了做人的尊严和乐趣!他忍不住嘿嘿一笑。

    可是一想到义勇军三个字,他的笑声戛然而止。义勇军出兵剿捻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东捻耳中,张德培听说后心惊肉跳。他非常清楚那支军队的厉害,乌合之众一般的捻军和义勇军对抗只会是一败涂地!在张德培的眼里,八旗、绿营、湘军、淮军、长毛、捻匪都是一丘之貉,根本不是义勇军的对手!这从一帮啸聚江湖的强贼悍匪都被义勇军收拾得老老实实干苦活就能知道义勇军的厉害---也许只有洋人才能和义勇军打个半斤八两吧!

    可是现在义勇军来了,我该怎么办?张德培绞尽脑汁,原本以为跑到长江以北总算逃出了义勇军的地盘,应该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想到义勇军又杀过来了,张德培不敢想象自己再次落到义勇军的手里会是怎样的下场!唉,只能三十六

    计走为上计了,跑得离义勇军远远的!

    张德培是个干脆利落的人,多年的磨难早已让他敏感多疑而又当机立断,一有风吹草动他就会象一只受惊的兔子一样迅速地逃窜---没有什么比保命更让他敏感而果断!

    张德培迅速地收拾好随身的东西,噗地吹息了烛火,无声地打开房门,牵出小院里栓着的小毛驴,静悄悄地出了院子,在朦胧的月色中向村外走去。一队巡夜的士卒问他哪去,张德培顺口说去北边村子里抓点药,老寒腿又犯了。然后他骑上小毛驴,头也不回地走了,一人一驴孤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浓重的夜色中…

    张德培的失踪并没有在东捻军内部引起多大的反应,除了赖文光有点可惜---现在找个能写会算的师爷不容易啊!其他的人都没觉得奇怪,这年头偷偷跑路的捻子多了,特别是这一年来捻军东奔西跑的几乎每天都有人悄悄地离队---不少人已经明白捻军没啥指望了,大难临头各自飞,还是各奔前程吧!

    但是有一个人听说张德培跑了,却是暴跳如雷!这人就是胡来。自从发现了张德培躲在赖文光的营中,胡来就经常远远地盯上了张德培,一直在寻找机会干掉张德培为兄弟报仇。可是张德培这小子十分精乖,从来不单独活动,身边总是有人,这让胡来一直没法下手。

    后来在尹隆河一战中,胡来冲锋陷阵时右腿负伤,随队养伤半年多还落下了残疾,成了瘸子,手脚已经不如以前灵活了。当他好不容易养好伤,偷偷跑到赖文光营中打探,不料却得知了张德培失踪的消息,真是犹如晴天霹雳令胡来好一阵发懵!跑了?这小子跑哪去了?有人说那晚张师爷去北边村子抓药,然后再也没回来了…

    胡来返回黑旗大营,找到顶头上司韦大宝,直截了当地说自己要走了,要去追一个仇人!便告诉了韦大宝自己的情况,请韦大宝同意他离开。

    韦大宝也是在尹隆河大战中负了伤,和胡来右腿受伤不同,他是左腿受伤,也成了瘸子,走路一拐一拐的。军中称他和胡来为哼哈二将!

    他盯着胡来,心想原来你跟咱们义勇军还挺有缘的!便点点头,沉声说道:“老胡,咱们兄弟这两年来一块出生入死,既然你老哥有仇在身,兄弟我也不拦着,你去吧!”说完,韦大宝从床铺枕头下摸出一个小包裹丢给胡来,说:“这是兄弟的一点心意,老哥你带上。你腿脚不便,多加小心,保重!”

    胡来接过银两包裹,心中百感交集!他沙哑着嗓子说道:“二头领,这两年多亏你关照!我…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说完,胡来趴地上给韦大宝磕了个头,然后起身出门,一瘸一拐的身影孤独而坚定,在苍茫的暮色中渐渐远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