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字体: 16 +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史二将军斗智

    话说史思明命属下连日督造起土山,准备对太原城楼进行弓箭压制,再用云梯和冲车趁机冲城。

    叛军阵容严整,刀盾兵手持大盾结阵在前,云梯在后。主攻方阵配有几辆冲城车,准备冲城。

    李光弼见了,直接命人将事先准备好的投石车,全部立在城头。

    “攻!”史思明令旗一挥,叛军涌上土山,对太原城的唐军射箭。

    几乎与此同时,唐军的投石车全部开动。数十块巨石从城头飞出,从天而降砸在土山上。

    “啊……”

    叛军的土山没有遮掩,砸中就是命丧当场。噩耗声顿时响彻叛军大营。

    史思明从容喝令道:“传本节度将令速度攻城,不能让李光弼的投石车,继续投掷下去。”

    叛军大旗挥动,刀盾兵举盾开道,其余兵士紧随其后。推动着冲城车和云梯往前走,准备到城下就攻城。

    放眼望去叛军是黑压压的一片,大地随之发出隆隆的颤抖。

    唐军诸将都面有惧色,独李光弼镇定从容。诸将看主帅如此镇定,原本慌张的情绪渐渐平复。

    唐军士卒在各自将帅的指挥下,继续投石反击。

    经常有叛军士卒砸中,而且一砸就是一片。但叛军依旧滚滚向前,迈过同伴的尸身,不曾停下脚步。

    史思明再下令道:“有先登者,赏千金。”

    叛军在重赏之下,都兴奋地冲向太原城。就在抵达城下时,异变突生。叛军士卒连同冲城车和云梯,都坠入坑道。

    “就是现在!”

    随着李光弼一声令下,点燃的木栅从城头上抛下,正好掉在坑道里。由于木栅上沾满了猛火油,顿时火焰冲天。哀嚎声不绝于耳,叛军都胆裂,不敢再继续进攻。

    叛军传令兵回报史思明:“回主帅,唐军在城下挖有壕沟,以土虚掩着,我军士兵不察坠入坑道。唐军抛下点燃的木栅,我军死伤惨重。兵士不敢再进。”

    言讫,上马继续离开。

    史思明狠狠地一挥马鞭,气道:“本节度中李光弼之计。”

    片刻后,有一名传令兵来报:“唐军投石车太厉害,所筑造的土山,十有八九被唐军的投石车破坏。更有不少士卒,被大石砸中或受伤或殒命。”

    史思明听罢,攥紧拳头,片刻后悻悻地传令道:“收兵回营。”

    太原城全是坑道,失去了攻城的支点,无法用云梯和冲城车,再进攻就等于是自杀。史思明因此只得退兵,再商议计策。

    李光弼早在叛军筑土山的时候,就察觉史思明的计谋,于是连夜围绕太原城挖坑道,再稍微掩盖伪装即可。冲城车和云梯都是大型攻城器械,到坑道时必然会因地面承受不住重力,而陷入坑道。

    此后一连数日,叛军围而不攻。

    史思明正在考虑攻城的计策,不想贸然再进攻太原城,徒费兵力。

    李光弼也没停着,一面巩固四面的防守,一面在做一件事,他在找比较合适挖掘地道的地方。因受到坑道的启发,李光弼希望找到合适挖掘地道的地方,能一举挖掘到叛军的大营。

    由于李光弼做得很隐秘,史思明几乎一无所知。

    一日,安庆绪的使者突然来了,并给史思明带来了一封信。写这封信的人是李光弼的上司和战友,于潼关被俘的哥舒翰。

    且说哥舒翰自潼关被俘,跪在安禄山面前乞求饶命。安禄山想到安思顺之死就想宰了哥舒翰,但严庄劝说安禄山,大事尚未定,敌将来降不可妄杀。安禄山将哥舒翰囚禁在洛阳,一直到现在。

    严庄听说太原陷入僵持,而唐军有进攻长安的迹象。于是找到哥舒翰,希望哥舒翰能写封信给李光弼,劝李光弼开城投降。

    哎!一代大将哥舒翰此时是没了骨气的废人,见严庄曾经救过他的性命,于是写了这封信。

    严庄立刻命宣慰的使者携带书信,一起抵达了史思明的军营。

    史思明拿到书信后,有些不信:“听闻先帝曾经命哥舒翰写书信招郭子仪和鲁炅,都被退了回来。现在作书招降李光弼,真的有用吗?”

    史朝义道:“郭子仪和鲁炅都是汉将,而李光弼是契丹将领。数年前李光弼弃官离开,是哥舒翰举荐李光弼在长安任职。李光弼顾念旧情,或许书信能有用呢?”

    史思明将信将疑,命人将哥舒翰的书信送入太原城,交到李光弼的手上。

    李光弼拆开书信,顿时泪流满面。泣道:“闻哥舒将军身陷敌手,原以为性命不保,不想还能得到哥舒将军的书信。”自知在人前失态,忙用袖子擦眼泪。

    使者道:“哥舒将军在洛阳日夜盼望与将军再叙友情,如今太原城被我军围住,城破只在旦夕。还望将军识时务,应天命。”

    李光弼点头道:“只好如此。请使者回报史将军,明日我便开城投降。请将军静候音讯。”

    使者闻言欣喜,正要告退。

    却见一将闪身出来,对李光弼道:“主帅,哥舒翰虽然对主帅有恩有情,但是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恩情是不足道。请主帅率领我等固守太原,不可屈身事贼,留下千古骂名。”

    李光弼故作为难道:“将军之言是也。但太原城孤立无援,危在旦夕。本节度不能以全城数十万百姓的性命,作为本节度官禄的垫脚石。”

    将领还苦劝,李光弼命人将他拖了出去。

    李光弼对使者拱手道:“请使者回去一并言明,不可伤害太原百姓性命,本节度才肯投降。”

    使者道:“请将军放心,我回去一定告诉我家

    主帅。我家主帅慈悲为怀,一定不会伤害太原百姓。”

    李光弼这才放心,命人送使者离开。

    使者一走,李光弼温和的眼神瞬间冷冽,命人放回前面劝说的将领。

    李光弼令诸将道:“一切依计行事,不得有误。”

    “是。”诸将应道。

    且说史思明的使者回到军营,给史思明带来了李光弼投降的消息。

    史朝义闻言大喜。

    史思明却是心怀疑虑,片刻后冷笑道:“原来如此。李光弼必定是诈降,等我军出迎疏于防备,再来一个突然袭击,我军必然大败。”

    史朝义道:“若果真如此,该如何应付?”

    史思明冷笑两声,即刻命史朝义召诸将来中军营帐议事。

    翌日一早,李光弼遣使到史思明的军营,说明午时三刻便率军开城投降。

    史思明大喜,重赏了来使。并对使者道:“我无时无刻不盼着和李将军把酒言欢,请尊使回去代我致意,我一片真诚之心。”

    唐军使者听了,面露喜色而离开。

    史思明等唐军使者走后,冷笑不断。

    太原城内,李光弼身着甲胄,设桌案,供三牲祭品。率诸将对着西南方遥遥叩拜,并道:“臣李光弼奉旨镇守太原,如今叛军围得水泄不通。臣决意出城与敌决一死战,兵凶战危若不幸身亡,请陛下原谅臣不能再尽力。若天可怜见,请赐臣力量,使臣击退叛军,保住大唐天下。”

    唐军诸将齐声道:“末将等愿意追随李节度使,与叛军决一死战。虽肝脑涂地,也不悔。”

    祭拜完毕,大开太原南门,李光弼率五千士卒出城。

    史思明得知李光弼率军出城,立刻命大军严阵以待,并且结鹤翼阵等待唐军的靠近。

    鹤翼阵是古代兵法战阵的一种,以重兵保护主帅集结在中间,两翼展开。一旦有变故,便从两翼出击,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

    史思明用这种阵法,可见其对李光弼的防范之深。

    李光弼瞅出史思明的用心,冷笑一声率领唐军出城后,立刻命人关闭太原城池。整个唐军以龟甲阵,大盾在前,排矛兵在后,朝着叛军缓步而行。

    史思明笑道:“李光弼不信任我,我也不信任李光弼,真是有趣。不过既然出来了,就别想着离开。”说完,令旗一挥。

    叛军开始朝着唐军从两侧移动,形成包围之势。唐军丝毫不慌乱,在李光弼的喝令下,踏步整齐地向叛军进攻。

    “攻!”

    “杀!”

    “吼……”

    叛军和唐军瞬间交锋,便是残酷的厮杀。叛军人马庞大,唐军兵少。唐军就像大河里的一片荷叶,随水漂流。但叛军虽多,却只能是包围,却无法攻破唐军的层层防护。

    史思明见两军胶

    着,不好再射箭或者投石,只得命军队将其包围即可。被关进笼子的猛虎,再怎么折腾,都有力竭的时候。

    就在两军交锋激烈时,史思明突然发现身后异样。回头一看,只看见大批量的唐军结阵攻向史思明的中军。鹤翼阵的布阵最薄弱在于后背,被唐军这样集中冲锋,立时抵挡不住。

    史思明惊道:“他们是怎么来的?!”

    史朝义看见父亲在发愣,大声叫道:“父亲,咱们要是再不走,就只能束手就擒。”

    史思明这才回过神来,率领中军撤退。

    李光弼注意到叛军的变化,朝着事先订好的方向,一路冲杀。很快与袭击叛军中军的唐军汇合,再四处冲杀,叛军立时溃不成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