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美丽传说千秋铭
杨贵妃还是不许。
上官如心看杨铣距离比较近,直接从杨铣腰间拔出唐刀架在脖颈处,凝视着杨贵妃,一言不发。
此时无声胜有声,杨贵妃看到她这样,只得含泪点头。
上官如心随萧盼儿到隔壁另一间厢房,并带着杨贵妃平常所穿的衣服,萧盼儿要把上官如心打扮成杨贵妃的模样。
趁着这个空档,杨铣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原来杨铣自陈玄礼所在的院落翻出来后,径直去找了杨昢。杨铣不忍心杨国忠的血脉就此断绝,何况杨贵妃也需要人保护,这才找到杨昢,并带他躲到日本遣唐使所在的院落。
杨铣和晁衡交好,问他要了几个遣唐使。只等杨铣将贵妃偷运出来,就协助杨昢护送贵妃沿着蜀道绕路去襄阳,再从襄阳沿着水路一直到杭州,然后出海前往扶桑。
晁衡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本来是要回国,没想到路途中遇到了海啸,导致两人的船转了方向,与大队人马分开,漂泊到越南的驩(huan)州,随行一百十余人都被当地土著杀害。只有晁衡和藤原清河及随行十余人,侥幸不死。
在去年六月的时候回到长安,从此在长安居住。本来准备今年十月离开长安再度回国,却遭逢安禄山叛乱,追随皇帝一行人来到马嵬驿。
晁衡和杨铣交好,从杨铣口中知道这件机密大事后,立刻将侥幸活下的数名遣唐使,叫到杨铣的面前。让他们对着皇天后土起誓,保证不会说出去。
杨贵妃听了,心里忐忑不安,一种罪恶感由心生。
张云容喜道:“恭喜娘子重获新生。娘子不是一直感慨自己活得太累。这回终于有机会重新再活一次,请娘子代我们好好的活下去。”
杨贵妃刚开始还有喜色,却听见张云容最后用‘我们’二字,大感吃惊,忙道:“云容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云容从容道:“世人都知道贵妃娘娘身边有个张云容,如今贵妃娘娘自缢身死,怎么能没有张云容从于地下。”
杨贵妃闻言错愕,失态的抓住张云容的双手,紧张道:“你不能这样做。如果这样做的话,我虽生犹死。”
张云容诚恳道:“纵然不为贵妃殉死,上官妹妹独自上路,岂不孤凉。婢子在此,与贵妃娘娘作别。”说罢,跪伏在地。
杨贵妃摇头道:“不行,我不同意。既然你也要去死,我活着也没有任何意思。不如我自己去死,这样的话,我才能心安理得。”
张云容抬头,杨贵妃俯身。主仆二人,四目相对,泪水涟涟。
此时,萧盼儿搀着上官如心来到杨贵妃面前。
杨贵妃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想起那天婚宴的回眸一见。
上官如心福身
道:“婢子在此,与贵妃娘娘作别。”
杨贵妃望着她们彻底失控了,怒道:“我不用你们来殉死,我自己从容面对死亡。”说罢,冲向上官如心放在地上的杨铣佩刀。
杨铣大吃一惊,不顾君臣之礼,冲上前阻拦。
杨贵妃一心寻死,又转向梳妆台,那里有黄金,可以吞金而死。
杨铣没办法只得拍击杨贵妃的后脑勺,将杨贵妃打晕了。杨铣向高力士眼神示意,高力士会意,立刻上前和杨铣将杨贵妃抬到隔壁的厢房。杨铣将事先准备好的宦官衣服给萧盼儿,萧盼儿到隔壁给杨贵妃换衣服。
杨铣和高力士退回厢房。杨铣望着上官如心和张云容叹息不已,心中更是充满了罪恶感。
张云容平静地安慰道:“请将军不要难过。将军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促成此事。一旦事败,将军死无葬身之地。将军能这样做,婢子等一样可以。将军为的是姐弟亲情,婢子等为的是主仆深情,都是为了情不分高低。”
杨铣纳头便拜,叩谢她们高义。
这时,萧盼儿从隔壁厢房过来,手捧着香囊。对上官如心道:“这香囊是陛下所赐,娘娘常带在身上,请上官姐姐带着它上路吧。”
上官如心抚摸着香囊,再也止不住悲伤和萧盼儿相拥而泣。此情此景,连见惯生死的高力士,都忍不住暗暗垂泪。
杨铣看时间差不多了,却不忍心说出口。
上官如心知道不能再迟疑,对杨铣和高力士道:“等娘娘醒来,请代我们向娘娘表示祝贺。祝贺她终于能好好的活下去,生命里从此再也没有帝王、寿王也没有姐妹和杨家。”
说完,从地上托盘捡起白绫,捧在手中,在张云容的陪同下,神情肃穆的迈步出了厢房,绕到厢房后面的梨花树下。
上官如心望着枯萎的梨花树,惨然一笑。回顾张云容道:“张姐姐,我们来的真不是时候,梨花树的花期过了。要是死在盛开的梨花树下,该有多好啊。”
张云容悲中带笑道:“其实刚好。我们要走了,就像枯萎的梨花。”
上官如心笑了,笑得像春天盛开的梨花。沉声道:“能与我一向仰慕的张姐姐死在一处,死得其所。”言讫,将白绫悬在梨花树上,系上死扣。带着对这世间无限的眷念,自挂梨花树下。
张云容踏歌而舞,宛如天仙临人间。所歌诗句,是杨贵妃为她写的一首诗名叫:《赠张云容舞》。诗曰: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歌舞毕,张云容从杨铣腰间拔出佩刀,自刎身亡。
杨铣哭跪在地,望着这一切的发生。
突然感到一阵风起,像是盛开的梨花飘落在佳人身上。又似在接她
们离开凄凉的人世。
杨铣将她们的尸身,在高力士的协助下抬到了佛堂。紧接着传来陈玄礼辨认尸体。
陈玄礼第一眼就看出死的不是杨贵妃,但是他没有说出来,而是退出佛堂对着禁军宣布杨贵妃的死讯。
杨铣又以贵妃娘娘尸身尊贵,不容亵渎为名。只将张云容的尸身抬出,给禁军看一眼。很多禁军认识张云容,于是信以为真。对陛下山呼万岁,然后离开了寺院。对寺院的包围,由此解开。
高力士又把上官如心腰间的香囊取下,捧着去见陛下。
皇帝见到后,捧着香囊失声痛哭。
杨铣将上官如心和张云容合葬在马嵬驿附近的梨花树下,因担心有人亵渎尸体,或者是查看究竟。墓碑名只写无名氏,并且做的旧一些。
墓碑前,已经换上遣唐使衣服的杨玉环和萧盼儿呆呆站在那里。
杨昢带领遣唐使远远站在附近,给杨玉环和萧盼儿同姐妹话别的机会。杨铣也退到一旁,从头至尾只把上官如心的话转达给杨玉环知道,其他时间是一言不发。
良久,杨玉环要走了。
临走前,杨玉环拉着萧盼儿的手道:“此去扶桑,家国万里。我已经对不起张云容和上官如心,不能再对不起你。不能让你漂泊国外,芳魂不能还故乡。”
萧盼儿道:“婢子愿意服侍娘娘,不对,娘子到扶桑。”
杨玉环苦笑道:“当我最后自私一回吧,你就留下来,留在二郎的身边,代我照顾他。”
萧盼儿闻言一怔,不知如何是好。
杨玉环将萧盼儿拉到杨铣身侧,让两人并排站着。杨玉环欣赏的笑道:“真是挺般配。我走了,你们多保重。”言讫,带上帷帽迈步前往遣唐使队伍走去。
杨铣和萧盼儿跪着,目送杨玉环离开。
杨玉环一生扑朔迷离,争议极大。死因多样,千载之下犹是众说纷纭。这一段段秘闻,惹人无限遐思。
此别过后,杨玉环和杨昢彻底失去了音讯。杨铣再也没有知道和有关杨玉环的消息,但有点是很肯定,那就是杨玉环不会有后人。
这件事情乃是宫内秘闻,杨玉环身患不孕不育症。杨玉环的三个姐姐都曾暗中延请名医诊治,都不见效果。这件事因为没有大张旗鼓,才没有像陈阿娇一样青史留名。
马嵬驿兵变,诸杨被杀。曾经权倾天下的杨氏,随着诸杨的死亡而覆灭。
在马嵬驿的广平郡王的王妃崔妃,遭逢巨变,心情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在此后不久便身亡。这当然是后话。
且说马嵬驿兵变当日,李柔芸看外面很乱立刻约束下人,紧闭院门。每人配了一把短刃匕首,以防备不测。值得庆幸的是,禁军都知道这是自己长官的家眷没有骚
扰,而且杨铣就在马嵬驿,也镇住他们。
等到杨铣带着萧盼儿到来,李柔芸才真正的松了口气。一面好言宽慰萧盼儿一面生火做饭,紧张这么长时间都饿坏了。
杨铣望着忙碌的下人们,心头却是高兴不起来。杨家的未来,从此肩负在自己的身上了。
次日,皇帝收拾行装离开马嵬驿西行。但是前往何处,都心里没有底。有的说去河西,有的说去太原,有的说去朔方,各执一词。
禁军将士因杀了杨国忠,不想再前往蜀中。因为蜀中都是杨国忠的部下,要是入蜀的话,肯定被杨国忠的部下报复。
皇帝想入蜀,又不敢违背禁军的心思。一时间没了主意,这个时候杨铣站了出来。
(本章完)
上官如心看杨铣距离比较近,直接从杨铣腰间拔出唐刀架在脖颈处,凝视着杨贵妃,一言不发。
此时无声胜有声,杨贵妃看到她这样,只得含泪点头。
上官如心随萧盼儿到隔壁另一间厢房,并带着杨贵妃平常所穿的衣服,萧盼儿要把上官如心打扮成杨贵妃的模样。
趁着这个空档,杨铣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原来杨铣自陈玄礼所在的院落翻出来后,径直去找了杨昢。杨铣不忍心杨国忠的血脉就此断绝,何况杨贵妃也需要人保护,这才找到杨昢,并带他躲到日本遣唐使所在的院落。
杨铣和晁衡交好,问他要了几个遣唐使。只等杨铣将贵妃偷运出来,就协助杨昢护送贵妃沿着蜀道绕路去襄阳,再从襄阳沿着水路一直到杭州,然后出海前往扶桑。
晁衡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本来是要回国,没想到路途中遇到了海啸,导致两人的船转了方向,与大队人马分开,漂泊到越南的驩(huan)州,随行一百十余人都被当地土著杀害。只有晁衡和藤原清河及随行十余人,侥幸不死。
在去年六月的时候回到长安,从此在长安居住。本来准备今年十月离开长安再度回国,却遭逢安禄山叛乱,追随皇帝一行人来到马嵬驿。
晁衡和杨铣交好,从杨铣口中知道这件机密大事后,立刻将侥幸活下的数名遣唐使,叫到杨铣的面前。让他们对着皇天后土起誓,保证不会说出去。
杨贵妃听了,心里忐忑不安,一种罪恶感由心生。
张云容喜道:“恭喜娘子重获新生。娘子不是一直感慨自己活得太累。这回终于有机会重新再活一次,请娘子代我们好好的活下去。”
杨贵妃刚开始还有喜色,却听见张云容最后用‘我们’二字,大感吃惊,忙道:“云容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云容从容道:“世人都知道贵妃娘娘身边有个张云容,如今贵妃娘娘自缢身死,怎么能没有张云容从于地下。”
杨贵妃闻言错愕,失态的抓住张云容的双手,紧张道:“你不能这样做。如果这样做的话,我虽生犹死。”
张云容诚恳道:“纵然不为贵妃殉死,上官妹妹独自上路,岂不孤凉。婢子在此,与贵妃娘娘作别。”说罢,跪伏在地。
杨贵妃摇头道:“不行,我不同意。既然你也要去死,我活着也没有任何意思。不如我自己去死,这样的话,我才能心安理得。”
张云容抬头,杨贵妃俯身。主仆二人,四目相对,泪水涟涟。
此时,萧盼儿搀着上官如心来到杨贵妃面前。
杨贵妃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想起那天婚宴的回眸一见。
上官如心福身
道:“婢子在此,与贵妃娘娘作别。”
杨贵妃望着她们彻底失控了,怒道:“我不用你们来殉死,我自己从容面对死亡。”说罢,冲向上官如心放在地上的杨铣佩刀。
杨铣大吃一惊,不顾君臣之礼,冲上前阻拦。
杨贵妃一心寻死,又转向梳妆台,那里有黄金,可以吞金而死。
杨铣没办法只得拍击杨贵妃的后脑勺,将杨贵妃打晕了。杨铣向高力士眼神示意,高力士会意,立刻上前和杨铣将杨贵妃抬到隔壁的厢房。杨铣将事先准备好的宦官衣服给萧盼儿,萧盼儿到隔壁给杨贵妃换衣服。
杨铣和高力士退回厢房。杨铣望着上官如心和张云容叹息不已,心中更是充满了罪恶感。
张云容平静地安慰道:“请将军不要难过。将军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促成此事。一旦事败,将军死无葬身之地。将军能这样做,婢子等一样可以。将军为的是姐弟亲情,婢子等为的是主仆深情,都是为了情不分高低。”
杨铣纳头便拜,叩谢她们高义。
这时,萧盼儿从隔壁厢房过来,手捧着香囊。对上官如心道:“这香囊是陛下所赐,娘娘常带在身上,请上官姐姐带着它上路吧。”
上官如心抚摸着香囊,再也止不住悲伤和萧盼儿相拥而泣。此情此景,连见惯生死的高力士,都忍不住暗暗垂泪。
杨铣看时间差不多了,却不忍心说出口。
上官如心知道不能再迟疑,对杨铣和高力士道:“等娘娘醒来,请代我们向娘娘表示祝贺。祝贺她终于能好好的活下去,生命里从此再也没有帝王、寿王也没有姐妹和杨家。”
说完,从地上托盘捡起白绫,捧在手中,在张云容的陪同下,神情肃穆的迈步出了厢房,绕到厢房后面的梨花树下。
上官如心望着枯萎的梨花树,惨然一笑。回顾张云容道:“张姐姐,我们来的真不是时候,梨花树的花期过了。要是死在盛开的梨花树下,该有多好啊。”
张云容悲中带笑道:“其实刚好。我们要走了,就像枯萎的梨花。”
上官如心笑了,笑得像春天盛开的梨花。沉声道:“能与我一向仰慕的张姐姐死在一处,死得其所。”言讫,将白绫悬在梨花树上,系上死扣。带着对这世间无限的眷念,自挂梨花树下。
张云容踏歌而舞,宛如天仙临人间。所歌诗句,是杨贵妃为她写的一首诗名叫:《赠张云容舞》。诗曰: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歌舞毕,张云容从杨铣腰间拔出佩刀,自刎身亡。
杨铣哭跪在地,望着这一切的发生。
突然感到一阵风起,像是盛开的梨花飘落在佳人身上。又似在接她
们离开凄凉的人世。
杨铣将她们的尸身,在高力士的协助下抬到了佛堂。紧接着传来陈玄礼辨认尸体。
陈玄礼第一眼就看出死的不是杨贵妃,但是他没有说出来,而是退出佛堂对着禁军宣布杨贵妃的死讯。
杨铣又以贵妃娘娘尸身尊贵,不容亵渎为名。只将张云容的尸身抬出,给禁军看一眼。很多禁军认识张云容,于是信以为真。对陛下山呼万岁,然后离开了寺院。对寺院的包围,由此解开。
高力士又把上官如心腰间的香囊取下,捧着去见陛下。
皇帝见到后,捧着香囊失声痛哭。
杨铣将上官如心和张云容合葬在马嵬驿附近的梨花树下,因担心有人亵渎尸体,或者是查看究竟。墓碑名只写无名氏,并且做的旧一些。
墓碑前,已经换上遣唐使衣服的杨玉环和萧盼儿呆呆站在那里。
杨昢带领遣唐使远远站在附近,给杨玉环和萧盼儿同姐妹话别的机会。杨铣也退到一旁,从头至尾只把上官如心的话转达给杨玉环知道,其他时间是一言不发。
良久,杨玉环要走了。
临走前,杨玉环拉着萧盼儿的手道:“此去扶桑,家国万里。我已经对不起张云容和上官如心,不能再对不起你。不能让你漂泊国外,芳魂不能还故乡。”
萧盼儿道:“婢子愿意服侍娘娘,不对,娘子到扶桑。”
杨玉环苦笑道:“当我最后自私一回吧,你就留下来,留在二郎的身边,代我照顾他。”
萧盼儿闻言一怔,不知如何是好。
杨玉环将萧盼儿拉到杨铣身侧,让两人并排站着。杨玉环欣赏的笑道:“真是挺般配。我走了,你们多保重。”言讫,带上帷帽迈步前往遣唐使队伍走去。
杨铣和萧盼儿跪着,目送杨玉环离开。
杨玉环一生扑朔迷离,争议极大。死因多样,千载之下犹是众说纷纭。这一段段秘闻,惹人无限遐思。
此别过后,杨玉环和杨昢彻底失去了音讯。杨铣再也没有知道和有关杨玉环的消息,但有点是很肯定,那就是杨玉环不会有后人。
这件事情乃是宫内秘闻,杨玉环身患不孕不育症。杨玉环的三个姐姐都曾暗中延请名医诊治,都不见效果。这件事因为没有大张旗鼓,才没有像陈阿娇一样青史留名。
马嵬驿兵变,诸杨被杀。曾经权倾天下的杨氏,随着诸杨的死亡而覆灭。
在马嵬驿的广平郡王的王妃崔妃,遭逢巨变,心情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在此后不久便身亡。这当然是后话。
且说马嵬驿兵变当日,李柔芸看外面很乱立刻约束下人,紧闭院门。每人配了一把短刃匕首,以防备不测。值得庆幸的是,禁军都知道这是自己长官的家眷没有骚
扰,而且杨铣就在马嵬驿,也镇住他们。
等到杨铣带着萧盼儿到来,李柔芸才真正的松了口气。一面好言宽慰萧盼儿一面生火做饭,紧张这么长时间都饿坏了。
杨铣望着忙碌的下人们,心头却是高兴不起来。杨家的未来,从此肩负在自己的身上了。
次日,皇帝收拾行装离开马嵬驿西行。但是前往何处,都心里没有底。有的说去河西,有的说去太原,有的说去朔方,各执一词。
禁军将士因杀了杨国忠,不想再前往蜀中。因为蜀中都是杨国忠的部下,要是入蜀的话,肯定被杨国忠的部下报复。
皇帝想入蜀,又不敢违背禁军的心思。一时间没了主意,这个时候杨铣站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