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59章 深海神盾(4)

    林渲:“金枪鱼-ats的航行速度已达标,但预判鱼雷运动轨迹仍需努力,依我之见,我们还是先讨论眼下力所能及的事情。”

    孙霖:“那我们就先说说拦截时机和靶点吧。在发射最初阶段,鲭鲨-3x需要潜艇声纳站提供引导,当鱼雷导航从潜艇移交给拖曳基阵,算是完成了第一次交接班,此时,鱼雷距离目标较远,在这个节点上不太适合金枪鱼-ats拦截。”

    何晋:“当鲭鲨-3x锁定目标后,连接拖曳基阵的导线会自动断开,声呐导航从拖曳基阵完全移交给鱼雷,这算是完成了第二次交接班,此时,鲭鲨-3x开始高速接近目标,这到是个较好的拦截点。”

    粟立:“当鲭鲨-3x摆脱碍事儿的拖曳基阵后,它不仅进入主动和被动声呐联合制导模式,而且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鱼雷。而且,在击中目标之前,它还会完成两次随机变轨过程,这是影响拦成功率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我个人认为,金枪鱼-ats拦截靶点应发生在第二次交接班之前。”

    尹鸿:“预判鲭鲨-3x首次变轨的时间节点相对容易些,但这个位点距离敌军潜艇很近,距离我方潜艇还是远了些,金枪鱼-ats就只能提前出击,在敌军潜艇附近实施拦截,这在实际操作中会比较困难。”

    吴畅:“鲭鲨-3x发射伊始,采用被动声呐制导,对付起来相对简单;当它接近目标时,改为主动和被动声呐联合制导,对付起来更加困难,至少普通声呐诱饵会失去作用。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金枪鱼-ats出击越早,拦截成功率就会越高。”

    尹鸿:“我赞同这个观点,如果金枪鱼-ats出击时间早,在首次拦截失败后,我们的潜艇就有机会释放第二批金枪鱼-ats,实施近距拦截。”

    粟立:“在获取武士-x控制系统之前,我们无法得知其选择标准和关键参数,我们只能通过大量测试获取经验数据,然后倒推,随着数据的积累,我们会不断接近武士-x的真实情况。”

    吴畅:“这是个比较笨的办法,但它却是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且能确保金枪鱼-ats拦截率得到稳步提升。”

    粟立:“作为拦截武器,金枪鱼-ats的航行速度足够快了,而且,根据武士-x的三种随机变轨算法,金枪鱼-ats也能准确预判鲭鲨-3x的运动轨迹。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没有改变,在缺少武士-x控制程序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提早得知鲭鲨-3x执行的是哪种算法,拦截效率必然会大打折扣。这是我们函待解决的问题。”

    吴畅:“在等待期间,我们也别闲着,力争再完成一百次测试,积累更

    多的经验数据。”

    会议结束后,张琦少校从海狮装备营四连抽调一个排兵力,对两艘老旧039u潜艇进行改造,同时打造了六枚鲭鲨-3x模拟鱼雷。有了这些装备,就可以摸索鲭鲨-3x在不同距离和航速等条件下的变轨规律,从而缩短积累经验数据的时间,然后再摸索金枪鱼-ats的拦截条件。

    在积累经验数据过程中,林渲发现,如果在发现日军潜艇发射鲭鲨-3x瞬间,让金枪鱼-ats以两倍航速迎头冲上去,完全有可能赶在鲭鲨-3x首次变轨节点前,进入拦截半径。我们都知道及早拦截的成功率高,即便拦截失败,金枪鱼-ats及早出击也会干扰鲭鲨-3x航行轨迹,并且为补救拦截创造机会。

    此外,项目组还发现,当潜艇或水面舰艇在高危海域执行任务时,可在数海里半径处预防性部署金枪鱼-ats,形成水下反鱼雷自主警戒圈,交替执行战斗巡逻任务,以此延伸金枪鱼-ats的防御半径并提高拦截能力。

    在求龙山咀,反制日军高速变轨鱼雷的开发项目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虎鲸岛上,同样也是夜深人不静,虽说收复虎鲸岛是以和平方式完成的,但自从虎鲸突击旅登岛之日起,日本海军和特高课的干扰破坏就从未停止过。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置于放大镜下观察,夜幕下的虎鲸岛及附属岛屿就如同大片原始森林,每夜都能看到豺狼虎豹的出没,到处都是日军鹰爪射出的明枪暗箭。

    不过,今晚却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好天气,皓月当空,繁星万里,皎洁的月光给虎鲸岛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远远望去,云豹-qe雷达矗立在拔地而起的高华峰上,显得分外威武挺拔。

    晚23:30时,虎鲸岛高华峰上的雷达站监控室开始交接班,少尉工程师董泉和中士雷达兵魏钊进入工作岗位。按标准操作规程,组长董泉核对巡视雷达站监控记录后,两人到户外例行巡视云豹-qe复合量子雷达,二十分钟后,他们回到监控室开始值班。

    为避免视觉疲劳,两人交替观察雷达扫描图像,每人每次一小时,魏钊负责第一班岗,董泉负责复核并确认魏钊发现的可疑迹象。实际上,云豹-qe雷达配备了高度智能化图像分析和预警系统,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须人工干预,人工复核主要起到双保险作用。

    深夜的虎鲸岛静得出奇,除了起降军机发出的噪音外,整个夜空万籁俱寂。由于人体生物钟的作用,这个时候最容易犯困,为避免打瞌睡,董泉特地为自己沏了一杯浓茶。魏钊是个夜猫子,夜幕降临后反而特别精神,他一般情况只喝冰镇矿泉水,今晚也不

    例外。

    00:15时,魏钊感觉到一种不可抑制的困倦,他一口气喝下大半瓶矿泉水,然后用力摇了摇头。这法子每次都灵,可这次好像丝毫不起作用,魏钊觉得自己的眼皮开始打架,头不由自主地垂了下去。过了一小会儿,魏钊浑身猛然一机灵,他定了定神,似乎感觉好了许多。

    魏钊下意识地转过身,他想看看董泉在做什么,自己刚上岗就在上级军官眼皮底下打瞌睡,这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儿。魏剑惊讶地发现,董泉也在低垂着头,似乎已经进入了梦乡,魏钊迟疑片刻,他下意识地站起身来,蹑手蹑脚地走到董泉身旁。魏钊轻声叫了声组长,没有回应,他伸手轻轻推了推董泉的肩头,董泉这才如梦初醒。

    董泉用手揉了揉眼睛,一脸歉意地问道:“我打盹儿了吧?奇怪,我中午睡得时间不短,怎么刚过零点就这么困。”

    魏钊心想,组长也许是故意装睡吧,他于是坦白道:“嗯,刚才,我好像也在打瞌睡,差点儿就睡着,好在没误事儿。”

    董泉放心不下,他赶紧查看雷达扫描图像和自动分析记录,看到一切正常,他这才放下心来。不经意间,董泉注意到雷达图像上的时间标签,他吓了一跳,现在已经是00:35时,董泉马上意识到,自己这个盹儿打了足有二十来钟,而不是潜意识里感觉到的只有几十秒钟。

    当董泉询问时,魏钊也感觉十分惊讶,他喃喃自语:“就是坐在那里打了个盹儿,头刚垂下去就把自己吓醒了,根本没睡着,感觉连半分钟都没有。组长,我们一定是把初始时间搞错了。”

    可董泉坚持自己打盹儿前看过时间,对时间的记忆应该没问题。魏钊还没来得及把问题想清楚,忽然感觉一阵恶心和头晕,他当即坐了下来闭上双眼。

    这个极少发生的症状让魏钊一下子警惕起来,镇静半分钟后,他问董泉:“组长,我刚才忽然感觉恶心头晕,你有这些症状吗?”

    董泉摇了摇头回答说:“我只觉得很困,也许有点恶心,倒是没觉得头晕。今晚夜宵供应的是烤海鲜,大概是食物不新鲜吧。”

    魏钊:“你是说食物中毒?可我没拉肚子呀?”

    董泉:“管他是什么,我们现在不是好好的吗。马上就到一小时轮换时间了,你去闭上眼睛好好休息一会儿,我先顶着,等天亮再说吧。”

    董泉喝下一大杯浓茶,感觉好了许多,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精神起来,头晕症状也彻底消失了。一小时过后,又到了轮岗时间,董泉看了看倒在椅子里熟睡的魏钊,他决定关闭整点报时器,自己继续坚守岗位。

    雷达站监控室是三班倒,两人一组,每班八小时,到了清晨07:3

    0时,日间值班组来换岗,交接完毕后,董泉带着魏钊下山吃早餐去了。尽管两人的头晕和恶心症状早已消失,当下也没有任何不适,董泉还是按照雷达站的标准操作流程,如实记录了两人在凌晨时的自觉症状。

    在虎鲸岛上,前往高华峰雷达站有三种方式,除直升机外,虎鲸突击旅在山上架设了升降机和一个步行阶梯,在一般情况下,升降机是运送人员和物资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高华峰最高点海拔高度为三百六十二米,云豹-qe雷达位于三百米处,由于地质原因,升降机只能修到海拔两百七十米处,余下的三十米只能用升降吊索,好在进出雷达站的人员和物资有限,这种方式能够满足日常运输需要。

    完成雷达站值班室的全部操作流程后,董泉叫上魏钊一起下山去吃早餐,可董泉做梦都想不到,他们今天的早餐是吃不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