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48章 海底捞月(2)

    郑飞:“还有一个技术细节需要解决,我们不能临时把信号发射器放入福山的口袋里,否则一旦福山矢口否认,特高课也不得不考虑他被人利用的可能,最后还是会怀疑到我们的红色谍报员。”

    佟浩:“是的,这是我们在前期准备中需要完成的工作。这个信号发射装置需经过精心伪装,我们可以把装置事先植入到福山随身物品内,比如手表、扣子、可穿戴设备或其它物品,我们要让特高课相信,此次发送情报蓄谋已久,至少这个装置绝无可能在现场植入进去。”

    郑飞:“我们一直在考虑嫁祸于人方案的实施细节,期间尚未谈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通过福山发出情报之后,谁来负责接收呢?最合理的安全接收点在什么位置?”

    佟浩:“最终情报接收方自然是我们外勤行动小组的谍报员,现在电子手段极为发达,在具体操作上可采用多种方式。至于最安全的情报接收位置,我认为一定要远离三菱之家,当然,为满足某些电子技术需求,在三菱之家附近可放置信号放大器之类的辅助装置。”

    郑飞:“有具体方案吗?”

    佟浩:“有不止一种方案,但我需要电子信号专家协助,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郑飞:“这样吧,你找个机会去趟求龙山咀,和吴畅上尉好好谈谈,最好能把施棋中尉也请过去,共同搞出个方案来。请注意,在任何讨论中都不要提及三菱之家,你可以用会议室或其它场所替代。”

    两天后的中午,佟浩和施棋一同来到求龙坞,吴畅把他们引入一个安静的房间,不久前,唐轩曾在这里审讯过石垣。三人围着一张小桌子坐下来,佟浩详细介绍了背景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按郑飞的要求,佟浩没有提及三菱之家,为讨论方便,佟浩把场景设定在直通院子的多功能厅,内装多频谱信号探测系统,该系统能判断信号性质并定位信号源,但不具备拦截或破译功能。在多功能厅,特高课携带定向信号探测装备,监控厅内各个角落。

    吴畅:“我认为你的设想可行,不过,要想嫁祸福山,需要在他身上放置一个原始信号发射器,而不是简单的信号传输装置。这主要是为了应对特高课日后的刑侦分析,软件指令可以随意擦除,但硬件还是需要保留的。”

    施棋:“从石垣身上接收数据后,先存储起来,然后再用不同频率从福山身上发射出去。二次传输数据时可有两种选项,如果能在特定时间控制福山的活动,可预设发送指令,自动发射数据,如果无法预测福山的活动情况,比如何时上卫生间,途中会不会停留,是否会与他人一同前往,最好由谍报员人工控制数据传输过程。”

    吴畅:“即便是采用人工方式控制数据传输

    ,我们也可以预设某些特殊功能选项,比如情报延时传输指令,以此为一线谍报员提供足够的脱身时间。”

    佟浩:“郑科长提出过上述问题,我在原则上也是这么回答的,只是没有你们提的那么详细和专业。我现在无法回答的是后续问题,当原本在石垣身上的情报全部转移到福山身上,我们如何回收这份重要情报?”

    施棋:“由我们的谍报员直接接收福山发出的数据,这是最简单的办法,谍报员所处位置应在室外且远离多功能厅,远到特高课无法及时抓到他。如果距离超出数据有效传输半径,在谍报员和多功能厅之间,可事先放置信号放大传输器。”

    佟浩:“这办法简单易行,但风险依然较大。这个多功能厅地处人口密集区,如果特高课动作麻利,及时锁定了我方谍报员所在位置,一场追捕大戏就难以避免,而且,谍报员从大都市街区成功逃脱的机会很渺茫。”

    吴畅:“那就把情况搞得复杂一点,在多功能厅外再部署一名谍报员,在他附近安排一名旁观者,在他身上也放置一个信号接收存储器,将其复制成第二个福山。只要我方谍报员站在这名旁观者三米半径之内,就能同时接收到福山发出的全部数据。”

    佟浩:“那充其量只是多了个垫背的,由于他们几乎站在一起,当特高课执行抓捕行动时,十有八九会同时带走我方谍报员。

    施棋:“这个问题是有解的,让这名旁观者携带简单的信号放大传输器,把情报接收存储器藏在旁观者的私家车内,其中带有信号应答功能。

    吴畅:“这个办法好,当特高课探测到福山这个信号源后,会沿信号传输路径追踪到这名旁观者,最后会锁定车内的数据存储器。因传输信号并未在旁观者处终止,无论旁观者附近有多少人,特高课都能顺藤摸瓜,准确锁定信号中转站和传输终点。”

    佟浩:“这个方案好是好,可有个潜在的致命缺点,这份情报不但重要,而且我们不能让特高课了解我们截获的情报内容。特高课截获藏在私家车内的存储器后,一定会详细分析其中的内容,我们获取的情报就会显露无疑。”

    施棋:“嗯,你说的有道理,麻烦恐怕还不止于此,这些初始情报都来自石垣,间断存储情报一定存在多个时间窗口,在其中某些时间点,福山一定会有不在现场的证据。如果出现何种情况,必然会造成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局。”

    吴畅:“这个问题同样有解,在旁观者携带的信号放大传输器中,可在发射器前端增加智能筛选程序,主动屏蔽掉关键内容,随后再把经过筛选的数据传到车内的存储器。结果,特高课只会看到我们希望其看到的情报内容。

    佟浩:“那我方谍报员接收内容

    会受到影响吗?”

    施棋:“不会,内容筛选发生在信号接受之后,我方谍报员就站在旁观者附近,他会接收到全部数据。实际上,旁观者接收到的也是全部数据,但发出的数据却是经过滤过处理的。

    吴畅:“在旁观者携带的信号放大传输器中,我会专门为它书写特殊清除程序,筛选数据传入车内存储器后,清除程序开始工作,即刻清除所有电子数据,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佟浩:“现在我关注的所有问题都有了解答,不过,要顺利实施这个方案,你们的技术支持将是不可或缺的。”

    施棋:“方案定下来之后,我们技术科可协助解决上述装置,相应的控制软件最好由虎鲸中队协助完成。”

    佟浩:“原本非常复杂的情报搜集行动,有了你们的支持就变得简单易行,感谢二位的大力支持,我很快就会再来麻烦你们。”

    在施棋和吴畅的协助下,佟浩有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情报接收方案。现在,他需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在福山身上植入微型谍报装置,二是在东京都寻找一名合适的旁观者,作为他的群众演员。

    经郑飞同意后,次日傍晚,佟浩向赵沛小组发出了行动指令,他们的任务是详细了解福山的活动规律,伺机将微型信号发射器放到福山的身上。

    赵沛就是在三菱之家露天停车场出现过的那个黑衣人,他是反谍报科陆情组的少尉谍报官,化名酒井,因赵沛临场发挥和解决问题能力非常强,在外勤小圈子里,他素有智多星的雅号。他的搭档叫龚卓,陆情组的上士谍报员,化名仲间。

    根据已掌握的情况,福山就住在三菱特种装备研究所后院儿,但他的住所在高级员工楼内,距离石垣居住的专家楼约一百二十米。高级员工楼的安保措施不如专家楼严密,可进入研究所后院儿依然是很大挑战,赵沛和龚卓决定先跟踪福山,寻找更容易下手的地点。

    福山每周工作六天,周日休息,赵沛小组的通过侦查发现,福山周日常去的公共场所只有超市和干洗店。这家超市规模很大,离研究所后院儿直线距离只有五公里,因需绕行,行车距离大约是九公里。

    福山在超市中平均停留时间五十三分钟,如果赵沛和龚卓装扮成顾客,在超市内接近福山不成问题,但放置谍报装置就不太可行了,何况福山周围还有特高课的外勤特工盯梢。

    赵沛和龚卓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潜在目标,香木干洗店,这家店距研究所后院儿仅两公里,福山每周日都要去一次,多半时间都是步行前往。侦查结果表明,福山工作日常穿的西装只有四套,每周两套,更换时间是每周四。

    每逢周日,福山会换上运动装,借着傍晚散步的机会,把本周穿过的两套西装送到干洗店,

    同时取回上周日送去干洗的两套西装。

    在赵沛看来,香木干洗店是个比较理想的目标,因福山的西装要在这里放上一个星期,下手的时间比较充裕。由于福山本人并不在场,特高课这条令人生厌的尾巴就不会干扰他们的行动。龚卓也倾向于选择香木,他们协商后决定,今晚就去干洗店执行前期侦查任务。

    香木干洗店是座灰色的两层小楼,离主路仅五十多米,交通便捷,门面朝着一条僻静的小路,走到尽头是个死胡同,所以门前车流较少。

    干洗店两翼各有一条两米宽的过道,后院儿有三十多平米,院内只有一颗十多米高的老榕树,树干直径足有六十厘米,树冠遮挡住很大一片屋顶,后院儿尽头是一道低矮的篱笆,算是分界标志。

    龚卓原本打算扮成顾客进入干洗店踩点,但考虑到一旦特高课发现疑点,就很可能会前来调查香木。为了避免被监控摄像头捕捉到自己的真实面目,龚卓小组决定动用昆虫无人侦察机,潜入干洗店巡查内部情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