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45章 听风观雨(10)

    岸谷:“当时在舰艏附近活动的官兵都是怀疑对象,我已进行过排查,名单上所有的水兵都有旁证。目前,福山君是名单上唯一无法排除嫌疑的人。”

    荣仓:“也有一种更简单的解释,或许石垣君原本就是自己失足坠落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嫌疑人。假定这是真实情况,你要是认定阴谋论并坚持查下去,你迟早会找出嫌疑人来,而且很可能不止一个。”

    岸谷:“感谢荣仓君的忠告,平心而论,您提到的这种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我希望这是事实。然而,我们必须把这种可能性留在最后考虑,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排除其它可能。”

    荣仓:“你说得有些道理,难道石垣事件是东海舰队在搞鬼?”

    岸谷摇了摇头说:“劫持石垣君可采用的手段不止一种,在海上搞这种高难度动作毫无意义。假定东海舰队拥有某种特异能力,他们一定会深藏不露,在关键时刻用这个秘密武器摧毁赤城号,而不是把一名科学家推下大海。”

    荣仓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问:“岸谷君这次来访是代表川岛将军,还是帝国海军情报总局?”

    岸谷回答道:“看望石垣君自然要用川岛将军的名义,不过,拜访你荣仓君,我只能代表帝国海军情报总局。”

    荣仓:“那好吧,我打算告诉你一些事情,供你调查时参考,但条件是你不能留有记录。”

    岸谷:“我一定遵守诺言。”

    荣仓:“福山在上海的许多活动,事先都向高课通报过,他后来的活动范围扩展到整个长江三角区,这也是在特高课建议下才去的。”

    岸谷:“哦,这么说福山君是特高课的谍报人员?”

    荣仓摇了摇头说:“福山只是利用学术交流之便,为特高课提供核能领域的情报,他并不是特高课的在编谍报人员。”

    岸谷:“可近两年,福山君前往中国的行程为什么突然中断了呢?”

    荣仓:“特高课发现中国安全机构已经盯上了福山,出于安全考虑,才暂停他在中国的活动。福山这个人在核能领域有特殊专长,对帝国核能领域的发展贡献很大,相比之下,搜集技术情报只是他的第二职业。所以,我们不能让福山君冒被捕的风险前往中国。”

    岸谷:“荣仓君心中一定有无法解释的疑点,才提起这段往事吧?”

    在一般情况下,荣仓绝对不会向任何人提起福山问题,这对特高课和他本人都不利,如果明知福山是高风险人物,却不曾采取过任何有效措施控制他,一旦出了事情,特高课和他本人都难逃其咎。可石垣更不是普通人物,帝国海军情报总局一定会彻查石垣事件,如果荣仓此时隐瞒事实,到时候倒霉一定是他自己。

    荣仓权衡利弊之后,他决定兜出这些陈芝麻烂谷子,把情况提供给

    岸谷,到时候,即便福山真的出了什么事儿,特高课联络室也不至于成为焦点。

    荣仓抬头看了看岸谷,他苦笑着说道:“看来,这世界上就没有岸谷君看不懂的事情。特高课缺乏基本证据怀疑他,否则早就采取行动了,这是个基本事实,不过,我们的确有过疑惑。比如,中国安全机关当初为什么选择放走福山,非但没有逮捕,最后还撤走了对他的监控。”

    岸谷:“或许中国安全机构是欲擒故纵,为的是放长线钓大鱼。”

    荣仓:“嗯,当初多数人都持有这种见解。此外,我们在情报核实中发现,福山提供的大量中国核能情报中暗藏水分,尽管不乏高价值技术数据,可我们也鉴定出经过蓄意篡改的假情报。”

    岸谷:“福山君对此有何解释呢?”

    荣仓:“这种事情怎么好直接问呢!在正常情况下,出于反间谍需要,中国安全机构也会释放虚假情报。所以,在福山提供的核能情报中,出现假情报也在情理之中,这并不意味着福山有叛国行为。”

    岸谷:“也许,福山在反谍报战中扮演着某种角色?”

    荣仓:“福山确有扮演双面间谍的条件和机会,但他的行为不太像。不过,在中日双方激烈博弈的敏感机构中,福山始终能如履平川,这连石垣君都做不到,我们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岸谷:“那荣仓君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

    荣仓:“特高课会加大监控力度,我们不会轻易冤枉一位帝国勇士,也绝不会放过一名叛国者。我这边有了新消息,会在第一时间告知你。”

    岸谷:“谢谢荣仓君的支持。如果我这边的调查有了进展,也会及时通报。”

    郑飞仔细研究过石垣的背景资料,从性格角度分析,石垣的愉悦情绪可能还存在其它解释,其中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武士-x进展顺利。郑飞借此推断,在石垣缺席三菱之家的那段时间里,他可能从事了三项活动:一是康复疗养,二是总结赤城号考察情况,三是大力推进武士-x计划。

    武士-x是石垣的杰作,对提升日本海军战斗力有重大推动作用,据此估计,石垣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武士-x的测试和量产上。如果这个推断成立,在武士-x测试过程中,石垣必定需要传送或接收大量工程数据。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植入石垣肘部的耳蜗-2a已经存储了大量数据,预计收获时节很快就会到来。

    在对日情报处反谍报科的办公室里,郑飞心里开始盘算着回收情报的手段。在求龙山咀选择植入装置型号时,吴畅曾解释过,耳蜗-2a每次完成传输数据后,它会自动清理存储器,重新空出256g空间存储新数据。如果不及时回收情报,新数据会替代时间标签最早的数据,因此

    ,在不打乱谍报部署的情况下,定期接收耳蜗-2a存储数据有技术上的好处。

    五天后,郑飞下达回收情报指令,佟浩当即派出褚英小组配合行动。从任务描述看,这次情报回收任务要比上次简单,谍报小组需要做的就是接近石垣,激活数据传输功能后,在三米半径内维持二十秒时间,任务就完成了。

    在东京都活动两年多来,褚英和谢文已经执行过十多次谍报任务,到目前为止还从未失手过。可没成想,在这次看似简单的情报回收任务中,他们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按褚英的说法,就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通过连日来坚持不懈的跟踪侦查,褚英小组掌握了石垣的日常活动情况。与滨崎副研究员一样,石垣也住在研究所后院儿的专家楼内,他居住的单元比滨崎高出一个等级,但建筑周围环境完全相同。核能室几乎是石垣生命的全部,所以,接触石垣的最可能场所就是核能室、专家楼以及连接两者之间的路径。

    在敌后回收情报有一个铁的原则,那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身份和行动意图。由于潜入研究所和专家楼都不是可行的选项,接近石垣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根据反谍报科掌握的情报,石垣的妻子刚退休不久,正在努力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可她生性好动,一个人待在专家楼内寂寞无比。石垣了解自己的妻子,可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核能室里,没时间在家陪她,思前想后,石垣决定动员妻子去北海道和女儿住一段时间,一来有个人说话儿,二来也能帮女儿料理家务。看来,石垣妻子这条线在短期内也利用不上。

    石垣的一对儿女已经大学毕业,目前都在大阪工作,除了逢年过节,一家人很少有见面的机会,所以,从他子女身上入手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褚英和谢文属于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一对搭档,他们决定另辟蹊径,通过别的途径另寻突破口。

    石垣有辆白色丰田越野车,平时就停在车库里,但每到周日上午,石垣都会驾车去趟郊外,经过勘察,他们发现那里唯一的设施就是高尔夫球场。

    可石垣每次的往返时间只有九十多分钟,褚英驾车跟过去一看才知道,石垣只是在高尔夫球场僻静的小路上绕行,然后原路返回,途中根本不停留。看来,石垣选择高尔夫球场这条路,主要是追求越野的感觉。

    石垣每次都是独自驾车前往高尔夫球场,褚英认为,在周围没有其它干扰的情况下,在途中略施小技,造成追尾或轻微剐蹭之类的小事故,就能迫使石垣停车,在此期间,总会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他。

    可他们很快发现,石垣每次出行时,他的越野车后总是拖着条尾巴,他后面那辆黑色本田面包车紧跟其后

    ,始终保持三十米左右的距离。

    除司机外,本田面包车副驾驶位置还有一名年轻男子,两人都身着清一色的蓝黑色西装,从行为判断,他们不是职业保镖,就是特高课的外勤特工。虽说依褚英小组有能力对付石垣后面这条尾巴,可执行任务过程中暴露的几率也必然增加。

    谢文提出使用微型无人机,在石垣行驶途中,放飞白脸山雀或萤火虫,伺机抵近石垣的吉普车,只要无人机能在车顶上或车门处停留半分钟,就有足够时间完成情报回收任务。褚英也觉得这个办法风险不高,顶多就是损失一架微型无人侦察机,她同意进行尝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