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42章 听风观雨(7)

    除此之外,蛟龙-16执行的任务具有时间紧迫性,以静制动策略的下线风险是损失大量宝贵时间,等风险过后,抵达目的地时可能已近黎明。如果蛟龙-16在天亮后再上浮,特别是护送石垣向水纳岛海滩运动的过程中,他们被发现的概率将显著升高,其附带的风险不言而喻。

    更大胆的应对办法就是迎上去,蛟龙-16虽属微型潜艇,但它却具有大潜深能力,最大下潜深度可达一千米。相比之下,日军有人巡逻潜艇的下潜深度在六百米左右,巡航深度一般不超过三百米。只要蛟龙-16在大潜深维持低速航行,就有可能在日军巡逻潜艇眼皮底下安全通过。

    这个选项的风险在于,日军执行巡逻任务的潜艇是攻击型潜艇,蛟龙-16是侦查型潜艇,缺乏自卫反击能力,而且在速度和航程上都不占优势,一旦蛟龙-16被处于上方的日军潜艇发现,就很难全身而退。

    在无法攻击大潜深状态下的蛟龙-16,日军潜艇也可以选择一路跟踪监视,伺机逼迫蛟龙-16上浮。即便能避开日军潜艇的攻击,在无法摆脱这只尾巴的情况下,蛟龙-16也将无法完成任务。

    戴勇一直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其实,他们早就制定了针对这种情况的预案,只是没预料到日军潜艇会突然出现在这片狭窄水域。考验计划实施者应变能力的时候到了,戴勇当即调出海图,查看海雕情报营侦查潜艇的部署情况,他确认一艘无人潜艇就潜伏在八重山列岛正北四十海里处。

    戴勇当机立断,向周清发出指令,要求蛟龙-16下潜至八百米深度,将航速降低至九节,沿原航道继续潜行。

    当日军巡逻潜艇和蛟龙-16相距只有十海里时,戴勇向八重山列岛附近那艘无人潜艇发出指令,让它开启主动探测声呐,扫描方向直指日军北上的这艘巡逻潜艇,目的就是将其注意力牢牢吸引过来。

    戴勇的办法奏效了,日军巡逻潜艇当即改变航向,朝着主动声呐源方向一路追去。警报解除后,蛟龙-16上浮至五百米深度,加速向目的地驶去。

    距离水纳岛西岸不足一海里,水下珊瑚礁林立,几乎找不到安全航道。周清选了一个较为隐蔽地点,把蛟龙-16停在海床上。周清背上氧气瓶,将石垣放到朽木上推入尾舱,他把一个氧气面罩固定到石垣面部,把另一个扣在自己脸上。

    一切准备就绪,周清开启舱门,推着石垣进入水中,上浮到水面后,他去掉氧气面罩,开始用力摆动脚蹼,护送朽木上的石垣向岸边游去……。

    天亮后,赤城号发现石垣失踪,时间比戴勇和郑飞预想的晚了两个时辰。对从未上过航母的平民来说,这似乎有

    些难以理解,航母虽大,可它毕竟是个孤立的起降平台,何况石垣又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从傍晚时分到次日中午,十八个小时过去了,赤城号怎么会到次日中午才发现石垣失踪呢?

    其实,对于在航母上的水兵来说,这类事情早已见怪不怪了。赤城号起降甲板面积超过两万五千平方米,各类舱室近四千个,航母甲板下有一个吊舱层和三个机库层。别说一个人,就是整排士兵都不是轻易能找到的。

    因日本海军授予石垣的密级很高,川岛为他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活动自由,他有权进入这四层结构中的任何一层,加上石垣肩负秘密使命,喜欢独自行动,在航母上一两天见不到他属于正常情况。除非石垣事先有安排,福山从不会主动过问老师的事情,就连川岛司令都很少去打扰他。

    上舰这些天,晚餐后,石垣要去舰艏欣赏晚霞,太阳落山后,他大部分时间都躲在自己的舱室里,整理一天来获得的各类信息。昨天下午,石垣和福山事先约好次日午餐时见面,然后一起去考察鱼雷舱,否则,福山不会主动去找石垣。

    午餐期间,福山没见到石垣,他知道老师从来都很准时,即便是和学生们约好的事情,也从不爽约,如果石垣没再约定时间出现,他一定是临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比如说川岛司令临时找他谈些事情。午餐过后,福山在舰岛附近偶遇岸谷少佐,他才得知石垣没在司令官那里,福山觉得事情不太对,他才请求岸谷协助寻找。

    岸谷起初不以为然,他认为石垣一定有他自己的安排,他忙完了自然会来找福山。可岸谷是个职业军人,作战参谋生涯让他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虽然心里不太情愿,他还是通过航母通讯系统发出信息,请石垣听到呼叫后回复。十分钟过后,石垣没有任何动静,岸谷这才觉得不对劲儿,他带着福山一起去见川岛。

    川岛听后皱了皱眉头,他觉得这件事很蹊跷,航母毕竟不是陆地,其环境和人员构成非常单一,在正常海上巡逻中,一般不会发生人员失踪事件。自赤城号服役以来,舰上一共发生过两起意外事故,一起是新兵误入动力室因缺氧丧命,另一起是水兵在暴风雨中失去平衡坠海溺亡。可事到如今,石垣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川岛看了一眼福山,说心里话,他不太喜欢这个自负而又固执的年轻人。川岛突然问道:“福山君,你最后见到石垣君是什么时候?”

    福山:“昨天晚饭后,我在甲板上陪石垣君赏晚霞,还陪他聊了一会儿。”

    川岛:“你们一直都待在舰艏吗?”

    福山:“是的,就在近防炮塔旁。”

    川岛:“从那儿以后,你还见过石垣君吗?

    ”

    福山:“没有,再没见到过。”

    川岛:“哦,是这样。你也忙了半天了,先去休息吧,我跟岸谷君说几句话,他过一会儿再去找你。”

    福山此前从未和川岛打过交道,他完全没料到,航母上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川岛询问前后加起来也不到一分钟。其实,川岛这条老狐狸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石垣到现在都不露面儿,恐怕凶多吉少,不是在舰上出了意外,就是真的掉到海里喂鱼去了,从失踪过程判断,后者的可能性或许更大些。

    对川岛来说,如果石垣真的坠海溺亡,原因都是次要的,关键问题在于,他是赤城号舰队司令,无论谁将对此负责,他本人都难辞其咎,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问得再仔细也没什么帮助。

    川岛心里自然有数儿,这是个高规格案件,一旦真的问出什么线索,却又查不出结果,反而会被海军部职责无能。可作为舰队最高指挥官,川岛又不能不问,所以,他就随便问几句敷衍了事,把真正的调查责任推给了岸谷。

    实际上,川岛也对福山的行为存在疑问,但川岛时刻提防的确是他身边的岸谷少佐。川岛早就知道,除作战参谋这个公开职务外,岸谷同时效力于帝国海军情报总局,其公开头衔是海军监察员,岸谷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监察消除潜在威胁,确保帝国军人的忠诚和舰队的战斗力。从其职务描述看,岸谷从事的工作就是海军战斗序列中的特高课。

    作为航母战斗群的最高指挥官,川岛自然落在岸谷的监察范围之内,川岛对此心知肚明。虽说岸谷少佐是他的得意门生,监察工作也只是履行职责,并不针对某个特定指挥官,可川岛驰骋疆场三十载,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至少在涉及石垣这类高规格案件上,他还是不得不防。

    实际上,岸谷头脑中到没有这么多私心杂念,他一直以维护帝国海军利益为己任。当然,在其内心深处,岸谷也曾有一种萌动,他想通过破解石垣这桩大案建功立业,所以,无论在调查中遇到什么情况,岸谷都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毕竟对任何海军情报人员来说,在职业生涯中碰上石垣这类大案奇案,恐怕一辈子也只有一次机会。

    川岛:“我戎马生涯一生,带兵打仗还算内行,查案子这类事情就指望岸谷君了。再说,我年事已高,指挥这么大的舰队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岸谷:“川岛君言重了,我一定尽全力查清楚。老师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舰队指挥上,同时要注意保重身体。”

    川岛:“那你想从哪儿查起呢?”

    岸谷:“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当前的第一要务就是尽快找回石垣君。”

    川岛:“你说说看,我一定

    尽全力支持。”

    岸谷:“我们得先调查石垣君的可能去向,我打算调动陆战队,全面搜索航母舱室、机库和其它可能造访地点,尽快确定他是否还在赤城号上。”

    川岛:“不要忘了仔细巡视一下鱼雷舱,同时以我的名义通报舰上所有官兵,就说石垣君听力不大好,谁要是看到他,请直接向你报告。”

    岸谷:“为争取时间,我打算同时派出舰载机沿途搜索,假如石垣君确实坠海,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展开海上搜救工作。”

    川岛:“即便石垣君不幸坠海,我们现在也无法判断确切时间和地点,舰上的搜救力量是有限的,你打算从哪个方向开始呢?”

    岸谷:“我打算动用两架预警机和四架侦察机,飞行路线西起久米岛,东至喜界岛,根据水流速度和时间估算,在重点海域进行拉网式搜索。同时四艘驱逐舰上派出十二架直升机,抵近特别关注岛礁实施搜救。”

    川岛:“嗯,昨夜水流方向偏西,要特别留意冲绳诸岛和奄美诸岛北岸水域。”

    岸谷:“在实施搜救的同时,我还打算办一件事,请司令官准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