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37章 听风观雨(2)

    郑飞也倾向于这种观点,在此基础上,他还做了进一步推断。郑飞认为,石垣和福山搞出来的随机变轨技术,其设计初衷很可能是用于海基或空基巡航导弹。如果把这种技术最终用于鱼雷变轨,说明它的应用存在局限性,至少不太适合导弹等高速运动物体的变轨。

    从石垣和福山的对话判断,鲭鲨-3x就是搭载了武士-x的鲭鲨-3鱼雷,武士-x提供随机变轨算法,而鲭鲨-3又是经过实战检验的高速鱼雷,因此这两者将构成致命组合。

    何况,拦截高速鱼雷要比反导困难许多,反鱼雷手段本身就比较有限,如果再加上武士-x随机变轨系统,拦截效率将会进一步降低,这对东海舰队的水下舰艇和潜艇来说,都将是一场噩梦。如果鲭鲨-3x真像石垣描述的那么强悍,击沉江苏号航母或许并非痴人说梦。

    郑飞、戴勇和罗川三人很快就达成共识,他们同意修订最初的信息获取方案,在这次特殊审讯中,将审讯重点转向武士-x和鲭鲨-3x高速鱼雷,只对核武器问题只进行相关印证。

    这时,仲羽再次对石垣进行了全面检查,一切生命体征都正常,唐轩也完成了审讯前的准备工作,在一旁待命。戴勇有些迫不及待,他希望立即开始审讯,可仲羽不同意,出于石垣的安全考虑,他建议再观察一小时。

    仲羽的建议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石垣刚刚经历过呼吸骤停,复苏后需要短暂恢复期以确保安全;二是石垣体内有多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虽然这些药物没有致命副作用,可仲羽担心,当药物副作用叠加时,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料的毒性。鉴于这些药物的半衰期都非常短,只需再等上五十分钟左右,石垣体内大部分药物都会被清除掉。

    郑飞咨询了唐轩的意见,出于两点不同考虑,他同样倾向于耐心等待。唐轩认为,等审讯目标的生理状态平稳后,心理诱导和效果预判会变得相对容易些。另外,石垣和福山在赤城号上的交谈内容,对这次特殊审讯非常有帮助,从时间上判断,与谈话内容相关的长期记忆尚在形成之中,等上个把小时对后续审讯更加有利。

    唐轩是名职业审讯官,他从海军学院刑侦系毕业后,就踌躇满志地进入了东部战区军事情报局,专职干起了审讯工作。由于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而且变得越来越复杂,唐轩很快意识到其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他应付低端案件还游刃有余,但处理高端案件时就倍感吃力。特别是碰上高智商嫌疑人时,唐轩无法完全掌控审讯局面。

    很显然,单纯掌握刑侦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为满足高端审讯对跨学科知识的要求,唐轩用五年业余时间接受犯罪心理学培训,现在,他拥有刑事侦查和

    犯罪心理学双学位。这次碰上石垣这个特殊目标,他丰富的综合知识将会派上大用场。

    虽说在审讯全过程中,石垣都将处于深度镇静状态,并无清醒意识和逻辑判断能力,但理解审讯对象的心理活动,并在恰当节点用恰当语言进行诱导,将是审讯获得成功的关键。

    一小时后,石垣仍处于深度镇静状态,其生命体征完全正常。仲羽把脑电图仪推到床边,他在石垣头部选好电极放置点,然后用棉纱涂抹少许溶液,把探测电极贴到头部大脑功能区,开始记录他的大脑活动情况。

    唐轩则轻拍石垣左肘窝,让静脉膨胀起来,他随即选择短粗的肘正中静脉,将静脉留置针刺入血管。唐轩带起控制阀,审讯鸡尾酒开始一滴滴流入石垣的血管,进入大脑发挥作用。

    两分钟后,唐轩开始循环播放日本古风音乐,一首首苍凉悠远的乐曲徐徐飘来,时而古朴安宁,时而又壮烈悲怆,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人心。

    这个专辑收录了日本著名音乐人改编的曲目,其中加入了很多古典音乐元素,自发行之日起,它就成了石垣的最爱。即便是在核能室,石垣也经常播放这个专辑,尤其是其中几首弘扬日本武士精神的乐章,几乎成了石垣每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即便是在深度镇静状态下,石垣也能感受到这个特殊音乐环境,这些熟悉的音符会让他彻底放松下来。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他喜爱的背景音乐有助于降低大脑的警戒水平。

    为了在石垣的潜意识里营造工作氛围,在音乐主旋律中,唐轩随机掺入实验室仪器发出的规律声响,背景中还不时传出含糊不清的日语交谈声,偶尔能听清的片言只语,也都是与核能室相关的专业术语。

    唐轩煞费苦心营造虚幻环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石垣误以为自己正在实验室忙碌,从而创造他与福山或其他科研人员对话的语境。

    二十分钟后,仲羽再次读取石垣的生命指标,血压125/80mmhg,心律60次/分,呼吸12次/分,提示石垣全身处于高度放松状态。平稳规律脑电波提示深度镇静和梦境,根据波形判断,梦境内容应该是愉悦的或是被测者所熟悉的,审讯时机成熟了。

    房间角落里有一台移动式功能磁共振成像仪,唐轩揭掉小推车上的防尘罩,把仪器推到石垣床边。大脑神经元活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和能量,这些物质只能通过血液运送到大脑,因此,大脑功能区活动增强,必然会引起相应的血液动力变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能灵敏检测到大脑功能区的血流变化,据此判断审讯对象的反应,从而获得有用的情报。

    当审讯者使用单词或短语作为听觉刺激时,这台仪器能即时探测大脑颞上

    回听觉中枢的活动情况,而且还能实时追踪大脑信号的动态变化,从而判定审讯对象对特定词语的反应。如果把磁场聚焦到大脑额叶功能区,还能及时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状态。

    仲羽取下脑电图电极,他转而用功能磁共振成像仪扫描石垣的大脑。获取基线数据后,唐轩首先选择了热闹的东京街头场景,他有选择地播放清晨最常听到的声音,比如路边嘈杂的人声、车辆关门声,偶尔还有脚踏车铃声。仲羽注意到,石垣颞叶的听觉中枢开始点亮,橙红色面积越来越大,但他的额叶变化较小,提示这是石垣司空见惯的场景。

    随即,唐轩将场景切换到研究所,周围环境一下子安静下来,只能听到员工彼此间的问候,偶尔还有电梯发出的提示语音。这时,石垣的语言中枢开始点亮,他的嘴唇也轻微颤动,发出含糊几组含糊不清的声音,从特征看,石垣似乎参与了虚拟场景对话。

    为了这次特殊审讯,郑飞把能搜集到的所有背景信息都交给了唐轩,其中包括石垣给本科生授课的视屏,福山在上海的学术演讲录音等。在吴畅的帮助下,唐轩把其中相关内容剪接下来,再重新组合形成所需短句,然后在特殊审讯环境下播放这些短句,从而打造一个虚拟的对话语境。

    现在,唐轩开始选择性地播放这些人工合成语句,他将根据大脑反应情况,采用试验-纠错-再试验方法,先对这些合成词语类别进行筛选。

    十五分钟后,根据石垣大脑功能区的反应情况,唐轩成功筛选出一长串词语。此时,石垣的声音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经过音频软件处理后,唐轩和仲羽能听清石垣发出的原本含糊不清的语句。仲羽朝唐轩点了点头,示意审讯可以开始了。

    唐轩贴近麦克风开始发问,他的话语先经过电子语音系统处理,转化成福山的语调,再通过扩音器发出声音。为了适应石垣的对话习惯,唐轩向提出了一个开放问题,他问道:“老师,您看过我的报告了吗?觉得怎样?”

    石垣:“在赤城号上,我不是都说过了吗,你对川岛司令官的解读有失偏颇。”

    唐轩:“请老师指教。”

    石垣:“你要明白,川岛司令官强调潜射型核弹头的重要,这并非发射方式之争,他实际上是在委婉地提醒你,空射型核武器并不实用,川岛这样说自有他的道理。”

    唐轩:“帝国海军有先进的舰载歼击轰炸机,空基核武器无疑会更加灵活,投送速度也要快得多。”

    石垣:“福山君,打仗就像拍巴掌一样,需要两只手,所以看问题不能光想着自己。东海舰队早就打造了防空反导的万里长城,在敌人先进的防空系统面前,空射型核武器的生存概率太低,在这个问题上,我

    是支持川岛的。”

    唐轩:“那我们就按川岛司令官的思路,打造潜射型核导弹,甚至可以考虑发展战术核鱼雷,专门攻击东海舰队的江苏号航母战斗群。”

    石垣:“福山君居然还想搞核鱼雷?精神着实可佳!可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呀。”

    唐轩:“我们的潜射导弹技术非常先进,实现核弹头小型化也指日可待,又有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呢?”

    石垣:“你说得不错,依三菱的技术储备,核弹头小型化在两年之内就能完成,如果我们加把劲儿,也许一年就能行,可问题并不在这里。”

    唐轩:“学生不明白,帝国海军现在已经拥有导弹、潜射技术、小型化核弹头,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石垣:“福山君,我早就说过你聪明过人后生可畏,可年轻气盛谋略不足这类话我也讲过。你难道不清楚,军用卫星导航系统是帝国军队的致命软肋吗。”

    唐轩:“我们已经翻过了那页历史,帝国海军现在不是有“大和之眼”卫星网吗?”

    石垣:“大和之眼引导核导弹攻击不成问题,可你忘记了,帝国军队只有这么一套卫星网,组网卫星个数也比较有限。当下,解放军拥有的反卫星系统连美国人都非常忌惮,一旦打起来,火箭军或空天军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摧毁我们军用卫星网。”

    唐轩:“帝国军队不是也拥有反卫星武器吗?如果东海舰队胆敢攻击大和之眼,我们就打掉他们的军用北斗系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