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下乱世
字体: 16 + -

第七十二章 破门

    寿春城内有两个地方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袁军,一处在北城门,正在抵挡曹军的进攻;另一处则在袁术的府邸,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水泄不通。

    不仅如此,府中也到处聚满了士兵,个个紧绷着神经,手握着武器,在绵绵细雨中担忧着自己的将来。

    士兵们都清楚,他们所服从的陛下不过是个不受认可的伪帝,如今只有曹操一方前来征讨已是足够幸运了,只要出现一个说话有分量的人主动投降,相信绝大部分袁军都会立刻缴械。

    袁术在并不宽敞的殿堂里来回走动,低着脑袋,双手摆在身后,步伐显得焦躁又无奈,他恨不得迅速长出一对巨大的翅膀,可以让自己立刻飞出这座毫无希望的城池,而身旁的龙榻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报!陛下!大事不好!”一个士兵极其慌张地冲进了殿堂,腿脚都不利索了,被台阶绊了一下,差点载个跟头。

    “怎么了?”袁术停下了脚步,瞪着大眼看着士兵,额头的汗珠一滴滴地往下流淌,“难道伏义?”

    “纪大将军已被敌将杀死!”士兵单膝跪地,双手作揖地答道。

    “唉……”袁术闭上了眼睛、仰起了脑袋,随后很快又耷拉下来,与脖子快形成九十度,“知道了。”

    士兵退下后,袁术又开始了漫步目的的走动,不过步伐缓慢了许多。

    没过多久,一个身穿闲服的文官走到袁术跟前,朝他低头作揖,似乎也是有话要说的样子。

    “文和!文和!”袁术突然激动起来,露出了期待的笑容,抬起双手紧紧抓住文官的胳膊,大声问道,“是不是朕的兄长的援军到了?”

    “陛下,非要抵抗曹军吗?”文官面无表情,低声地反问。

    “嗯?难道要朕堂堂大成国的皇帝投降不成?”袁术一下将手松开,身子刻意挺直了起来,“朕问你是不是朕兄长的援军到了?”

    “陛下,我方如今即便逃出寿春也没人敢收留,已是无处可去,唯有投降这一条路可走。”文官将上半身弯得很低,继续奉劝起来。

    “少废话!你别学那杨弘,休想再劝朕投降!”袁术一把抽出腰间的利剑,向后退了一步,指在文官的眼前,眼珠都快瞪了出来,“朕问你话呢!是不是援军到了?”

    “陛下息怒,依臣看来,援军是不会到了。”文官一边回话,一边向后退去,“臣告退。”

    直到那文官退出了殿堂,袁术依然呆呆地立在原地,握着利剑的手臂正在微微颤抖,或许是害怕,又或许是绝望。

    不一会,袁术大喊一声,猛力地将利剑甩了出去,不偏不倚地插在了龙榻的靠背上,正中龙头。

    ……

    城中的街道上已经几乎见不到百姓的身影了,都是来回奔跑的袁军。

    “听说南城门打开了,我们逃吧。”

    “临阵脱逃……不太好吧?”

    “别再为了袁术卖命,不值啊!逃吧。”

    “唉,好吧,走。”

    不少士兵选择了弃城逃跑,原本寿春有大约五万将士,想抵挡曹操的七万大军已是非常吃力,这下更是毫无胜算了;外加袁术的昏庸统治,使得军心涣散,投降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那文官之前,袁术的谋臣杨弘早已力劝过,确切地说,杨弘本就不支持袁术的称帝行为,但碍于纪灵的威慑,不敢轻易阻拦罢了。

    在得知曹操率军来袭的时候,杨弘极力提出投降,反复再三地恳请着大成国的皇帝,甚至俯身跪地、卑微至极,直到纪灵的三刃长刀猛地划开了他的胸口,鲜血四溅,他才失望地放弃了进言,而后被赶出了殿堂。

    杨弘一步一顿地走在街道上,披头散发、面若黄土、毫无血色,他一手紧紧捂着胸口,伤口很深,破坏了内脏,连嘴巴里都已流出鲜血。

    他十分缓慢地前行着,不断有士兵从他身边经过,大多都只是朝他看了一眼,没有任何人做出反应,或许只把他当做了一个即将死去的平民。

    离北门越来越近,士兵也越来越多,杨弘强行支撑着身体,他想大喊出“打开城门”这句话,却已然没有了多余的力气发出一丁点声音。

    “再近一点……我要找满将军……只有他还信得过……”杨弘在心里默念着。

    细雨飘散在空中,触碰了伤口,带来的剧烈疼痛令他不得不弯曲了后背,身子摇晃得很厉害,视线似乎都开始模糊。

    “不打了!逃吧!”一个士兵不知是在对谁大喊,又或者只是自顾自地感叹,从杨弘身边快速跑过,肩膀撞到了他的侧脸。

    随后,士兵头也不回地远远跑开了,杨弘却因为这一撞而失去重心倒下来,脑袋重重地砸在了地面。

    “满……满……将军……”杨弘的呼吸越来越弱,双眼死死地盯着北城门,望向那位骑着马的年轻将军,正握着巨斧顶着城门。

    “开……门……投降……”杨弘奋力说出的这句话轻得都不如蚊子的动静,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下自然是无人能够听到。

    “他想从门缝里劈断门把!快!用武器插进门缝!”年轻的将军冲着周围的士兵高喊,全然不知杨弘已经死在了不远处。

    有几个士兵拔出利剑,插到了城门的缝隙中,双手用力攥着剑柄。

    “不要用剑!”将军见状,慌张得再度大喊起来。

    突然,青龙偃月刀那锋利无比的刀刃穿过了门缝,一击便砸碎了利剑,剑刃四处横飞,有的直接扎进了袁军士兵的面部和身体。

    “用长柄!用长柄!”将军左右转动着脑袋,手中的巨斧牢牢地顶着城门。

    “满将军!插入长柄会破坏门缝!那样缝隙就更大了!”其中一个士兵担忧地对着将军大声说道。

    “只要门把不被破坏,他就冲不进来!这门缝还能大到容下一个人?”将军立马驳回。

    “将军何必苦苦支撑?”门缝外传来了关羽的声音,而他的长刀猛地斜向劈进了缝隙,迸出许多木屑,已可以看到年轻将军的面貌了。

    “身为将领!怎可轻易放弃?”将军立即用巨斧压住了长刀,双眉紧皱,“那还如何率领众军?”

    “但寿春即将被攻破,再抵抗也是徒劳无用。”关羽虽然语气冷冷地,但眼神却犹如刀刃,“何苦为了一个伪帝而拼上性命?”

    年轻的将军回避了关羽的视线,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快速地看了一圈身边的袁军士兵,随后又将眼珠移回了关羽。

    “既已跟随,便不应背叛,只能怪自己命数不佳了。”将军的声音变低了,显然内心受到了一丝动摇。

    “将军可知华子健的遭遇?”关羽夹了一下马身,前进一步,凑近门缝,“一味愚忠,结果惨死在我眼前。”

    “嗯?”将军看向了关羽的武器,稍稍地抬起眉毛,“青龙、长刀……莫非你就是关云长?”

    “正是在下。”关羽朝将军点了点头,“敢问将军如何称呼?”

    “在下满宠,字伯宁,有幸遇见关将军。”年轻的将军做了自我介绍,但仍旧牢牢握着巨斧压着关羽的长刀,“可惜却是对战的局面。”

    “袁术残害百姓,伯宁兄不会不知吧?”关羽继续劝导起满宠,随后将身子挪开了门缝,“而且曹军可是来了七万人马。”

    透过门缝,满宠和士兵们清晰地看见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军,而刘备正率领着先锋军径直杀来,在他身后的不远处,弓手们也已箭在弦上。

    “满将军!该怎么办?”士兵惊慌失措地问道,“我们一定守不住啊!”

    “伯宁兄,开门投降吧。”关羽将脑袋挪了回来,接着好言相劝。

    满宠没有回话,默默地望着关羽,眼神中充满了犹豫。

    “满将军!这有数把长枪,还要用长柄插进门缝吗?”一个双手抱着长枪的士兵冲到了城门口,对着满宠说道。

    满宠望了一眼长枪,低下脑袋看着地面,轻叹一口气,移走了巨斧;关羽也下意识地抽走长刀,期待着满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