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天涯月相伴
字体: 16 + -

第14章 武侠不再

    在为马儿简单处理了伤口后,陈邵华二人牵着马继续上路。

    许久,陈邵华终于打破了沉默:“师兄,为,为什么你变得如此凶狠,定要那人的性命?”

    笑道人朝向师弟真诚的说:“师弟,这江湖恶斗并非门派比武,你的对手并非想打败你,而是要杀死你。八荒弟子有多少人因一时怜悯反被杀害,这里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只有去吃别人才能保全自己。我希望你可以早些认识到这点,怜悯敌人便是自寻死路!”

    “可是,师兄,我们如此嗜杀,那同青龙会又有何区别?”

    笑道人长叹一声:“哎……事实上,均是两个门派,均是一般的存在,又有什么相差较大的呢?可是,你要知道,这江湖必须有一个至尊,就如俗世中必须有一个皇帝一般。而这‘皇帝’是怎样的人,天下便是怎样的!”

    陈邵华摇头道:“我不明白!”

    “当年,青龙会在白玉京率领下纪律森严,行侠仗义,民间多有好评。那时我八荒门派并无愿去争抢这武林至尊之位,武林虽偶有争斗但都不成气候,各家势力相对平衡,一片欣欣向荣。但你也看到现在的情景了。”

    “方龙香自恃势力庞大,渴求一统江湖,四处打压各大门派,即便强如少林也避而不管。”

    “便是如此,当时的四大龙首不愿苟同便另起炉灶,百晓生创寒江城,上官金虹创帝王州,子桑不寿创水龙吟,杨延玉创万里沙,这四家极力阻止青龙会扩张,但是无果。危机之时,八荒弟子参战,以个人名义加入四大组织,一同遏制。”

    陈邵华仍是不解,继续问道:“上官金虹可是兵器谱上第二的高手啊!甚至传闻中杀死了第一‘天机棒’,要不是非要见识小李相公的飞刀便真的会成为天下第一!而这百晓生更是《兵器谱》的创建者,杨延玉、子桑不寿均为一等高手,为何敌不过这方龙香?”

    “呵呵,如若这四家结成一心便是十个方龙香也被灭了。”

    “哦?”

    “四家虽共同讨伐青龙会,可是每个人都不愿尽全力,不愿损失自身力量。师弟可曾读过《过秦论》?”

    陈邵华自小便被家人督促读书,期望能考取功名,而这般名篇定然印象深刻。“读过,这看来便是印证了那一句‘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这便是了,刚开始四家势弱,难以相敌。后来八荒加入,而又变成了互相猜忌。青龙会趁势壮大,引得江湖半数门派归降,方龙香便坐稳了这武林皇帝之位!”

    “方龙香如此霸道,八荒之中任何一家都难以相抗,而山门之间相距较远,难以互助,为何青龙会不拔除这眼中钉呢?”

    “这一来山门巩固,一时难以攻下,二来师出无名啊!”

    “这要什么名号?”

    “毕竟剿灭一个门派必须有服众的缘由,否则人心惶惶,即便是归降之人也担惊受怕,久之必反!”

    “呵。八荒处处与之作对难道还没个理由吗?”

    笑道人不免笑出了声:“哈哈,那是因为八荒的理由找得好!八荒以惩奸除恶为己任,武林多有侠名,而青龙会名声一直很臭,所以大义在何一目了然。更何况,八荒并未宣战,弟子们均是以个人名义战斗啊!”

    陈邵华明白了,这江湖讲得是脸面,即便横如青龙会也没有勇气去说出那句“我蛮夷也!”大家心中便如明镜也不会撕破脸皮,寒江城这四家便是直接挑明了要挑战青龙会,但八荒并没有啊!

    笑道人见陈邵华久久没有回应便继续说下去:“这江湖是个奇怪的地方,但是要记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们修道的讲究无为,但是身处凡尘中,怎能不粘连?所以我们入世便是为了出世,倘若这世间掌权之人真能以百姓为刍狗,你我何妨常伴清风明月,休养生息?”

    陈邵华点点头道:“我明白了,世间屠刀也有两种,一为自己,一为苍生!”

    就这样,笑道人一路开导陈邵华,不知不觉便到了金陵城下。当临近城墙时,一片繁华之气扑面而来,砖石高垒尽显威严,城门大开邀四方旅人,墙下满是摊铺,吆喝不断,旅人骑驴牵马,比肩继踵,潮水一般涌入其中。

    二人藏好剑匣也投身这人潮之中。好容易没有被冲散,终于挤了进来。城中街道规整,楼阁林立,商贩临街叫卖,书生把酒吟诗,豪贵挥金如土,河岸边长桥上孩童三五嬉戏打闹,画廊中小舟上中才子佳人暗送秋波。码头上更是繁忙一片,挑夫来往,车马等候,商船密集,船工号子,嬉笑叫骂声混成一起,叽叽喳喳嘈杂一片。对于看管了清风明月的陈邵华来说,这俗世别有一番风味。

    但是现在不是游玩之时,还是去接了孙师兄的父母为上。

    两人按照地址寻了半天,终在一户人家前停下了脚步。这里的景致又与繁华的大街不同,房屋拥挤,使得光线遮蔽,门前桃符残破,石阶开裂。

    陈邵华上前敲门,许久没有响应。

    “莫是家中无人?”

    “再试试。”

    铛铛铛又是一阵,终于门板开了个小缝,一对苍老的眼睛向外探望着。“谁啊?”

    “请问是孙立家吗?”

    “是。我家孩子去学艺了,不在这儿,你们有事去别处寻吧。”

    陈邵华笑着说:“我们便是孙立的师兄弟,老丈不要害怕。我们啊,是受孙师兄所托来接二老的。请把门打开吧!”

    “你,你有何凭证?”

    “这,你看我这剑匣子,上面有真武的标记,您儿子是在真武山上学艺的,对吧!”

    “是,是,你们稍等,待小老二解了门栓。”

    陈邵华笑道:“您老慢着来,我们不急!”

    虽说老人家行动缓慢,陈邵华也不是急性之人,可这开个门也要太久了,陈邵华不免有些疑虑,看了一眼笑道人,也发现师兄脸上也是疑惑,便催促道:“您没事儿吧!”

    话音刚落,只听得一声巨响,天上爆开一朵烟花。此时无需言语,定是有蹊跷!

    陈邵华踹开房门,径直冲了进去,眼前的景象未免让人心酸。

    整个屋子阴冷潮湿,刚刚踢开门时又飘落了诸多灰尘,在昏暗之中飘散。几个竹筐,一条扁担胡乱堆到墙角这是老人吃饭的家伙什。此时正是晌午,而灶台里没有火光。桌子上堆着几只破碗,上面被舔的干干净净,整个屋子里仅有的算得上家具的便只有这张桌子和几个小凳子,当然还有一张床。床上被子裹着什么,发出哼哼声,想必是孙立的母亲,而老头则依偎在床前颤抖着,不知念叨着什么。

    陈邵华原先以为有敌人埋伏,但这般景象又使得手中的长剑放了下来。

    老头瞅了瞅陈邵华说道:“他们马上就要来了,你们,你们走吧!他们只叫我点了,点了这烟花。”

    陈邵华明白,老人家也受了青龙会的胁迫,便道:“老丈莫慌,我不会怪罪你们的。今儿也好会会这恶人!”

    床上的老人醒了过来,挣扎着坐了起来:“谁,谁来了?”

    “大娘,我是孙立的师兄弟,我们来接你来了。”

    “啊!是立儿的朋友啊!哈哈,你看看我这,也没有什么招待的,丢人啊!”

    “大娘不必客气了,我们没事儿。”

    “嗨,真是懂事儿的孩子啊,和我家立儿一样。我家立儿从小懂事儿,人人见了都夸。我生他的时候啊,落了些病根儿,身体那,一直都差!都是立儿照顾我,人家都是当妈的照顾孩子,我倒好反而叫孩子照顾!”说着说着,大娘不由得抽泣起来。

    陈邵华,笑道人二人不免也有感触,但是又能怎样呢?

    “呵呵,让你们笑话了。这不,我这把老骨头一天不如一天,我家老头子也是逞强,一把年纪了也出去挑担,结果扭了腰。嗨,我们一家子就靠立儿的资助了。对,对了,立儿是叫你们送钱来吗?真是时候啊,前天才断了粮啊,今天你们就到了,真及时啊。”

    “师兄,我们先带两位老人去吃些东西然后再租辆马车今天就出城吧!”

    “好,我们马上动身吧!小心青……”

    “哈哈哈哈……不用小心了。”大笑声从屋外传来,“孔圣人曾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位何须着急,还请让莫某一尽地主之谊那!”

    笑道人长剑出鞘挡在门前,招呼陈邵华道:“师弟先互送二位老人家离开,我来挡着!”

    这时,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老头忽地抱住笑道人,笑道人虽久经实战,可此时一心放在屋外慢慢走来的中年人,哪想到有这般变故。但同样,他也不敢挣扎,这并非因为老人武功高强,反而是因为老人毫无功力。笑道人只需一甩便可叫老人吐血,但这不是他所希望的。

    中年男子一袭白袍,头戴纶巾,轻摇着手中的黑扇,笑容满面的走了进来,而那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一个大大的‘唐'字。

    只见他卷袖抚去板凳上的灰尘,坐了下来收了扇子轻拍手掌。

    老人松开笑道人跪了下来叩头。

    “哈哈,老人家无需如此,请起身吧。”话毕不再瞧老人,转向了陈邵华二人道:“《春秋》所说“名,大也”,所以敢问二位尊姓……呵呵,不对,不对,先该自报家门才是,我是——莫如是!”

    金庸仙逝,古龙已走,武侠不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