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裁缝和两个连长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红火的裁缝铺

    第二十二章红火的裁缝铺

    自从下过了那一夜雨之后,近些天的天气格外的好一些,只是微风吹来时,稍稍透出一丝秋意,尤其是在这东北地界里,秋天总别关里来得要早一起。虽然满街的人还都穿着短衫,但那些大户人家已经开始派人去裁缝铺里准备秋衣了。

    每年到了换季的时候,也就是裁缝铺的生意开始红火的时候,而今年最红火当然要数刚刚开张的“儒雅裁缝铺”了。单是娄县长亲笔提字的金字招牌,就能给裁缝铺多带来数不清的活计。

    所以支君义很忙,而人在忙碌的时候会暂时的忘记很多事,比如他已经准备好的那一套与武笠的说辞。

    在裁缝铺开张的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心中很坚决的要把裁缝铺退还给武笠。他之所以没有立刻把铺子扔下离开,是因为他觉得止少武笠是为了他好,而没有任何想要害他的意思。那天开张的时候,县城里来了那么多乡绅,如果自己就这么扭脸扔下铺子,只怕武笠的脸面上会很不好看。

    虽然支君义没做过官,但他还是很清楚这些官面上的人,一张脸皮比命还重要。武笠刚刚来到县城,如果自己这么让他难堪的话,就算武笠嘴上不说心里只怕也要难过很久。就象武笠说过的,他是真心的把支君义当成二哥,而支君义又何曾不把武笠当成三弟呢?

    所以他觉得有些话还是当面和武笠说清楚比较好。裁缝铺开张那一天的场面搞得有点太大了,到底应该怎么收场,还是需要武笠来拿主意的。可这些天来武笠一直没有露面,不知道武笠是在躲着他还是武笠真的很忙。

    等不来武笠,裁缝铺的生意却一天天的红火起来,在以往虽然知道支君义的手艺不错,可是小裁缝铺的布料很不齐全,所以那些乡绅大户的成衣活计支君义很少接到。而如今却不同了,就在开张的那一天,光是一等蜀锦就接了三十匹之多。

    再加上那些苏锦、苏缎,绵、麻、布、毛一应俱全,很多东西支君义从当上学徒开始就听说过,可是却连碰都没有碰过。当第二天马强子带着支君义点库的时候,支君义看得目瞪口呆,他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在这小小的同昌城里居然还有这么多上等布料。他一直以为,那些大户乡绅穿着的衣服都是从省城直接定做的呢。

    店里的伙计除了马强子之外还有四个学徒工,一开始的时候支君义还觉得有点多,当初自己那间小裁缝铺里经常整天整天没有活计,自己和大兰子闲坐无聊。哪知道从第二天开始支君义就知道自己又错了,四个学徒工根本就忙不过来。

    裁缝铺大门刚刚打开的时候,王大牙第一个冲了进来,张嘴就要定做三十套成衣,春夏秋冬的衣服做了个遍,也不讲价

    钱,扔下一把光洋和两麻袋法币就嚷嚷着让小伙计给他量尺寸。

    还好这些小伙计都算机灵,而且看起来在这之前也都是在别的裁缝铺里学过一点手艺的,利索的给王大牙量好了尺寸。

    等到支君义想问王大牙什么时候要衣服时,王大牙却吡着板牙嘿嘿傻笑,只说让支君义啥时候做好了派人送去就行,根本没个准谱。

    才送走了王大牙,城防队的小队长徐全也要做衣服。之后又是各铺掌柜,县府官员,或是亲自或是派人送来尺寸,都是成套成套的要成衣。等到在人群里支君义看到古胖子的时候,着实惊讶了半天,这古胖子不是刚刚才做完一件成衣吗?

    所以支君义很忙,甚至可以说这些天他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支君义心里非常明白,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生意,与昨天从天而降的裁缝铺是一个道理,这些人说到底只是为了给武笠面子。有一些人曾经是支君义的主顾,比如古胖子,而有些人压根就不知道支君义是个裁缝。他们也不管支君义到底会不会做衣服,总之是把钱砸过来,砸得心安理得,砸得心情舒畅。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一定要让人知道咱支家的手艺才行。支君义暗暗下定决心,不论这裁缝铺是否要还给武笠,可是既然现在接下了这些活计,就一定要做好。他要让人知道,他支君义是有手艺的,而不仅仅是靠着三弟武笠的关系。

    并且在支君义看来,这一次做的衣服甚至要比以前在小裁缝铺时还要精心万倍才行。哪怕只是少缝了一线的针角,那丢的不仅仅是他的手艺,还有武笠的脸面在里面。

    所以这些接下来的活计就一定要做,并且还要做好。

    对于支君义的想法,支老爷子也非常支持。支老爷子也并不糊涂,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就算是支君义接了活计不做,白白的昧下了这些钱,那些做衣服的如王大牙、徐全之流也会连问都不问。

    可手艺人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才行,接下来的活计就一定要做。无论这裁缝铺什么时候还给武笠,可是只要还支君义当着一天掌柜,就要凭良心给人做好衣服,这才是做人的本份。

    另一方面老爷子的想法与支君义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尽管突然之间受了武笠这般天大的好处,可是从老爷子心里来讲,孙子孝敬的东西,再多也是应该的。在支老爷子的心中,武笠和自己的亲孙子没啥区别。

    并且如今知道武笠为政府工作,虽然不能说支家也跟着一步登天了,可是毕竟支老爷子觉得脸上有光。这几天来,心情大好,每天总是笑呵呵的。

    而爷爷脸上的笑脸,也不知不觉当中冲淡了支君义本来坚决要把裁缝铺退还给武笠的想法。爷爷的药有了着落,一家也不用再为温饱发愁。大兰子更是不

    理支君义是否有安排,自顾自的把自己安排在了账房的位置,一天到晚无师自通的扒拉着算盘子,看得支君义直摇头。

    本来按大兰子的想法,还要给妈妈找个使唤丫头,可是支妈妈死活不同意。穷苦惯了的人,突然让她变得高高在上,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大兰子只好做罢。还好支妈妈现在也不用再为生计操劳,每天做做饭全当是活动腿脚了。

    所以支君义很忙,那学徒工也很忙,而比他们还要忙的就数马强子了。

    如今的马强子和以前的马强子真是不能比了,虽说他不会什么手艺,可是正象他自己说的那样,这么大一间裁缝铺里要是没有个迎来送往、眼明手快的人,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借着裁缝铺的光,马强子终于有机会与同昌城里的达官显贵们说上一句话,那心里美得晚上睡觉都能乐醒了。

    早晨开张营业,晚上关门上板,外加上端茶送水、待人接物、抬衣送布、打水扫地,偶尔还要帮着大兰子清账点库,陪支妈妈出去买菜做饭、拎包打伞,给支老爷子熬汤送药、铺床叠被……整个就是裁缝铺里的管家、杂役兼苦力,他一个人全包了。

    说来也是奇怪,这么多活压在马强子一个人的身上,不但没有着累着他,反而天天的越干越有精神,满面红光、笑口常开。连旁边米行的吕老板看着都眼红,直说后悔咋当初没想到让马强子来他的米行当杂役呢?

    就连当初一向看马强子不顺眼的大兰子,都对马强子越发的满意了,并且直接拍板给马强子定下了五百万法币外带一块大洋的月钱。把个马强子乐得,冲着大兰子直叫“少奶奶”,被大兰子一鸡毛掸子打了出去。

    本来按照行规,学徒工在铺子里学徒其间是不能算工钱,能给顿饭吃就算不错了,当年支君义学徒的时候就是这样。但支君义心底仁厚,还是让大兰子给四个学徒工也安排了一份月钱,激动几个小孩子眼泪汪汪的说不出话来,只是一门心思的干活,想要报答支君义。

    不过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马强子虽然衣着光鲜、不愁温饱了,但有一样这“包打听”的名号也没有被落下。这同昌四城里但凡发生点大事小情,马强子一准知道,还说得活灵活现。大兰子就是搞不懂,看着马强子天天在铺子里忙活,那外间的事他咋就知道得这么快呢?

    这不,眼看着马强子刚刚给当铺的古老板送成衣回来,进门就扑到支君义的边上:“掌柜的,出大事了!”

    “在你嘴里,就没小事。”支君义正在做衣服,连头都没有抬。

    “哎哟,掌柜的你是不知道,这回可真是大事。”马强子从一边的桌子上拿过一碗水来,仰头喝了个干净,“公审大会。”

    “公审大会?”支君义愣了一下,这对于

    同昌城来说到还真是件大事。

    就连正在算账目的大兰子都停下手来:“哟,好象自从鬼子被打跑以后,咱同昌还没有过公审大会吧?这次这是要审谁呀?”

    “李复强!”马强子重重的说道,又掰着手指算了算,“这说话就是明天了!”

    这个名字一说出来,屋子里的人都是一怔,支君义、大兰子还有那几个小学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听说过李复强这个名字。可是那公审大会总不会把一个无名小卒拉到台上吧?

    但凡象马强子这种人,最好的就是这一口了,大家都愣神的看着他,他偏偏卖起关子来,洋洋得意的站在那,却不往下接着说。

    ----------------

    这几天不知道为啥,点击越来越少了,是不是小戟写得不够精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