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医师传
字体: 16 + -

第二节:郯城风波(五)

    一间宽敞的议室厅,陶谦一身锦袍满面容光地跪坐在正前方,在他的下边,只跪坐两个人:一是他的亲信曹宏,另一个是他的得力助手麋竺。曹宏腆着大肚皮,正眯着眼睛,不知在想些甚么。麋竺体态安详,一双眸眼却精明四射。

    随着小兵一声“田刺史、刘原相请见”后,陶谦等人伸长了脖子,万众瞩目中来使粉墨登场。

    一个面色青白的中年将领和一个面色如玉的青年男子一前一后。前者相貌普通,衣着不凡,后者相貌堂堂,气度不凡,看得陶谦等人均是暗自点头。

    只听中年将领拱手下拜道:“见过陶公!吾乃青州刺史田楷,特携平原相刘备刘玄德为解救徐州而来!这次救援也多亏有刘原相的帮忙,不然楷还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晚辈刘备,字玄德,见过使君!”青年男子朗声上前,亦是拱手下拜。

    “哦?”尽管陶谦事先知道了这个消息,但还是不由地微微激动了一会儿,“多谢田刺史、刘原相的救援之恩!请稍作休息,让老夫为你们接风洗尘!”

    “多谢使君的美意,不过备想还是先解郯县之危为好!”田楷尚未开口,刘备便先是拒绝,“请使君容许备有所请求——备希望您能允许备随其兄弟一同上阵杀敌——”

    “好,兄弟情深,理应答应。还有甚么?”陶谦对刘备的第一印象好极了。田楷在一旁看着,微微一笑,也不说话。

    “备在途中偶遇一名神医,姓华,名佗,字元化,想来此做军医,但是战场之上千变万化,备希望使君能召见他。”

    “神医?华佗?华元化?”陶谦的两眼亮了起来,猛得站起来。他不禁喜滋滋的:这刘备的手笔真是让人出奇不意——先是愿为郯县解危,然后又是介绍一名医术高超的神医给他。

    华佗之名他早有耳闻,听说此人医术高超,最是痛恨作恶多端的豪强,受广大老百姓的爱戴。他不愿做官,总是游走于大江山河,经常找不到人。

    没想到,今天竟能见到他本人!

    盯望眼前滔滔不绝的刘备,陶谦心中一动:听说此人还是汉室宗亲,不如……陶谦想到此处,心中乐不可吱,首先道:“既如此,让他们都进来罢。”

    于是,厅内又多了四个人:

    走在前面的是两个大汉。一个大汉满脸胡须,白脸。另一个大汉身穿绿袍,红脸。在他们后面,是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老人精力充沛,精神抖擞。小孩满脸纯真,灵动异常。

    刘备赶紧介绍:“这两位是备的结义兄弟:张飞张益德、关羽关云长。这是神医华佗,字元化——”

    陶谦还未说话,小孩不满的声音响起:“恩人大哥,你忘记小童了!”

    陶谦一愣,刘备赶紧接口道:“还有这位小兄弟,他是华神医的徒弟——庞林!乳名小童!”

    “这还差不多。”小童用略微满意的声音说,“还算恩人大哥识相,没有得罪未来的神医——”

    “你是未来的神医,那现在你是甚么?”趁着陶谦还在愣神的工夫,一旁的麋竺看得有趣,忍不住开口戏谑。

    “现在的神童!”小童回答得不假思索。

    “哈哈——”严肃的气氛被小童搅了,大家哄笑起来。

    华佗在一边敲了敲他的小脑袋,对他无奈地低斥道:“别再闹腾了——真是没大没小!”

    “神童,嗯——据老夫所知,有好几个呢……”陶谦回想了一下,用开玩笑的口吻问,“难道庞林还想名动天下不成? ”

    “有何不可?”小童的目光闪闪。

    “哈哈!好小子,有志气!那老夫就等你名动天下的时候荐你孝廉如何?”陶谦愣了愣,放声大笑。

    一番嬉闹之后……

    陶谦正色道:“刘原相,老夫马上发你四千丹杨精兵,助你马到成功!你若能打退曹军,老夫就把徐州拱手相送于你——望刘原相你好生对待徐州百姓!”

    陶谦豪气许诺,众人皆是一愣。

    “多谢使君!”刘备原本听了前半段的话眼里欣喜一闪而逝,但是后段的话却让他大吃一惊。他为难道:“使君,但这、这事似乎有些不妥——”

    “父亲,不行!”同一时间,陶应的声音也响起,并且气急败坏。

    “甚么?”众人反应皆是齐齐一愣,只见陶应一脸猪肝色地跑过来,他的后面跟着陶商。

    “父亲大人,你怎么可以让一个外来人接手徐州?你这样要把儿子置于何地?就算儿子有甚么不对的地方,你怎么让一个外来人——你让儿子以后怎么活啊?”陶应的声音很大。

    “你!……”陶应的话让陶谦气得白了脸。陶谦浑身颤抖,咬牙道:“老夫——老夫怎么有你这个……还不退下!……”陶谦住了口,脸色有些难看。见自家的父亲不理他了,陶应只得怏怏地退守在一边。

    “嗯?这不是华神医么?”这时,陶商的眼里分明闪出一缕阴冷,但转眼之间,便烟消云散,快得让人觉得自己是眼花了。只听他惊讶道:“华神医,你不是在大厅里等着为吾父治病么?怎么才一会儿的功夫,就跑到这儿来了?还有,你怎么和刘原相认识?”一句话竟把众人的目光纷纷引到华佗身上来。

    华佗皱了皱眉头,眼中的厌恶之情毫无掩饰地一闪而来。他干脆地对陶谦道:“若是陶公允许的话,在下现在就为您治病。”

    陶谦冷冷地瞥了陶商一眼后才笑着点头。众人默默让开一条路让华佗上前,都不想错过这个神医是怎样治病的。只见华佗把食指中指轻轻搭在陶谦的手腕上,静静地为他把脉,然后问:“敢问陶公平常吃的是甚么药?”

    “还吃药哪?” 陶谦摇头苦笑,“现在吃药都不中用了,只是在屋里点了檀香,还算有点效果……”

    华佗喃喃道:“檀香么?那可是能助人安神养生……”他细细地观察了一番,鼻子微微一皱,良久微微一笑,轻声道,“陶公脉搏正常,只因操心过重,若是多加休息,病自然会好!”

    这就完了?众人睁大了双眼,很是怀疑地斜视华佗。之前的医师们每每把脉后都开了一大堆草药,说了一大堆“之乎者也”之类的话语,听得陶谦自暴自弃,对他们是敬而远之,所以大家心中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自家主公的病很严重。

    “你在胡说罢?”陶应怒气冲冲,首当质问。

    华佗笑了笑,胸有成竹道:“陶公只是操劳过度,没有好好休息罢了。陶公,您难道就没有注意到实际上檀香亦可作为安神、补身之药么?只是药喝多了起反作用而已!要知道药入三分是毒啊。”

    “‘药入三分是毒’,不愧是华神医!”麋竺细细品味。他瞅了瞅眼神闪动的陶谦,忽问:“嗯,敢问神医现居何处?”

    试探下的招揽之意溢于言表,陶谦听罢满意地点头。

    华佗淡淡地道:“不敢——草民只是一介游医尔。平凡如草芥,只愿做那天边浮云矣。”

    “哦。”麋竺听罢有些失望。只听华佗对陶谦道:“陶大人,草民实话实说了——草民来此,只为医治,望这次战争结束后,请容许草民和小徒回乡!”

    “好!神医既然如此,那老夫也就不必强求了!老夫答应你——老夫先替郯县百姓谢谢您!”说着,竟要下拜。众人大吃一惊,华佗终于变色,最后沉着道:“老朽尽当歇力——这是老朽的职责!”

    大厅里回荡着华佗的铮铮声响,众人的脸上皆是动容。只是谁也不知道,陶家兄弟在看向刘备的时候眼里闪过一丝冰冷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