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域无疆
字体: 16 + -

第五十五章 一步之遥

    汉宣帝刘询面向全国下诏,要求王公大臣积极向朝廷推荐年轻的人才。陈汤凭着自己的本领,被列入张勃的推荐名单。陈汤接获录用通知,搬离杨大家,住进了朝廷修建的“集贤馆”,等待着朝廷的分配。

    张勃征询陈汤的意见,意欲将他派往河东郡任职。陈汤心里早有想法。他说:“侄儿听说西域都护府都护李玉大人最近上奏朝廷,要求增派人手,充实西域。侄儿打算报名前往。”

    张勃有些惊异。他认为陈汤从来没有去过西域,一定对西域不甚了了。现在凭着年轻人一股血性,等到了西域,说不定又得来求自己,调回内地。张勃不是很相信陈汤的决定。他问道:“贤侄你可知道西域在哪里?”

    陈汤说:“侄儿了解一二。西域远在长安万里之外。”

    张勃道:“西域归附我大汉,尚不足百年。此地人茹毛饮血,智识未开,乃为化外之地。长安到乌垒城,其间沙漠、戈壁阻隔,飞鸟难越,寸草不生。再说贤侄所学,在不通汉语,不谙儒学的西域难有用武之地。何故弃金玉而拾草芥!”张勃的意思,陈汤明白。他知道张勃是为了自己考虑。希望陈汤留在内地发展,不要冒着生命危险在西域折腾。

    陈汤心里打定了主意。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大汉先辈为了开拓西域这边热土,不知道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如果大家都把西域视若畏途,不去维护我们的疆域。那匈奴人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甚至欺我大汉无人吗?”

    张勃听到陈汤这一番话,不好再说什么。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问道:“贤侄心意已决吗?”

    陈汤拱手道:“还望世伯成全愚侄!”

    张勃说:“我推荐贤侄是上报的明经一科。一般来讲,明经科的人才会充实地方政府。但也不是没有特例。我到时候给中书令大人招呼一声。那你就去报名吧!你有这样的志向,我们做长辈的没有理由拦阻的!”

    陈汤谢过张勃,离开张勃府邸,在东市买了两包点心,满怀欣喜地来找杨大。

    杨大不在家。杨大母亲说:“你杨哥今天早上离家的时候还念叨过你!说你好些天不来家了,也不知道你现在是个啥情况。”

    陈汤回答说:“伯母,我现在挺好的,正等着朝廷的分配哩!给您买了两包点心,这是我孝敬您的!”

    杨大母亲接过点心,高兴地说:“哎呀,还让你破费哟!那你是不是马上就要当大官了?你马上就是朝廷的人了?那真是太好了!成了朝廷的人,吃穿不愁,银子大把。不比我们穷老百姓,睁开眼睛就发愁哟!”

    陈汤说:“伯母,我不会忘记您和杨大哥的!”

    杨大母亲高兴地说:“我就知道你这娃是个好娃!你杨大哥耿直,一根筋,总在外边被别人骗。只有认

    识你这个娃,我才觉得他做了一件对的事!来嘛,进屋来,我来给你做点好吃的!”

    陈汤进屋问道:“杨大哥啥时候回家呀!?真的是有点想见他哩!”陈汤因为张勃推荐了自己,而且自己远赴西域的愿望很快就要达成,心情十分舒畅。他很想找到杨大,和他一起分享自己的开心。

    杨大母亲出门看了看天色,说:“该回家了!不会太久的!”

    陈汤最近只顾忙自己的事,一直没有关心杨大的生计。曾听杨大自己讲,上回在风陵渡与陈汤相见时,刚从幽州回长安。他在幽州一个熟人家开的铁匠铺帮了几年忙。后来人家生意不景气,他就回长安来了。也不知道他在长安能不能找到趁手的活计。他问道:“伯母,我杨大哥最近忙啥呀?”

    “还不是干他的老本行!当铁匠呗!”

    陈汤决定一定要等到杨大,所以干脆沉下心,既来之则安之。他坐了下来,陪着杨大的母亲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一边等着杨大。

    杨大今天比以往下工要稍微晚一点。他回到家时,城门的闭门鼓已经响了。进到家,他一眼看到陈汤坐在座榻上,高兴地喊道:“兄弟,你咋来了?这是哪阵香风把你吹来的呀?”

    陈汤站起身,也是非常开心地说道:“我是专门来看伯母的!谁知你还不在家!都等了你一个多时辰了!”

    杨大母亲说:“你们先聊着!我一会就做好饭了!陈汤今晚就不要走了!你们哥俩好好说说话!”

    杨大举着手中的一个纸包,说:“兄弟,你真是好口福!我刚才遇到一个卖熟肉的,买了一包熟羊肉!一会,好好喝几盅!”

    杨大洗了一把脸,过来和陈汤对面坐着。

    杨大又问:“兄弟,你的事办得咋样了?会把你派到哪里去当官呀?”

    陈汤笑着说:“你比我还急哟!”

    杨大说:“我不是急,是替兄弟你感到高兴!”

    不一会,杨大母亲将菜摆上了案几。菜有荤有素,很是丰富。有一盘熟羊肉,一盘水煮胡豆,凉拌韭菜,煮鸡蛋,一碟肉脯。

    陈汤与杨大盘腿而坐。

    陈汤很不好意思地说:“哎呀,伯母,您太客气了!这么多好吃的,比我在集贤馆吃的可强多了!”

    杨大母亲说:“哪有!我们穷家小户的饭菜哪里比得上官家的哟!你不要客气,将就着吃点!多吃点!”

    陈汤伸筷子夹了一块肉脯,品尝了一下,说:“伯母做的菜就是好吃!就是总让你们破费,我都不好意思了!”

    杨大说:“来吧!喝酒,客气话少说!等你当了大官,我带母亲去你那里,吃回来就是了!”

    陈汤笑道:“真有那么一天,大哥带着伯母来就是了!”

    杨大说:“有兄弟这句话,就算以后没这个机会,大哥我也很高兴!来,喝起!”

    两人推杯换盏,越喝

    越高兴。

    陈汤端起一盅酒,很动感情地对杨大说:“杨大哥,这杯酒兄弟敬你!我真没想到,我们萍水相逢,你和伯母对我就像一家人一样!让我有了非常温馨的感觉!我陈汤发誓,这一辈子无论我是富贵还是贫穷,我都不会忘记你和伯母对我的恩情!兄弟先干为敬!”说完,陈汤一仰脖子喝了个底朝天。

    杨大慌忙一口喝完,说:“兄弟,你言重了!只要兄弟你过得好,大哥就高兴!起码大哥和朋友喝酒的时候,也有个吹牛的资本嘛!”

    说完,杨大呵呵大笑。陈汤也笑了起来。

    杨大母亲又端出一碗黄豆煨肉丁。见哥俩这么开心,于是问道:“说啥了,这么开心呀!杨大,你不要灌你兄弟!他的酒量可没你好!不要喝高了,他又要遭罪!”

    杨大皱眉道:“阿娘,你说啥呢?净说些不高兴的事!”

    陈汤知道杨大母亲话语里提到了自己第一天到长安出洋相的事。他笑笑说:“没事!大哥,真没事!伯母是好心!我已经知道长安的规矩了!不会再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杨大继续问道:“大哥看你今天很开心,是不是有啥好消息呀?”

    陈汤说:“我今天又去见侯爷了!”

    杨大说:“那肯定就是真有好消息了!”

    陈汤说:“应该算是好消息吧!”

    杨大向前倾了一些身子,说:“快说来听听!”

    陈汤说:“侯爷答应给中书令大人打招呼。很快我的去向就会有结果!”

    杨大有些着急道:“快说一说嘛,是去哪里?留在长安,还是去外地?”

    陈汤说:“不是长安,当然是外地。”

    杨大说:“哎呀,你不要卖关子行不行呀?你要把人急死呀!”

    陈汤说:“是西域!”

    “西域在哪?”杨大一下子没有拐过弯来。他的思维惯性一直停留在中原内地,根本想不到万里之外的胡人聚集区。

    陈汤笑眯眯地说:“就是出产骆驼的西域呀!”

    杨大大惊失色。他结结巴巴地说:“你去那个地、地方干、干啥、啥去呀?”

    陈汤笑道:“怎么了?大哥是个胆大的爷们。怎么听到我说去西域,吓得要尿裤子了?”

    听到陈汤挖苦自己,杨大很快恢复正常。他说:“胡说啥呢?我咋就尿裤子了?我是没想到!”

    陈汤端起酒盅和杨大碰了一下杯子说:“怎么就没想到?我长得难看,还是不够强壮呀?”

    杨大笑道:“看你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遇到胡人你咋对付呀?”

    陈汤笑道:“遇到男胡人我就举剑相迎,遇到女胡人,我就收到房中!”

    杨大笑道:“你又喝高了!说真话,你是在开玩笑的吧?侯爷对你真心不错,他会同意你跑到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呀?”

    陈汤正色道:“错!大哥你错了!西域不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西域是

    个美丽、物产丰富,地域宽广的好地方!那里的人民对我大汉十分友好!他们一心向汉,痛恨匈奴。我大汉应该加强和西域的联系,让他们尽早和我大汉融合,真正实现胡汉一家亲!”

    杨大说:“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去那个地方至少要走一年半载。要是遇到沙尘暴,遇到豺狼虎豹,丢掉性命也是经常的事情!”

    陈汤听到杨大这番话,十分生气。他说:“好男人志在四方!路远怕什么?沙尘暴怕什么?财狼虎豹你又怕什么?大哥在我心里是一个真正的爷们,怎么说话像个娘们呀?”

    杨大气恼地回答说:“谁是娘们呀?我这是关心你才这么说!你以为我真的怕呀?”

    陈汤也气恼地说:“我看你就是害怕!”

    杨大气得急了眼。他说:“你才害怕!别以为你认得几个字就有啥了不起!要是我们俩真刀真枪地在战场上,你还未必赢得了我!”

    杨达母亲听到哥俩说话的声音越来越高,赶紧出来制止杨大道:“杨大!你是当哥的,少说几句!”

    杨大回答母亲说:“我最讨厌别人说我是胆小鬼!”

    陈汤狡辩道:“我没说你是胆小鬼!”

    “你就是说了!”

    “我只是说你害怕,没说你是胆小鬼!”

    俩人说话的声音还是很大。杨大母亲想制止也拦不住。

    杨大母亲将酒壶拿走,说:“你们继续争吧!酒就别喝了!”

    杨大见酒壶被母亲拿走,赶紧追着母亲将酒壶夺回。母亲问道:“还吵架吗?再吵就别喝了!”

    杨大说:“不吵架了!不吵架了!我们只喝酒!”

    陈汤也说:“伯母,我们不吵了!”

    俩人重归于好,又端起酒盅继续喝酒。

    陈汤说:“大哥!我陈汤,陈子公,这一辈子必须做点啥!我要人前显贵,还要光宗耀祖!不封侯也要青史留名!如果我留在中原,没有后台,猴年马月才有立功受奖的机会呀!只有到西域,离长安城越远,越有机会立功!西域呀,多么宽广无垠!纵马驰骋,挥剑杀敌,何等快意!”

    杨大说:“听兄弟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跟着你去了!只是大哥大字不识一箩筐,去了也难得立功哟!”

    陈汤说:“谁说去西域必须认识字呀?我听说匈奴的郅支单于被我大汉军队打败之后,逃到了西域。还扬言要在西域与大汉军队决一雌雄!大哥有铁匠手艺,肯定会有用武之地的!”

    杨大说:“只是,我母亲年事已高,我不忍离开他老人家呀!”

    陈汤说:“朝廷对自愿前往西域的家属有很好的优抚政策,保证大家后顾无忧!还鼓励大汉戍边将士和胡人女子通婚。听说大汉屯垦部队在西域建立了好几个绿洲城邦,漂亮得很呀!”

    杨大说:“你还没去,就开始给西域做宣传了!只要有机会,大哥

    一定来西域追随你!来,干一杯!”

    陈汤豪情满怀地说:“行呀!兄弟我先去打个前站!随时恭候大哥的到来!”

    陈汤俨然已将自己列入了西域将士的行列。他准备明天就去大鸿胪去应聘报名。他以为,只要有张勃的举荐,前往西域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志愿就会很快实现。

    为了感谢杨大对自己的照顾,陈汤将随身携带的宝剑送给了杨大,以为纪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