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咸鱼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 卫仲道的抉择

    南宫之东,乃是三公与大将军的府邸,而蔡邕的侍中府邸,就在此区域。

    蔡邕府,大堂之内,蔡邕居于主座,卫仲道端坐于下。

    看着手中的书信,蔡邕神情恍惚,嘴里不时的叹着气,似乎是在感慨时光已逝,转眼间青丝变白发。

    仔细的看完这两封信,心里满是追忆,但是,这信中之意,蔡邕有何尝看不明白?

    “贤侄此来,不知所为何事?”蔡邕郑重的把两份书信收入木匣之中,叹息道。

    “小侄是为那公府复试而来!”

    卫仲道见蔡邕开口询问,连忙从座位之上起身,上前行礼道。

    蔡邕心中又是叹了一口气,在蔡邕看到那书信里面的内容的时候,蔡邕心里已经知道卫仲道的来意可能就是那公府复试了。

    无他,自从昨天公府复试的诏书传出,平时与他毫无瓜葛的那些世家大族也是纷纷送礼前来,但是,蔡邕生性不好与人交往,一心想着关门编撰书籍,那些送礼之人却是一个都没有会见。

    原先这公府复试的主考之职,蔡邕本是不愿意接受,奈何这是董卓亲口央求,再加上蔡邕受董卓提拔之恩甚重,而蔡邕本就是非常看重情分的人,不得已,才接手了这个任命。

    今天,听到下人传报卫仲道前来,蔡邕心中已经有所察悟。

    本来,蔡邕对卫仲道的感觉还是很好的,再加上与卫宁的情分,蔡邕心中已经有了以女妻之的想法。

    但是,看到今天的这封书信,蔡邕把原先的想法全都否决了!

    蔡邕闻言,眉头微皱,即使是心中已经有了准备,但还是心中一凉,自己格外看重的情分,原来在卫家看来不值一提。

    “仲道所想知者为何?”蔡邕看着面前的卫仲道问道。

    卫仲道闻言,小心翼翼的上前说道:“仲道欲知此次公府复试所考察之题,不知可否?”

    卫仲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也是极为忐忑,蔡邕为人虽然不说刚正不阿,但心中也是有坚守的底线,不然也不会上书弹劾十常侍。

    其实,卫仲道原先的想法是想让蔡邕将蔡琰直接许配给自己,但是,昨天看了诏书之上公府复试的奖赏之后,犹豫了,虽然做蔡邕的女婿,凭借蔡邕受赏识的程度,自己未来可能也能得到这奖赏一般的待遇,但是,这要经过多长时间的等待,卫宁不知道,卫宁也不愿意更待,他看得出这世道就要乱了。

    卫宁自忖,不弱与人,可以拿到第一,但是看了林风的赋文之后,他的自信不在那么坚定。

    于是,在蔡琰和校尉、县令二者之间,卫仲道最后选择了后者。

    卫仲道不清楚这么多年,蔡邕是否还念及当年的旧情,卫仲道怕自己说出这句话,不仅得不到公府复试的考题,而且还招来蔡邕的恶感,那就糟糕了。

    果然,卫仲道的话语之声还未落地,蔡邕已经面色通红,双手不禁狠狠拍在了面前的木几之上,无奈与愤怒之情,昭然可知。

    卫仲道见此,也是眼皮一跳,生怕蔡邕不答应,那可就完了。

    想到这里,卫仲道心一横,反正此次之后再无瓜葛,于是,单膝跪地,行大礼,看着蔡邕道:“还望叔父看在家父颜面,告知卫宁此事!卫宁感激万分!”

    原先心里愤怒的蔡邕,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只剩悲凉,但还是问了一句:“此事是卫公所为,还是汝等擅自妄为?”

    卫宁心中早已下定绝非,脸色不该,毫不犹豫的回道:“此乃家父之意!”

    “也罢!也罢!”

    蔡邕听到这里心里也是如死灰一般,自己最看重的情分,到头来还是一场利益的交换。

    蔡邕哆嗦着双手,从怀中拿出一锦帛,这是蔡邕准备好的试题,将要拿到董卓那里交付朝廷的。

    “拿去!告诉汝夫,蔡邕与卫氏情分已尽,卫家海内望族,老朽却是不得高攀!”蔡邕面如死灰,将锦帛投掷于地,看着卫宁一字一句道。

    卫宁一愣,虽然之前已经想到会有此结果,但是没有想到如此严重。

    “叔父!”

    卫仲道张了张嘴,刚要说些什么,就被蔡邕打断。

    “来人!送客!”

    不等卫仲道说些什么,蔡邕已经颤颤悠悠的起身,往内堂而去。

    卫宁见此,不再多说,连忙捡起面前不远处的锦帛,看了一眼,兴奋的揣在怀中,也不在去考虑什么蔡邕的感受。

    对于蔡邕是否会在复试之时阻碍与他,他是一点都不怕,公府复试那是宣读试目之后,现场做赋,坐好之后,当众宣读,最后再由诸多大儒评定名次。

    即使蔡邕是主考着,也不能不顾及诸位大儒的评定。

    此时的卫仲道只想着回府。然后好好揣摩这试题,定要一鸣惊人。

    对于第二关,河东地处司隶校尉部背部,境内贼寇时常与匈奴余孽勾结,寇略不绝,因为自己兄长卫觊的缘故,卫宁也算对用兵之法略知一二,卫仲道自忖这些人不知名的准孝廉定不会是自己的对手。

    看着不远的将来,那校尉、县令,都将是自己的,卫宁心中热血沸腾。

    然而卫宁不知道的是,也许天意助林不助卫。

    太尉府内,董卓高座于上。

    看着蔡邕递交上来的公府复试的题目,又是歌颂大汉江山的试题,不自觉的皱了皱眉。

    “又是赋文,这赋文怎是我等粗人能看懂的?”看着又是赋文,董卓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了,本来就是凉州苦寒之地出身的董卓,哪里会什么吟诗作赋。

    “文优可有什么想法?”说道这里,董卓看了看坐在下面的一个文士,道。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董卓的女婿,也是其主要谋士,李儒,李文优。董卓每逢大事,必定咨询于李儒。

    李儒头戴长冠,身着鹤氅,面目清秀,笑着回道:“赋文之事,皆是由于先帝喜爱做赋,上行而下效之!”

    “哦?原来是灵帝那厮,既然如今汉家天下,乃是由我董卓做主,却是不可循旧制!”董卓闻言不悦,出口道。

    李儒闻言,微微一笑,道:“太尉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

    董卓闻言,眼睛一亮,哈哈大笑出声,定然是心中有了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