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温情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送礼的技巧【二】

    官廨内的气氛热烈欢快。

    千秋万代!

    把名字携刻在这片天地,任时光流逝,人世变迁。

    留下,在人间留下永不消散的清名!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被点燃的两座老房子烧的噼里啪啦,放火的李承乾笼着手脸上保持着淡淡的微笑,安静地安坐一隅。

    “…….封爵,封地倾向西部….”

    “不忙,先安置州县,百人千人也可以……”

    “官员………..任期”

    “功绩,肯定是功绩了!安民比拓土更有功劳,无民居住的土地占的再多有用吗?”

    “还是要从长计议,太快了不行,五年,老夫安心操持此事五年,……..”

    长于朝廷实务的二位仆射大人,你一言我一语,你这边立起柱子,我马上搭上横梁。

    大处的框架蓬勃大气高大浑厚,窗角檐边细微间镂空雕花匠心独运。

    李承乾暗暗点头,贞观名相!个顶个胸有锦绣,毫无准备没有腹稿,就这一番坐而论道,好一篇锦绣文章呀!

    瞅着两老房子点着火就停不下来,火势越烧越猛烈,成就感满满。

    “能将塞外变江南,此生无憾。”房玄龄端起案上的水杯,双手平端,神情肃穆,“辅机,房乔以水代酒敬你,万世青史名,饮胜!”

    长孙无忌肃穆端坐也是双手捧着水杯,与房玄龄虚碰,一饮而尽。

    李承乾龇牙咧嘴抽着冷气,哎呦!二位,也慢点呀!好大一杯热茶哟!

    精神如何亢奋,身体依旧忠实于外界的刺激。

    “咳咳!咳咳!”

    “哈哈哈!嘶!”

    李承乾第一时间拍着案子冲门外吼,“来人,快给两位大人上冷水,快快!”

    …..…….庄严肃穆的尚书令官廨,一时间乱作一团..

    “殿下的好意,我心领了!”长孙无忌话音暗哑,语气缓慢沉静。

    李承乾迷惑的看着一大杯冷水下肚,老夫聊发少年狂恢复麋鹿在前山崩地裂不动色,画风陡变的两位仆射大人。

    冷水能息心火?

    着火的老房子烧了一半,留下另一半,去芜存菁,老的更深沉更难以琢磨。

    “来人,给孤也来一大杯冷水。”

    李承乾一面喝着甘咧的井水,一面偷眼观瞧。

    不愧是合作多年的搭档!貌似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端坐着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细微的眯眼,恍若风吹袖口轻摆,几不可查的下颌颤动……细微处见文章。

    哦!这是要合着伙反击的节奏哟。

    咽下最后一口冷水,李承乾慢慢放下杯子,莞尔一笑。

    “既然舅父无意,孤也不能强人所难,此事作罢!今日不提,以后也不会再提,罢了!罢了!”

    吞进肚的诱饵说吐出来就吐出来?骗鬼去吧!哼,你有张良计我还有过墙梯呢!

    李承乾低头眯眼,用眼睛余光冷冷瞧着两位仆射大人。

    一杯水的时间,足以让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做出一番复杂的交流。

    老谋子愈发相信自己最初的直觉,阴谋!至头至尾都是一个阴谋。

    太子殿下贪恋珠宝是阴谋的起点,素来人前惜字如金寡言少语的殿下,骤然长篇大论,那是在推动阴谋!

    又是名又是利,抛出来地可都是诱饵,心怀叵测,阴谋,一定是阴谋!

    房玄龄眼角瞥了长孙无忌一眼,老友内心的挣扎一目了然。

    这操蛋外甥没点储君样,毫不负责的答复,再次点燃长孙无忌心里的怒火。不由自主往官廨门外瞄了一眼,陛下要在就好了!

    自己这当臣子的舅舅没法亲手敲断臭小子的腿,绝不吝惜怂恿陛下动手拾掇这个妖孽!

    官廨外,静谧无声,订在明日归来的陛下是指望不上立刻神奇出现,眼前低头嗤笑眼露轻蔑的妖孽还得要自己对付。

    长孙无忌暗暗叹气,痞赖慵懒的太子殿下让他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安定西域,将之永久地化作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谁能抗拒名垂千古的诱惑?

    常言说,外甥随舅,难道就不能反过来,舅舅随一次外甥?

    别以为就你小子会耍赖,舅舅也是年少过,你这些把戏样样都是我玩剩下的。

    眼睛往房玄龄那一瞥,递过个求援的眼神,手往桌案上重重一拍,“怎能就此作罢!殿下,君无戏言,房相得利也不会昧着良心说假话。

    殿下亲口说要送臣一个好事,房相你可要凭良心说说公道话。”举止夸张,做作。

    笑容满面的老谋子房玄龄,火锅不见火,那是火在肚里藏。

    习惯了牵着别人的鼻子走,陡然发现自己和长孙无忌毫无察觉,竟然被小太子编排了一下午。

    难说是傲气作祟,还是顾念和长孙无忌情谊,莫名升起同仇敌忾的情绪。

    “长孙大人言之有理,殿下确实不该食言,长孙大人非但是为国事操劳的仆射大人,还是殿下您的至亲舅父。

    于情于理,殿下都不能言而无信。

    若是长孙大人都得不到,房乔惶恐,殿下的好意房乔也只好是心领了!”

    房玄龄一番话说的有情有义。

    二位重臣一迎一合,身段稍稍放低,瞬间扳回一城。

    李承乾没忍住,下意识抬手搔头皮,一下两下,瞅见对面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眉梢眼角高挑,你瞥我一眼,我瞄你一下,恼怒的放下手。

    老家伙还真厉害!自己还是太嫩,就连闹心时搔头的小动作都控制不住哦。

    别看你们一时得意,哼!姑奶奶再下点本钱,瞧瞧谁笑到最后。

    “啊!哪个,哪个,啊!…”李承乾皱着眉哼哈连连,为的就是看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竖着耳朵着急的样子。

    “啊!舅父呀,您和房相也明白,安定西域确实是件流芳百世的大功业。

    这!您这拒绝是为了什么呢?”

    长孙无忌刚已经想好,等到就是太子外甥出言询问。

    不慌不忙回道;“殿下给予房相是眼前可见,利在当下。

    安定西域,当下要干的都是得罪人的事情,利在千年更可能是空周楼阁,保不齐臣离开了朝堂,人走政息,一番忙碌都落了空。

    殿下,若是真有心送臣好事,能不能也是眼前可见,立竿见影,不必担心心血白费。”

    李承乾一手抬起在头上搔着,眉头皱起舒展,舒展皱起;稍倾,换只手再来。

    房玄龄瞅瞅沉着脸强压笑意的长孙无忌,再瞅瞅抓耳挠腮焦躁不安的太子殿下,却不敢在相信表象,阴谋,殿下一定还有阴谋!

    长孙无忌递过让帮腔挤兑太子的眼神一定要忽视,情况不明不如一默!眼帘低垂,安心等,就不信耗不过你俩外甥和舅舅。

    老谋子一闭眼再不见睁开,李承乾挠头的手再也挠不下去,老家伙太奸滑,等你上套呢!你不开口问,一直挠我这短发也要保不住,秃了顶看我咋在你儿子那找补回来。

    想躲,呵呵,偏不如你的意。轻轻咳了一声,李承乾拍着案子,喜悦溢于言表;“有了!有了,舅舅,有件事,您和房相谁出面做谁落人情,我父皇还要夸为国分忧。”

    既然都打定主意不配合,李承乾也不等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搭腔问话。

    语调欢快的快速说着;“孤回京住在官廨,是事出有因,没办法,不了解朝政只好笨鸟先飞,以勤补拙。

    您二位可也一直没回府,呵呵!给自己脸上涂脂抹粉的话就剩了。

    您二位是怕回家!

    怕什么呢?怕见人,怕见被夺爵免官的旧属亲朋。

    数百位啊!一次查处数百位官员,能找到二位府上说上两句的绝不会没有。…….”

    房玄龄眼皮翻起,目光愁怨。

    长孙无忌无奈的皱着眉头。

    找上府里的何止是有,陛下李世民起家的班底来自军队,一个曾是军中大将,另一个参赞军机的参军,被夺了爵的多数都能攀扯上交情,平常的交情也就罢了,最为难是军中替你挡过刀挨过箭的老部下,吐起苦水接也不是不理也不是,安律免职夺爵的奏疏可都是自己具名上奏。

    “……谁也不是生来就会当官,可是呢,当官,当个合格称职的官员还是要有基本的素养。

    被撤职的官员,多数都曾经为大唐做出过奉献,舍死忘生也好,任劳任怨也罢,总归国家要记住他们的功劳。

    这次查处官员渎职贪腐的案子中,大多数都是勋贵官员新换了职位,自身不熟悉职责掌控不了局面,被下面的人钻了空子,受了牵连。

    从本质上看,他们都热爱大唐,出了差错,并不是他们的本心想要伤害大唐。

    根子还在朝廷任官制度上,不说是任人唯亲,也是盲目任官。

    不从源头解决官员不称职,一味撤换官员,于是而言毫无意义。

    舅舅,假设官员上任前由朝廷集中进行专门针对官员职责的培训,培训结束通过考试,合格者方能入职上任,您觉得会不会比盲目任免官员会好些?”

    太子的提议新颖,细想却又实用,大唐如今官制是文武一体,长孙无忌既是文官首领尚书仆射还兼职十二卫最大的一卫左武侯的大将军。可是像他这样上马可领兵,下马又能抚民理政的杰出人物,可说是凤毛麟角。功臣又不能不封赏,封赏后又有多少合格称职?

    看着二人默默点头,李承乾索性一股脑说下去;

    “您二位呀,尽可回府,就把入职培训的事情挑出去,明明白白告诉故旧部属,这是您们想出的主意,都是为大家好。

    既是为大伙争取更高的官位,也是防止再出现不懂为官之道被人操纵蒙蔽。

    夺官的恶人,孤做了。人情留给你们,教出了好官,您二位仆射大人也能轻松学点,我父皇那里自然也会夸您事情办的漂亮。

    您二位,即解了眼前烦恼,又为朝廷分忧解难。

    舅舅,这次你该满意了吧!”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看向稚气未脱的太子殿下,眼神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