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温情
字体: 16 + -

第八章 发现

    比起广袤草原上地绿天蓝落日似新鲜的巨大蛋黄,美轮美奂恍如仙境的夕阳西下时的画面,长安城沾染了过多人间烟火的落日少了太多的美感,昏黄的一散黄蛋,匆匆忙掉在高大的皇城墙后。

    没了阳光直接照射的皇城内,光线陡暗,暗色的尚书省高大门楣越发沉重威严。

    顶着散衙的人潮,穿紫袍挂着金鱼袋,行色匆忙的礼部尚书唐俭边走边含笑和相熟的官员打着招呼。

    刚跨入尚书省大门,象是施展变脸大法,刹那间挂上一幅焦虑的表情,“谁值班,快快!老夫有急事求见房相,长孙大人。”

    迎来的绯袍主事陪着笑脸,“二位相爷正在给太子殿下讲解朝事,唐大人您能不能……”

    得知太子在尚书省,唐俭眼底藏抹促狭,猛摔着袍袖急叫;“叫你快通报,你就快去,邦交大事耽搁了哪个能负起责任!”

    此时宽大的政事堂已经被李承乾改造成了开放式大办公室。

    和面南背北放着宽大的太子书案相对着的是二十多张小书案,被紧急找来的年轻官吏们在东宫高大儒雅的少监许敬宗指导下忙碌的整理着堆积如山的奏疏,文书。

    两位中枢重臣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站在太子身后,对着面前墙上挂着的大唐十道地图简单的讲解着三年来大唐民生变化。

    不时,年少的太子会点着地图发表自己的看法。

    “………运河沿岸确实比别的区域要富庶,..人口聚集在…北方新增人口依然低于…”

    一番议论已持续了大约半个时辰,李承乾手指顺着运河自南向北划过,又沿着黄河逆流向上,来到黄河渭河交汇处缓缓滑向关中道,最终停在了长安。

    不住地摇着头,自语道;“这样可不行,人口过于集中在潼关至陈仓一线,以现在的发展趋势五十年后,大唐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都聚拢在长安周围,当土地的产出远远负担不起当地人口生存所需,就会是一场大灾难!”

    和房玄龄交换了个不解的目光,长孙无忌困惑的问道。“大灾难?”

    李承乾仿佛看着透过地图显现的来日一副破败景象,沉吟道;“是啊!一场人为造成的很大很大的灾难。”

    房玄龄不解的问道;“秦汉以来大一统的帝国,都是以九州富庶人口填充都城周围,国都附近密集人口聚拢财富收拢军队,用以壮大巩固中枢掌控地方的能力,殿下何以会有一场人为的大灾难一说呢?”

    李承乾的视线自长安一路向着西北看过去,万里西行遇到的一座座废弃的村庄、堡垒浮现在眼前,脑子里慢慢组织着语言。

    “报,礼部尚书唐俭大人有急事求见。”门外响起通禀声打断了李承乾的思路。

    挠着头皮,李承乾耸了耸肩,“让他到孤的官廨来。”

    对着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歉然一笑,“给青雀擦屁股的麻烦事来了,走一起去听听唐尚书带来的笑话。”

    贞观年间的国律大政几乎都出自房玄龄之手,困惑于李承乾一句五十年后必成大灾难,便出言劝道;

    “唐俭又有什么要事!可以先放放,等殿下先把话说完了再见唐尚书也不迟。”

    李承乾呵呵一笑;“要说清楚可不是一时半刻,还是先处理了和高句丽国邦交之事,孤慢慢和两位大人细说。”

    一番解释,稍一耽搁,三人出了政事堂来到二进院的尚书令官廨,唐俭已经等在了门外。

    远远看见一身淡黄龙袍的太子领着两位仆射大人走来,唐俭躬身施礼,“臣唐俭,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李承乾抬手虚扶,笑言;“几年不见,唐尚书可越来越年轻了,呵呵,闲暇时得空了手谈两局。”

    唐俭咧着嘴一面笑着一面摆着手,“茂约非是殿下对手,自取其辱,自取其辱。”

    以辨才、儒学、棋道闻名于世的唐俭,最得意的还是棋道,常常以国手自居,唯独四年前脆败给了行棋不讲道理的太子殿下,故此再不愿和太子弈棋。

    “哦!不和孤下棋却去和我父皇斗棋,唐尚书做人可不够实在,这光占便宜不吃亏的心思该留给那些外藩使节,咋就用到了自家人这里了呢?”

    说说笑笑进了官廨,等李承乾先落了座,三人也分坐在下手的蒲团上,等伺候茶水的吏员退出门外,唐俭拱了拱手,说道;

    “高句丽副使泉盖苏文,….…”

    “什么?泉盖苏文是什么人!”

    被李承乾粗暴的打断了话,忍着心里的疑惑,唐俭回答道;“泉盖苏文本叫渊盖苏文,为避太上皇讳故而更名泉盖苏文,其父亲渊太祚为高句丽东部大人、大对卢,本人体貌雄伟武功高强兼且自幼接受汉家大儒教导,可算是高句丽国最优秀的贵族子弟,本次出使……”

    “嘭!”李承乾失手将手里的杯子重重墩在案子上。

    李承乾歉意的含笑说道;“唐大人要讲的可是发生在丽池坊的案子?

    高句丽使臣攀爬女市二楼窗口,调戏长乐、南平、豫章、高阳四位公主,自己一不小心失足跌死的那件事。

    此事发生时孤恰巧路经丽池坊,已经知道了,你还是给房相长孙大人好好讲讲。

    孤还有些事要处理。”

    唐俭大睁着眼,一眨不眨听着,见李承乾起身出门也站起身相送,快步走出屋门的李承乾摆手示意留步。

    屋门关闭,长孙无忌眼角放射状的鱼尾纹仿佛新刻成,冷声冷语;“死了个吃屎的狗,唐尚书值得这样着急吗!”

    长孙仆射大人会有这样的表态,唐俭毫不意外,就连边上低眉顺目神色不变的房相,唐俭也能从房相攥着杯子骨节青白的手感觉得出来内心也是怒火中烧。

    小太子一句话太凌厉!

    不但给整个事件定了性,还顺嘴给高句丽使团拉来了两个死敌。

    长乐公主不但是长孙仆射大人最喜爱的外甥女,还是嫡长子长孙冲未过门的媳妇,被人在眼皮子底下,长安城内欺负,素来高傲的长孙无忌如何能接受!

    唐俭才不信下级官吏说道什么房相性情温和,当今陛下成就一番事业外有猛将如云,内里的谋划布局绝不可少房谋杜断,有多少杀伐果断的疆场奇谋政堂妙策出自房玄龄!

    高阳公主就是房家的媳妇,唐俭可不信房玄龄真就是泥胎菩萨没一点火气。

    当然,唐俭也乐得如此。

    早于高句丽使团申诉,儿子唐善识已差人报告了丽池坊整个事情的经过,比起还是一头雾水的高句丽人,当事人唐善识,主要谋划者,才能详细的说清楚事情真实的因果。

    当时出现在丽池坊的四位公主里也有着唐俭的儿媳妇章豫公主,胳膊肘该往哪拐,唐俭分的清楚。

    “今日午时各位公主殿下在丽池坊….……

    …….高句丽使臣会同奚族.…已经等候多日…..巧遇魏王吴王两位殿下…….

    事情……”

    李承乾在院子里度着步,依稀还能听到屋里传出唐俭声情并茂讲述声。

    并不在意事件由唐俭二次加工后口述给两位仆射大人会引起什么不良后果,自己出门前仓促的表态看来老狐狸唐俭完全理解。

    派出去两拨找人的竟然是去找李泰李恪这拨先带回了人。

    李恪等人出了丽池坊追着太子车驾,到了东宫会齐四位公主等太子哥哥觐见过父皇,兄弟姐妹们述述别情,等到日头已经西落,等来了太子随身侍从,急招尚书省。

    哥俩急匆匆赶到尚书省,见到围着官廨前古槐树拧眉绕圈的太子哥哥。

    不等两个弟弟喘口气,李承乾揉着额头不客气的低声说道;“你们啊真笨!

    收拾高建仁一个摆在明处的小芝麻,差点跑了大西瓜,啧啧!还当自己是毛头孩子?做事顾头不顾尾!”

    一照面便劈头盖脸挨了顿训,李泰咧咧嘴角,还是强忍住还嘴的冲动,三年没被大哥整治,往日身心被大哥狂虐形成的阴影依旧盘旋在心里。

    目光盯着二人的李承乾不曾放过一丝发现,瞪起一双漂亮的杏眼,用手指点着李泰异于同龄人宽实的肩头,“怎么,不服气?

    长了三岁还在玩小孩子家家的把戏,事情做得拖泥带水,不利落,等着有大人来帮着擦一屁股的屎。

    说,鼓动着芳娘长乐帮着一起给高句丽人做局的主意是谁出的?”

    被大哥刀子一样的目光盯着,李恪李泰有种被人透视了的感觉,异口同声抢着答道;“是我出的主意。”

    李承乾翘唇一笑,满是秋霜的脸瞬时春风荡漾,“好!臭小子们有进步,勇于担当,都是好样的。”

    背在身后的手抽出来,将手里的拿着的册子递给了李恪。

    《出使大唐高句丽使节团名册》

    “想干事就要先下功夫了解清楚,不要被浮在表面上的东西误导。

    别人想让你知道,和你要知道是两回事,傻不拉几被人牵着鼻子走,不是蠢猪也是笨牛。

    高句丽使团正使高建仁,在高句丽京城平壤就是个自命风流浪荡纨绔,你们能抓住他的这个弱点,就不知道多想想,出使大唐担负着国之重责,高句丽王就真的信任这种草包驴蛋?

    被高句丽放在台面上的草包蒙蔽了眼睛,你俩也真够蠢!

    一晚上,就给你们一晚上时间,明天一早我就要听到高句丽副使泉盖苏文在大唐长安城违法的证据。

    绝对不能让这个人离开长安,当然,还要理由充分。”

    笨牛、蠢猪一通骂,垮着肩头一副沮丧样子的李泰,听到大哥最后一句话,立刻又鲜活了起来,眉眼带笑的躬身一礼就往外走。

    “等等!”李承乾瞪了心急的李泰一眼。

    “还是毛毛糙糙,不把情况搞清楚做好完备的准备。幸好这是在长安,要是在西域你这小青雀早被人架火上烤熟了。”

    想到传回来的大哥西域一行历经的险境,李泰再次强忍住了顶嘴的冲动。

    走近了拉住李泰的手,拍了拍李恪的背,李承乾语重心长的说道;

    “抓对手的错,自己少出最好不出错,才是战胜对手的正确方法。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不能因为在自己家里就放松警惕,面对的对手越强大越要谨慎,要知道这可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一丝微小的疏漏可能付出的代价就是生命。

    好好看看我给你们的名册,高句丽使团真正的主事人,泉盖苏文,可不是高建仁那样的草包蠢货。

    高句丽盛产射雕手,三百步外还能百发百中无虚弦,此次随着使团进京混在里面的就有。

    贺五和张桐会跟着你们,事情无论做的如何,大哥都不想你俩有什么闪失。”

    “大哥…...”

    李恪李泰柔声叫道,还没等被大哥一席暖心的话激的热烘烘的话语出口,李承乾一人背上拍了一巴掌。

    笑骂道;“滚吧!多动动脑子,手脚干净点,屁股少沾点屎。

    张狗子家的事留的手尾,不会是也要我去收拾!

    一夜时间可不多,还不快滚!”

    瞅着暮色中,两个身姿挺拔的弟弟,脚步轻快走出官廨侧门,李承乾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大理寺戴胄大人到了。”

    “传到官廨来。”

    ………

    “时间紧,谁也别装糊涂,话敞亮了说。”

    李承乾对着面前四位重臣神情严肃地说着。

    “孤方才回京,父皇常年劳累身体不适需要休养,监国的担子不轻,光是了解朝堂政事就需要大量的时间。

    唐尚书你也不用藏着掖着,出馊主意可是少不了你家五郎,别慌,孤可不是跟你事后算账,有胆子欺负孤的皇妹,呵呵!死了活该。”

    “活该!”

    长孙无忌带头附和的点起了头,房玄龄、唐俭还有刚刚赶来的大理寺卿戴胄随着也点头附和。

    “大理寺应该收到丽池坊死了高句丽使臣的消息,戴卿家也别等原告,尚书省会发公文,委派大理寺彻查高句丽使臣行为不轨、辱骂大唐皇家、调戏公主意外失足摔死一事。

    一定要办成铁案,明日一早相关人证物证收集完备。”

    等着戴胄躬身示意领了太子教令,李承乾接着说道;

    “唐尚书要做好和住在鸿胪寺的各国使节解释的工作,把握住,非是大唐欺客,实在是高句丽恶客登门欺主太甚!”

    见唐俭也躬身领了教令,李承乾的面色稍稍和缓。

    “孤还要了解前期政务,剩下的事情就要拜托二位仆射大人,一直以来高句丽王觊觎大唐领土之心不灭,会不会借题发挥挑动边衅?有无必要调动军队早做预防?还要二位会同留京的大将军以及兵部尚书商议商议。”

    房玄龄抢在长孙无忌前高举拱起的双手深施一礼,“臣,谨遵太子令。”

    突兀一下。

    李承乾微微一愣,感激的笑了笑,挥手道;

    “要是都没有异议,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