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行
字体: 16 + -

第二百七十三章 选了哪个

    霍连祠堂,烟熏袅袅,跪地的子瑜双手合十说话:“霍连,姐姐特来看你,给你说说好事。”

    忍忍泪水,泪水却有情,不管不顾,徐徐落。

    落泪的子瑜看着霍连牌位,拉家常:“浑邪王主动求和,他带了西方的百姓归顺大汉,如今,那片土地已成大汉之地,去病说了,过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去祁连看你……”

    一句看你,子瑜唏嘘哽咽,她身后的明珠好点,可也抽娟抹了泪;憋不住的兰儿却在呜呜哭,双手挥泪;春儿和菊儿守在香烛边上,一边一人,均抬眼看牌位,眼睛早哭肿了,此刻,仍然呜呜落泪。

    子瑜想说的话特多,如流水般淌:

    “知道吗?现如今,我们的族人好了,皇帝给他们都安了新家,还给了过冬的物资,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成了汉人,不再担忧冬日的冷,今年过冬也不是难事了。

    “莫措日日跑那边,给他们安排事项,还安排人教他们汉字,她希望他们都过上好日子。

    “莫纳也常常过去,依然给族人看病。听莫措说,族人看到他俩,他们个个都高兴,说,父王是仁厚之人,上天眷顾,保佑父王一家人,终于在汉地又见到了父王的后人呢……

    “知道吗,没有血腥,这么多的草原人来到汉地,姐姐我真的很高兴,许许多多像你这样的弟弟免除了死,我真心感谢上苍,感谢你,感谢若干逝去的人,望你们继续保佑天下人,让大家早日成为一家人。

    “借你的牌位,我也敬奶奶、父王、母亲、莫顿,谢谢亲人的在天之灵,让去病带回了嫂子。”

    说到嫂子,子瑜泪水依然不歇气,话也不绝口:

    “谢谢哥哥原谅去病,让嫂子平平安安到汉地。如今,莫笃也去了,可嫂子怀了他的骨肉,他让嫂子得到了安慰和幸福,子瑜祈求哥哥,让嫂子顺顺利利生个小子,圆嫂子和莫笃的愿望……”

    说到这里,落泪的子瑜哭得一塌糊涂。

    明珠不得不上前,劝道:“夫人节哀,夫人这意思,逝去的亲人已经明白,他们定会保佑,夫人也要保重身子。”

    “没事,明珠,我就是想在这里哭哭,说说话。”子瑜哭声稀了稀,看着空中,说道,“哥哥是宽宏大肚之人,嫂子这心愿,当成。”她伏地再叩首,规规矩矩敬一礼。

    抬了头,子瑜又说话:“唉!我很想去族人驻地看看,不过,我很怕看到她们的眼睛……”瞬间,旧日的头颅飞了过来,依然清晰,却不再那么恐怖。

    子瑜又伏地叩首,说了祈愿话:“空中的兄弟们,你们虽然去了,可如今,去了的你们让遬濮融入了大汉,免了姐妹们

    的灾祸,子瑜也给你们磕头,愿你们也佑族人,让他们好好在大汉生活,平安幸福。”

    一句平安,抬头的子瑜又落泪,泪珠子颗颗落。

    明珠叹气,又劝:“夫人的祈愿如此真诚,他们都听见了,夫人节哀。夫人不去看姐妹们,她们定能理解。如今,公子日日忙,夫人身子弱,在家更好,公子也放心。”

    兰儿说话:“姑娘,你这不能太伤心,否则,连哥哥会埋怨兰儿。如今,嫂子来了长安,姑娘应该高兴,兰儿也高兴呢!姑娘,我们是不是又做做小衣裳,给嫂子的小子准备呢?”

    望空一想,兰儿抹了泪,顺顺当当给霍连磕个头,她就嚷了起来:“连哥哥,兰儿要带姑娘走走,兰儿过几日再来看连哥哥。”

    她的话一完,使个眼色,明珠犹豫间,也依兰儿意思,伸了手。只见,子瑜被俩人架了起来。

    正忙活,有人走了进来。

    “咦!兰儿姐姐。”

    兰儿回了头,只见,秋儿丫头进了门。

    子瑜和明珠也都回了头,瞬间,秋儿红了脸,蹲身给子瑜行礼的她嗫嚅道:“秋儿,秋儿见过公子夫人。”又给明珠施礼:“秋儿见过明珠姑娘。”

    子瑜慌忙说话:“秋儿妹妹,别多礼。”

    “秋儿,秋儿不敢。”

    兰儿跑了过去,笑道:“无事,你别怕。”

    抬头的秋儿怯怯看子瑜。

    子瑜心疼,走过来,抚抚秋儿羊角头,柔声道:“你别想以前的事,那些事与你无关。”

    看看子瑜恬静关爱的脸,她那被泪水浸润的脸色让人心安,秋儿点头,应声:“嗯。”

    “你今日怎过来了?”兰儿笑道。

    “夫人过来了,秋儿跟着过来看看娘,秋儿也过来看看连哥哥。”秋儿瘪嘴,几欲要掉泪。

    “唉!”子瑜叹气,也抹泪,“难为秋儿妹妹惦记连弟。”

    “秋儿,姐姐我才给连哥哥磕了头,你也去吧,磕了头,连哥哥高兴呢!”兰儿不再忧伤,问道:“你何时回去?要不,和我们玩玩儿?”

    “秋儿不敢,秋儿已经看了娘,给连哥哥磕了头,秋儿就要到那边去,跟着……跟着夫人回去呢。”

    “唉!可惜。”兰儿叹气,“姐姐我许久都没和你一起玩了,怪想呢。”看看秋儿,兰儿可惜,却也没办法。

    “兰儿姐姐,别叹气,过几日,秋儿还会过来,兴许可以看看姐姐呢!”秋儿好奇的眼看了看子瑜,居然不再愁眉了。

    “是吗?”兰儿高兴了,“姐姐我等你。”

    “好的。”秋儿爽快道,给子瑜,明珠又施个礼,也给兰儿福一福

    ,站在了边上。

    “秋儿妹妹,进去吧。”子瑜喊道。

    “等夫人您走了,秋儿再进去。”秋儿又低头说话。

    “好好好,我们走。”知道秋儿不会过去,子瑜喊道,“春儿,你和菊儿陪陪秋儿妹妹,别让她太伤心了。”顿顿,她又嘱咐:“你们……你们俩也要节哀。”

    春儿和菊儿埋首接了话,子瑜往外走,回头的兰儿喊话:“秋儿妹妹,姐姐我先走一步了。”

    “姐姐慢走。”秋儿抬头,已是一脸的泪水。

    等到子瑜出了门,秋儿走了进去,里面伏地的春儿和菊儿接住了她。很快,秋儿开始燃香,跪地给霍连磕头。

    门外,听到秋儿哭兮兮的答话,出门的子瑜也抹泪。哀伤来袭,泪水也滚滚。不过,兰儿没哭,她早学了莫措的法子,扶住子瑜手臂的她架着子瑜朝外走。

    被兰儿拖着走路,子瑜知道兰儿的心,由许她安排行事。边走,子瑜边问:“兰儿,我们去哪里?”

    兰儿转转眸子,她又跑了回去,喊话:“春儿姐姐,我们到后面去了,你找找料子,我们陪姑娘走走,散散心,回来就做小衣呢。”

    听到屋内的春儿应了声,兰儿又一趟子跑了回来。

    今儿,兰儿一身素衣,在秋日飒爽的天里跑过来跑过去,如一阵清清爽爽的秋风般让人心脾也宁静。看黄黄的树叶儿顺风绕身转悠悠落地,这秋日之景迷人心,让宁静的人更沉醉其间。

    好好哭了一场,被兰儿的话和动作岔了心情,子瑜已宽了心。依着兰儿意愿,她和明珠一起信步走,徐徐看眼前黄叶铺地的秋色。

    秋色摇曳中,不时还有爱人的秋叶落在肩上,子瑜居然舍不得将它们打落。拾了叶儿,递到唇边,嗅嗅,这秋日味道就在鼻下,浓浓浸肺腑。她点头:是迷醉味道。

    顺着黄叶地,子瑜一行在秋日小径上走,前面,婆娑飘飞的秋叶树下,一院落映在了眼帘上。

    “咦,这好像是莫纳公子的院子。”明珠迟疑道。

    兰儿笑了:“就是,莫措姑娘出嫁了,如今,这院子,莫纳公子一人住呢。”

    “兰儿,既然来了,看看去,莫纳在,我们也顺便练练那曲子。”被秋色吸引的子瑜吩咐道。

    兰儿眼睛亮,明珠眼睛也亮了。

    庭院幽静,边上的菊花倒烂漫,只黄叶铺满地,踩在脚下,“噗噗”响。

    兰儿笑了:“莫纳公子怕又出门了,姑娘练不成曲子了。”

    子瑜微微点头,“不练也没事,他是大家子,听一遍,他就会,唉!他忙。好在,嫂子到了长安,族人们也进了京,我看,他脸上渐

    渐有了笑。”

    莫纳的笑太稀奇,一个恍惚,子瑜仿佛隔世之人观莫纳的笑,她高兴。从认姐姐到露笑,这又是一大进步。

    “请进吧!”居然,伴着落叶飞,清幽的空中传来莫纳醇厚的男音。

    明珠眼皮跳了跳,不信道:“莫纳公子没出门?”再吃惊地看看子瑜,叹息一声:“可惜,如此场景,配只曲子,当仙境了。”

    子瑜抬眸,蕴蕴深深的她环眼看,只见,落叶掩映中,菊花在笑。

    兰儿笑了,应声:“莫纳公子,姑娘过来看你呢!”停一停,她说道,“你今日没奏乐,我们还以为你出门了呢!”

    兰儿话音落,子瑜拉着明珠手,已经踏步上了阶梯。

    明珠吸吸气,一股淡淡芳味沁心脾,她轻轻诵:

    “秋菊缤纷兮,落英无数;天上瑶池兮,亦不过如此。”

    屋内,男音顺风递耳边,莫纳醇醇答:“暗幽幽兮,似有还无;眼明亮兮,她却在阑珊处。”

    笑嘻嘻的兰儿看子瑜,子瑜笑:“这些东西,我可不会,我也就是一傻子罢了。”

    兰儿掩嘴,眯眼笑,正笑,进屋的明珠又感叹:“幽香似有却无,却不知,是不是秋菊之味道?”

    子瑜抬眼,果然,屋内落地花盆上,全是各色菊花恣意开放,菊花本无香,可,眼中菊姿过了目,仿似幽幽菊香也绕了鼻,一股浓浓的秋日味道绕风走,让人心静还自然超脱。

    “这秋日本就是赏菊之时,当然是秋菊落英之味了。”案卷上的莫纳已经放了笔,说道,抬头的他看了看明珠,问道:“那日的批语当是姑娘的了?”

    明珠一愣,子瑜笑问:“何时?”

    却不想,明珠回了话:“公子是不是说,内经之语?”瞬间,她已红了脸。

    莫纳点头,“正是。”

    兰儿梦寐不知,抢声问:“你俩说的啥?”

    子瑜摇头笑,也是一副不知样,心里却畅:当是那句话了。

    兰儿正歪头想,却听莫纳慨叹:“你的答语甚好,莫纳钦服。”话毕,他抬手给明珠道了一个礼,慌得明珠跪地还礼。

    子瑜笑了,走过来,问道:“你今日又写了批语?”

    莫纳没答话,只看着案卷上的字沉吟不语。

    子瑜的眼看了过来,案上,墨迹新印,甚新鲜,两竹片上,各写着两个字:漢和莫。

    “你写这两个字干啥?”子瑜坐了下来,拿起了竹片,细看。

    明珠和兰儿也走了过来,坐下的明珠接了莫字,兰儿接了漢字。

    徐徐间,莫纳抬了头,说道:“我即将去太常处,当为自己选个姓。”

    子瑜惊讶:“选姓?你不姓遬濮?或者莫了?”

    莫纳扬眉,“你选哪个姓?”

    指指明珠手上的竹片,子瑜努努嘴:“姓莫呀,就这个莫呀!”

    沉默片刻,莫纳道:“我也是这个想法。”

    子瑜惊讶:“这,还有想法?”

    “如今,族人到了汉地,都要编籍入户,要报姓名,我一直就在想咱们遬濮用何姓登记。”

    “何姓?”这个问题究竟还是个事,子瑜明白了,“是呀,用遬濮,有点复杂,还拗口。”

    “你们看,这漢字,”莫纳指指兰儿手中的竹片,说道,“右边这字和这莫字像不像?”

    兰儿鸡啄米般点头,“呀!像呢!”

    “我想,我们王族姓莫,音和这个字同,正好用这个字,全遬濮的人,我都让他们姓莫。”

    明珠接话:“莫字,从字来看,来自漢的半边,没了凶意,也有草的本意,好!这个字好。”

    子瑜看兰儿,一脸懵懂:“我可没想过莫字意思还这么多。”

    兰儿笑:“姑娘起的名字,兰儿是莫兰,姓莫呢。”

    子瑜笑道:“这是误打正着,碰巧呢。”

    莫纳摆手,“不管是不是误打,我都选了这个字为我遬濮入汉后的姓。”

    “为何不选刘呢?是皇帝家的姓,多好!”兰儿一本正经道,“听莫措姑娘说,有些过来的人就选刘姓呢。”

    莫纳摇头,“选刘姓,沾了皇家的气息,有些敷衍趋势之味道,何况,我遬濮王姓与这莫姓极其相似,也来自这漢字,比刘姓更好。”

    “明珠也觉得这莫姓更妥。”明珠恭敬道。

    “好,选这莫字。”子瑜也赞同,“哎!我早就用这莫字了。”

    “是呀!兰儿就是莫姓,兰儿双手赞同!”果真,兰儿举了双手。

    “你们在这里练练曲子,我去去就回。”说了话,莫纳爬起来,走了。

    这里,拿了胡琴,明珠开始和弦,很快,子瑜开始高歌,如流水般的声音绕过秋日之菊,去了外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