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行
字体: 16 + -

第二百三十三章 榆木疙瘩

    “明珠,我们坐会儿再回去。”试汗的子瑜踏步入屋,黯然说道。

    “夫人宽心,这公子出塞当无事,夫人无需忧心。”善解人意的明珠抽绢沾了沾颈子上的汗渍,回话道。

    “唉!如何宽心……”无助地摇着绸扇,子瑜咕哝。

    明珠无语,了解子瑜的她暗了眼色。挨着子瑜,她落了座。转转眼眸,轻摇扇的明珠看屋内。

    多日没过来,屋内大变样。曾经乐器甚多的架子上,如今全换成了书简。一卷一卷的书简上了顶,居然,架子上还竖了一排木梯。

    明珠正惊叹,一垂目,一宽大书案闯入眼帘。只见,文房四宝几上摆,叠叠书简案上抬;竹筒狼毫醒目过,丝丝墨意鼻下开。

    明珠停了眼,眼光定定看。案几上,一打开的竹卷吸引了明珠眼球,放了扇,她走了过去。

    案上竹简,墨香犹存,还没书完的简上留有大段的空余。盯看竹简的明珠缓缓跪坐了下来。纤手摸摸案,眼光徐徐看,举起竹简,动动红唇,兴致咋起的她一一朗诵起来: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

    女子轻柔之声亮亮而来,抑扬顿挫音声声脆,还绵绵沁人心,无所事事且还担忧的子瑜渐渐被吸引。

    明珠清亮之音已去远,屋内只闻余香味儿,子瑜正细细体味,却听,明珠又绵绵一语:“批语:黄帝至圣哉!”

    惊讶的子瑜抬眸看,只见,举了竹片,聚精会神的明珠正细细揣摩竹简上的字。一颗心都在竹简上的明珠一脸的书卷气,她专注的眼清亮且明丽,还思虑,显然,她整个人都浸在了竹简里,这简上的一字一句不得不让人新添一份遐思。

    放了批语,明珠的眼又落在了才诵的竹简上。道道墨迹诱人看,个个汉字都递情,明珠叹服:隽秀洒脱,有张有驰,字字都是爱书人,明珠痴呆而看。居然,抬抬手,揽宽袖,摸了一毫笔,抬手举笔的她动了腕力。

    毫不费力,字字落地,竹简上多了墨迹新字:天下百姓福。

    明珠手笔,清秀娟丽。拿了批语,将她自己才书的简放一起,两简排排坐,笔迹各不同,明珠细细体味,暗暗琢磨这笔下区别。

    这里,明珠朗诵声太吸引人,踱步过来的莫措啧啧赞:“明珠姑娘才情好,如此诵读,当知书意,可比我强!”弯腰再一看,莫措翘了大拇指,诚心诚意敬佩道:“明珠居然可应莫纳的笔墨,本姑娘佩服!”她居然打了一揖敬

    明珠。

    眉头一跳,举笔的明珠回了神,放了毫,低了头,她谦恭道:“莫措姑娘见笑了。”

    “看看!你还谦虚了!”大大咧咧的莫措坐了下来,说道,“你敢写字,比我们好千倍,万倍了!”跪地的她还好好地举了明珠的字左右看,羡慕之情一目了然。

    明珠当然好!子瑜心道,她笑:“莫措,你我和明珠比,就是粗鄙的野人。”

    “你不算,我是。”扯扯衣袖,莫措顺了顺案上的简,笑道,“这一墙的书,我看不懂,才明珠念的词,我更听不明白。”瞅瞅子瑜,她笑得更欢:“你看,你能穿这大袖,我可不行,我就喜窄袖,更是粗俗之人了。”

    “夫人和莫措姑娘说笑了。”被夸赞的明珠羞涩了,弯腰的她红了脸,不好意思间,彩霞飞红的她也还伸手助莫措收拾案几上的笔墨简砚。

    看到明珠,还有莫措抢着收拾案上的物什,融融之情扑面来,轻摇扇的子瑜忙挥汗,才还闷闷不乐的她眼底已有了熨帖意,舒心意。

    眉眼一动,顺简的莫措看到了抹汗笑的子瑜,劝道:“你解层衣吧,这么多的汗!”低头瞅瞅她自己,莫措嘿嘿笑:“我就少了一层。”

    提提被汗浸润得湿湿的胸前衣,子瑜的眼犹豫了,不甚放心的她瞅了瞅垂地的竹帘。

    “唉!莫纳回不来,不用担心。”莫措爽快道。

    “罢了,就这样吧!”子瑜掉了掉眉,既试汗还摇扇的她又苦了脸,说道,还自我安慰:“心静自然凉。”

    案几上的简已被莫措和明珠顺好了,明珠站了起来。看了看她自己的汉裙,若有所思的明珠规规矩矩地抽娟轻试汗。

    放了勤快的手,莫措笑子瑜:“往日,你不是不守规矩吗?如今,也依了汉俗?”

    子瑜勉强一笑:“在家里,我倒是会脱一层衣裙,也还爱穿着中衣裤凉凉,唉!这在外,还是忍忍吧!”

    莫措打趣笑:“我这里不是你家?”

    飞一眼过去,子瑜瞅莫措,意思是怪罪。不怕的莫措扯了扯嘴角,她俏皮笑。一眼一笑,这姐妹场景看得明珠停了脚步,抬袖遮脸笑。

    “呼呼呼”摇扇的子瑜气哼哼说话糗莫措:“哼!有你讲汉俗的时候!”

    起身的莫措拍拍衣裙,甚是不屑道:“是吗?本姑娘是匈奴人,从来没约束!”

    “你,你,你!”抿茶的子瑜放了茶,抬手指莫措,她摇头笑。

    呵呵笑的莫措大步走了过来,步伐流畅,气势如男子,看得明珠不断地点头叹服。

    这笑的气氛畅一屋,心情已好的子瑜此刻才注意到了室内不一样的布置。阳光虽被

    挡在竹帘外,但室内光线明且亮,她也看到了如山的简被一格子一格子地归纳在墙上,她叹:“书真多!”

    试汗的明珠坐了下来,她也叹服:“莫纳公子真是爱书的人,抄了如此多的简!”

    拍拍手,盘腿一坐,莫措笑道:“如今,莫纳好,不用我愁,他每日忙个不停,这几日,给琴姑告了假,他去了西边,说,想看看昔日秦国风采,他还叹服秦人,说秦人坚韧,终究统一了六国。”指指一墙壁的书简,莫措傲气道:“他炳烛夜书,写了若干的字,我不催他,他恨不得不睡觉呢!”

    “琴姑情愿?”收了扇,子瑜不信地问道。

    “她敢吗?”手指一挥,莫措不屑地问,眉头一扬,她干脆还轻视:“莫纳想干的事,她能阻止?”她得意夸张的眼看子瑜,也看明珠。

    缓缓摇扇,子瑜点头。明珠更是凝眸看书案。

    “明珠佩服莫公子!”徐徐摇扇的明珠真心叹服道,“如此勤奋,明珠弗如。”

    “是呀!”莫措顿了顿,抬袖擦汗的她说道,“他如今倒成了真正的汉人呢。”瞅瞅子瑜,还有明珠,她的鼻孔朝了天,“恐怕比许多汉人还强呢!”

    明珠躬身一礼,应着话点继续赞:“莫公子令人敬重,难能有人比得上。”

    “你那呆子如何?”捧着一凉茶,话锋一变,挑战般的眼看子瑜,莫措故意问。

    这话一说,子瑜的心回到去病身上,不闻莫措调侃味儿,她苦了脸,掉了眉,不搭言。

    “他俩无法比,不一样。”明珠脱口而出。话音才散在空中,眼神一动,她看到莫措在上下打量她,明珠额头直冒汗。知道失礼,又红脸的她歉意道:“明珠……明珠多嘴了。”

    莫措摆手笑:“不用,不用,你俩都爱书,难得有人体谅他。”吹口气,吞了茶,她毫不在意地说道:“你说得对,他俩是完全不同的两路人。”回头,她问子瑜:“是不是?”

    子瑜勉强露了一笑,此刻的她没心思搭理莫措不歇气的糗话,她的心跟着去病跑了。看看撸衣袖的莫措,她问:“莫措,破虏身上的伤多吗?”

    明珠抬袖掩了脸,因为,衣袖上,她睁了大大的惊叹目看莫措。

    莫措毫不介意道:“破虏倒地睡觉那日,我给他擦身子就看了,臂上,后背都有,不过,不碍事。”

    这话过来,明珠放了袖,可她的脸红得暗紫。慌忙间,她低了头,抢茶喝,掩羞的她唯恐被子瑜,还有莫措发现。

    举举碗,一小丫头过来满了茶,莫措一口就干了底儿,问道:“你那呆子呢?”

    “唉,他多!”停扇的子瑜叹,“

    一背的伤,上次又添了多处新伤,唉!不知道,这次会如何……”

    眼一跳,扇儿驻了风,子瑜也停了下句,转眼眸的三人看门口。只见,门帘子被掀动,珠儿进了屋。

    莫措张口就问珠儿:“霍祈多吗?”

    进屋的珠儿一愣,试着一头的汗珠子,她问:“多什么?”

    “伤口!”莫措大喊,放碗的她开始摇蒲扇。

    珠儿瞬间低了眉,眼一飞,脸就红了,她低声嚷嚷:“珠儿……不知。”

    莫措惊讶:“你没看看?”

    “天!莫措姑娘,珠儿……珠儿还没成亲呀……”珠儿跺脚,急了。

    红脸的明珠赶紧打圆场:“莫措姑娘,你是匈奴人,你不知,我们华夏,要婚娶后才能看身子。”

    “噗嗤!”

    莫措笑了,她看子瑜,点头说道:“你胆子可真大!”

    子瑜苦笑。此刻的她没心思笑莫措的话,她的眼前全是去病伤口,也还忧心去病会去哪里。

    明珠惊讶,更羞,犹犹豫豫间,她问道:“夫人胆子本就大呀!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

    过来的珠儿却无所谓道:“夫人是匈奴人,无所谓胆子大,还是不大。”

    莫措嘿嘿笑,摇蒲扇的她不说话了。

    一缕忧上了头,心思已乱的子瑜烦躁地问:“莫措,破虏为何没提亲?”

    眼色一淡,摇扇的莫措稳稳道:“他有承诺。”

    “什么承诺?”落座的珠儿凝凝眉,一口就问道。

    瞅瞅子瑜,摇扇的莫措不说话了。

    子瑜却暗了脸色,她的心更烦,她不安的眼还瞅了瞅珠儿。只见,珠儿一脸的哀伤色。子瑜的心更不好受了,她一直等霍祈提亲,可等了多时,都不见霍祈说话,她知道,珠儿心也忧。

    泪珠儿聚集,珠儿死死地咬住了唇,不让泪水滴下来。

    子瑜,还有莫措都息了继续说话的心,明珠更是默默不言语。室内安静下来,人人都在想自己的心思。

    空气越来越沉,沉得珠儿抚了抚气闷的胸。忍了泪,珠儿打破了一屋子的闷闷景,勉强说话:“今儿如此热,李嫂子还跟着我们去敬大神,我送李嫂子那边去,李嫂子抹汗说话,她就担心夫人,说,如此热,让我劝夫人少出门,家里凉快,别热着了。”

    “唉,李嫂子真真好,始终关爱我。”子瑜感怀,问道:“兰儿她们呢?”

    “想到这会儿了,夫人怕热,肯定会在这里吃饭,我们就在那边多坐了坐,说话间就说到了玉儿姐姐,春儿一嚷嚷,兰儿就带着春儿她们去看玉儿姐姐了。”珠儿回道,“汤圆也去了。”

    明珠摇头,抹汗说话:“这日头如此大,她们居然不怕热,还到处跑?”

    摇扇的子瑜也担心:“别热坏了吧!”

    珠儿脸上勉强挤了一笑:“咋会?洗两把脸就凉快了。这大街上走走看看,还在玉儿姐姐那里坐坐,她们高兴呢!”

    子瑜也笑了,谁不想自由自在玩儿?可一转念,她腹中咕哝:自己可玩不起来。

    “本来,兰儿想邀夫人一起过去看看,不过,听李嫂子如此说话,兰儿就说,不喊夫人一起去了。”珠儿又说话,她自己也抬袖擦了擦脸上的汗。

    莫措手一动,边上的小丫头递了一把大蒲扇过来,珠儿接了。

    只见,勤快的珠儿使使力,一股凉风悠悠过,子瑜舒畅喊:“呀!真凉快!”子瑜手上是一把纨兰折子扇,风小,当然不解热。

    珠儿继续挥手,凉风股股至。子瑜,还有明珠都接了珠儿的凉风,室内凉爽许多。息了想霍祁的心思,珠儿一门心思扇风忙。

    晃着蒲扇,莫措笑看子瑜,“兰儿如今才是野丫头,日日都在大街上溜达,还带着汤圆,人人羡慕。她不像你,怕热!她不到天黑就不回院子。”

    “莫措,你别怪兰儿,她多数时候都在我那里。”子瑜替兰儿辩解。

    “知道,知道,兰儿是你的宝贝疙瘩,敢说她的不是?”

    “喔!”子瑜低了调。

    “哎哎哎,你这过来一直就唉声叹气的,又担心你那呆子!”莫措怨道。

    “莫措,你……你说他们去了哪里?”停扇的子瑜吞吞吐吐问道。

    大喝一口茶,莫措稳稳道:“他们在选兵。”

    “你怎知道?”大吃一惊,子瑜惊了眉,不信道,“去病说他出塞了呀!”

    莫措扬了眉,高了调:“出塞?”

    “是呀!”子瑜回言,眼眸转动,不信的她再问:“难道,他还在大营?”

    “你咋什么都不知道?”莫措快嘴问。

    “他……他不和我说这些。”子瑜撅嘴道,“我问他,这次出塞,他会去哪里,他说,军中事,女子不要过问。”

    “那你还忧心什么?”莫措又摇扇,不过,她的眼里闪过一抹得意。

    “唉!莫措,他不会骗我,他应该去了大漠。”子瑜灰心了,收拢的扇子不再打开,低眉的她凉了心。

    “哼!他倒是瞒得紧!”瞅瞅子瑜垂头样,莫措的话里又有了轻视调,“他几时给你说了实在话?”

    惊愣的子瑜傻在了空中,小巧的绸扇更是耷拉在她腹前。珠儿也摇头不说话,双手握扇的她不歇气地摇蒲扇送风解暑热。

    明珠欲言又止,终究辩解道:

    “公子从来守诺,他不会骗人。”

    “你们是榆木疙瘩!”莫措怪罪道,愣眼说话:“我没说他骗人!他只是不在子瑜面前说安排!”

    子瑜傻了眼,急切地问道:“莫措,你快说说,他真在大营?如何选兵?”

    “别慌!”莫措瞪眼,扇着凉风,她洋洋得意道,“破虏就明白,他在我面前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从不隐瞒。”

    “哎哟!莫措!你快说说他们在干嘛!”子瑜急了,一脸的渴望,急迫的她差点要扑倒莫措身上了。

    “慌什么慌!你知道了有何用?”莫措又埋怨,摇扇的她还故意卖关子,不说下文。眼见子瑜急得要掉泪了,指指子瑜鼻头,她又开始教训:“唉!你就是泪多!难怪,你那呆子要瞒你!”声音一高,她说道:“如何选兵,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还在选兵。”

    “真的?”子瑜眼睛放亮,兴奋道。

    “这还有假?”眼底起了疑,莫措追问道,“你想干嘛?”

    “噗!”

    开屏的绸扇响了声儿,轻摇数风,子瑜一笑:“我能干啥?我一女子,射箭不行,走哪里都迈不了步子,能干啥?”低低眉,她谄媚笑:“我也就是担忧他,想知道实情罢了。”

    莫措嘿嘿一笑,大言不惭地羞子瑜:“也是,你连我都比不了,能干什么?”

    明珠掩嘴一笑,帮子瑜忙:“莫措姑娘不要打趣夫人,夫人当然不一般,不然,公子如何就只喜夫人?”

    歉意地看看明珠,子瑜给了明珠一个善意的笑。

    很快,太阳上了梁,喊热的子瑜摇两扇就催促,说她热,她要回去。莫措劝吃了饭再走,抹汗的子瑜都摇头。最后,带着明珠,还有珠儿,不等兰儿她们回来,子瑜就回了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