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行
字体: 16 + -

第二百零二章 恍然大悟

    去病扛着子瑜跑了,场地上留下了明珠和珠儿。

    看到子瑜大胆动作,明珠和珠儿早羞红了脸,不知如何办的她俩也昏了头,听着一地男子豪爽的笑声,还有口哨声,俩人心慌得不得了,如何办?珠儿不再想霍祁,此刻的她怕霍祁,居然躲着霍祁的眼光。明珠从未遇到这种情况,她的眼里全是慌乱色,惊慌之下,俩人的眼光一碰,赶紧逃!

    这景致当好看,这边,一群拍手跳脚的男人笑看俩女子飞跑;那边,发丝飞,裙儿飘,心儿慌的女子落荒而逃。急急忙忙跑的明珠,还有珠儿不敢看身后,仿佛后面的男人全是狼,须快快躲。

    明珠和珠儿飞快跑,鞠场上,男人们雄浑的大笑声不断,直上高高的云霄。

    这落荒而逃的滋味不好受,既怕人看见,又还怕后面的男人追来,两人手拉着手,憋着一口气,不辨方向的她俩直接就跑回了明珠的院子里。

    喧嚣声已远,风儿柔语进了耳,听着“哗哗”的树叶儿声音,两人才放了手。气喘吁吁的俩人弯腰看地,大口喘粗气。

    听到院中有响动,室内的莲儿出了门,她惊讶了,姑娘从未如此不规矩过。眼看过去,明珠一额头的汗珠子,珠儿也是挥汗不止,咋啦?摇头的莲儿不明白,不过,她端了茶出来。

    接了莲儿的茶,喘气的珠儿,还有掩口的明珠抬袖仰着脖子大喝一盏,摸摸唇,俩人大舒一口气,终于解了渴,也稳住了活蹦乱跳的心。

    “子瑜姑娘的音真好,歌也好!”明珠感叹的话才完,莲儿已笑了:“子瑜姑娘喝茶从不抬袖。”

    明珠的脸瞬间暗了下来,瞟一眼珠儿,摇头的她轻声责怪道:“莲儿,不要说子瑜姑娘的不是。”

    莲儿刹那间惶了眼,知道说错了话,怯怯的她看珠儿了。

    站直了身子的珠儿,一手抚胸,一手直摆,她笑了:“没事,姑娘是匈奴人,没那么多规矩,她从来就这样。公子喜姑娘,也依着姑娘。”

    莲儿惶惶的眼静了下来,举着托盘的她小心地接住了俩人已空的茶盏。

    看看抬袖试汗的珠儿,明珠的眼亮了亮,钦慕道:“这子瑜姑娘人好,又受了那么多的苦,难怪公子喜她。”这话说过来,明珠的眼里飘过一抹寂寞。

    珠儿的手瞬间停在了额头上,抬眼的她迟疑了,犹犹豫豫一阵,她问道:“你……你都知道?”

    “那日,公子被刺,我和莲儿都在房中服侍公子,都听了姑娘一夜的话。”见珠儿脸色变忧虑,明珠眼里的寂寞不见了,温柔的她忙安慰说话,“不过,你不用担心,我和莲儿都敬重姑娘,都觉着姑娘好,不觉有何不

    妥。”

    珠儿的眼有了一点震动,抬眉,珠儿细细看明珠,明珠的话不似客套话,珠儿有了感激,一个躬身,低头的她就施礼说道:

    “我听霍祁说过,姑娘那身衣裙好像就是明珠姑娘的,珠儿多谢明珠姑娘,明珠姑娘肯怜惜我们姑娘,愿拿衣裙给我们姑娘穿,珠儿谢谢明珠姑娘的爱惜之情。”

    明珠慌忙摇手,谦恭道:“珠儿妹妹,此事不值一提。”

    明珠的话很真诚,珠儿眼里已含了泪,感激道:“我们姑娘受了很多的委屈才与公子团聚,姑娘当了倡优,还不识汉礼,不知有多少人背后瞧不起我们姑娘,明珠姑娘如此待我们姑娘,珠儿谢谢你!”说完,她又向明珠福了福。

    慌忙间,明珠抬手就接住了珠儿手臂,万般恳切道:“珠儿妹妹不要如此说,我是庶出之人,高不到哪里去,我敬爱子瑜姑娘,愿意为她付出。”

    这话听过来,珠儿有了诸多感慨,唏嘘的她抹眼了。

    托着茶盏的莲儿看明珠。稍稍忖度一下,明珠拉着珠儿的手说道:“珠儿妹妹,进屋坐会儿吧。”

    珠儿点头,三人进了屋。

    握着明珠温热的手,眯眯眼的珠儿适应了屋内的光线,她瞧了瞧屋子。

    几案房中摆,简牍桌上卧,竹笔静静搁,墨香淡淡来。珠儿居然吸了吸鼻翼,好像有花儿香,凝目过去,果然,三两只花儿插在一侍女罐内,屋内浸着一股子淡淡的幽香,似有似无,有书卷味,也有幽兰香,这不一样的味道让珠儿有了一抹放松的惬意。珠儿暗暗点头,这屋子清幽雅致,自有一种不同于他处的古朴味儿。

    几许柔滑绸布遮着后面隐隐约约的物什,飘柔的绸吸引了珠儿的眼,缓步的她绕过低垂的幔帐,珠儿正悠闲地点头吸清香,转眼眸的她看到了吃惊的东西,只见,幔帐后,全是密密的书格子,一卷一卷的竹简静静而卧,好像沉醉在厚厚的书中,正静静而梦!天,一墙的书简!珠儿叹。

    “明珠姑娘爱书?”放了明珠的手,走过去的珠儿摸了摸陈旧的竹简,惊奇的她问道。

    “往日搬来打发时日的,现多日未看了。如今,公子让我和子瑜姑娘说话,还说教子瑜姑娘汉字,我才又开始看。”谦虚的明珠躬身答了话。

    珠儿一脸的敬意,连声叹服:“明珠姑娘真有才华,有才华……”眼眸一变,她叹息:“可惜我们姑娘不喜汉字,更不爱看书,就喜琴音,还爱鼓捣那些花草。”

    明珠微微一笑:“子瑜姑娘很有才气,才那首歌,如此激荡有豪情,难怪公子喜爱,明珠自叹不如。”

    这下子,珠儿自豪了:“我们

    姑娘虽说不识汉字,但音好,歌也好。不过,以前悲音多,现跟公子在一起了,音也变了,更好听了,今日这歌让我都激动!”

    明珠也感叹,被子瑜歌声震撼的她点头赞同。

    这有了共同话题,女子就爱唠叨说话儿闲谈。虑虑刚才的事,珠儿不急着回去,明珠当然也明白,她拉着珠儿手,俩人坐了下来。

    “我们姑娘不唱歌,姑娘善琴,爱摇琴。”笑眯眯的莲儿又送了茶来,接话道。

    珠儿点头,慨叹道:“明珠姑娘的琴很好听呢,不然,为何那日我们姑娘就转了念头?多亏了明珠姑娘,明珠姑娘救了姑娘。”珠儿的话羞得明珠谦虚地摆手,还不好意思了地低了低头。

    “只是,那年,公子令霍连过来说了姑娘后,姑娘哭了,姑娘后来就不弹琴了,一直到子瑜姑娘来后,她才又抚琴。”莲儿挨着明珠坐了下来,很委屈地说着旧事。

    这旧事重提,明珠眼里有了落寞,她放了手中的茶盏。

    “明珠姑娘这么好,又知书识礼,公子为何说明珠姑娘?”珠儿讶异了。

    眼色黯淡的明珠低了眉,咬咬唇,苦涩的她说道:“公子……公子不喜明珠,也不爱音。”

    珠儿惊讶,张嘴的她很不解,公子不喜音?不过,子瑜的心思,珠儿知道;去病的喜爱,珠儿也明白,她只有叹息摇头。

    珠儿叹息样让莲儿跳了跳眉头,她有了心,抬抬手,莲儿悄悄地拉了明珠一把。

    瞬间,忧伤的明珠回过神来,笑道:“不过,现今公子爱屋及乌,也爱琴音了,还在你们院中栽了许多的花草,公子爱着子瑜姑娘。”

    “公子也不爱花草?”珠儿更诧异。

    明珠羡慕的眼看珠儿,细细说道:

    “我过府时,这鞠场还是个清净雅致的花园,有亭台回廊,小桥流水,园内种植各种花草、林木。从立春开始,直到冬日,一年四季都有花,特别是各色的蔷薇,满满地挂满院中那一墙,最是好看,又飘香,我还常常过来对坐水旁,舒心抚琴。不想,公子爱鞠,不爱花草,找了匠人,将花草林木移走,平整场地,建了蹴鞠场。如今,子瑜姑娘进府,公子将那正妻之庭院扩建了,栽了许多的花草,显见公子喜爱子瑜姑娘。”

    这话说得珠儿点头笑。明珠微笑起来:“公子身上的香囊是子瑜姑娘的手艺?”

    “明珠姑娘见笑了,我们姑娘不爱刺绣,但还是熬了多日,硬是给公子做了一个香囊,众人一看就知道是姑娘手艺,可公子不嫌弃,日日都带着。”珠儿替子瑜羞,不过,她也骄傲。

    “公子爱子瑜姑娘,因此,不嫌弃。只

    是,大人们或皇后看了会不喜。”明珠浅浅地摇了摇头。

    “霍祁就说过,好多大人都笑公子这香囊,可公子就要带着,还夸我们姑娘手艺好,有长进,终于绣出了香囊,说了,只要是姑娘的东西,他必带着。”珠儿掩嘴笑道。

    眼里飘来一抹惊叹,明珠羡慕了:“公子太爱子瑜姑娘了。”

    珠儿笑得更灿烂了,可细心的她也看到明珠眼里飘过的一抹黯然,珠儿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是什么?珠儿无法言语。

    一直听说话的莲儿出去望了望外间的日头,回来就慌慌张张道:“姑娘,我们坐了许久,珠儿姑娘是不是该回去了?公子会不会有气?”

    “啪!”一拍手,珠儿讶异道:“哎呀,这么久了,快,我回去了!”这话听得莲儿慌了,她的眼底又有了不安,珠儿笑了起来:“你放心,公子不会有气。”

    莲儿不放心,怯怯的她看了看明珠。

    “我和你一起过去。”凝凝眉头,明珠站了起来,她拉着珠儿手急急往外走。

    明珠急,珠儿不急,不过,看到明珠担忧的样,她反而劝明珠,说,不着急,不会有事。明珠可是半信半疑。

    急急步子过来,俩人进了子瑜院子。

    抬眼,明珠就吃惊了。

    只见,子瑜穿着雪白的衣裤,脑后一根发带随便挽着发丝,一副慵懒才醒的模样,她正蹲在蔷薇底下拔草,一干穿红着绿的丫头们也都拢了衣裙挨着子瑜蹲着,也学她拔草。

    明珠眼里是大大的惊诧,耳内却听着子瑜琴音般的声音正说话:“你们不要动,你们不知道如何弄,还是我来。你们看,这些小草会开各色小花,很好看,你们不认识,我认得,你们看着就好。”

    “天哪,子瑜姑娘如此着衣!”明珠惊叹起来,她晃了眼,子瑜曾经的凹凸身子影儿在她眼前荡了荡。

    “姑娘在院中干事,一直就这样。”珠儿摇头责怪道,“我劝了多回,她说这样干事方便。公子见了,也不说姑娘,还不让我们管,由许姑娘胡来。”

    疾步上前的珠儿一把就将子瑜拉了起来,说道:“姑娘,明珠姑娘来了,我们进屋坐会儿吧。”看着一地无所事事的丫头们,她吩咐了一声:“都回屋去,该干嘛干嘛。”

    唉!珠儿姐姐回来了,春儿心道,她皱着的眉终于舒展开来,嘟着的嘴也平平而放,她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抬眼,子瑜就看见了明珠,眼一飞,她的脸就红了,“去病……去病已经回鞠场去了,我见珠儿没在,就拔这野草,你不介意吧?”

    羞涩一笑,明珠赶紧施礼,“明珠不介意。”

    抿唇笑的珠儿偷偷看看有点尴尬的子瑜,袖边一动,她拉着子瑜回了屋。

    好好洗漱一把,珠儿给子瑜换了一身蓝色碎花衣裙,再好好打扮打扮,满意的珠儿点着头,这姑娘穿啥都好看。

    被珠儿拾掇好了,一身舒畅的子瑜走了过来,和明珠坐下唠家常。

    菊儿赶紧端了茶过来,子瑜抬头就喝了一大口,明珠微微一笑。

    “姑娘那日的衣裙是明珠姑娘的,今日,明珠姑娘不说,我还忘了,姑娘应该谢谢明珠姑娘。”珠儿过来提醒道。

    “哪天的事?”子瑜一脸迷惑。

    “就是公子被刺,你着了一身绿袄裙回来。”珠儿细心解释。

    被刺?绿袄裙?子瑜拧眉想。

    “是你的?哎呀,我记不起来了。”恍然大悟的子瑜凝视明珠,渐渐的,她的眼里聚集了浓厚厚的感激之情,凝眉好一会儿,她甚是歉意地说道:“谢谢你,明珠,对不住,我……我道歉,我居然连你都没认出来,你的衣裙,我也忘了,竟然没还!”

    那夜的场景在脑中回旋,情动的子瑜歉意深深,她欲站起来施礼,心细的明珠早看出来了,忙拉了子瑜手,诚恳地说道:“不用谢,姑娘那日心思全在公子身上,不见他人。姑娘为公子受了许多苦,明珠敬重姑娘,姑娘不必介怀。”

    明珠的话情真意切,难得有人理解她,子瑜无比感怀:“谢谢你,明珠。”她哽咽了。

    明珠的大度让子瑜有了敬重,她的眼里含着泪花,明珠是宽宏之人,自己望尘莫及,子瑜叹,她打心眼儿里佩服。收获一份真诚的心,子瑜无比激动,感激的她看着明珠,她的心里是温暖的天。细细品味明珠的好,子瑜的脸色淡淡变幻,其他的杂陈味道也染在期间。

    明珠继续说着宽慰的话,子瑜也不再感伤,三人说说笑笑,直坐到日偏西,子瑜留饭,明珠推辞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