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行
字体: 16 + -

第六十二章 出城放鸢

    “姑娘还是那样?”琴姑踏脚进院子,不见石岩子瘦弱的身影,就望了望黑洞洞的室内,担心地问道。

    “嗯,姑娘还是无精打采的。”正洗衣的珠儿仰着耷拉着的脸回了话。

    琴姑本如春风般的好心情瞬间就跌入冬日冰窖中。

    进了屋,她就见石岩子懒懒地斜坐在卧榻上,一双眼呆滞无神,一张脸更是没有一丝血色。

    琴姑打起精神来,理了理她自己那冰凉的心,软语劝道:“现正是风大之时,姑娘可以出去走走,散散心。”

    眼见石岩子不理她,琴姑心中烦躁,可一点不敢动怒,她就怕这傻人犯傻病,又寻死。

    琴姑继续掉着眉,温语道:

    “你闷在院中也有两三个月了,不是这有病,就是那身疼,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好不容易,你的病也好了,汤药也断了,你也该出去走走,好好散散心,我唤李琴师带你们去郊外走走,你看如何?”

    此时,石岩子空灵的眼光越过开着的窗户,一直就木木地望着院中那绿满枝头的桃树发呆。

    是呀,又是一年了,自己在坊间也住了一年多了,仍然是孤寂一人,也许,这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

    石岩子的心飘远,不知去了何处,曾经的草原之情越来越远,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石姑娘,我说话呢!”琴姑不耐烦地喊了一句。

    石岩子眼一愣,转了眼眸,黑漆漆无神的眼呆呆地看着她,“琴姑,你说啥?”

    琴姑叹口气:“好姑娘,出去走走吧!你再不出去,不仅你,恐怕玉儿她们也要闷出病来了。”

    石岩子缓缓站了起来,无力的眼光越过窗户。她一眼就看见庭院中珠儿正洗衣的单薄背影映在柔柔的阳光下,她的眼噙了泪,脸色明显疼了起来。

    听说出去走走,正擦洗地板的玉儿停了勤快的手,伸手就抹了一额头的汗珠子,热切的眼看着姑娘的背影子,眼里全是渴望。

    室外帮着珠儿洗衣的兰儿已站起来喊道:“姑娘,我要去!”

    珠儿回头笑笑:“你们去吧,我陪汤圆。”

    石岩子已湿润的眼掉着泪,她心疼这三个丫头。收拾了哀心,她点头道:“好吧。”

    听到姑娘有气无力的声音,琴姑冰窖里差点冻僵的心渐渐暖了起来,脸上顿时漾开了春天般的笑意:“你们等着,我找人安排。”

    很快,琴姑就令人削了竹条,备了稠布、饭糊,一早就送了过来。

    李木子接了物什,照着往日的式样,在自己院中糊鸢。

    他那才娶过门的媳妇初来长安,见了鸢,甚是稀奇,她的眼就没离开

    过李木子繁忙的手。

    摇头笑看呆呆看鸢的石岩子,她问道:“从未见过这东西能飞上天,它真能飞上天?”

    李木子媳妇郑氏是老家赵地父母相中的女子,李木子元旦回乡,就按父母之意娶了郑氏。

    孟春一过,他就带了娇妻回到长安。京师长安的一切对乡下赵地的郑氏来说,都是新鲜玩意儿。

    “李嫂子,这鸢能飞老高老高……比鸟儿还高……”兰儿眼中放着兴奋的光芒,伏在几上仔细地看李木子糊那薄稠布。

    “我们老家,每年都会放风筝……就是你说的鸢,放好多的样式:有龙,有蝴蝶,还有老鹰……”石岩子想着往日的旧事,眼角湿润起来。

    “你们巴地有鸢?”郑氏更奇了,“赵地比巴地更近长安,巴地有这玩意儿?”

    “我老家是巴地的,但我不是巴地长大的。”石岩子一不小心就说漏了嘴,赶紧抹了眼角的泪,补了一句话。

    “她是匈奴人,”李木子看了一眼伤心的石岩子,又温和地看着自己媳妇,接话道,“她见的世面比你多。”

    郑氏疑惑的眼望望石岩子,见她擦泪,就吞了好奇的口水。

    李木子口中说着话,手上的活路也不歇,柔和的眼看着石岩子,宽慰道:“我看你冬日过来就不乐,还病怏怏的,药也没断过,是不是想——”

    见石岩子仍是淡淡的,李木子就叹息一声,晃着脑袋说道:“不过,你如今就是想家了,你的家太远了,你孤身一人也回不去,因此,你日日不乐意。”

    李木子温和地笑笑:“我特意给你做了蝴蝶,你就放了这只蝴蝶鸢,许个愿,它会把你的祝福带走,送到你的亲人那里,兴许,你会高兴点。”

    石岩子一听,眼睛就红了,她感激地看了一会儿李木子,然后就默默地帮着糊鸢。

    ————————————————

    清晨,天才蒙蒙亮,屋檐梁上的燕子就一会儿外出,一会儿回来,梁上的一窝小鸟就啾啾喳喳地闹腾了起来。

    小鸟闹第一声时,石岩子就醒了,就自己披了衣慢慢移步去到廊下,望天看勤劳的燕子育雏。

    轻捷的燕子一个滑翔,就收了剪刀般的尾翼,稳稳地站在了梁上她那窝里。瞬间,石岩子就听到雏鸟们争食的唧唧声,很幼稚,也很温馨。

    燕子父母很尽心,不停地飞远觅食,不停地衔着虫子不知疲倦地飞回来……

    这世间万物都和人一样,都有父母恩情,姊妹亲情,夫妻爱情,伙伴友情,可自己有家不能归;有爱的人,却不知这爱的人在哪里。也许,那爱着的人早就不再想自己了,也许他真就是一

    骗子……

    想着,想着,石岩子黯然,扶着柱头掉泪。

    听到早起的珠儿脚踩在木板上的细微吱嘎声,石岩子不想关心她的小姑娘们又难过,就抹抹脸,扭转身子,抬了无神的双目回到了屋内。

    留了珠儿和汤圆看院子,石岩子就带了玉儿、兰儿和郑氏坐了马车去郊外放鸢,李木子骑马陪行。

    马车出坊时,琴姑就啰嗦地告诫玉儿:“小心点,不要让姑娘又着了凉,更不要让姑娘又出什么意外之事。”

    玉儿自是诺诺应声。

    轻捷的马车出了坊间后门,穿过小街,才行至大街上,一阵喜洋洋乐声飘了过来。

    兰儿好奇地伏在窗格上,惊喜地喊道:“有人娶亲,看,迎亲队伍!”

    玉儿和郑氏都伸了脑袋细瞧。果真,远处一队披红的马车队伍在前面街道逶迤经过,行人将前行的道路堵得死死的。

    “姑娘,我想下去看看新娘子……”兰儿很少出门,看见街上的东西都很稀奇,今日能看见新娘子更是兴奋得不得了。

    兰儿一脸的渴望,大眼巴巴地看着石岩子。

    ——————————————

    注释:秦始皇至汉武帝太初前,元旦为夏历的十月初一;太初后,元旦为夏历正月初一;民国后,元旦为阳历一月一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