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
字体: 16 + -

第四十七章,战争前夕的闲适

    王正的参谋部终于推测出蒙古人五月份进攻的时间点,这个点对江淮地区有个不好的事情就是夏熟收割。蒙古人如果粮草不足,可以就地就食,其骑兵也有了青饲料,同时减少江宁本地的粮食收入。

    战争动员终于到了民间,朱峻在内部发出动员令,要求各地重要官员备战,在战争来临时抢割稻米。

    战争的消息不能过早的流入民间,否则逃难的流民就能把江宁冲垮。收留不收留难民,都会给江宁城造成巨大的困扰。

    江宁州除了江宁城外,一直是严厉的军事管制,这一段时间控制舆论流散,和异常的流民移动发生。

    江宁城进入外松内紧的状态,生活上没有什么变化,酒楼食肆一直热闹,十里秦淮士子美女仍旧歌吟。事情到了这一步,王正反而轻松下来。开始在市井闲逛,或驾船走访长江和运河两岸的风光古城。

    江宁人知道安达曼国王时不时住在江宁,那艘庞大的旗舰一直在港口停留。江宁城始终也没有建立行宫,国王上岸也只是住在军营里,官场上只有州长出现的身影,人们混杂着用知州或州长,知县或县长一类的称呼。但州长在安达曼王国的体系里,是远大于大宋知州的官职,只是民间百姓搞不太清,江宁官场就没人误说了。

    国王的样子大多数人只在安达曼钱币上看过,士子们见过他,听说是一个威严的大胡子,肤色黝黑,一张嘴能喷火吞人。

    小青和一个宋宗室的小姑娘赵瑜陪着王正逛街,听街边的闲人口吐白沫的形容国王,就笑了起来。

    王正修剪了头发和大胡子,夏天就要来了,长须发并不让人舒服,江淮的夏季比东南亚热带气候可热多了。其实大多数没有在东南亚居住过的都误读了那里的炎热,实际上只是维持在28-30度的区间,不在太阳下直行就不会太难受。

    修剪过须发的王正显得年轻了些,穿一件单衣道袍,方巾包发髻。肩膀上蹲着孙大圣。孙大圣长过一尺多就不再长了,这会儿还穿着一件灰色的单衣。

    招摇过市,倒也没几个人把他和国王联系起来。王正养猴子的事官场上有人知道,但没人说这种小事。安达曼王国里则明白孙大圣对国王来说不一般的意义。人们只是觉得这个高大的人行为略为奇特。

    腰里这次挂了一把宝剑,据说是根据越王勾践剑复原打造的,异常锋利。手里拄着一根竹棍。小青和赵瑜也穿着道袍,小青腰间挂着一把细长的阿拉伯弯刀,这是她喜欢的武器。赵瑜则没有任何武器,持了一把拂尘。小青笑称她比较有仙风道骨。

    十几个便衣护卫隐藏在人群里,跟随着他们。

    王正从小贩那里抓了一把长生果,小青丢一个硬币,小贩笑嘻嘻走开。摊在手心里平举到肩膀这里,孙大圣抓了几粒过去,一人一候就在街道上行进着。

    江宁的街市青石板铺路,旁边水流潺潺,柳树垂下枝条,随着风摇曳,老妇们在河边台阶上捶着衣服,乌篷船在河道上行过,一片祥和的样子。

    王正叹息一声,问小青:“很美是不是?”

    小青嗯了一声。

    “你要不要吟首诗?”

    “啊,可是,少爷,我可不会写诗,要么你来一首吧。少爷似乎也不会,嘻嘻。”

    “啊,瞧不起少爷阿,听这首。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赵瑜用拂尘挡着嘴偷偷的笑,旁边就有人经过喝了一声:“贼啊。”鄙视的眼光谢过来,脚步不停的往前去了。

    王正摊开手说:“贼吗?偷诗不算偷,偷乎哉?偷也。”

    赵瑜被逗的前仰后合,如风吹杨柳。王正看看她,略有失神,少女已经长成了。小青在旁边用手指捅捅王正的腰,悄声说:“少爷,完善让瑜儿陪您吧。”这声音小到正好让赵瑜听见,少女就刷的脸红了。

    前面一个傻小子就手里掉了东西,张着嘴,看着赵瑜。他母亲过来在头上敲了一记,把东西捡起来。傻小子对母亲说,那姐姐真好看。母亲再敲一记,再好看也不是你的。经过王正身边,尴尬的福了福,走开了,还听到身后罗罗嗦嗦的教训儿子,在马路上不许盯着姑娘看。

    王正神色轻松的看着这一幕喜剧。赵家女经过一代代选美,基因进化的非常优良,长开后颇为惊艳。本来家庭教育出色,又经历一番风霜磨难后,进入比较安宁的王宫生活,气质就很独特了。

    到现在为止王正没有碰过赵家宗室的女孩子,只是征求过一些女人的意见,把其中几个嫁给了江宁的军官。

    赵瑜算他比较欣赏的女孩子,写一笔漂亮的飞白体,日常也顶替小白的作用,作一些文书工作。

    几个人走到水边的茶肆,上了二楼,临水喝茶。孙大圣从王正的肩膀上下来,抓着窗框往外眺望。临安的明前茶已经过来了,就泡了一壶,什么料都不加,喝一点清茶。此时的茶没有炒过,只是晒青后压饼,淡淡的味道里还有一丝青草味,倒也非常寡淡,符合闲适心情。

    “贼人。”那边隐约的传来压抑的声音。小青和赵瑜耳尖,转脸瞧了瞧,隔开两张桌子,两个身材瘦小的人正在打量他们。小青一眼瞧出了这是俩少女装扮的。

    撇了撇嘴,没在意回过头来和王正说话。

    王正并不耳背,只是装作没听到。

    那边又唧唧喳喳:“那个人撇嘴……好像也是女的,皮肤那么黑,好难看。”

    王正就笑了,这肯定是挑事来着。

    小青的眼睛越瞪越圆,起身快步走到俩男扮女装的少女面前问:“你们说什么?”

    “呃,我们说贼来着。”年纪小的少女一缩脖,一脸诡异的抬头看着小青,那姿势颇为逗趣。

    “后面那句。”

    “没说什么啊,就说某人皮肤黑。”少女说。

    王正在窗口打量两个少女,穿青色儒衫,皮肤都很白,江南少女的样子,因穿了男装,显得很瘦小。手上有翡翠玉镯,不是寻常人家。挑事不知道为何,但没必要深究。就咳嗽一声,招呼小青回来。

    小青瞪了两人一眼,走了回来。

    “好凶,眼睛很大。”两人又指指点点。

    王正对俩少女勾了勾手指头。

    俩少女一下眼睛瞪圆了,相互嘀咕:“那个贼在勾手指头…去不去?”

    年纪小的少女装做为畏畏缩缩过来,“嗯,贼大叔,您叫我?”

    王正打量了一下,最多十四五岁的样子,问:“你们俩是谁家的孩子?”

    “想摸底?不告诉你。”少女一下腮帮子鼓起来,瞪大了眼睛象气鼓鼓的青蛙。

    小青和赵瑜都好奇的大量着她。

    “哦,那你想要什么啊?”

    少女嗖的手一指孙大圣:“我要那只猴子,你给我,我就不告诉别人你是个贼偷。”

    王正乐了,原来是这样。

    “小青阿,这里有人当街讹诈,拐卖人口,抓起来等她家里人赎吧。”

    小青配合的抽出阿拉伯弯刀唰的搁在少女脖子上,少女下了一跳,眨眼看看赵瑜在那里偷笑露了馅,胸一挺,脸一扬:“哼,你杀了我。”

    远处年长的少女看不过去,过来圆场,施了个蹲礼,说:“家妹调皮,只是看个玩笑,看贵府的猴子好奇。这里赔礼了,可否借来一观。”

    嗯,一个红脸,一个白脸,都挺坏的呢。

    王正笑吟吟的,这下讽刺味道十足,俩少女就受不了了。年长的少女也一叉腰,“嘿,你干吗讽刺人?笑得那么淫贱?”

    门口传来一声严肃的咳嗽声:“英儿妍儿,你们又跟人捣乱。”

    年幼少女一吐舌头,“这下没得玩了。”

    小青把弯刀一收,转脸看门口。旁边一桌喝茶的侍卫不动声色按住腰间,观察来人。

    一个中年儒生站在门口,后面跟着个老仆和一个婆子。婆子低着头,可能刚被训过。

    他过来对王正唱了肥喏,拱手道歉:“俩小女顽皮,让公子受累了。”

    王正的眼光扫了一下对方的脸,对方没有任何不适,点点头,示意说:“逗个乐而已,不必挂怀。在下姓安。”

    “在下完颜氏。”

    王正愣了愣:“金人?”

    “是,亡国之人,客居江宁。”

    王正很好奇,示意他坐下攀谈。婆子在旁边低声埋怨两个少女。小青和赵瑜起身让位,站在王正身后。老仆站在自称完颜氏的中年人背后。王正扫了一眼老仆,他眼睛垂着,手背骨节粗大,腰间一把长刀,显然是练家子。

    “我听说完颜氏都更名换姓,隐居于各地,怎么会到我江宁,公然使用完颜姓?”

    对方叹了口气,“金国覆灭,蒙古人大肆捕杀完颜氏,多数换了名字躲在各地,主要的一只去了西北,还有一支躲在庐州一带。也就是在下这支,本来也是更名的。这两年江宁州易帜,家兄信了神教,圣殿供奉祖先需要真实姓名,所以完颜家又恢复了名字。家兄在神教入职为教士,在下跟随过来,暂时在此处经商。”

    哦,王正恍然。

    “你们不担心江宁再被蒙古人攻破?”

    完颜摇摇头说:“开始也担心,不过江宁五千军团歼灭宋军十万,还是有了信心。最主要是家兄认为皈依神殿,人死神不灭,无所畏惧。”

    “哦,听上去你好像不信神教。”

    “在下信佛,倒也不反感,众生皆可成佛,这也没什么冲突。”

    王正明白了,又聊起生意。其实完颜家是皇族,遗留了不少财宝,过得日子还算舒心。说做生意,其实是跟随的家仆经营一些店铺,完颜家贵族气息尚在,营商事务也慢慢在沾手,毕竟还是排斥的。不过江宁府不压制商人地位,也就会改变一些行为心理。两个少女一个是他的孩子,大的那个是长兄的孩子。自小还是比较宠爱,教育上不缺,就是有些顽皮。

    王正就招呼孙大圣去陪伴俩少女玩,年少的少女欢呼一声,说谢谢贼大叔。完颜氏一板脸训道:“怎么说话呢?”

    “大叔偷了一首诗,嘻嘻。”

    王正笑着把前面的事情说了,用了刘禹锡的一手诗云云,俩人大笑。

    猴子的寿命只有20来年,孙大圣已经年近中年,比较稳重了,像看两孩子一样对待少女。

    王正问了很多当年金国的事情。金国后来都汉化了,失去了骑射的彪悍,也和大宋一样腐败,最终被蒙古人所灭。

    用指节敲着桌子,王正问完颜氏:“如果换成你当国,如何对抗蒙古人呢?”

    完颜氏叹口气说:“在下不懂军事,说起来蒙古人和金人都是善于骑射的,不外乎我们把尚武的精神丢了,全都跑去吟诗作赋,结局就是这样。”

    “那大宋挡得住吗?”

    完颜氏摇摇头:“大宋连金人都挡不住,怎么挡得住蒙古人,现在看来大宋也只有依靠江宁成为屏障了。”

    王正也摇了摇头:“蒙古人不会主攻江淮一线,江淮水网密布,不利于骑兵。从河南一路南下,击破襄阳,就可以一路东走破大宋。”

    完颜氏嗯了一声,在思索。他不懂军事,谈了一会儿很高兴,邀请王正一行去吃中饭。

    饭局中知道了完颜氏的名字,单名洪,长兄单名涛,完颜洪完颜涛,俩少女是完颜英,完颜妍。完颜家的生意主要是完颜涛在管理,完颜洪则习惯于知识分子生活,颇有些悠闲。看来长兄为父,对弟弟颇为纵容,少女们的家教也走了宽松的调子。

    “还没请教安公子作何营生,听您口音不是本地人?”

    “在下来自香港,主要卖些棉布。”

    双方寒暄一阵子,倒也非常畅快。完颜家是刚在江宁扬眉吐气,把隐姓埋名躲藏的压力释放。王正对他们无所图,只是聊天,谈谈金国的风土人情。双方留下住址,王正在城中没有行宫,但有个院子,偶尔做些隐蔽的行为。

    老仆目送王正三人离去,十几个便衣护卫的样子,没有瞒住他的眼睛,他曾是大内高手。因为在茶馆和饭店,这批人都出现了。陌生人跟踪未必看得出,换了两个地方近距离观测还是能看出来的。

    “二公子,这个人不简单,你看他带了很多护卫。”

    完颜洪皱着眉头想了一下:“江宁豪门?口音不像,估计是南方来的大族。”

    这样闲适的时光短暂,王正只来得及休闲了二十来天,中间推倒了赵家郡主赵瑜,颇有些纨绔的意味。

    然后战争就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