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苏云传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 造纸

    第十八章  造纸

    造纸术在汉朝早就有了,然后东汉的蔡伦改良了造纸术,创造出了蔡侯纸,他这个改良的造纸术也就是中国四大发明的造纸术。

    蔡侯纸在汉末还是很珍贵的,但是纸的质量也有限。还并没有普及书写,如今的对知识的记载还是以竹简为主,一些特俗的需要保存的文字,会用锦缎或者羊皮等来保存。

    前世的苏云是个书法爱好者,对于宣纸的制作工艺在网上查阅很多资料,对于造纸的流程还是很清楚的,清楚归清楚,实践结果会怎么样?他决定先试试普通的书写纸。

    手下有人,有钱。做什么都方便。苏云第一次体验到上位者的好处。

    打浆用的大坑,一天的时间都没有用到,就被管事带着的佃户给挖好看,下面铺着厚厚的青砖与石板。

    树木和竹子就近砍伐,被几百训练的士兵,当做业余活动,半天就堆了满满的一池子。

    泡水,等到池子里的东西泡开后。

    苏云一步步教着家里挑选出了的仆人,辛勤的将池子里面树木和竹子,打成浆。

    再用将纤维用提前准备好的铜网从水中,过滤打捞出来,压榨脱水。制成湿纸页,再进行烘干。

    简单的步骤,一步步的和工人们实验着。一个月后,第一批白纸终于问世了。

    洁白如雪,韧性光滑度都还是十分不错的,质量已经很接近后世的a4纸了。

    苏云来了兴致,裁了刀纸,拿着毛笔写了一首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吹干墨迹,拿起来欣赏一下,工整的小楷,笔画苍劲有力,自己很久都没有练习书法了,笔力居然比以前大有进步。难道是习武的缘故,腕力大了?

    旁边研磨的小禅偏着头,盯着苏云的作品。

    “小禅识字么?”

    “我只是一个婢女,哪有资格识字。”小侍女的话里充满了对读书识字的期盼。洁白的小手握着漆黑的墨块,轻柔的在砚台里,沿顺时针的方向绕着圈。

    “来,把墨放下,来这边,我教你写字。”

    苏云引着小侍女来到案牍前面,手把手的教着她握笔。小禅的手很白净,很光滑。

    虽然是婢女,因为模样周正,她和小月从小就被培养歌舞,并没有干过什么粗活,类似与圈养的歌姬,生来就是要被送人的命运。

    白纸上画着简单的横撇,满满构成了‘小禅’两个字。稍后,又写出‘苏云’两字。

    怀中的温香软玉,身体的接触,苏云能够清楚的感觉到少女身体的芳香。苏云有些意动,心跳明显在加速。脑海里此刻正在天人交战。

    这里是古代,而且自己是主子,她可能也不会拒绝,自己可以想干嘛就干嘛,可是万一拒绝了,自己又该怎么办,强上?太没素质了吧,传出去自己多丢人?

    最重要的是她才十五岁,自己也是个孩子,过早的性行为可能影响自己的发育。

    苏云暗自警示自己,自己还没有一定的资本,乱世将起,自己先捞下一块地盘再作别的计较。

    这个就关乎一个问题,做禽兽还是做禽兽不如。

    十四岁的身体,二十七八的年纪。荷尔蒙明显已经开始旺盛分泌。

    “你自己在这里练习一会,我还有些事情。”苏云连忙放开了怀里的少女,害怕等下再抱下去真的会出事情。留下一脸茫然的少女,自己反到落荒而逃。

    新出的纸张苏云并没有售卖的打算,一个月的试验,这项工艺已经成型,苏双又投入人力将其圈成一个工厂,高大的围墙正在兴建。

    泥土烧制的活字模版也已经完成,印刷出了第一本书--《公羊传》当然内容是阉割版的,毕竟这个时代知识还是珍贵物品。

    带着印刷出来的三本一模一样的《公羊传》和十刀新纸。这个就是苏云前往康成书院的拜师礼,这段时间他已经弄明白了康成公是谁。

    郑玄,袁绍的老师,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

    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晚年守节不仕,却遭逼迫从军,最终病逝于元城,年七十四。

    现在这个大腿还在授徒,要不了几年就会被禁锢。自己趁着这段时间,先拜个师,刷点名望。

    琅琊郡

    对于琅琊郡,苏云有一个很深刻的人物。诸葛亮,这位经天纬地之才,现在估计也才六七岁。自己要不要去拐带一下呢?

    想想还是算了,诸葛家现在虽然也在走下坡路,但是好歹也是氏族,自己一个商贾跑过去拐带氏族,估计会被官府抓起来。

    再说了,他现在还是个小屁孩,自己现教么?贸然改变的生活轨迹,万一长残了怎么办。

    这并不妨碍自己去拜访一下这位未来的诸葛武侯,但是以现在这个身份不行,对方肯定不会待见自己,先去郑玄那里混个名分再说。

    康成书院

    苏云奉上了礼物和许封的推荐信,很块就被人请了进去,来福等人留在外面看着马匹。

    郑玄,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须发皆白。此刻正在打量着三本一模一样的《公羊传》,翻开书页,对比着。

    郑玄很惊讶,他搞不懂,这三本书为何能抄写的一摸一样,不说笔记模样,就连字与字的间距,错字也完全一样。

    苏云只是在一旁静静的呆着,等待老先生发问。脑海里在想着措辞,等下该如何回答出让他满意的答案。

    “你是商贾出身?”

    苏云没有想到他一上来居然不是问书,而是问出生,稍微的愣了下,立即恭敬的说道:“是的。”

    “世说商贾者狡诈,缺少仁义与诚信。”

    “老先生这么说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呢,何况人呢?

    而且商贾这个东西只是一个身份,可以把他看做一个集合,就像农民,或者官吏,他们都是一个集合,一个大的整体。民有刁民,有顺民。官有贪官有奸吏,也同样有好官干吏。商贾同样如此啊,有黑心的奸商,同样也有义商颜延之,孔圣人门下的子贡不就同样是一个商贾吗?”

    老人一直盯着书本的眼睛这才抬起来,正式的打量着苏云。

    “你说的不错,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既然有求学的心,就证明你是想懂得礼仪仁慈,这是上进的表现,言之,带他前去入学吧。”

    就这么成了?苏云有些不敢相信,还有,为啥不问书和纸的事情?

    见苏云还是愣在这里不走,那名叫作言之的中年人催促了两次,苏云还是不动。

    “您就不好奇这三本书为啥一模一样吗?不好奇这纸为什么这么光滑白皙么?”

    “纸张和书,是你送我的束脩。虽然很是好奇这三本书为何一模一样,但是这是技巧本就是你们商贾立命的根本,我又不会去做商人,却以传授你学问为理由,强行迫使你说出你们立命的根本,岂不是患有“窃疾”。”

    “那学生如果能够把先生您的,每一本书都一模一样的印出来呢?就像这本书一样,完完全全的印成千千万万本。”

    郑玄沉思了一下说道:“即使你不这样做,我也一样会用心的教授你学问,关键看你个人能够学习到多少。”

    “我是一个商贾,难道能入先生门下,可是天下有多少人没有办法入先生门下呢?只要先生把毕生所学编撰成书,我将他印成千千万万本,这样全天下的人都能学习先生的知识,而且这些书将会一直保存流传下去,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将学习先生的知识,先生就可以如同孔圣人一样名传千古。”

    郑玄坐不住了,身体都有些颤抖了,这明显是激动的表现。

    学以至天下,他苦心经学,马上要步入黄土,有什么能比的上自己的心血流传千古。

    看向苏云的眼神都变得热切了,没有了刚才那般无欲无求的高深。

    “真的能把我的书,变成千千万万本?”

    “可以,只是需要点时间。只要模版做好了,以后每日能印千本。”

    老人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样,说道:“你需要我付出什么代价,或者说,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学生只想拜先生为师,在先生门下学习两年,还有就是出书之时,在先生名字的下面属上学生的名字,算学生协助先生完成,赚些名声。”

    郑玄不是小孩子,他知道对方是商贾,肯定是带着交易前来的,只是这个诱惑让他无法拒绝,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