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王行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 他都不是我爹

    看着如潮水般退去的流民和威武雄壮的军队,曹宁和身后剩余的军汉们长舒了一口气,他们如逃生天,喜极而泣。

    “公子,是老爷,是老爷”,佟欢激动地叫出声来,他们立在半山腰上,这里的视野极佳,可以避开在谷底时亘在眼前的林木和崖石清晰地看到在山谷间逶迤前进的军队。

    “曹大哥,多有得罪”,诸葛云湛眼中眸光一闪,喉管里突然发出声来,还不等曹宁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便被他一脚蹬翻在山坡上。

    “三公子,你这是干嘛?”

    曹宁顺着山坡上的碎石往山下滑去,军汉们慌忙不迭,他们伏身拽住曹宁的衣襟,却被他一齐带倒。

    “别管我,留住三公子”,曹宁很快转过念来道。

    “佟欢,快走”,军汉们依令而行,但还未等他们找回重心,诸葛云湛已然勾了佟欢一把,佟欢意会,两人踉跄着滑下山坡,向着远离大队人马的方向拔腿就跑。

    “公子,这个时候离开老爷是不是太危险了?”佟欢望着前方流民退去的谷地忧心忡忡地提醒道。

    “被我爹逮住了才更危险,到时候我要不被关个一年半载的,他都不是我爹”,诸葛云湛狂喘粗气,“天天待在小黑屋里生不如死,那才真是要了命了”,他抱怨。

    佟欢无奈地摇头,他显然没法理解诸葛云湛的痛苦,但他知道既然公子做了决定,他便会一直义无反顾地追随。

    诸葛爽很快率军抵达适才激战的场间,看着满地的尸体,他的眉头紧锁,心中忐忑。

    “诸葛大人,属下无能,没有看护好三公子”,曹宁伏身道旁。

    “什么……”,诸葛爽双目立马红润起来,“来人呐,先把他们给我绑了”,他怒不可遏地道。

    “大人,我们拼了命地护送公子,您不但不奖赏我们,为何还要绑了我们,我们不服……”,曹宁身后的军汉愤愤不平道。

    “你们害死了我的湛儿,我岂能轻饶了你们”,诸葛爽怒目圆睁。

    “大人,三公子没死,他是逃了”,曹宁很快意识到自己话语不周全惹来了误会,紧忙上前补充,“三公子趁乱将我们……”。

    “咳……这逆子……”,诸葛爽一拍大腿咬牙切齿道。

    “你们先起来吧”,寻着曹宁的指向望去,诸葛爽发现山谷的弯折前已然没了诸葛云湛的身影。

    “曾振、张亮,去把湛儿跟我抓回来”,诸葛爽短暂地思考,朝着身侧吩咐道。

    “得令”,两名裨将领着十数个官军旋马出阵,朝着曹宁所指的方向奋马追去。

    “七哥,我也去寻子侄吧”,诸葛爽身旁,青袍的道士自告奋勇,前两日正是他连夜赶回诸葛府将姚荃的动向告知诸葛爽,才有他亲自提兵入谷。

    “那就有劳九弟了”。

    道士甩动长袍,旋身离开。

    “大人,您此番擅自动了兵符,恐怕州公会怪罪吧?”诸葛云湛的身侧,管家诸葛青的长子诸葛忠明提醒他道。

    “这个不碍事,刘大人那我去通禀一声就可以了,回头你找你爹从诸葛府支出一千两银子发给弟兄们,王薄那老小子管州府钱粮,这笔军资他铁定会卡住不出”。

    “明白”,诸葛忠明颔首,“但是,大人,我有一事很不明白”,他说。

    “什么事?”

    “骆大人的书信您也拿给州公大人看了,可是州公大人明知道姚荃要造反,为什么还不发兵捉拿他呢?难道他是不信?”

    “不是不信,是有意纵容”,诸葛爽驳转马头,他捏住手中的马鞭在半空中打了个圈,山谷中的军卒们纷纷反转身形,后队变作前队,他们立在原地,等骑牌官接到诸葛爽的命令领到队前,他们开始顺着来路回行。

    诸葛爽抖动缰绳放慢马步,与前面的军卒们拉开几十步的距离。

    “这……我就更不懂了”,诸葛忠明挠挠头,他听的一头雾水。

    “刘成周是武人出身,他是‘魏王七校’之一,为人骄傲的很,他自然不会把姚荃放在眼里。”

    “所以……”,诸葛忠明活还没说出口,诸葛爽已然猜到了他想说什么,他摇了摇头,扬手制住诸葛忠明的话头。

    “沂州情况比较复杂,我诸葛家祖上是安国公的门生,王家是镇国公的门生,但无论是安国公还是镇国公,他们的势力都不在沂州,齐鲁之地本质上还是鲁王的势力范围,所以对于沂州,如我诸葛家与王家虽然都是世居沂州,但也不过只是在州府有些权势罢了,真出了什么大事,还是需要鲁王点头的。”

    “那怎么皇上会派魏王的人主政沂州?”

    “这是现今安国公长孙成泰、镇国公卢盛卿和魏王李瞻联合上谏的结果,这两年鲁王式微,三家有意吞并鲁王在齐鲁之地的势力,于是安插了刘成周来主政沂州与我诸葛家、王家分割沂州治权。”

    诸葛忠明感觉似懂非懂,“那这些又和州公纵容姚荃有什么关系?”

    诸葛爽哈哈一笑,“姚荃若是在沂州造反,你觉得朝廷会遣鲁王出兵平贼还是让州公领兵平贼?”

    诸葛忠明想了半天,“既然齐鲁之地是鲁王的势力范围,那肯定是鲁王出兵。”

    诸葛爽摇了摇头,“不不不,谁主政沂州,谁负责平贼。”

    “那平了姚荃的反叛以后,会发生什么呢?”

    “这几年鲁王势力虽然式微,但在朝堂依旧可以屡番插手沂州事务,沂州府但有钱粮军马之用也时常要与鲁王通气。州公履政沂州不过两年,根基浅薄,若平叛成功,朝廷自有功赏,有功有赏,底气就足,加上州公有魏王、安国公、镇国公三家撑腰,对于鲁王的指手画脚自然也就有了反驳之力。”

    “大人,是不是还有一点?”诸葛忠明听完诸葛爽的讲解,若有所悟。

    “孺子可教,着实还有一点,你说说看是什么吧”,诸葛爽轻捋长须,投来满意的目光。

    “既要平叛,朝廷肯定要开令沂州府扩军,而且还会调拨钱粮,拿朝廷的钱招兵买马,豢养军队,军丁们经过实战又可以提升战力,可以想象,虽然戡乱后州公还是沂州的州公,但明显戡乱后州公的实力必然可以连上几个台阶,甚至比一方节度使也不遑多让,天底下该是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吧”,诸葛忠明感觉自己的脑袋突然灵光四射,他滔滔不绝地分析。

    诸葛爽微笑着点头,诸葛忠明的话无疑让他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