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回 离怀县东归青州

    书接上回

    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田辰也就不再多做耽搁,与郭嘉一起,同要回去复命的徐晃作伴,直奔皇帝行辕(县衙)而来。

    到得县衙门口,徐晃与田辰、郭嘉拱手道别,然后告辞离开,自去寻找杨奉了。而田辰则和郭嘉一道,觐见天子。

    当徐晃回到杨奉处,却见杨奉、韩暹二人正在一起商议着什么。徐晃告知田辰欲辞行之事,便回营了。

    杨奉对韩暹道,“韩兄,你说这个田辰要走,是真还是假?”

    韩暹琢磨了一番道,“应该是真的吧。徐将军不是说,那个报信的小兵,连田辰刚被天子任命为青州牧的事情都不知道吗?”

    杨奉低头思索一番,点头神秘的道,“诚如韩兄所言,那就最好不过了。留这个田辰在身边,对我等大为不利。如今天子势孤,我等自当好好‘保护’天子,不让他受到伤害才是。”

    韩暹听出了杨奉话中之意,也非常认同的道,“杨兄所言甚是,所言甚是啊。不过~”

    说到这,韩暹忽然起身,走到门外看了一圈,这才回来和杨奉耳语道,“田辰走了,那曹操的五千虎豹骑兵却还在此,况且听闻曹操距离此地不过两日路程。若是他来到,那我们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杨奉呵呵一笑道,“韩兄不必担心。那李傕郭汜二人,经此一战虽遭重创,却未伤筋骨。不出两天,他们必定卷土重来。到那时,你我二人只需请天子下令,让虎豹骑迎敌,而我等则率兵马护送天子前往并州之地,那里有白波帅张燕等人的黑山大军十余万人。哼哼,到了那里,管他曹操还是袁绍,都得听天子的不是?我等便可挟天子令诸侯,与天下争锋。待时机成熟,便重举天公将军大旗,黄天当立,天下大吉!”

    韩暹听罢,不由自主的点头道,“还是韩兄深谋远虑啊,小弟佩服,佩服。”

    “哈哈哈哈~~”

    杨奉不觉心花怒放,仰天大笑不止。

    不得不说,这个杨奉还是有些政治头脑的,只可惜,没有那个能力罢了。

    话分两头,再说田辰这边。

    田辰觐见天子,把田楷的信帛交予皇帝。献帝看完,脸色立马暗淡了下来,久久不言。

    田辰见状,施礼道,“陛下勿忧。过两日曹兖州便会率兵前来,况且此间还有曹兖州五千虎豹精骑在,谅那些宵小之人也不能伤害陛下半分。”

    献帝听完,稍微放下心来。他慎重的屏退左右,仅留两个田辰不认识的人在身旁,对田辰道,“爱卿此言稍解朕之不安。这位是国舅董承,那位是议郞董昭,皆为忠贞之士,爱卿和他们要多多了解才是。”

    田辰听罢,明白了献帝的意思,这是皇帝在向自己示好。不过,董承的名字他没怎么在意,但这个董昭,居然被献帝称为忠贞之士,那他就不能苟同了。

    董昭,字公仁,济阳定陶(今山东定陶)人。东汉末至三国曹魏初的重要谋士、重臣。也是曹魏的开国元勋之一。

    这位被献帝称作忠贞之士的家伙,可是后来给曹操出谋,受封魏公、魏王的始作俑者。而且,此人一生换了三次东主,比三姓家奴的吕布还多一次。董昭先被袁绍提拔任命为魏郡太守,后来因为弟弟在张邈军中,由此受到袁绍的猜忌,欲想加害。董昭闻之,以觐见天子为由逃脱,半路被河内太守张扬留住,于是投靠了张扬。献帝东归之时到达安邑,董昭随同张扬迎驾,于是被天子拜为议郞。后来张扬与杨奉、韩暹意见不同,遭到排挤,被迫引兵回河内。而董昭则被杨奉等人扣押,不得同返。于是董昭劝杨奉引曹操为援,互为支持。

    杨奉这个笨蛋,居然听从了董昭的建议,派其往许县迎曹操前来。结果,曹操听从董昭之计,轻而易举的把皇帝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迎往许都。杨奉、韩暹不满,举兵攻打曹操,结果被打的大败而逃,投奔了袁术。

    从此后,或者说打一开始,董昭就在秘密的为曹操谋划,算的上是高级间谍。

    这样的人,居然被献帝说成是忠义之士,若非田辰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熟悉,怕是也会被这个面容白净,身宽体阔,貌似忠厚的胖子给骗了!

    不过,田辰此时可不敢表现出什么来,既然能把天子都给骗的团团转,那此人绝非易与之辈。况且,田辰也不清楚,此时的董昭是否已经与曹操勾结在了一起,若是自己稍有不慎,恐怕就会落人口实了。

    于是乎,田辰不动声色的与董承和董昭见礼,尽量的表现自然一些。所以,他先对献帝道,“陛下,臣受陛下隆恩,自当回兵平定贼祸,请陛下放心。另外,臣闻曹兖州名门之后,且曾首举义旗对抗董贼,必是忠贞之士。所以,请陛下放心,今后重振大汉声威,中兴有望。”

    其实,献帝也并没有把希望寄托于田辰身上,他最放心的,还是曹操。毕竟曹操的名声和实力,要比田辰大的多。因此,献帝对于田辰的辞行,也就不是太过介意了。

    献帝语重心长的对田辰道,“田爱卿此去定要小心,朕还需要田爱卿这样的人才,来辅佐朕再造乾坤啊。”

    田辰恭敬的对献帝道,“臣得陛下如此看重,感激涕零。臣定当好好牧守一方百姓,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献帝点了点头,又对田辰道,“爱卿以后有事,可直接联络这两位爱卿,他们自会禀报于朕。”

    “臣遵旨!”

    田辰老老实实听从献帝的话,自始至终表现的非常配合。这也让献帝非常的高兴。而董承和董昭二人,相视而笑,各怀鬼胎。

    田辰不再多待,与献帝一行‘依依惜别’。出来后,正好遇到了郭全一家人。

    郭全已经知道了田辰辞行的事情,也没有再多言,只是把郭蕴,和仅仅才三岁的郭淮交给了田辰,便去御前了。

    田辰自然不会对郭蕴无理,命亲卫帮助郭蕴去往大营安置,而自己则和郭嘉一起,礼节性的去杨奉大营辞行。

    来至杨奉大营,略微寒暄几句,田辰和郭嘉便离开了。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实在也什么必要同那两位啰嗦。

    最后,田辰和郭嘉,来到了虎豹骑大营,与曹纯和夏侯渊道别。

    听闻田辰要离开的消息,曹纯和夏侯渊都是一愣,俩人正在为田辰没怎么出力,就获得如此多的实惠赏赐而恼火呢。这时候,田辰居然吃干抹净了就跑,更让二人非常不满了。特别是夏侯渊这个急脾气,直接对田辰‘开炮’了。

    “哼~,齐侯可真是好算计啊。未立尺寸之功,却受天赐之赏,我等这些戮力向前之人,却毫无建树。如今,齐侯脱身而去,将护持陛下的大任又交予我等,却不知这敬候嫡脉的忠义之名,便是如此行事的吗?”夏侯渊冷嘲热讽的道。

    曹纯虽然心里也不舒坦,但他相对较稳重,故而静看夏侯渊闹腾。

    田辰听罢,面色不变,似乎充耳未闻。

    此时郭嘉却正色道,“夏侯校尉,请你注意。在你面前的是钦命青州牧、镇南将军,特赐开府的齐侯田大人,大汉文武官员,何时可以没上没下,没大没小的不尊礼仪了?”

    “你~~”夏侯渊想反驳,却不知道该怎么说。更何况,他就算说,恐怕也说不过郭嘉这位鬼才!

    郭嘉郑重的道,“田大人刚刚接掌青州,便遇到泰山贼越境扰民的事情,其心念百姓,故而着急返回,以平贼势。这也是天子同意了的。岂由得你在此胡说八道,大放厥词。轻则是汝不识尊卑,以下犯上;重则是你藐视朝廷、目无天子。请问夏侯校尉,你说你犯的是那一条?”

    夏侯渊听罢,脸色涨的如同茄子一般,话都说不出来。郭嘉说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合情合理,头头是道,任凭谁也无法反驳。

    曹纯见状,知道夏侯渊绝非郭嘉对手,便拱手对田辰道,“请齐侯勿怪,妙才他性子执拗,心直口快,并无恶意,还望齐侯见谅。”

    田辰根本没打算和夏侯渊置气,看到曹纯已经说了软话,便也就坡下驴的道,“呵呵,无妨,无妨。我们之间本为盟友,闲暇之时聊聊天、斗斗嘴,都当不得真的。”

    然后,瞅了瞅夏侯渊,呵呵一笑道,“还请妙才将军,把今日吾之所言,尽数报于曹公得知,多谢了。”

    “哼!”夏侯渊不服气的哼了一下,田辰只当他同意了。

    郭嘉此时却又不合时宜的道,“哎呀?夏侯校尉的鼻子如此不舒服,还是出去透透气吧。”

    “你~~~”夏侯渊被郭嘉气的七窍生烟,眼看就要拔刀出鞘。

    曹纯伸手按住夏侯渊,尽量冷静的道,“妙才!出去寻营!以免受到李郭二贼的偷袭!”

    夏侯渊心道,李郭被击败不久,怎么可能如此快的重整部队,况且这大白天,谁来偷袭啊!?

    有心不去,旁边又有曹纯往外推着,故而又想冷哼一声离去,却看到郭嘉朝着自己阴险的笑着,后背不觉一凉,只得偃旗息鼓的灰溜溜出去了。

    曹纯尴尬的朝田辰拱手道,“让齐侯见笑了。”

    田辰洒然摆手道,“将军不必如此。吾有一言相告,望将军切记!”

    曹纯疑惑的看着田辰,发现田辰非常郑重,便也正色道,“请齐侯赐教。”

    田辰走近曹纯,低声耳语道,“我等走后,请将军切要保护陛下周全,直至曹公到来。杨奉、韩暹二人心怀不轨,请将军务必小心。”

    曹纯听罢,身子一震,拱手对田辰道,“多谢齐侯提醒,末将晓得了。”

    田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招呼郭嘉,一道离开了。

    夏侯渊其实并未走远,看到二人离开后,马上回到营帐,询问曹纯情况。待得知田辰临走时的话,夏侯渊冷笑道,“他会有那么好心吗?再说了,明知杨奉、韩暹有二心,却还妄自离开,把责任推给我等,这算什么事啊?”

    曹纯沉默了一会,道,“也许田辰真有难言之隐也未可知。况且,泰山贼势大,连孟德都不敢轻视。再说田辰曾诛杀泰山贼首昌豨,此番泰山贼聚众闹事,怕也有为昌豨报仇的意思。”

    夏侯渊听罢,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道,“十万泰山贼,吾倒要看看,这田博远仅靠手下不满万人之兵,如何应付!”

    曹纯却叹了口气道,“是啊,十万之众,如何应对。”

    言罢,营帐中忽然陷入了莫名的静默中。

    话分两头,且说田辰这边。

    既然已经忙完了琐碎之事,田辰便开始准备回军之事了。

    经此一场激战,同归军可谓一战成名,剩下的这不足千人的队伍,反而是精英中的精英。以此作为框架,田辰非常自信,纪灵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重新练出一支满编的精兵。

    回到大营,田辰命令,翌日起行,尽速返回青州。

    第二天,青州大军在新任青州牧田辰的带领下,迅速离开怀县,往东而行。

    可田辰并不知道,在他走了三天,刚刚到达东郡的卫国(县)时,居然遇到了太史慈率领的‘横军’!这让田辰大惑不解。

    直到太史慈陪同贾诩见到田辰后,所有的谜题才彻底解开了。

    太史慈道,“启禀主公,文和先生让末将派人通知主公,言泰山贼聚众作乱,以此为由,让主公离开怀县,返回青州。末将没有提前与主公说明,特来请罪。”

    言罢,太史慈朝田辰拱手作揖,单膝跪地。

    田辰连忙扶住太史慈,没让他跪下,哈哈笑道,“子义有大功,何来罪责呢?快快起来!”

    然后,田辰又看向一直笑眯眯瞅着自己的贾诩,心中不知道是啥滋味。不过,他还是冲着贾诩躬身施礼道,“多谢贾大夫出谋划策,田辰在此,多谢了。”

    贾诩稍微侧了侧身,嘿嘿一笑道,“齐侯本就不愿多留怀县之地,吾只是略施小计,送齐侯一程罢了。实不敢当齐侯大礼啊。”

    田辰心中的震撼太大了。贾诩‘毒士’的称号绝对不是白给的。历史上能够在设计杀了曹操亲儿子曹昂之后,还能在曹魏势力终老,并且还得到曹丕的信任,这简直就是把人心看通透的大神啊。

    郭嘉发现田辰傻傻的不说话,便道,“文和先生有陈平之才,晚辈佩服不已。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在镇南将军府内,为齐侯谋划一二?”

    贾诩瞅了瞅郭嘉,看到这个小子居然也是和自己一样的满脸笑意,心中自有计较。他悠然道,“吾此番前往青州,只为那些孤本典籍,至于其他的事情,呵呵,老夫就管不得了。”

    郭嘉心中冷笑,但面上不显的道,“先生大才,屈居于书院之内,岂非明珠蒙尘?”

    “呵呵~”贾诩道,“郭祭酒此言差矣。老夫被天下人诟病太多,焉敢轻易再入仕途。如今,只愿好生学习,研读古籍,方为本心之愿。”

    田辰明白,贾诩这是在待价而沽,又或者说,是在观察自己值不值得他投靠。贾诩这种情况,与鞠义倒是很相似。不过,鞠义那边好办,贾诩这边就难了。

    郭嘉见贾诩油泼不进,水泼不出,便戏谑的道,“文和先生既然设谋,言泰山贼聚众一起,攻打青州。但现在却是假的,这又如何善后呢?一个处理不好,齐侯的声誉便会受到影响,得不偿失啊。”

    贾诩皮笑肉不笑的道,“这就得看郭大祭酒的本领了,老夫也无能为力。”

    “呃~”

    郭嘉被贾诩的厚脸皮彻底打败了。他本来是想借机难为一下贾诩呢,谁知道这糟老头居然如此的‘不/要脸’,直接把事情推的干干净净的。

    田辰此时也是有点挠头了。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离开天子,是因为泰山贼作乱。可现在发现是假消息,这可怎么交代啊。他求助似的看向郭嘉,希望能从这位鬼才身上看到希望。

    没想到,郭嘉却苦着脸半天没说话。

    “完蛋!绕来绕去,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田辰心中郁闷,欲哭无泪。

    这事可真不好办了!

    此正是:本离旋涡正得闲,远行方知毒士怜。鬼才欲请贾诩进,奈何良平不识缘。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