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回 聚贤才名将现身

    书接上回

    天子金口玉言,圣旨一下。田辰草鸡变凤凰,立马成为了名正言顺的一镇诸侯。田辰很高兴,但又非常伤感。看着眼前所剩无几的同归军将士,田辰很难受。

    但是,这种难过的情绪,必须尽快的平复掉,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着他。

    回到临时驻地,田辰命人尽快的为同归军将士疗伤,另外还下令,收敛阵亡将士的尸身,共同火化后,捡其骨灰,分装入殓,准备带回齐郡。

    正当田辰等人忙的不可开交之时,天子派出的钦差,携带圣旨前来。

    田辰不敢怠慢,连忙率人大礼迎接。经过一阵简化的礼仪之后,田辰郑重的接过了看似不伦不类的圣旨,心中稍安。

    为啥说是不伦不类呢,因为正式的圣旨乃是金色绢帛的,而这次给田辰的居然是素绢的。

    没办法,现实的条件只能如此了。

    田辰没有过多的纠结这些,反正只要有就行了。

    不过,对于前来传旨的大司农,田辰可不敢小觑。再怎么说,这也是九卿之一的官员。

    田辰恭敬的把这位大司农迎入账内,毕恭毕敬的道,“敢问尊使高姓大名?”

    那大司农对于田辰的态度非常满意,呵呵一笑道,“不敢劳齐侯下问,本官乃阳曲郭全。”

    田辰闻听,震撼不已。

    郭全,可能各位看官感觉非常陌生的名字。可对于田辰而言,这个老头可是不容小觑的。关键是他有个超级牛的孙子,是谁呢?

    郭淮!曹魏时期,总领雍凉二州军政的一把手,抵抗诸葛亮的大军统帅。

    各位可能会说,那是人家司马懿的事情,和郭淮没什么关系。

    呵呵,请各位去看一下《三国志》的记载,那才是真正的史实。至于演义,还是不要太过轻信的好。

    田辰非常想直接就问老头,你孙子在哪里?可后来又一想,恐怕郭淮还未出生,即便出生,恐怕也是个孩童而已。

    郭全看着田辰欲言又止的样子,轻松的笑着道,“不知齐侯有何不解之事?”

    田辰尴尬的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道,“不瞒老大人。晚辈白身出仕,对于朝廷的官员认识不多。今日见到德高望重的老大人,心中敬服不已,故而有些失神。”

    郭全听罢,哈哈大笑。他明白田辰的意思,毕竟一朝得道的神奇境遇,不管换了谁,恐怕都得消化一番,更何况这个‘单纯’的孩子了。

    笑过之后,郭全忽然正色道,“还请齐侯屏退左右,老夫有肺腑之言相告。”

    田辰一愣,转头看了看账内的人,除了郭嘉,就还剩下纪灵了,所以他摇了摇头道,“此处皆为吾之股肱,老大人但说无妨。”

    郭全盯着田辰看了一会,点了点头道,“齐侯果然有乃祖之风,佩服,佩服。”言罢,郭全突然压低了声音道,“齐侯当速离此地,回返郡治,迟则有变。”

    田辰闻言,与郭嘉交换了一下眼神,这才小声道,“愿闻其详。”

    郭全郑重的道,“听闻齐侯此番与曹操一起出兵勤王,而以曹操为主。可如今,曹操未到,齐侯则尽得好处。杨奉、韩暹二人,已对陛下封赏齐侯之事颇有微词,若曹操再有其他打算,则齐侯危矣。所以,老夫奉劝齐侯一句,早离是非之地,莫存贪图之心。”

    田辰细细品味着郭全的话,没有作声。

    而郭嘉则是点头道,“老大人所言极为有理,主公还需早做打算。”

    田辰听罢,无奈的道,“此时若走,必得理由。否则,便有欺君之意。况且,李郭二人虽然败退,未必不会重整兵马,再劫天子。如今勤王兵马多是疲惫之军,恐怕难以抵挡。吾若离开,恐遭人非议。”

    郭嘉呵呵一笑道,“主公过滤了。曹操大军距离此处,不过两天路程。李郭二贼即便要重整兵马,也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如此算来,主公此时离开,并无半点不妥。更何况,即便主公率军离开,也不过才两千兵马,于大局不会有过多影响。杨奉、韩暹二人,见主公离开,便会放松警惕,专心对付曹操。而虎豹精骑在侧,即便他们想独掌天子,也是有心无力。所以,主公此时离开,只需一个恰当的理由便可。”

    郭全听罢郭嘉的话,捋着胡子呵呵笑着道,“这位后生确实不凡,居然有如此见识。老夫倒是看走眼了。”

    郭嘉这次倒是没有表现的放浪形骸,而是恭敬的道,“太原郭氏与颍川郭氏颇有渊源,前辈此言折煞晚辈了。”

    “哦?”郭全眼睛一亮,道,“你是颍川郭氏之人?”

    郭嘉拱手道,“晚辈正是。”

    “呵呵,那你该叫我一声族叔了。”郭全笑着道。

    郭嘉听罢,不敢怠慢,纳头便拜,口称族叔。

    他父母早亡,在没有士族帮助的情况下,刻苦学习,故而才成就一身本领。可这个时代,对于门阀太过看重,如今有这么个九卿之一的高官认自己为侄,郭嘉自然不能免俗。

    郭全坦然接受了郭嘉的大礼,然后扶起郭嘉。老头从腰间取下一枚玉佩,交给郭嘉道,“此物乃太原郭氏信物,汝当好生保管。”

    郭嘉双手接过,恭敬道,“小侄多谢族叔厚赠。”

    郭全此时却叹了口气道,“吾已老迈,膝下唯有一子、一孙,与我跟随陛下左右,颠沛流离,实在困苦。吾儿郭缊,本为雁门太守,然则白波横行,失地免职。若奉孝愿意,请多多照看一二,老夫也就放心了。”

    郭嘉正色道,“既为族叔之子,便为奉孝之兄,请族叔不必担心。”

    田辰此时也道,“老大人若是不弃,可令郭世兄来青州暂避,稷下学院各种孤本书籍正缺人研习,不妨就让世兄去学院任职,如何?”

    郭全听罢,眼睛放光的道,“早就听闻齐侯重开稷下学宫,奉敬候所藏孤本典籍在内,并由大贤管宁翻译,供人免费阅读,实乃大仁大义也。若吾儿吾孙去往此处学习,真是善莫大焉。如此,老夫就多谢了!”

    言罢,朝着田辰拱手施礼。

    田辰侧身避开,连道不敢。可他心里那可是太兴奋了。如此不动声色的,就把郭淮这个未来的统帅弄来了,简直是老天开眼啊。

    事不宜迟,郭全马上起身告辞,回去向天子复命,顺便送自己的儿子、孙子来田辰大营。

    田辰更加重视,命令亲卫陪同郭全一起回去。他可不想出现什么纰漏。

    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离开的问题。

    田辰考虑了很久,都没有个太过隐秘又稳妥的办法。

    郭嘉道,“若是此时有谣言说泰山贼聚众一起,攻略青州呢?”

    田辰苦笑道,“奉孝此言没错,可谁去散播呢?再说了,青州据此五百余里,消息最快也要三天才到,这才是大问题。”

    正在两人商量的时候,忽然纪灵意气风发的闯了进来,嘴里还不住的道,“博远,博远!来了,来了!”

    田辰郁闷的看向纪灵,闷声问道,“连山说仔细点,什么来了?”

    纪灵满面红光的来到田辰跟前,郑重的一抱拳,非常严肃的道,“禀报主公,营外有一大将前来,请主公接见。”

    田辰看着瞬间变换嘴脸的纪灵,哭笑不得,他幽幽的问道,“所来何人啊?”

    纪灵此时却忽然压低了声音道,“杨奉部下大将,徐晃、徐公明!”

    “啊!!!”

    田辰噌的一下蹦了起来,“你说谁?”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呃~”

    纪灵看着田辰一惊一乍的模样,吓了一跳,稍微放大了点声音道,“河东徐晃、徐公明!”

    “我曹!”

    撂下了一句感叹语,姑且算是感叹语吧,田辰风也似的冲了出去,只留下了账内大眼瞪小眼的纪灵和郭嘉。

    “博远这是怎么了?”郭嘉奇怪的问道。

    “呵呵,奉孝有所不知,这徐晃可是个大将之才。依某观之,其才十倍于我!”

    “我曹!”

    好吧,又一句感叹词。账内只剩下了孤独的纪灵。

    “这俩人至于吗?”

    纪灵摇了摇头。

    “我曹!”

    最后一句感叹词说出,纪灵也冲了出去。

    为何田辰会如此失态?不用说,自然是徐晃的大名太过震撼了。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可以单独统兵对抗武圣关羽的人。连曹操都感叹有‘亚夫之风’的名将。田辰要是不激动,那才怪了呢。

    为何郭嘉会失态?这就要说一下了。自打郭嘉投奔田辰后,对于田辰手下那稀缺的将才,也是诟病不已。但当他看过太史慈和纪灵的统兵之能后,心中又有些安慰。郭嘉很确定,这俩人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特别是在太史慈单骑闯敌营,神射落帅旗后,郭嘉对于太史慈的评价被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对于纪灵,郭嘉开始并不在意,认为他不过是凭借与田辰的发小关系,而独立统兵的。可在见过怀县激战后,以区区五千新军,独抗五万西凉精锐,这样的本事可不是吹出来的。所以,郭嘉对于纪灵的能力也是非常满意的。

    可如今,纪灵居然说这个叫徐晃的比他牛x十倍,虽然有些夸张,但肯定能力在纪灵之上。对于求贤若渴,特别是对于武将有强烈需求的田辰势力,如此的良将当然会让郭嘉失态了。

    至于纪灵,呃~那是因为账内没别人了,而且,他也得去给众人相互介绍认识啊。

    当纪灵刚刚出了营帐不远,却早早的见到田辰和郭嘉正一左一右拉着徐晃的手,热情的往大营内走来。

    等几人近前后,纪灵就发现徐晃的脸上洋溢着激动、兴奋、居然还有一丝羞涩的神情。

    激动、兴奋,可以理解的。毕竟在杨奉那里,无法完全展示自己能力的徐晃,被刚刚荣升一镇诸侯的田辰好一通夸耀称赞,而且亲自出来迎接,给足了他面子,这让徐晃有种得遇贵人的感觉。而青州的二号人物,居然和田辰一起出来迎接,那就说明整个青州势力,对于自己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徐晃的预期。

    最后的这个羞涩~~~,怎么说呢?毕竟让俩大男人,手拉着手生怕自己跑掉一样的左右护持,心情可以理解,动作就有些暧昧了。

    田辰看到纪灵,哈哈笑着道,“连山啊连山,你可真是为吾请来了一位大才啊。博远在此多谢了。”

    言罢,田辰松开拉着徐晃的手,郑重的给纪灵躬身一礼。

    纪灵赶紧侧身让开,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啊!”

    看田辰起来后,纪灵又道,“如今主公已为诸侯,如此大礼对待部下,会让人诟病的。还望主公今后多多自持,莫要率性而为了。”

    田辰皱了皱眉道,“什么诸侯不诸侯的。难道连山忘了我们的誓言吗?为天下定难,为百姓谋福。誓同生死,不离不弃。我还是我,本心不变。”

    徐晃听闻田辰的话,心中感叹,如此的主公,怎不令属下戮力齐心。

    实际上,在天子接见田辰时,杨奉那不合时宜的表现,就已经让徐晃非常不满了。可看到田辰自始至终对于天子的毕恭毕敬,对于部下的真情流露,都让徐晃非常的赞许。此番前来,本是受杨奉之命,前来走个形式上的过场,恭贺田辰荣升。没想到,田辰对于自己的重视程度,让自己颇觉意外,这就使得徐晃的心里有了念头。

    乱世之中,非只君择臣,臣亦择君也。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名臣择主而侍。’这个时代的跳槽,是非常正常的。

    可徐晃还是有些犹豫,毕竟杨奉目前在此地的实力,远远超过田辰。自己若是轻易离开,难保杨奉不会借机发难,到时反而不好。

    虽然田辰对于自己异常热情,但却只字未提招揽之事,恐怕也是因为担心这个。

    正在此时,账外卫士来报,说有紧急军情送达。

    徐晃见状,起身准备告辞,但却被田辰挽留了,言曰都是朋友,并无避讳。

    传令兵快速跑了进来,单膝跪地,大声道,“禀报田太守,泰山贼臧霸,与孙观、吴敦、尹礼等人,聚众十万,北攻青州。青州刺史田楷大人,命小人前来求救,还往大人早日率军返回,平定贼祸!”

    “起来吧。”田辰朗声道。

    那小兵起身,然后双手高举一个锦囊,恭敬的走上前,递于田辰手中。

    田辰接过,从中取出信帛,细细观看。

    而此时,旁边的郭嘉却道,“你回去告诉田楷大人,天子已经下旨,命田辰大人接掌青州牧了。至于田楷大人的官职,恐怕还得看天子的意思。”

    那小兵明显一愣,然后连忙拱手道,“小人不知此间情况,还望田青州勿怪。”

    田辰呵呵一笑道,“不知者不怪。你辛苦一下,回去通报田楷大人,就说吾立刻上报天子,然后班师回程,平定贼患。”

    “诺!”

    小兵也不多说,拱手应诺,转身离去。

    徐晃全程看完,眼睛一亮,起身对田辰道,“齐侯若要离开,当尽快启程,否则将夜长梦多。”

    田辰点了点头,然后走到徐晃身前,感叹道,“没想到,刚与公明相见,却马上就要分别。吾心中实在难舍。若公明得空,请往青州一游,吾定扫榻而待。”

    徐晃眼眶一热,拱手道,“某乃一莽夫,得齐侯如此看重,心实感激。且待某安排妥当,必往青州叨扰。”、

    田辰听罢,抬眼望向徐晃,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某些异样的情绪,皆都心照不宣的点了点头,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此正是:既得圣旨欲脱身,自有大才谋乾坤。名将唯敢暗投奔,田辰只好瞒外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