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药不能停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 抽丝剥茧

    杨争离开草棚的时候,雨下得并不大,所以他沿着拒马河的边缘,一直绕着自家的田产,走出了数百米的距离。

    在这数百米之内,杨争看到了七道口子,这些口子都是被人挖开的,湍急的河水沿着三尺宽的口子,灌进了自家的田里,已经有了大面积的水涝。

    杨争对于粮食的收成,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但是眼看着将要收获粮食了,地里却灌进了这么多的河水,这绝对不是好事。

    这时候,凝儿已经带着三五个人跑了过来,看到自家公子站在入水口前,急忙吩咐着人动手,将这些入水口全部堵住。

    “公子……这……这绝对是有人在背后动了手脚,要不然绝对不会这样!”凝儿气的跺脚。

    杨争的目光闪烁了片刻,冷声询问道:“这块地平时都是谁在打理?”

    “都是庄子上的佃客……”凝儿小声的说着。

    杨争点了点头,目光望向了不远处,心底越发的凝重起来。好在自己发现的及时,如若不然的话,当这场大雨过后,拒马河的河水开始暴涨,这块地里的收成,只怕剩不下多少。

    地里平时由佃客打理,本不该出现什么问题,但却变成了现在这样,只怕这里面还有他不知道的门道,看样子他这段时间,可真的要打起精神了!

    “好狠的心……”杨争皱着眉头说了一句,不由的深吸了一口气。他自己都不敢确定,一旦这块地里没有了收成,那么杨家将会面临着怎样一种局面。

    “凝儿姐姐……已经填好了!”这时候,那三五个庄稼汉子,已经将入水口堵死,虽然还会有河水倒灌进来,却已经对收成没了影响。

    “快快找地方避雨!”凝儿大声的喊着。

    这时候,雨水大了起来,拍打在麦秆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几个庄稼汉听到凝儿的话,转身纷纷向着远处狂奔,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还对着凝儿和杨争,微微的弓了弓身子,以表达自己的尊敬。

    “这是庄子上的张六子,一直是咱们杨家庄子上的客户,那几个都是张六子的子侄们,也都是咱们杨家的老人了!”凝儿在一旁小声说着。

    杨争点点头,举步向着马车走去。

    上了马车之后,瓢泼的大雨便落了下来,好在有马车挡着,几个人也算不上遭罪。

    吱嘎吱嘎的车轴声,没有被雨水湿润,反而变得更加尖锐了起来,杨争也不敢保证,这辆马车还能够行驶多远的距离,不过赶回雄州城应该没什么问题。

    看来马车也该换换了!

    杨争一路阴沉着脸,回到了城内,立即叫来了孟二。

    孟二来的时候,脸上还有些紧张,不知道自家公子叫自己过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不过他能够从杨争的脸色看的出来,杨争现在的心情很不好。

    “去查一下房掌柜和齐家的关系,另外打探一下城外庄子的事情……”杨争沉着声音说着,顿了顿,才道:“最好打听一下齐家小姐现在在做什么!”

    “公子,您打听这些事情做什么?”孟二小声的问了一句。

    杨争冷笑一声,“当然是为了能够吃上饭,否则咱们就要饿死了!”

    孟二愣了一下,还想要再问什么,看着杨争的脸色不好,急忙灰溜溜的出了厅堂,冒着大雨的出了杨家的大门,消失在了雨幕之中。

    凝儿沏了茶,送到了杨争面前,小心翼翼的退到了一侧。

    杨争抓过了桌子上的账本,心底的怒气在不停的燃烧着,自己还没找房掌柜算账,就糟了别人的暗算,如果不是发现及时的话,只怕城外那一千亩良田,不会有多少收成。

    一旦收成没了,杨家收不上租子,那只有一个凄惨的下场。

    现在的杨家,虽然算不上风雨飘摇,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千疮百孔。房掌柜这只硕大的家贼隐藏在暗处,还有齐家的人在虎视眈眈,另外加上城外庄子上的佃客,这林林总总的加起来,还真是让他有些头痛。

    杨争可以肯定,这件事情和齐家有很大的关系,但却不知道房掌柜在这件事情里面,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杨争甚至怀疑齐芊荨,可能在也参与到了这件事情里面,否则碧儿怎么会冒着瓢泼大雨,跑到田里去看风景?

    一碗茶喝干净之后,孟二还没有回来,杨争仔细的查看了一下账本,挑选了几处漏洞之后,便随手放在了一侧,在书架上取了一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朝廷令法的书籍,里面或多或少的记载了一些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事情,其中关于农田水利法的记载不在少数,这让杨争的眉头渐渐的舒展开来。

    他知道王安石的一些变法,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朝廷面临的危机,但变法仍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这农田水利法的实施,本意是改造水利、造福农田,但却成了某些地方官员捞取政绩的手段。

    兴修水利的确会造福百姓,也能够致使农田得到最大的好处,但如果某些事情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便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在王安石变法后期,大宋官员们跟风者甚多,他们甚至不明白变法的意义所在,但却知道一味的讨好,比如兴修水利成了面子工程,真正能够有利于农田的却很少。

    这样一来,官员们纷纷效仿,水利工程的确有了很多,政绩也在稳步提升,但对于下层的百姓来说,农田却并没有得到改善,也没有任何的好处。

    这种只做表面的工程,什么时期都存在,但在这个时期尤为泛滥一些。

    随手将这本书放好,杨争不由的叹了口气,王安石变法的好坏,数百年之后仍是有人争论,或许真的解决了大宋一部分三冗的负担,但却给大宋带来了一个最大的坏处,那便是新旧党争所产生的内斗!

    王安石在变法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民间多有怨言,而且侵犯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这也导致他将自己立于了大部分人的对立面。大宋王朝的内斗,便是从他变法的第二年开始的。司马光、文彦博以及欧阳修等一干人等,视王安石新法如同虎狼,展开了一系列的强烈反弹,这使得原本对待外敌懦弱的大宋王朝,又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内耗。

    这场内耗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北宋王朝的覆灭,却也间接的影响了北宋的国力,对于整个大宋朝廷来说,的确算不上什么好事。

    大雨还在继续,窗外已经泛起了一层的白色烟雾,雨水沿着房檐滴落下来,溅起噼里啪啦的声响。

    临近夜幕的时候孟二回来了,即便是手里面提着雨伞,但身上依旧被水雾浇透了,看着有些狼狈。

    “公子,小的出去都打听了一下,都说房掌柜和齐家没什么交情啊!”孟二一双眼睛盯着杨争。

    杨争眉头轻蹙,“那齐家的事情,都打听清楚了么?”

    “齐家倒是听说了一些,但……”孟二有些犹豫,目光躲躲闪闪的,“但说的都不是什么好话,想来应该不是真的!”

    “都说了什么?你说来我听听!”杨争的脸色沉了下来。

    孟二迟疑了一下,说道:“公子,瓦肆里有人在说,齐家之所以把女儿嫁给您,那是因为咱们杨家城外的那块地,齐家是看中了咱们杨家的地,所以才想着用自家的女儿来换!”

    “呵,好大的野心……”杨争冷笑,没想到当初娶了齐芊荨,背后竟然会有这么多大的门道。

    “齐家……”杨争眯起了眼睛,看样子所有人都觉得这杨家好欺负,不但家里养着家贼,连外人都时时刻刻的惦记着。城外的那块地说大不大,但说小也绝对不小,千亩的良田放在大家豪门之中,或许不会太在意,但如果放在这雄州城的话,也算是有了一些资本。

    这样看来的话,田里的事情必然是齐家做的,杨争也没有想到,嫁妆的帐还没清算,这齐家却又在背后搞出小动作,莫非真是当自己好欺负么?

    “公子……”孟二抬起头,看了眼杨争,然后接着说道:“公子,外面的人都说,齐家现在生意做得很大……咱们要是被齐家盯上了,那还能有好日子么?”

    “齐家主营丝绸么?”杨争转过头,看着孟二。

    孟二愣了愣,“公子,雄州城所有人都知道,齐家主营的是丝绸和布帛,难道您忘记了?”

    杨争摆着手,眼神一闪,“对了,齐家小姐最近有什么动作没有?”

    问出这话的时候,杨争内心还有些期盼,他认为齐家是齐家,齐芊荨是齐芊荨,两者或许不能够混为一谈,而且在他内心深处,也希望齐芊荨能够与齐家划清界限,并且这件事情里面,也不希望有齐芊荨的某些影子。

    “齐家小姐最近有些动作,据说在找人收粮,而且合股的人不是特别多,大家都知道她没什么钱财,所以不准备与她参股!”孟二说道。

    杨争点着头,把玩着手中的茶碗,神色一点点的放松下来。看来齐芊荨并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否则怎么会缺钱呢?如果她真的参与到了这里面,那便是和齐家打成了一片,齐家怎么会眼看着她没钱收粮?

    想到这里,杨争的嘴角竟然露出了一抹笑意。

    “凝儿,明天去一趟双柳乡,帮我办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