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药不能停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 关门大吉

    凝儿有些狐疑的看着自家公子,感觉公子笑的有些奇怪,一时间有些想不明白,愣愣的站在了原地。

    “先下去吧,明天还有事情要做!”杨争抿着嘴角一笑,将两人赶了出去。

    两人离开之后,杨争随手的取过了几本账单,将里面的数字暗暗的记在了心里,眼中掠过一丝精芒。

    现在可以肯定,齐家对那块地已是虎视眈眈的,恐怕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最主要的是房掌柜这个人,让杨争现在还有些摸不透。按照孟二的说法,齐家和房掌柜没有什么往来,但是杨争凭借着自己的直觉认为,齐家一定和房掌柜有些龌蹉的勾当。

    孟二虽然办事圆滑了一些,但毕竟是个下人,让他去打探某种消息的话,一时间恐怕难以得到真相。

    外有恶棍虎视眈眈,内有家贼凶相毕露,这杨家还真的是一座布满了蚁穴的大堤,或许在某些机缘巧合之下,这座大堤便会彻底的坍塌崩溃。

    收了账簿,杨争转回了自己的屋子,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才躺到了床上。弱肉强食的概念,早就在他的脑子里形成了,无论是在后世还是在现在,想要过的舒服一些,就不能够太过于善良,这也算是他的人生信条。

    房掌柜和齐家既然已经出招,那自己就绝对不能被动的挨打,毕竟只有千日做贼的道理,却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齐家和房掌柜既然不想让自己好过,那自己又何必在这里装孙子呢?

    真当我杨争的脑袋,是面团捏的呢?

    听着窗外哗啦啦的雨声,杨争嘴角带着冷笑的入睡。

    第二天清晨,天空中仍是布满了铅云,云朵仿佛降得更低,压得人有些无法喘息,不过雨水却小了下来,不再如昨日一般滂沱。

    杨争吃过了早饭,将凝儿叫到了一侧,仔细的叮嘱了几句之后,这才赶着凝儿离开。

    看着凝儿脸上布满了羞红和恼怒,杨争脸上才收起了恶趣味的笑容,然后转身带着孟大与孟二出了杨家大门。

    这两兄弟各自撑着伞,跟在了杨争身后,还真的让杨争有了一种狗腿子的感觉。

    三人冒着微弱的小雨,一路晃晃荡荡的向着书局走去,倒也引来了不少目光。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杨争的口碑有所回转,让周围的街坊邻居都露出了笑容。

    过了两条街,杨争已经远远的看到了养之书局。如同他所预料的一般,养之书局的大门依旧紧闭着,几块门板仿佛生锈了一般,死死的挡住了外面所有的人。

    杨争平复了一下心绪,嘴角已经露出了冷笑,“拆开门板……”

    孟大和孟二愣了一下,“公子,拆开门板做什么?”

    “少废话,赶紧拆了门板,公子我自然有些用处!”杨争督促着。

    两人有些尴尬,不过杨争这么执意,两人也拗不过,将手中的伞暂且挂了起来,从杨争的手里接过了锤子,几下子便将门板砸开。

    这些门板都是黄花梨木的,硬度上没有问题,但依旧架不住孟二的锤子。

    门板被孟二砸开,露出了一道缝隙,这缝隙足够两人钻进去,所以孟大抱着节省的心态,钻进了门板里面,从内而外的将所有门板取开。

    天上虽然下着小雨,但周围瓦肆与茶楼上依旧有人,杨争与两兄弟的动静,早已经落在了这些人的眼睛里,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向着养之书局的方向望来。

    “杨家傻子这是在做什么?”

    “该不会又犯病了吧?”

    “谁说不是呢?好好的书局,怎么说拆就拆了,这又是抽了哪门子的疯……”

    周围有人小声议论着,不过却没有阻挡住杨争的动作,当书局大门打开之后,杨争迈着四方步走了进去,目光向着书局内扫了一眼,也是暗赞了一声。

    这书局内的布局,可以称得上雅致,两侧的墙壁上摆放着书架,上面堆积着大量的线装书。在内墙上挂着孔子画像,画像下面摆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还有香炉与茶具,在两侧摆放着两只梨木椅子。

    杨争上下的打量了一下,感觉这书局的面积果然不小。

    “公子,现在怎么做……”孟二凑了上来。

    杨争没有说话,缓步走到了书架旁,抽出了一本《左传》,随意的翻动了两页。

    “元年春王正月……”

    这一卷《左传》乃是福建版印品,虽然福建版印品流传甚广,但书籍质量确实最差,照比杭州版与国子监的印品,要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书局内外的数十卷书,基本上都是福建版印品,这让杨争有些眉头轻蹙。

    杨争本就是读书人,对于书籍的好坏,早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现如今流行于世面的书,最为珍贵的便是国子监的印品书籍。这些书籍无论从纸质还是墨迹上,都要高于别的书籍一筹,其次是余杭的印品,而福建版本的印品,反而是最差的一种。

    书局的布局还算雅致,但书籍的质量却落了下乘,而且这几十卷的书籍也卖不了多少钱,倒真是平白无故的浪费了这铺子的地段。

    “公子,接下来咱们做什么?”孟二再次小声询问道。

    “哦……”杨争哦了一声,指着周围的书卷,“全都搬到家里去,注意不要被雨水淋了,免得受潮毁了这些书卷,如果实在不行的话,都用布包裹住,宁可多浪费一些力气,也不要做出毁了声誉的事情!”

    “搬走?公子,咱们搬走了的话,那这书局卖什么?”孟大憨厚,自然是反应不过来。

    “多嘴!”杨争瞪了孟大一眼。

    孟二急忙点头哈腰的答应了下来,开始收拢书架上的书卷。这些书架上一共也没有多少,所以收拾的非常迅速,孟大转到了后堂,在后堂发现了几箱子书卷,杨争略微的查看了一下,发现这些书卷虽然放置的时间有些久了,却仍旧散发着墨香的清新,显然保存的非常得当。

    “收起来,全都送回府里!”杨争转身回了前店。

    坐在椅子上,沏了一壶茶,杨争脸上挂着笑容,带着一股从容自信。按照他的计算来看,这时候也该来了……

    果然,外面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杨争抬了抬眼皮,看到一名五十多岁的中年文士,身穿长衫快步的走了进来。

    房掌柜!

    杨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脸上立即露出了和煦般的笑容。

    这位房掌柜五十多岁,面白长须,一身灰色的袍子,显得有着几分儒雅的气质,若是光从这相貌上来说,也算是后世那种中年大叔,看着让人隐隐有些敬仰。

    “东家……”房掌柜进门之后,先是愣了一下,急忙走到了杨争身前,“东家,您这是在做什么?莫非是要毁了这书局?你可知道你这么做,会惹来别人的嘲笑啊!杨家立足在这雄州城,本就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但您竟然一手砸了书局,这要是传出去的话,对您的声誉可是有影响的……”

    杨争不紧不慢的喝了口茶,心底冷哼了一声,几次上门都没有找到这老狐狸,逼迫之下才现身,一出现便张嘴闭嘴的声誉,让杨争内心有些反感。

    “东家,你倒是说话啊,您要真是这样纨绔,那我宁愿将这书局交出去,也不愿意看着杨家在你的手上落魄……”房掌柜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好,那便把书局交出来吧!”杨争抿嘴一笑。

    房掌柜愣了一下,他只是随口这么一说,没想到杨争竟然答应了下来,这让他有些骑虎难下,本就是一句置气的话,却眼看着要成真了!

    杨争笑眯眯的看着房掌柜,一直在盯着他眼神中的变化。

    房掌柜的脸色沉了沉,拱手说道:“东家,我在杨家几十年,兢兢业业的为杨家做事,也算是了解您的为人,您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杨争嗤笑了一声,暗骂了一句脸皮厚,这老小子是不打算走啊,这么快的给了自己一个台阶,却口口声声为了杨家。

    “房掌柜啊……”杨争压着嗓子,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你觉得咱们这养之书局的利润如何?”

    房掌柜眉头轻蹙,“利润的确不多,但我杨家好歹是官户出身,一味的追求利润,有损我杨家的声誉,这贩卖书籍本是传播圣人之道,以教养天下人为己任……”

    杨争摆了摆手,“这些话的确不错,只是杨家的账目一直是房掌柜在做,也知道杨家现在的状况如何。传播圣人之道,的确是我杨家的家风,但杨家人也需要吃穿住行,所以杨某今天擅作主张,便将这书局关门大吉了……”

    “关门大吉?”房掌柜一听这话,脸色又是一沉。

    “没错!”杨争押了口茶,和煦的道:“书局经营不善,自然要暂且关门……”

    房掌柜冷着一张脸,呵呵一笑,“这样说来,东家是用不到房某了?”

    “这是哪里的话?”杨争故作惊讶的看着房掌柜,放下了手中茶碗,拉着房掌柜的手说:“别担心,我杨家做事一向和善,即便是我杨家门前的一条狗,我杨家也从来都没有亏欠过,更何况房掌柜为了我杨家付出良多?这些年杨家的生意以及田里的收成,都有赖于房掌柜,我杨争即便是不开这书局,又怎会舍了房掌柜呢?”

    房掌柜听着这话,脸色稍好,却依旧斜眼望着杨争。

    杨争凑到了房掌柜的耳边,压着声音的说:“我将书局关门之后,并非是想着舍了这铺子,而是要用这间铺子做点别的生意……”

    “东家是想要做什么生意?”房掌柜冷笑,脸上一丝一毫的恭敬之色都没有。

    杨争也不在意,而是一脸笑着说:“布帛!”

    “布帛?”房掌柜愣了一下,嗤笑着说:“东家,你莫非是想要在齐家的碗里抢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