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元
字体: 16 + -

第6章 东方木连露

    天色快到卯时(早晨五点到七点)了,“勤政殿”值守廊里的三公九卿们已经在这里待了一整夜。天略略有些发亮,但依然是阴沉的。这就和众人的心境一模一样,找到皇帝的消息传回,让众人的内心透出一丝光亮,但是又很快湮没在浓重的黑色中。在深夜找到皇帝的是刘太傅的儿子同时也是他的弟子,刘庚生。他已经步入中年,整个人和他父亲一样显得老成持重,不过又多了一份优雅与从容。

    他并不是在居君安排他去的城西南找到的皇帝,甚至根本就没把居君的安排当一回事。出发的时候,他的父亲“太傅”刘苑告诉他什么都别管,先直奔“贵平侯”府。“贵平侯”的家人肯定不知道杜放现在去了哪里。但是他们一定知道,杜放在此之前的几天去过哪里。他的想法和他父亲一样,要找到皇帝,第一站肯定是到“贵平侯”府。因为他对于“贵平侯”杜放非常了解。别人以为他就是一个浪荡公子哥儿,刘庚生知道浪荡只是他的外衣,他具有一些常人难得的可贵品质,比如忠诚,比如细致。这些品质是在座的很多三公九卿都不一定完全具备的。

    杜放带皇帝去的地方,从来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着周密的安排,至少他自己会先去几次亲身感受一下。只有那个地方能打动他,并且能事先确认好皇帝的安全,他才会带皇帝去。刘庚生带着一队南军,敲开“贵平侯”府,因为他是“贵平侯”杜放的老朋友,又是德高望重的刘太傅的儿子,再加上那份盖着“太常”和太后印玺的文书,“贵平侯”家人马上告诉他杜放前一天曾经去过阳城公主家。然后他就带着人,赶到了阳城公主府中,立马看到了师兄赵一飞,也就很快找到了皇帝。找到皇帝时,他还有些兴奋,但是皇帝此后的举动,却深深震撼了他,甚至比这场超级地震更让他震惊。皇帝似乎并不着急,竟然要等一等,让他先回去,并让他通知三公九卿直接到未央宫上早朝。

    按照“仁学”的要求,圣君应该以民为先,社稷次之。但是眼前这个皇帝显然并没有把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大夏”子民的生死当回事,也没把“大夏”两百年的江山社稷当回事。他竟然还要等一等。他不知道这等一等的代价有多高吗?他曾经的师叔,他父亲曾经的师弟,天下第一人孟子居说过:“符合君道的皇帝才是君主,不符合君道的皇帝就是一个独夫。”孟子居是刘庚生最佩服的人,奇怪的是孟子居倒并不讨厌这个荒淫之主,还愿意为他出力。去年,他作为皇帝的特使潜入到帝国东部,去了解诅咒“大夏”走向灭亡的“谶语”的来由。

    孟子居一开始和“黑墨教主”的现任“钜子”一起修炼“世道”,后来又和他的父亲一起修炼“仁道”。他对于“世道”,“仁道”都有很多开创性的见解,在这一点上,“黑墨教”历任“钜子”和他的父亲都远远不及。用孟子居的标准来评价成皇帝,显然就是一个独夫。难道还要为这个独夫尽忠吗?为君主尽忠是“仁学”的最高标准,千百年来是“仁家弟子”的处事准则。但今天这个准则在刘庚生心里已经接近崩塌了。他甚至不能理解孟子居既然把道理讲得那么透彻,为什么还愿意为这个独夫效力。

    30年前的那场“大夏”军队和“匈国”“聊国”联军的空前大战中,孟子居是这出戏的主角,其风头甚至超过了御驾亲征的宣皇帝。本来双方的战事非常焦灼,胜负就在一念之间。是孟子居打马而出,在万马军中斩落了“匈人”前任单于的首级,改变了整个战场的形势。他拎着“单于”的首级从几十万“匈人”大军中慢慢走回的镜头深深震撼了这场大战中的每一个人,包括“聊国”的国王,他似乎被吓破了胆。随即率领“聊国”军队退出了战场。随后就是“大夏”军队对孤军奋战的“匈人”军队的屠杀。再然后,“聊国”和“大夏”媾和,“匈人”则不得不签下了城下之盟。“大夏帝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孟子居当时效力于宣皇帝当然是对的,不仅因为宣皇帝是一个符合君道的君主,更因为这是决定整个族群命运的一战,作为这个族群的一份子,当然要最大限度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现在的这个荒淫的皇帝真的还值得孟子居以及他自己来死心塌地地跟随与效力吗?他的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当“南军”其他7个队伍以及他的师兄弟们投来敬佩的眼光,羡慕他率先找到皇帝时,他却没有一丝的喜悦,有的只是困惑和彷徨。他听到“南军”某些校尉低声道:“‘太傅’的公子也挺会装的,我们向他庆贺,他都不抬头看我们一眼,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他懒得理他们,正想打马走开,突然看见迎面飞驰了几匹骏马,几匹骏马到了临近皇宫的地方,竟然还不放慢速度,打马加鞭从刘庚生身边飞驰而过,显然有很急迫的情况。刘庚生看见骏马上中间的人一手拿着一封“飞雁传书”,“又出什么事了,怎么跑得那么急?”想着想着,他更加焦虑了。

    飞骑传来的“飞雁传书”被送到了还在“勤政殿”值守廊等着上早朝的三公九卿处,有卫士接过“传书”递到了“大司马”居根手里面,居根本来身体就不好,一直在养病。昨天晚上在值守廊待了一夜,身体已经异常疲劳,脸色有些发黄。再加上,皇帝不在宫中的消息又让他急火攻心。整个人感觉有点发颤,摇摇欲坠。他正端着茶,有些哆嗦的在喝水。就对卫士说道:“交给翟司徒吧,请翟司徒把‘飞雁传书’的内容给各位大人讲一讲。”

    翟司徒接过卫士手里的“传书”,初略看了一遍,大声说道:“是‘东都’留守冯鹰发过来的‘飞雁传书’。内容主要是告诉朝廷,‘聊国’派遣了新的‘遣夏使’,已经在昨天出了‘聊国’国境,进入了‘大夏’的领土,这个新任‘遣夏使’是他们的当朝太子,木村连男。和同母所生的公主,木村连子。冯鹰已经派了‘九虎将’之一的史雄和孟子居的关门弟子楚尔去迎接。”

    “大司马”居根皱着眉头喃喃道:“木村连男,木村连子。木村是‘聊国’王室的姓,连男和连子是名。姓和名的第一个字,加在一起,不就是……不就是……木连吗?”想到这,他的手抖得更厉害,一下子没抓住,茶杯掉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茶水四溅,茶杯碎了一地。众人的脸色从沮丧变成了恐惧。他们的表情彷佛就在说——那个不详的“谶语”来了,终于来了。他们在心里齐声默念着那首诗:“东方木连露,百万饿鬼出,代夏者当涂,木连巨人捕”。木村连男踏上“大夏帝国”不久就发生了这场惊世骇俗的地震。木连来了,地震如果处置不当,真的会带来几百万饿鬼,那后面会发生什么呢?“大夏帝国”的命运会走向何方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