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重炮帝国
字体: 16 + -

第六十三章 意外之喜

    高羽低估了这个时代的人为了保住头发和身上的汉服的勇气,大有登高一呼,从者云集的既视感。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同时也是冲着每人二两银子的赏钱来的,此时正值农闲,跟着高家军去启程便能得半两银,攻克南平再加一两半,说不定还能抢点,路上管吃管喝,怎么算都不亏本。

    闽地山多,民风彪悍,很多人打的就是这个主意,有吃有喝有路费,哪怕是去看个热闹也好。

    高羽不知道的是,他不按常理出牌,彻底打乱了黄熙胤的部署。

    原本邵武府守备田文宣是接受了黄熙胤命令领兵一千支援南平,结果走到半道上听说高家军有两万多人,吓的不敢再前进一步,屯兵半道不再往前。

    原本打算投诚的曹彦林立刻闭上了嘴巴,把之前的话又咽了回去。

    固若金汤的南平城,一下子变得岌岌可危。

    连黄世良都被吓的肝颤,原本他打算借着南平三面环水的有利地形,拆毁大桥,在城外阻击高家军,最好能来个半渡而击,一举击垮高家军。

    结果一看这漫山遍野的两万多“大军”从六七个地方同时过河,急忙缩回城内,绝了出城浪战的念头。

    高羽借此机会搭建了六条浮桥,从容而渡,将南平城围的水泄不通。

    “大人真乃神策也。”节堂议事,赵廷玉半是实话,半是拍着马屁道。

    “黄世良和柳元两个孙子,估计被吓出尿来了。”冯大宝也笑道。

    大帐内的众将一听,皆是一乐。起初高羽召集这么多民壮,很多人都不解,因为这些民壮真要打起来,极有可能是一触即溃,到时候帮不上忙不说,还会冲乱主力。

    现在一看,高羽不按常理出牌的决策是对的。

    要不要乡勇民壮助阵首先看对手是谁,若对手是满清八旗那种百战精锐,兵自然越精越好,否则一旦大崩溃,便是兵败如山倒。

    但黄世良不过是一卫所指挥使,手下一帮卫所兵,柳元召集的也是民壮,战斗力丝毫不比自己这边招募的民壮强。

    如此,兵员自然是多多益善了,两万多大军,上来就先把城内的卫所兵和民壮吓的三魂去了两魂半,主动放弃城外的所有关隘、堡楼还有水面优势,龟缩于城内。

    南平之险峻,不光在于城池三面环水易守难攻,还在于外面有不少咽喉关隘,都是打阻击的理想之地,完全可以凭借地利节节抵抗,挫敌锐气。

    然而这些都被吓破了胆的守军放弃了,等到高家军从容不迫的将南平城围成铁桶,实际上南平的守城优势已经丧失了一大半。

    高羽也很振奋,如此好的效果,同样出乎了他的意料。

    心说难怪李自成、张献忠喜欢裹挟老百姓,别的先不说,就说这乌泱泱的数量,还没开战就把守军给吓个半死。

    不过有利就有弊,高羽还是很清醒,命令高家军的营盘驻扎在前面,民壮的营盘驻扎在后面。万一城中守军出城袭营导致民壮炸营的话,那就就玩砸了,众将也知道要害,仔细安排。

    城中守军确实被吓破了胆,一夜无事。

    第二天天亮,高羽下令大军制造攻城梯和少量简易投石机,下午便开始攻城。

    两万人士气正盛,还可利用一下,若是泄了气,就只能徒耗钱粮了。

    一声令下,四面城墙同时发动进攻,高羽用的策略也很简单,重赏。

    每次攻击,第一个攻上城头的人赏银一百两,第二名到第五名赏银三十两,第五名到第十名赏银二十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民壮中混杂了很多亡命徒,为了银子连命都可以不要。

    战斗一开始,南平就在风雨飘摇。

    城内守军只有三千多人,四面城墙,每一面就只能均摊到八百人,兵力捉襟见肘。

    高羽将高家军也撒出去助战,没机会就让民壮上,朝城头倾泻火力,有机会就尝试占领城墙。四面城墙不分主次的猛烈攻击,让黄世良大感吃不消。

    民壮攻城,城头必须有人守卫,否则高家堡的主力混上城头就完了,城上防守,立刻就会遭到城下火铳兵一波一波的弹雨倾泻,造成不小的伤亡。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同样是鸟铳,高家军的鸟铳射程远了三十步不止,弓箭火铳够不着,只能被动挨打。

    高家军还有大炮,一面城墙一面城墙的轰,将藏身的城墙垛一点点削平,守城仅有的几门佛郎机快炮,也在高家军的炮击下损失殆尽。

    更可恨的是高家军的疲劳战术,民壮人数多,一波接一波的冲击,延绵不绝,打退了一次又一次,往往第一波刚刚被打退,下一波又上来了。

    他们战斗力确实不咋地,攻城意志也不坚定,往往冲到城下就撤退了,但自己无法对他们视而不见。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

    黄世良顿时感觉末日将至,兵力相差太悬殊了,这样下去,手下的那点人不伤亡殆尽也会被活活累死。

    甚至连晚上都不能休息,高家军每晚必发动一次夜袭,第一次触不及防差点被夺了门,让守军每晚都心惊胆战,得不到充足的休息。

    守城的物资也被消耗了很多,再这样下去,南平十有八九是守不住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和他一样焦急的,还有高羽。

    未经训练的乡勇和民壮,果然难堪大用。

    重赏之下确实出了勇士,但这些勇士只是为了拿钱,不是为了夺城,往往跳上城头比划几下,就赶紧下城回来领赏。

    偏偏自己还不能不给,若是逼迫他们,他们见风险太高,有命拿银子没命花,恐怕连做“勇士”的人都没有了。

    而且随着时间拖延,乡勇民壮的那股子气慢慢磨灭,许多人开始失去了热情,不尊号令,甚至成批成批的趁夜离开,招呼都不打一声。

    再这样下去,自己就要铩羽而归了。

    毕竟是攻城,高家堡几次混在民壮中的偷袭都被打退,伤亡了不少人。高羽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此刻的城内城外,都诡异的同时认为,自己的赢面随着时间流逝,正在一点点的变小。

    如此又过了两天,就在高羽一筹莫展的时候,哨探回报的一则消息,让他兴奋的直接蹦起来。

    柳元黄熙胤黄世良竟然趁夜跑了,往北退往顺昌,随行的兵士约有三百人。

    高羽白天围城,晚上为了防止被袭营炸窝,收兵在东南,西北方向是基本不设防的,只在一些比较关键的渡口位置,放置了少量哨探。

    这原是无奈之举,结果却刚好泄了柳元黄熙胤的拼死抵抗的心思,三人叛变投诚都是惜命之人,只为求名利富贵,从来没想过要与城共存亡,眼见守城兵丁伤亡了三四成以后弹压不住,有反水的危险,所以便带着各自的铁杆家丁弃城逃跑。

    相比于高羽,他们遭受的压力更大,万一白天破城,他们将插翅难逃。

    “羽哥,我去追杀,不能让他们跑了。”刘二虎急忙道。

    “大人,哨探队有马,我去。”侯小六也开口道。

    众将纷纷请战,这些天各队伍都伤亡了一些人,都憋着一股气。

    高羽沉吟了一下摆摆手,“算了,黑灯瞎火的,穷寇莫追,你们准备一下,天一亮准备接收城防,眼下平稳的把南平接收过来才是头等大事,为防止民乱,民壮一律不许进城。”

    裹挟的这些民壮,随意性和自主性很强,放入城中就是一场灾难,他们分分钟就会变成暴民和土匪。

    “是。”

    众人领命。

    天亮后,南平守军发觉柳元黄熙胤黄世良等人不见,顿时大乱,约摸一个时辰后,在一个叫丁坤的城门守正带领下出城投降。

    高羽缴了他们的械,安抚之后,便派高家军接收城防,民壮则全部拦在城外,为了安抚他们,此前承诺的银两当场双倍发放。

    对于少部分聚众闹事、要求入城的不良分子,高羽坚决镇压,二十多颗人头挂起之后,再无人敢要求入城。

    同时高羽竖起招兵大旗,按照当初承诺的那样,开始招募兵员,立过功、受过伤的优先,许多人听闻高家军高额的收入,踊跃应征。

    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外加招兵分化,民壮的不满很快平息下去。

    通过此战,高羽发现自己的军事战略有些问题,就比如说这次攻城,若是自己手上有三四千受过训练的辅兵,就不会那么被动。

    精兵政策没错,但精兵贵,成本高昂,用来攻城太不划算了,此次高家军伤亡了不少骨干,每伤亡一个高羽都心疼。

    一支军队要攻城拔寨不光要有精兵,还要有成本相对低一点的辅兵。精兵野战,辅兵攻城,只有这样才游刃有余,好钢用在刀刃上。

    满清在这一点上就玩的麻溜,攻打城池的都是让投降满清的绿营汉兵上,伤亡由他们承担,八旗精锐只需要在后面押阵即可。

    毕竟城头丢下来的石头、滚木、火油等东西可不认你是不是精兵,该伤的一样伤,该死的一样死。

    这便是高羽此次竖起招兵旗的重要原因,数量在很多时候确实是一种很有力的优势。正好这批青壮攻打过城墙,又愿意加入高家军,是再合适不过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