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当球长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基地初成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距李明接收两家工厂已经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李明过得非常充实,每一日都有忙不完的事,虽然很累但也很开心。在李明日日夜夜的忙碌下,后世和明代两地各项事务的进展都很顺利,没有超出李明的控制。

    后世这边,翡翠、古玩、名贵木材等陆续进行了拍卖。拍卖过程都比较顺利,也都拍出了满意的价格,让李明获得了近十亿的资金,解决了李明一直以来的资金压力。

    在这些东西拍卖以后,李明暂时停止了剩余物品的拍卖,打算过一段时间再拍卖,以防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而惹出麻烦。

    手上有了充足的资金,李明便大力的进行发展。

    在这一个月中,李明组建了一个新的公司,然后将几个工厂作为子公司整合到新公司下面,而这个新公司就成为了集团总公司。

    集团公司的建立过程比较复杂,李明因为时间有限,主要都是交由李明的两个好哥们来完成的。而两个哥们也不负李明的期望,不到一个月便完成的任务。

    目前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是李明,财务经理是庞涛,人事经理是许诺,另外还通过猎头公司招聘了一个总经理掌管公司的日常事务。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两个好哥们并没有管理公司的经验,如果直接让他们管理怕会把公司搞得一团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因此只是让他们管理两个比较重要的部门。

    招聘的总经理姓张,原先在一家民企担任总经理,但因为董事长那管理学毕业的儿子想要当总经理而不得不让位。张经理之前做了十年的经理,管理经验非常丰富,在本地有良好的人脉关系,再加上他的口碑比较好,品行也比较端正,因此李明选择了他当总经理。

    在李明将下面的几家工厂整合到了集团公司之后,几家工厂也交由集团公司进行管理。如此便解放了李明许多时间。

    目前,李明只需要在总公司下命令即可,省却了一次次跑各工厂的时间。

    集团公司成立后,立即大量招聘人手,建立各个部门,如今基本框架已经完成,后续只需持续进行完善即可。

    资金充裕后,李明便让集团公司在附近的一个化工园区里收购了一家生产日化产品的工厂。

    这是一家主要生产肥皂、洗发液、沐浴露等洗护用品的工厂,面向的客户主要是酒店和宾馆。因为明代的卫生问题非常严重,百姓的卫生习惯普遍很差,李明担忧未来会因这些问题给基地造成重大损失。于是便让人收购了这么一家工厂,以解决山谷基地日益严重的卫生问题。并且在收购完成后,李明就急切的下达了相应的生产任务。

    后世的公司走上正轨后,李明也将自己的心思更多地用在明代事业的发展上。

    这一个月来,陆和泰几人已经陆陆续续地招收了三百多个流民,超额完成了李明发布的任务。虽然城外流民还有很多,但再招收下去会让引起官府怀疑的,因此李明让陆和泰几人停止了流民的招收。

    流民的数量比原计划多招了一百多人,主要原因是现在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节,城外流民的数量有一定的增加。

    三百多人口的增加,使的山谷基地的安置压力大增,一方面要照顾这些人的起居生活,另一方面又不能让这些人闹事。

    为此,李明和一帮手下忙前忙后,才勉强将这些人安置好。

    三百多个流民中,青壮占了一大半,有一百七十多人,剩余妇女六十多人,小孩五十多人,老人三十来人。其中青壮全部划到工程组,负责山谷基地的工程建设,由何立和卢宇达任正副组长;妇女全部划到辅助组,负责山谷基地工程建设中的辅助工作,由王小宝的老婆王氏任组长,并在其中选了一个叫周娟的任副组长;小孩五十多人除去还在喝奶的5人,其他人不管男女都安排进了学校学习;最后剩下的老人组成一个后勤组,负责烧水、做饭、带孩子等事务。

    王小宝一家已经被李明请到山谷基地来了。李明给王小宝的任务是从周围的村子里招一些可靠的人到山谷做家丁,同时成立情报机构搜集情报,至于王小宝的两个小孩则统一安排到学校学习。

    目前山谷基地内的流民,加上原先的佃户,以及新近一个月招收的家丁,人员已经过快四百了。大量的人员虽然让李明的各项建设任务可以正常地进行,但也让山谷基地的卫生问题严重恶化。

    首先是排泄问题。明人并没有后世人那种不得随地大小便的习惯,经常是找个隐蔽的地点就直接大小便,导致山谷基地的许多地方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屎臭味,让路过的很是不好受。虽然李明已经让人建设了几个集中厕所,然后在山谷基地颁布严禁随地大小便的命令,但效果并不明显。为此,李明不得不安排家丁24小时进行巡逻检查,同时对违反规定的人禁食24小时,最终才纠正了明人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其次是个人卫生问题。明人并没有后世人那种早晚洗脸、刷牙,天天洗澡的习惯,经常是很长时间才洗一次,身上的味道也都很重,让李明非常的不舒服。

    为此,李明让工程组的人在山谷内建设了一个集中浴室,并采用后世购买的两个锅炉进行供热。为了浴室的建设,李明费了很大的力气。从图纸设计到材料购买,再到工程建设,都是他亲自负责的。

    浴室建成后,李明向山谷内的所有人统一发放了从后世订购的工作服,从内到外,从上到下,每人五套。不同的分组颜色不同,李明城内带来的手下的工作服是黑色,家丁的是黄色,工程组的是淡蓝色,辅助组的是红色,后勤组的是深蓝色,学生的是绿色,如此便可通过衣服颜色确定各人的职责。

    同时李明还向所有人统一发放了后世刚收购的化工厂生产的肥皂、牙膏等清洁用品,并要求所有人早晚洗脸、刷牙,天天洗澡,勤换衣物。同样,李明也安排了家丁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进行禁食处罚。

    最后则是日常卫生习惯。明人的卫生习惯很差,喝生水,饭前不洗手,指甲不勤剪等不良习惯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李明多次向众人解释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后,众人才慢慢改正了这些不良习惯。

    经过李明的努力,山谷基地又恢复了整洁、干净。

    山谷的明人初使时对李明的抱怨很大,各种强制措施弄的他们很不习惯。但是慢慢地,众人一点点开始习惯了这种干净、整洁的生活,他们发现,这样的生活才是人过得生活,反而他们之前的那种生活不像是人过的。现在如果再让他们回到以前的那种生活,他们决对会造反。

    看到这种改变,李明很欣慰。随着时间推移,山谷众人开始嫌弃以前的生活,对于那些肮脏、不文明的行为充满了鄙视。后面招来的新人,不需要李明派人去教育,便会有人自发地去说教他们,让他们改变不良的习惯。

    在李明的规划中,山谷基地首要建造的是学校和寨墙,次要建造的是流民居所。

    目前,山谷基地的学生都是在宅子里上课学习。但是宅子毕竟不是学校,地方小,设施不全,教学也不方便。教育是李明心中最重要的事业,只谈发展不谈教育都是无用的,社会的进步需要建立在教育的进步之上。因此李明把建立学校放在第一位。

    寨墙的建设则涉及到山谷基地的安全和隐私。一方面没有寨墙,敌人便能够长驱直入,另一方面没有寨墙,有心之人便能轻易窥探谷内情况。因此,寨墙的建设也被李明放在首位。

    至于流民居所则涉及到谷内的安定,毕竟草棚不是真正的房子,一旦到了冬季问题就会很多,因此被李明放在了次位。

    李明规划的学校是两栋三层的楼房,其中一栋为教学楼,另一栋为宿舍楼。教学楼每层设置六个室,每个教室可以容纳三十人上课;宿舍楼每层15间,每间容纳十二人,这样的一个学校可以满足前期的需求,至于以后是扩建学校还是搬迁学校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学校的建设地点选在了宅子的对面,一来这个地方是山谷最宽的地方,地方够大,满足学校场地的要求,二来离宅子近,方便李明去学校查看情况。

    学校采用砖混结构,承重梁、柱子、楼板、楼梯采用钢筋混凝土,隔墙采用砖块。虽然需要大量后世的建材,但是这样的房屋结构牢固,不容易损坏。

    另一个则是寨墙的建设。李明对寨墙的规划是六米高,五米宽,中间设置一扇五米宽的门,小河处设置钢铁栅栏。寨墙外侧防御面为5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内侧一面为砖结构,中间以石头填充。

    寨墙内侧规划了武器仓库,里面计划放置一些守城武器,未来有危机的时候可直接在寨墙上布置上武器进行防守。目前武器的问题李明还没完全想好怎么解决,李明并不想在后世大量生产武器,因为这样很容易出事。李明的初步计划是在明代这里建个武器工厂,但这样做并不容易,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因此打算过段时间再解决武器的问题。

    这样的寨墙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了,偷窥者无法轻易翻越寨墙,进攻者的火炮面对5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也基本无解。

    学校建设和寨墙建设都是比较简单的工程,因此李明让何立、卢宇达两人跟在一旁跟着学习工程建设。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经过一个多月的接触,李明发现两人对于工程建设知识比较喜爱。因此李明让两人主攻工程建设知识,计划等他们学得差不多之后就脱身工程建设去忙其他事。

    对于何立和卢宇达两人来说,自从开始学习“李氏家学”之后,两人便被这些知识完全吸引住了。作为底层的小人物,两人从小到大一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从来都只有在梦中才能吃饱穿暖,更不用说学习知识了。如今不光梦想实现了,还有机会学习知识。虽然学了只是“李氏家学”,不是科举用的四书五经,但两人却很满足。况且两人深入学习之后,发现“李氏家学”非常的神奇,特别是工程建设这一块知识,学好之后居然可以在大江、大河上建钢铁桥梁。

    李明曾经告诉两人,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只有这样两人以后才有能力改变这个社会。只要众人一起努力,未来人人都可以过上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的生活,并且人人都可以学习各种想学的知识,享受生活的美好。

    对于这种情形,两人完全不赶想象,虽然以前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这是不可能的,但两人抱着对李明的信任还是相信了,并努力按李明的要求去学习知识。

    在李明的指挥下,朴实的大明百姓干活很努力,没有谁偷懒,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寨墙的工程进度都很顺利。

    工人们虽然对于李明将钢铁放入水泥中做成混凝土的做法不认可,认为这是非常败家的做法,但这些人还是矜矜业业的按李明的要求进行工程建设。

    李明对何立和卢宇达两人教育很用心,并且再三向两人强调,不管以后做什么工程,都必须诚诚恳恳,实事求是,绝不能偷工减料。

    对于李明的教导,两人学的很认真,同时也将李明的话牢记在心里,并在之后的岁月里完成了各种大工程。

    通过李明这段时间的努力,目前后世和商州两地都有一个不错的开端。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李明知道,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一脚一个脚印,慢慢垒实基础,最终必然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