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当球长
字体: 16 + -

第十章 开业影响

    店铺的开业让商州城暗潮汹涌,凡是有点能力的权贵都想在李明身上吃点肉,喝点血。

    不过权贵们虽然想在李明身上吃点肉,喝点血,但目前大都选择静观其变。

    这些人都是人精,他们清楚情况,在大明这个世道里混,行事就不能不小心。若不查清楚情况就鲁莽行事,非常容易踢到铁板。如果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物,那结果就会相当的凄惨,轻则破财,重则破家。

    经过许多人的探查,开业那天,董管家对贾员外说的那些话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让众多权贵们一阵惊吓,均暗自叹息没有鲁莽行事,不然结局真的会很糟糕。

    就这样,商州城又安静了下来。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若最后证实李明背后并没有什么强力人物,那权贵们便会如猛虎一般扑上来,吃李明的肉,喝李明的血。

    这就是大明众多官员和权贵的写照,虽然是人上人,但仍不敢行事过于嚣张。不过在陕西,有一个权贵比较特别,那便是西安府的秦王。

    作为大明的王爷,地位高高在上,除了不能做造反的事,其他事是可谓是随便做。秦王府在陕西许多地方都安排有管事,商州城也不例外。

    秦王府在商州的管事是一位姓冯的管事,其主要负责管理秦王府在商州的生意,同时也为秦王府打听商州的一些消息。

    对于李明闹出的动静,冯管事一直很关注。对于李明的情况,冯管事也派出了专人进行调查,但是有用的信息不多。冯管事并不担心李明的后台如何,只是担心靠秦王府在商州城的力量拿李明没办法。

    冯管事最后决定看看能否假意与李明交给,然后骗他去西安城开店。冯管事知道西安城是秦王府的所在地,也是秦王府力量最集中的地区,一旦李明到了西安城,那到时候一切都由不得李明了。

    董管家回到山谷,将店铺引起的事端向李明禀报了一下。

    李明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发展,虽然内心有一点担忧,但却没有一丝慌乱。李明清楚,自已只需要安静的发展一两年时间,就无惧所有敌人。

    李明知道自已其实没有任何后台,因此采取了提前透露历史事件的方式来震慑敌人,让敌人摸不清自已的情况,以为自已身后有强大的后台。这种方法虽然不能长期使用,但在这个信息不怎么流通的时代,坚持个一两年也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让董管家放心,李明告诉董管家,他的后台绝对硬的超乎常人的想象。

    当然李明没有告诉董管家实际情况,他的后台是一个发达的工业社会,而且就算告诉董管家,董管家目前也是无法理解的。

    当然,为了避免敌人过于贪婪而失去理智,李明打算把店里剩下的货品销售完就暂停销售。

    李明感慨万分,几千年来,国人一直生活在官府的贪婪之中,有多大的权势才能拥有多大的财富,一但拥有过多的财富而没有与之相当的权势必将是个悲剧。

    李明坚定了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同时加紧建设基地,并早日建成武装力量。

    第二天,董管家早早地来到珍宝楼,然后向众人宣告:“感谢各位光临本店,目前海外珍宝就店里剩下的这些了,以后有没有要看海商的情况。这些海商少则一两年来大明贸易一次,多则七八年来大明贸易一次,很不确定,因此下一批货什么时候到也不确定。之前将这些难得一见的海外珍宝放到店里卖是为了打响店铺的名气,等这些海外珍宝卖完后店里将卖一些大明自产的珍宝,希望各位以后多多关照一下本店的生意。”

    董管家的解释比较合理,众人也都比较信服,他们也认为这些珍品的数量肯定很少,不可能大量供应的。

    因此董管家一结束讲话,众人就开始抢购剩下的货物,就怕出手慢了抢不到。这一天的生意比前一天还火爆,就连几个玻璃柜台也差点被人买走。如此也导致时间还未到中午,店里就没货可卖了。

    在董管家忙于店铺的事时,李明正忙于流民的安置。今日陆和泰带人招来了十几个流民,其中青壮占了一半,老人、妇女、孩童占了另一半。

    李明让人建了几间草棚暂时安置这些人。现在时节还早,春天刚过了大半,室外温度一天天升高,让流民住几个月的草棚影响不大。李明从董管家处询问得知,商州降温一般在深秋时节,而现在离深秋时节还有半年时间,只要在这之前建好过冬的房子就好。

    流民的安置费了李明很大的力气,也让山谷众人忙了一天。

    第二天一早李明便来到了中介公司,因为之前的两家工厂过户手续已经办好了。

    李明在接收了一堆文件后就直接赶往了家具厂,然后带着家具厂仓储人员到了园区内的一个大型仓库。

    这是仓库李明前两天抽空过来租下的,里面放满了从明代买来的各种普通和中档木材。

    李明计划让家具厂以这些木材为原料生产家具,然后以低于市场价一到二成的价格卖到市场上。这样一来可以将木材快速变现,二来可以打响家具厂的名气,为之后家具厂的扩建做准备。

    剩余的名贵木材李明并没有将其放入仓库。这是因为目前家具厂暂时用不到这些木材,相反放在这还容易招贼。对于这些名贵木材,李明先打算通过拍卖行卖掉一批用以增加现金流,剩余的计划做成奢侈品家具出售。

    老丁,李明买下的这家家具厂的车间主任。老丁在这家家具厂干了二十多年,从一个精力四射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

    作为一个将青春献给这家家具的老工人,老丁对这家家厂具有一种浓郁的感情。前几年看着工厂一日不如一日,老丁忧愁万分,但老丁只是一个搞技术的车间主任,对于工厂的经营无能为力。

    如今工厂卖给李明后,老丁也没有选择离开,一方面是因为李明那“一定会让工厂重新焕发活力”的承诺,另一方面则是对工厂的不舍。也因此李明任命老丁为家具厂的生产部经理,并让他劝说其他工人留下来。而老丁也没有辜负李明的期望,将大部分工人劝留了下来。

    今日李明一来到工厂,便带着仓储工人到附近的一个仓库运木材。老丁也跟着过来看看,原以为只是一些普通的木材,没想到却是一根一根粗大的原木。

    多年后老丁一直记得当时的情景。当大家随李明进入仓库后,所有人都惊呆了,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仓库满满的木头。仓库内充满着原木的气息,众人便在这气息中细细打量了仓库内的原木。

    这些原木最小的也有大腿粗细,最大的则需要三四个人才能抱住。作为在家具厂干了二十多年活的老木匠,老丁比在场所有人都清楚这些木材的价值。平常家具厂所用的木材大都是一些廉价的木材,但就算如此也要几千一方。而眼前的这一大仓库原木,属于价值比较高的木材,市场上价格多在一两万一方,粗略估计总价值超过一个亿,这对于一个年产值不过一两千万的小厂简直不得了。

    在惊讶过后,所有人都兴奋了,这些木材做出的家具属于中高端家具,如此工厂将摆脱之前以低端家具为主的局面。

    回去路上,李明告诉老丁这些木材是从一个好朋友那里拿的,价钱比正常市价低一些,因此工厂可以通过稍低的价格抢占市场。同时李明还让老丁招聘一些家具设计师和高级木匠,并告诉他过一段时间会拿一些名贵木材来试制家具,看看能不能打入高端奢侈品市场。

    老丁没想到李明还打算进军奢侈品家具市场,对此老丁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这已经有点超出了他的想像。

    在安排妥当家具厂的各项事务后,李明又赶去收购的机械厂。

    机械厂目前还剩一个副总经理,其他几个经理都选择了离职,因为他们对于工厂的未来并不看好。

    这位剩下的副总经理姓何名爱国,四十五岁,一个老实人。李明让其暂代总经理的职务,并许诺他未来若表现良好,则会正式任命其为总经理。

    “何经理,我之前了解到,机械厂的经营情况一直不是很好,你把具体的情况跟我说说。”办公室里李明也不客气,开门见山的就直奔主题。

    “好的,李总!我们这家机械厂成立于十五年前,一直都是接其他工厂的订单过日子。前几年形势好,各种订单来都来不及做,但这几年就不行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厂里接不到足够的生产订单,而且接到的生产订单利润也越来越低。如此几年下来,厂子就陷入了亏损,难以为继。之前厂里也想过其他办法,想要转型升级,开发自己的产品,但尝试了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因为投入越来越大,成果却一直看不到,就像一个无底洞一般。原先的老总看到这样的情景,怕把多年的盈利都亏进去,便不敢再投入了。”

    何经理对工厂的处境很清楚,知道只有转型升级,开发自己的产品这一条路可走。同时他也明白,这样做对资金要求比较高,风险也比较大。

    “原来这样啊!那现在厂里的工人还有多少,还能开工吗?”李明想要知道厂子能不能开工,因为明代基地的建设需要放多工具,李明打算让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

    “工人大约还剩一半,不过大都年纪比较大了,年轻工人走的差不多了。现在开工是能开工,但人手不足,产量会上不去。”何经理想了想回答道。

    “能开工就好,我现在也没多少活让你们做,主要就是生产一些铁掀、锄头、翻斗车等工具,不过工人还是需要慢慢招进来的,以后的活会慢慢多起来的。”

    之后李明在何经理的陪同下巡视了整个工厂,明白工厂的现状确实不行,工人们的心思也不稳。为此,李明承诺给工人们加薪一成,才勉强安抚了剩下的工人,稳定了他们的情绪。

    看到工人们不稳的心思暂时消失了,李明便下达了生产任务,让工厂重新开工。

    走之前,李明也向何经理承诺,未来会对工厂增加投资,开发自已的技术和产品,同时也要求何经理立即开展人才储备工作,不要等投资到了,没有人来研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