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讲过去的故事
字体: 16 + -

第五十九章 吉祥有余

    暴涨的河水也给南沟子带来了鱼虾。晚上收工的时候,贾仁义偷偷的来到了河边。白天他无意中看见了不知道从哪里冲来的一张渔网,正好挂在浸泡在河边的一棵大柳树的树根下。不仔细看,根本没人能够发现。

    “兴许网里会有鱼呢!”他心里暗想。

    等天色擦黑,贾仁义鬼鬼祟祟的来到河边,看看四下无人,就脱下鞋卷起裤脚下河了。他一只手小心翼翼的扯着一根粗树枝,另一只手试探着拉起了那张渔网。

    渔网被冲下来的时候被刮破了一点,不过整体还算完整。等贾仁义把渔网拉到一半的时候,“啪啦”一声,水面打起一朵浪花,一条鱼尾巴划出了水面。

    “妈的,还不小呢!”贾仁义心里猛地一跳,加快了拉网的速度。

    渔网被拉到了岸上,他终于看清了那条困在网里的鱼。这是一条足足有四五斤重的草鱼,在网里使劲儿的打着滚,想要挣脱出来。

    “哈哈,还想跑!”贾仁义嘴里嘀咕着,上前用一只手死死地按住这条大鱼,另一只手折断一根树枝。他把树枝的一头从鱼鳃插进去,又从鱼嘴里出来,再打成一个结,这条大草鱼就乖乖的被他拎在手里了。

    确认没人看见,贾仁义才拎着鱼往屯子里走去。快要进村的时候,他又觉得不放心,脱下了外衣把鱼裹了一个严严实实,捋着道边儿继续往家走。

    说来也巧,路上又遇见了那个嘴馋又风流的大鸭梨薛亚丽。

    “哎?我说贾大兄弟,这走道咋还溜边儿呢?”大鸭梨影影绰绰的看到了对面走来的贾仁义,就随口问了一句。

    “啊!没啥事。今天干活整了一身泥,回家洗洗。咋地?这天都黑了,又出去吃野鸡呀?”贾仁义的嘴也不饶人,和大鸭梨开起了玩笑。

    自打上次大鸭梨在刘胡来那里吃鸡的事曝光以后,屯子里的人就不再拿黑瞎子的事儿拿大鸭梨穷开心了,转而动不动就在她面前嚷嚷着“吃野鸡”。

    大鸭梨也听得出来贾仁义话里有话,那句“吃野鸡”还有另一层意思。不过对于这些,她倒是很看得开,一副无所谓的架势。

    “你管得着咋地?吃啥也轮不到你头上!”大鸭梨不甘示弱。

    一听这话,贾仁义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虽然他在一瞬间也觉得这想法有点儿危险。

    “鸡肉吃腻了,是不是得换换口味?”贾仁义说着,故意把手里的衣服一提,露出了半条鱼尾巴。

    借着昏暗的光线,大鸭梨也看到了这是一条鱼,而且个头儿不小。

    “你从哪整的这么大一条鱼?赶紧交村里去,让于书记看到还不批死你!”有了前两次教训,大鸭梨对于江海是有恨又怕。

    “别瞎吵吵!没人看到!告诉你吧,还真没人看到。怎么样?想不想吃鱼?上回吃鸡,这回吃鱼,给你来一个吉祥有余,嘿嘿。”贾仁义不怀好意的笑了。

    大鸭梨当然明白贾仁义肚子里装着什么花花肠子。

    “别来忽悠我!我看看真的假的。”说着,大鸭梨上跟前抢过那条鱼仔细看了一下。

    “这得有五六斤吧!”大鸭梨心里暗喜,一个主意从脑子里蹦了出来。

    “贾仁义,你知道你这是啥行为吗?我现在就去于书记那告发你!私自藏吃的,还想勾引良家妇女。你就等着蹲笆篱子吧!”

    这一下可把贾仁义吓坏了。原以为就大鸭梨这样嘴馋又风流成性的,一条大鱼轻而易举就能让他好好“开开荤”,没想到反让这老娘们儿将了一军。这老娘们儿是不是被于江海收拾怕了?这要是真的告自己一状,那不是要和刘胡来一个下场?想到这,贾仁义吓出一身冷汗。

    “你可别嘚瑟了!告我你能有啥好处?再说于书记能不能信你还两码事呢!”贾仁义嘴上说着,心里却发虚了。

    “他信不信我就不管了。于书记能不能再收拾你一回我也不好说。”贾仁义不是刘胡来,他没有刘胡来那股土匪的狠劲儿,大鸭梨根本不怕他。

    “真他妈晦气!”贾仁义一跺脚。“算你狠,这鱼我不要了,你拿回去吃吧!”

    大鸭梨等的就是这句话。

    “你说的哈!那我可就不客气了!”然后拎着鱼拧拧哒哒回家了。

    “妈的!没打着黄皮子惹一身骚!你还他妈良家妇女。你要是良家妇女,全屯子都没有一双破鞋了!”身后只剩下贾仁义狠狠地骂着。

    本来已经被破坏得千疮百孔的工农业生产因为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而再受重创,全国各地饿死的人数在急剧增加。

    旱灾,蝗灾,涝灾造成了粮食的大面积歉收,也让徐家村的这一年过得格外的艰难。

    终于在这个冬天,一直急速奔跑的大跃进的步子再也迈不动了!全国转入了调整、巩固的时期,人民狂热的情绪因为遭遇了饥饿和死亡的打击也早已冷却了下来。

    过年前,于江海的正式任命下来了:七区人民公社主任。因为于江海的主动要求,他还兼任徐家村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要兑现他不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就不离开徐家村的承诺。

    现在,江海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七区老杜书记身体越来越差,江海要分担大部分公社的工作。从七区到徐家村之间这条长长的乡间路上,经常会见到他奔波

    的身影。

    朱大志书记也曾经多次传话,让他注意休息,考虑徐家村重新选举一个书记。江海也给朱书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他现在就离开徐家村,就是没有完成朱书记交给的任务,他就成了逃兵。而且他心里已经对徐家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里也是他的家,这里的父老乡亲就是他的家人。他一定要让乡亲们吃饱穿暖才能昂着头,问心无愧的走出徐家村。

    朱大志了解自己的尖刀排长是个啥脾气,完不成任务牛都拉不回来。也只能由着他去了。

    今年的冬天依旧那么冷。

    这天,江海刚刚从公社里回来,在院子里和老村长聊了几句就回到了自己的屋里。小云正被三个孩子忙得团团转,看见江海进屋可算松了一口。

    “这天天都见不到你的人影。工作就那么重要,别说不顾家,连孩子都不管了。”

    江海习惯了她的抱怨,没有接话,而是低下头摸了摸兴国、兴泰的脑袋。又抱起来兴民,亲了亲他的小脸蛋儿。

    对于他和小云的这个家,江海没有什么特别依恋的,但是这三个孩子,他无时无刻不挂在心上。他也知道小云在家挺不容易的,可是他只能在心里感激,却无法真正的喜欢上这个人。

    “爸爸,我饿了。”兴泰抬着头,看着江海小声的说。三个孩子里面,长得最像江海的就是兴泰。圆嘟嘟的小脸,大大的眼睛,十分讨人喜爱。

    孩子喊饿,江海的心也很难受。小云来的时候还有一些口粮,可是江海执意把它交到村里食堂。因为小云和孩子已经按照食堂的伙食标准分配口粮了,他是干部,就不能违反规定在家里在私存粮食。朱书记给的饼干还剩下几块,在小云和老村长的极力反对下,才给孩子留下来冲水喝。为这,小云也没少埋怨他。

    “好儿子,再等一会儿食堂就开饭了。”江海努力的笑着说。

    “那今天还能有虾吃吗?”兴泰忽闪着大眼睛问到。他信了大人们的话,一直把蚂蚱叫做大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