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讲过去的故事
字体: 16 + -

第六十章 穷则思变

    “嗯,能有。要是没有的话爸爸就去给你抓好吗?”江海捏了一下兴泰的小鼻子。

    听爸爸这么说,孩子露出了特别天真的笑。

    哄完了孩子,江海脱下自己的外衣,放在洋铁盆子里洗了起来。原来的旧军装已经破的不能再穿了,江海才给自己换了一身中山装。因为只有这一身衣服,所以只要脏了,江海都是自己洗干净,再赶紧用炉子烤干。

    衣服还没洗完呢,二丫儿推门走了进来。

    这是二丫儿第一次登门。江海和小云对二丫儿的到来都有一点意外。

    “邱主任,你咋来了?是不是村里又出什么事了?”江海猜二丫儿不会只是来串门的,一定是有什么事要说。

    小云没说话,不过她看二丫儿的眼神里还有一丝敌意。

    二丫儿看江海在自己洗衣服,也有点意外。自然也看到了江海穿的棉裤有的地方已经露出了棉絮。

    “村里好好的呢,于书记你就放心吧!”说着,二丫儿拿出了手上的一个小布口袋,打开一倒,里面滚出几只小麻雀。

    “昨天晚上我家小宝儿在房檐子掏的家雀儿,今天给孩子们拿来吃吧。这么小的孩子就跟着大人一块儿挨饿,看着挺可怜的。”

    麻雀,因它喜欢在屋檐下搭窝,家乡人就叫它家雀儿。以前的东北,麻雀随处可见,一大群就成百上千。由于它还经常偷吃粮食,又得了一个不雅的名字——老家贼。每到夜晚,家雀儿进了窝以后,拿一把梯子搭在墙头,爬上去摸屋檐下的鸟窝,就会很容易的抓住它们。虽然能吃的都要统一交给集体食堂,但对于孩子们抓到的家雀儿,村里是不管的。把抓到的老家贼埋进炉火里烤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美食。

    “拿这干啥?给你家小宝吃吧,孩子正长个儿呢,都吃不饱。”弄清楚了二丫儿的来意,小云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他都大了,饿不了咋地。你们孩子小,不吃饱可不行。”说着,二丫儿捡起一只小麻雀递到了兴国兴泰面前。两个孩子还小,第一次见到已经死去了的毛绒绒的麻雀,还有一点害怕,不由自主的往后躲了躲。

    “呵呵这小样儿还害怕了。一会儿你就知道香不香了。”说着,二丫儿走到火炉旁边,弯下腰在炉膛里扒了一堆红堂堂的炭火,把几只麻雀埋了进去。

    江海看着这些,一直没说什么。他能猜得到小宝儿掏的家雀儿被妈妈拿走的时候会是多么的舍不得。孩子十岁了,正是能吃贪长的时候。可现在却要天天跟着大人一块儿挨饿。一定要社员们过上好日子,自己还欠着徐家村父老乡亲一个承诺。

    二丫儿又哄了一会儿孩子,一边和小云聊着家常。她知道小云对她有误会,有戒心,正好趁这机会拉近一点儿关系。

    江海抻着衣服在火墙上烤着,一层层热气散了开来。

    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二丫儿扒开火堆,从里面拨出那几只麻雀。顿时,一股诱人的香味儿飘满了屋子。兴国,兴泰兴奋的吸着鼻子,用力的闻着。

    “小馋猫,这回不害怕了吧。”二丫儿把家雀儿拿起来,和小云一起摘下烧烤得发焦的皮毛,撕下香喷喷的家雀儿肉放进兴国、兴泰的嘴里。两个小家伙儿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忍不住贪婪的用力嚼着,开心的笑着。兴民还不能吃,却也吸着鼻子四处找着香味儿飘来的方向。二丫儿和小云也忍不住开心的笑了起来。

    又坐了一会儿,二丫儿起身告辞了。

    “往后别抢小宝儿的东西了,孩子正长身体,还要上学,吃不饱可不行。”临走江海叮嘱了一句。

    “他呀!都大孩子了,也懂事了。没事的,放心吧。”二丫儿随口说了一句就走了。

    江海把衣服烤干,挂在了墙上的一根钉子上。

    “这两天我要进一趟城,去跟朱书记汇报一下工作,听听上面的新政策,顺便看看江山他们。”

    “这大冷的天你咋去?”孩子们吃饱了,小云的心情也好了一些。

    “冷也得去,不能因为冷就耽误了工作。”江海坐在炉子旁边,又随手在火里加了一根木头柈子。“杜书记让咱们搬到公社那去住,我想孩子们太小,就别折腾了。再说咱们一走,徐家村的乡亲们就会认为我再不管他们了呢。”

    “哪儿都一样吃不饱,不折腾了。”小云也是一样的看法。

    前些天,朱大志急匆匆的组织了一次大会。三年的“大跃进”终于熬过去了,朱大志整个人看上去也老了十几岁一样。现在国家政策调整,得赶紧规划方案,尽快的解决老百姓温饱问题,让一切秩序恢复正常。

    这次江海进城就是要和朱书记汇报一下他的想法。他想在七区开个头儿,不仅要解决温饱,还要富起来。徐家村就是他的试点儿。

    马车来到县政府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看见江海,朱大志一脸的兴奋。

    “江海,你可回来了!路上冻坏了吧?快喝口水暖和暖和。”说着,亲手倒了一杯水递了过来。

    “朱书记,您别忙了。我还行,冷了就跟着马车跑几步。你看,我都跑热了!”感觉到朱大志的精神头儿好多了,江海的心情也放松下来。

    “哎!这股风终于过去了!现在工厂全部复工生产,慢慢的就要走上正轨了!我这心那,也能放一放了。”心情好了,朱大志的话也多了起来。

    不过江海一直还关心一个问题。“朱书记,那您那个处分应该撤了吧?”

    朱大志一摆手。“处分还没撤,就留着它吧!当做一段历史的纪念。我也不想当更大的官,眼下只想尽快的让老百姓吃饱饭。江海,说说,你有什么打算没有?”

    江海喝了一口水,放下搪瓷茶缸。

    “朱书记,我还真有一些想法要和您汇报。今年受灾严重,粮食歉收。我更担心的是来年会不会还发生灾害。我的意见是开春就要做好一切准备。挖深水井,修水利,保住粮囤子。”

    朱大志点了点头,“继续说。”

    “还有,就是那些山林。大炼钢铁砍去了不少,剩下的一定要保住啊!最缺粮的时候是大山救了我们一命,我们要把它留给子孙后代,给他们留一口饭吃。”

    “嗯!”朱大志轻轻的拍了一下桌子,“这个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接着说!”

    江海又喝了一口水,同时也思索了一下。朱大志看出了他的犹豫。

    “有啥就直说!啥时候学会吞吞吐吐的了呢!”

    “是这样的,朱书记。”江海微微笑了一下。“我是怕我的想法再给您惹麻烦,您还背着一个处分呢。”

    朱大志也笑了,“如果你的想法是好的,对咱们县,对老百姓有好处,我不怕再被处分一次!说吧!”

    “朱书记,”江海脸上严肃了起来,“我看村里的食堂存在好多弊端,好多人习惯了吃大锅饭,不爱劳动,这样就影响了社员们的积极性。我想是不是把它解散了?还有,村里有很多社员有一技之长,我还想把他们组织起来,办村集体作坊。只是暂时还没有规定,不知道这样做行不行。不过我还是想试试,如果出了问题我自己负责。”说到后来,江海的眼神越来越坚定。

    朱大志一直看着他,也认真的听着江海说的每一个字。他知道,这样做是有风险的,至于风险有多大,他也无法预计。“大跃进”的风还没有完全过去,后面的事谁也不好说。同时他也清楚,江海说的这些是对的。他也在脑海里想过,只不过思路还不够清晰。今天,和自己的老部下一见面,思想上就碰撞出了火花。可是这火花能不能照亮一片天?还是会给他们自己引火烧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