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讲过去的故事
字体: 16 + -

第五十八章 人蝗大战

    片刻的惊慌之后,江海冷静了下来。他告诉自己,这个时候他是徐家村的主心骨,他一定不能慌。

    “这可咋整啊!”二丫儿指着在蚂蚱嘴下迅速变成白色的苞米苗儿,声音里带着惊恐。女人天生就怕虫子,更何况这些虫子正在啃食着她们的庄稼,破灭着她们生存的希望。

    “别害怕!这是好事!”于江海大声喊到。冷静下来以后他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有一次部队出去执行任务,后勤补养不足,几个山东兵带着他们烤蚂蚱吃。那个味道还是很香的。

    “啥?好事?”二丫儿一脸迷惑。

    “对,就是好事!天老爷给咱们送吃的来了!”江海的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还带着一丝兴奋。他又向着还站在地里被铺天盖地的蝗虫吓得有点儿发傻的社员们大声喊着:“社员们!赶快找家伙抓蚂蚱,今天晚上咱们还吃肉!”

    “不会是要吃这些蚂蚱吧?”大家伙儿心里还有一点儿迷糊。不过从这个于书记来了以后,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十分靠谱。社员们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一哄儿的去抓那些落在庄稼上的蚂蚱了。更有腿快的飞奔回屯子里去叫人了。

    只一会儿的功夫,全村几千口人就全部出动了。网兜,箩筐,筛子和盆子等各式各样的工具都亮了一个相,向着这些从天而降的蝗虫开战了。

    听于书记和村里的老人说蚂蚱确实能吃,而且还好吃,这些天天饿得前腔贴后腔的社员们都乐开了花。尤其是要保住庄稼,保住一年的救命粮,每个人都不遗余力的抓起了蚂蚱。打井队和拉水的民兵也迅速地加入进来,就连老人和七八岁的孩子们也统统上了阵。看上去,比过大年时候还要热闹。

    刚开始抓到的蚂蚱被送到了食堂,再后来成麻袋装好的就被马车拉到了场院里。捂死的蝗虫铺在场院的地上,厚厚的一层,还有人专门负责翻动晾晒。人们由最初面对蝗灾的惊恐变成了现在的喜笑颜开,欢天喜地。毕竟,眼下能吃饱肚子才是最为关键的。

    江海却深知这次蝗灾的后果有多严重。一个下午,村里所有的庄稼地都遭受了蝗虫的袭击,还有两个地块几近绝产。“蝗虫过后,赤地千里”。他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了蝗灾的可怕之处。

    今年的粮食减产已成定局,口粮不足正好用这些蝗虫来补。他赶紧找到了正在组织捕蝗虫的老村长。

    “于书记,这帮玩意儿来的太猛了,损失可不小啊!”老村长面色凝重的说着,都顾不上擦一把脸上的汗。手里还拎着一个面袋,里面已经装了大半下蚂蚱。

    “是啊,照这样下去今年可能连公粮任务都完成不了了。看样子一时半会儿这场天灾还下不去,咱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抓点儿蝗虫留着救命吧。”江海一把抓住一只落在脸上的蚂蚱用力的摔在地上。

    “这玩意儿喜欢热乎地方。我想天黑以后拢上火,还能多抓一些,也省得晚上它们再祸害庄稼。”老村长李宝山经历的多,做事沉稳,点子也多。他也是江海在徐家村最尊敬,最信服的人。

    “嗯,咱们俩想到一块儿了。我来找你也是要说这个。”江海说到。

    “这样吧,老村长,让第一拨人先回去吃饭,吃完就回来换岗。等晚上咱们再挑灯夜战。”江海觉得事不宜迟,赶紧和老村长一起布置下了任务。

    食堂里,师傅把蚂蚱放进大锅翻炒了几下,一锅的蚂蚱很快变成了金黄色,再撒上点儿咸盐花儿就出锅了。看上去颜色挺诱人,闻起来也没有什么怪味道,胆子大的就先尝了一口。

    “嗯!好吃!”没想到平时令人讨厌的蚂蚱竟然是难得的美味,社员们都争着抢着吃了起来。

    好久没吃上饱饭了,再加上开春后的农活让社员们消耗了大量的体力,这顿炒蝗虫着实让他们过足了瘾。

    五岁的兴国和弟弟兴泰坐在一条板凳上,手里拿着用竹签串好的蚂蚱,迟迟不敢张口。江海摸了摸兴国的头问:“咋不吃呢?可香了。”

    兴国瞪着眼睛问道:“爸爸,这是啥?能吃吗?

    江海心里有一些发酸,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二丫儿正好走过来,轻轻地抱起了兴泰,笑呵呵的说:“宝贝吃吧,这是大虾,可好吃了!”

    “真的是大虾吗?”兴国和弟弟犹豫着,还是咬了一只在嘴里嚼了起来。

    “好吃好吃!真的是大虾!”兴国开心的喊了起来。两个孩子天真的样子引得周围的社员也跟着哈哈大笑。而作为他们的父亲,江海这时候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等天色黑了下来,徐家村四周的田地里升起一堆堆的篝火,和附近村屯的篝火连在一起,照亮了整个夜空。人们大呼小叫的声音也混成一片,彻夜不眠。

    这场人蝗大战整整持续了三天。几千人轮番上阵,从蝗虫的嘴里抢庄稼,顾不上休息,甚至不敢多睡一会儿。徐家村所有的耕地无一幸免,三分之一已经绝产,剩下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唯一能给人以安慰的就是全村抓到了几千斤的蚂蚱留作口粮。活着,还有希望!

    这场战斗的结束也是在下午。眼看着蝗虫越来越少,又恰好着一阵凉风吹过,西北的天空一片黑压压的乌云飘过来。乌云似乎是蚂蚱的克星,这些肆虐了三天的虫子害怕得像一阵风一样向远处飞走了。

    热闹了三天的原野突然变得安静了。

    蝗灾,一直发生在黄河流域以南,东北很少见到大规模的蝗虫迁移。可就偏偏在这样的一年,在乡亲们挣扎在饥饿这条生死线上的时候,它们来了。毁掉了大片的庄稼,但同时也送来了最需要的粮食。这不知道是大自然的惩罚,还是老天的恩赐。不过这一切已不再重要,都随着一场及时到来的倾盆大雨宣告结束了。

    在江海的记忆里从未见过家乡下这么大的雨。两天三夜,原本干裂的土地不仅喝得饱饱的,而且每一条地垄沟都成了一条小河。快要见底的南沟子也出了槽,河水灌进了村里。村南面的两趟房子家家都进了水,无法居住。

    江海带人去地里排水,清除内涝;老村长忙着安排家里进水的社员找住处。好在平时大家乡里乡亲的,都比较热心帮忙,很快就东西屋、南北炕的安顿了下来。

    等老村长赶到地头儿的时候,正看见江海在指挥社员挖壕沟放水。几乎几天的不休不眠,于江海又瘦了不止一圈。一身的泥水,头发也打了绺儿,眼窝深陷,白眼仁儿布满了血丝。

    “于书记,你先回去歇歇,这儿我找人替你。”看着于江海累成这样,李宝山很心疼。于江海来到徐家村就和社员们打成一片,不娇气,做事还有头脑,让老村长李宝山发自内心的敬佩。

    “哦!老村长,您那里都安排好了?我没事儿,就快好了。”江海把手里的铁锹交给别人,和李宝山一起走到了地头儿的小路上。

    “老村长,眼下旱情是过去了,只要不再下雨,这水也能排出去。我在想秋后的收成怎么办?被蝗虫吃光的地块儿得补种。您说种什么能来得及?”

    李宝山搓了搓手上的泥土,说:“我也在合计了。现在也只能种芸豆,红小豆能来得及了。这两天趁着雨水足,抓紧都补上,不会影响秋后的产量。”

    “那好,今天放完了水,明天就开始下种,越快越好。”江海的嗓子哑的说话都有一些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