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郎君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讨价还价

    “苏哥哥,谢谢你。”

    “你会离开我们吗?”

    对于这个问题,苏仪实在不知如何回答。

    “苏哥哥,告诉你一个秘密哦……”

    “什么秘密?”

    三郎让苏仪蹲下身子,凑到他的耳边,轻声说道:“阿姐大概是喜欢苏哥哥的……”

    苏仪怔了一怔,随后笑了起来:“臭小子,你知道什么叫喜欢吗?”

    三郎不服气地哼了一下,咬了一口胡麻饼。

    “阿姐将苏哥哥救回来的时候,便一直守护在苏哥哥的身边,阿姐还说从未见过如此俊秀的郎君,哼,也不知羞羞羞……”

    “她与你说的?”

    三郎摇摇头,奶声奶气道:“当然不是啦,三郎偷听的……”

    苏仪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后伸手弹了一下三郎的小脑袋。

    三郎撅着小嘴,摸了摸脑门:“苏哥哥,疼……”

    苏仪哈哈一笑,负手往前走了出去,三郎随后便追了上去,此时二人已经不知不觉中沿着开明桥往西走了一里开外了。

    他们停下了脚步,四处望了望,发现前方十步之外矗立着许多家米铺店肆,只是一时间看不到裴婶说的薛记米铺在哪里。

    “苏哥哥,你看,那是阿娘说的薛记米铺吗?”

    苏仪顺着三郎指的方向望去,还真是薛记米铺的店肆,便走了过去。

    店里此时人倒不多,有两个穿着布衣麻衫的年轻男子正搬着东西,瞧着应该是米店的伙计,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站在柜台后面打着算盘。

    苏仪上前笑着问道:“敢问薛掌柜的可在?”

    那中年男子微微抬头,睨了苏仪一眼,见他衣着寒酸,便拉着脸,有些不耐烦道:“你找薛掌柜的何事啊?”

    “自然是买米的。”

    “买多少啊?”

    “糯米与粳米先各买两石吧……”

    中年男子听到这里,立马停下了手里的算盘,变得和颜悦色起来。

    “在下便是薛福,薛记掌柜的,两位小郎君快快里面请。”

    俗话说先敬罗衣后敬人,这位薛掌柜方才见苏仪与裴三郎一身布衣,因而有些瞧不起人的意思在里面,此时听见苏仪要买两石糯米与两石粳米,反倒热情了一些,这类现象在后世倒是常见。

    苏仪也不生气,轻轻笑了笑,便与三郎随着薛福往摆放大米的地方走去。

    三郎跟在苏仪后面,倒是小声嘀咕了几句。

    “掌柜的,这价钱如何算的?”

    “一石粳米一百五十文,一石糯米两百文,小郎君各要两石,总共七百文钱。”

    唐朝一石等于十斗,平常的时候,那些散卖的价格也是一斗糯米二十文钱,一斗粳米十五文钱,这薛福倒是一点也不便宜啊。

    苏仪自然不会以这个价格买入的。

    “薛掌柜,你这店里的情况,在下也知道一些,平日里皆是散卖的,在下今日买这么多,你总得与我便宜些吧?”

    “小本买卖,赚不了几个钱啊。”

    “那在下还是到隔壁米行瞧瞧吧。”

    说着,苏仪便欲离开,那薛福笑着追了上去,“小郎君,莫急莫急,可以再商量商量的。”

    沉吟片刻,薛福说道:“小郎君,这糯米一石我卖你一百九十文,粳米我卖一百四十文,如何?可不能再少了……”

    一石才便宜了十文钱。

    苏仪摇了摇头,“薛掌柜的,今后在下会需要更多的糯米与粳米,咱们这可是长久的买卖,你得再便宜一些。”

    薛福望了望苏仪,思虑良久。

    “这样吧,糯米与粳米我再便宜十文钱,小郎君,可不能再便宜了……”

    苏仪笑着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六百二十文钱递给了薛福,随后让他派人送到庆年坊的裴家,便与三郎离开了。

    买好了糯米与粳米后,还需要买些蔗糖之类的辅料,这些辅料得到别处买去,眼见着时候不早了,二人便加快了些脚步。

    路上,三郎想起方才在薛记米铺的事情,嘟囔着嘴巴,恨恨不平道:“苏哥哥,那薛掌柜的方才对我们还不理不睬,耷拉着脸,谁知听说我们要买四石大米,立马变了脸色,满脸谄媚,哼……苏哥哥便该让他多便宜些的。”

    苏仪走在前面,笑着说道:“再便宜些,便不会卖给我们了。”

    “为何啊?”三郎追了上去。

    苏仪伸手摸着身旁三郎的小脑袋,解释道:“我方才观察了下,薛记米店与其他米店相比,规模不大,想必那薛福只是一个小小的米商,也是从别处拿的货源,总不能亏本卖给我们吧。”

    裴文季撇撇嘴:“三郎可不信他不赚钱。”

    “自然还是赚的,但粮食是人的每日所需啊,我若压得太低,他大可不做我的生意。如今这个价格,我倒是还满意,若是今后所需的量再大些,我们便去找大的米商进货即可……”

    三郎似懂非懂。

    不过小孩子嘛,大抵不会纠结于此,不一会儿便被别的事情吸引了目光,买完了蔗糖之类的辅料后,苏仪便与三郎回家了。

    ……

    ……

    四天后,雷声大作。

    一个月未落雨的扬州城,没想到这场秋雨竟然连着下了两天。

    这种天气自然是不能出门做生意的,裴婶也是歇在家中。

    虽然抱怨着天公不作美,但想着这几天生意不错,心情便好了一些。

    裴记粢饭从第一天的一百多份,到第二天的两百多份……如今平均下来,一天也能卖上两百二十份左右。

    再多,便卖不了了。

    即便如此,裴婶也觉得挺满足的,如今日子愈加好了起来,钱也赚的多了些。

    昨天吃晚膳的时候,裴婶还高兴地说起粢饭卖了四天,倒是赚了大概有一千五百文钱,想着再卖上一段时日,一定可以将欠王员外的钱给还了,说着说着,便笑了起来。

    下雨的两天,苏仪与裴婶一家人便一直呆在家中,原本他想趁着秋高气爽的日子,四处逛逛这繁华的扬州城,却被这场秋雨扰得没了兴致,虽说雨中踏行,很有诗意,但是苏仪心里却怎么也起不了那份诗情画意。

    被这场秋雨困在家里的他,这时才真切感觉到唐朝的生活实在枯燥乏味的很,不禁让他怀念起后世的许多电子娱乐设备,想起了与同事朋友一起开撸、一起吃鸡的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