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331章 缔结盟约

    自从呼图巴格率领人马退走之后,莫思凡就在盘算着他们何时会返回。有一个任延绥巡抚的岳父,又有一个延安府的好兄弟千户,再加上延安府知府也站在他这边,可以说在关卡方面不会有问题,完全可以做到一路畅通。当然边关还有许多监察机构,以及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员出没,但这些对他来说都不算大问题,他有信心将这些人都拉下水来。

    不错,就是拉下水来。不管他做此事的动机有多么高尚,但此事违反大明法令乃是确凿无疑的,一码归一码,不能因为他想救人就认定走私是一项高尚的行为。但莫思凡无意做一个在道德上完美无暇的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遵纪守法,但逾越法令的事情他也没少干。

    他并没有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草原上,草原上确实能提供大量的皮货和帐篷,质量上乘,但价格也低不下来。要解决问题,最佳方案就是在陕北建立一个被服厂,原材料可以从草原上采购,也可以从江南地区输入,只不过所有这些都得等到开春之后再来实施了。

    按道理说,不怎么耽误的话,有个二十多天,虞万里等人也应该返回来了,他们毕竟是深入大漠,这样一个对大明汉民并不友善的地方,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可是眼看着一个多月过去了,虞万里还没有返回的迹象。

    他不免有些心焦,也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虞进明和虞千千两人。虞进明当然担心儿子的安危,但是眼见莫思凡如此焦躁,就只能忍下心中的担心,反过来安慰莫思凡。

    又过了几日,终于有消息过来,有一支从大漠来的商队通过那个长城缺口,进入大明,沿着预定路线往延安府而来。这就是呼图巴格派来运送皮货帐篷的商队。由于只是送货,人数就少了许多,只有四五十人负责运送。至于里面有没有虞万里和许细安两人,消息里没说,就不得而知。

    又过了几天,商队抵达研究院,果然是一支很大的骡马队。率队的居然是乌恩,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安排调度起人马来,井井有条,看来呼图巴格对他甚为倚重,居然将这种重任交付给他。当然,同时还安排了两个稳重的人从旁协助。

    随同乌恩回来的还有大夫许细安,虞万里却是不见踪影。

    莫思凡从研究院里迎了出来,找了半天,不见虞万里,不禁纳闷的问许细安道:“虞兄弟呢?他为何没跟你们一同回来?”

    许细安从马上跳下来,舒展了一下全身酸痛的筋骨,然后慢条斯理的回答道:“虞兄弟在草原,暂时不回来了。”

    “此是何意?”

    许细安看了看乌恩一眼,说道:“莫相公可以问他。”

    莫思凡莫名其妙,转头看向乌恩。乌恩咧开嘴巴,开心的笑了一下,用生硬的汉语回答道:“虞兄……现在……姐夫了。”

    莫思凡瞪大了眼睛,叫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许细安说道:“这就得说到图娅姑娘苏醒之后的事情了。当时虞兄弟正好在病床边照顾着她,小姑娘睁开眼睛看见的第一个人就是他。也不知怎么的,两人对视的第一眼就都有了感觉,仿佛是命中注定的一般,虞兄弟千里迢迢来到大漠,似乎就是专门为救她而来的。之后的事情就不需多说了。虞兄弟一直照顾着她,直到她彻底康复。之后两人就如胶似漆,再也分不开了。”

    莫思凡做梦也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美事,这可真的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啊。可是即使是这样,虞万里还是可以回来的,大不了将那个蒙古姑娘一起带回来啊。

    “问题也没这么简单,”许细安接着说道,“莫相公也许不知道,巴格头人也一直喜欢着乌仁图娅姑娘,还有他手下的大将孟和巴图也是图娅的追求者,结果图娅姑娘喜欢上虞兄弟之后,矛盾就产生了。问题是他们一个是头人,一个是大将,随便得罪一个,都别想走出大漠了。”

    莫思凡着急的问道:“到底怎么样?你倒是说个结果呀。”

    许细安道:“解决矛盾的办法很简单,草原汉子的办法永远是简单粗暴的,要争取姑娘的欢心,没问题,大家比试一场就好了。所以后来他们就在整个部落所有人面前比了一场。”

    “结果怎样?”

    “这还用说?乌恩不是都叫姐夫了吗?”

    好吧,莫思凡只好承认思虑不周。但他还是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比试的。

    “草原汉子有两个绝招,一个是骑射功夫,一个就是摔跤。虞兄弟跟巴格头人比赛骑射,跟孟和巴图比赛摔跤。结果他在两个项目上都取得了胜利。巴格头人和孟和巴图倒也坦荡,比输了之后就不再纠缠,而是在全部落面前宣布将图娅姑娘嫁给虞兄弟。择日就成婚了。成婚后的第二天,咱们这支商队就启程了。虞兄弟暂时就回不来了。”

    莫思凡松了口气,没事就好,变成了喜事就更好。想必有这层关系,今后的买卖也做得顺畅一些。

    “好了,大家进去吧,将货物早点卸下来。咦,我觉得这批货物多了许多,咱们上次那些粮食换不回这么多皮货和帐篷吧?”

    乌恩说道:“头人……说了,今后呼图部落……和莫老大……是盟友。世代……和平……友好。”

    许细安接口道:“这一批货物不仅是之前那批粮食的,连后一批粮食的也预付了。还有一些是送给虞庄主一家的,作为图娅姑娘的陪嫁。”

    “那敢情好。大家一路上都辛苦了,先进去歇歇脚吧。”

    草原这边的路子算是走通了。虽然缔结友好盟约的只是一个小部落,对于明蒙双边关系还不能产生多大的影响,但终究是一个好的开始,是值得肯定的。

    这个冬季虽然严寒,积雪塞道,很难行走。但是呼图部落和研究院之间的贸易没有停,往来了很多次,输送了大量货物和粮食。呼图巴格天生就有做生意的潜质,他年轻的时候跟走私商人刘明当做生意,由于意外的原因失败了,但是如今跟莫思凡搭上关系后,经商的天赋被激活了。呼图部落本身很小,消耗不了太多的粮食,也提供不出更多的皮货。但是不要紧,他可以派人去其他部落收购皮货,推销粮食。由于各部落普遍都缺粮,所以这笔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将越来越多的部落拉了下来。先是那些小部落,后来扩展到部分中等规模的部落。由于呼图部落掌握着独特的资源,像特伦部落这种衰败下去的小部落开始主动向呼图部落靠拢,并最终并入呼图部落,使其实力开始壮大起来。

    开春之后,莫思凡便着手成立被服厂。这个倒不是什么高科技,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很容易就建成投产。从草原上来的皮货是原料来源之一,更多的棉纱布匹则需要从江南地区运送过来。如今江南的纺织手工业十分发达,完全有能力提供足够的原料。与此同时,粮食采购也是重中之重,毕竟跟草原上贸易,需要更多的粮食。后续不光是粮食,其他草原上急需的生活用品都可以贩卖过来。

    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时间飞逝。离大地震爆发的日子越来越近,莫思凡恨不得一天时间当作两天来过。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生怕自己有所疏漏,时常找邹君明探讨,看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完善。

    嘉靖三十三年夏天,陕西大旱,夏粮欠收。

    灾难总是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就在莫思凡全力准备明年冬天即将到来的大地震时,一个意外出现了,关中大旱,赤地千里,土地龟裂,地震还没有来,旱灾就先来搅局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真的是多灾多难。好在莫思凡已经提前数年就做了安排,通过华严寺的僧众向老百姓布施粥米粮食。如今旱情严重,施粥的对象更是扩大了许多,无形中给华严寺带来了无数的信众。

    施粥只能是勉强维持住百姓们的性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以莫思凡一人之力,如何养得起数百万百姓?好在旱灾终于引起了朝廷方面的重视,皇帝接连下旨,督促各部开展赈灾行动。迟到了一年半之后,赈灾终于徐徐开启,各种物资都开始向关中调集,虽然本意并不是为了应对传说中的大地震,但在客观上还是缓解了当地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

    由于研究院的水库在春天时就已经开挖完工,并顺利的蓄水成功,所以旱灾虽然波及全省,但是虞家庄一带却一直有充沛的水源可用。如今这里开垦的良田比以前多了几倍,收成基本上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这也是此次大旱之中极为少见的一抹亮色。

    由此可见,完备的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生产是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