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330章 救治图娅

    明蒙互市,这是一个已经延续了将近两百年的难题。从贸易的角度来说,双方互市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两族文化的融合,同时还可以减少纷争,消弥边境隐患。纵观两国的历史,只要是双方关系缓和的时期,贸易就会非常繁荣,双方都会受益。一旦关系紧张,贸易就会骤然萧条,直到完全关闭互市通道,双方断绝往来。

    不幸的是,互市关闭的时间远远高于开通的时间,双方纷争不止,冲突不息,所谓贸易,终究是一场镜花水月。对于大明来说,地大物博,经济几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对外的依赖程度非常小。就算是不开展明蒙互市,影响也不大。但蒙古这边不同,他们严重缺乏布粮瓷器等生活必需用品,自身又无法生产,互市断绝后,生活自然就越过越艰难。没有那些生活物资,大明又不肯卖给他们,怎么办?那就去抢,去劫掠,庚戌之耻就是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特别是嘉靖登基以来,边关政策收得极紧,这恰好也是边境祸患最严重的一段时期。北有俺答汗年年犯边,东南有绵延十余年的倭寇大动乱。倒不是为俺答犯边和倭寇作乱寻找借口,实在是大明政策失误,给自己无端招来了许多祸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呼图巴格和莫思凡的买卖交易如果依照正常途径,是很难实现的。别的不说,官方的严厉监管就会令他们无比难受,甚至蒙受严重的损失。

    呼图巴格之所以很清楚这一点,是有着深刻教训的。十几年前,他才二十多岁,刚刚执掌部落大权,就曾经想过替本部落多余的牛羊皮货找一条销路。当时正是边禁最严厉的时候,明蒙双方几乎没有任何交流沟通的渠道,更别说互市了,走官方渠道完全行不通。只不过官方禁得越厉害,民间的走私活动就越猖獗。禁,从来都只会产生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当时就有许多走私商人偷偷的往大漠贩卖商品,他们各有自己的手段,可以通过检查的边关。当然这样一来,运往大漠的商品就变得无比昂贵。但是由于物资缺乏,再贵的东西牧民们也只得咬牙买下来,然后将自己手上的皮货等物贱卖给对方。靠着这样的方法,那些走私商们都赚了不少钱。

    当时呼图巴格就联络到一个叫刘明当的走私贩子,这人常年在明蒙两地活动,门路活络,关系相当过硬,信誉也非常好。两人合作过几次,甚为愉快。刚开始还只是小打小闹,换一点勉强糊口的粮食,到后来胆子就大了,交换的物资越来越多,甚至还不要求拿现银提货。终于到最后一次,呼图巴格倾尽全部落的存货,统统交给刘明当,指望着换来够全部落吃两年的粮食和其他物品,而刘明当只付了不到两成的定金。偏偏是这最后一次出事了,刘明当倒是没想故意赖帐,但他刚刚将物资运回大明,就被官府给查封。他原先的关系网全都走不通,因为官场上的派系斗争,他依附的官员在斗争中失败,现在是另外一派掌权,自然是对他痛下杀手。不仅货物被查封,刘明当本人也以私通贼寇的罪名被当街斩首。与他一同被斩首的还有多达二十余人,都是惯常活跃在明蒙两地的大走私商,经此变故,明蒙两地的走私活动遭受到严重打击,以至于好几年都恢复不过来。

    对于呼图巴格来说,不仅损失了大量皮货,还失去了跟大明商人交易的唯一机会。从此他对大明商人很不信任,就算是这两年闹得火热的互市,他也并没有积极的派人参加。事实上,在官方的控制下,边境互市的商品都比较贵,还不如走私商提供的商品好用。再说了,谁知道明廷到底是怎样想的?万一头脑一发热,又将边境市场上的所有东西没收,那就血本无归了。

    但是皮货这种东西当不得饭吃,不将它卖出去,就不能变成粮食填饱肚子。正常年月还无所谓,积压在那里也算不得什么。但是到了灾荒年月,缺少粮食的后果就非常严重了,像呼图部落这次就饿死了不少人。部落实力大幅度削弱。

    而这次莫思凡提出买卖的要求时,呼图巴格本能的就想拒绝,但莫思凡给出的条件非常诱人,比边境市场上的价格公道得多。最关键的是,他可以先将粮食带走,然后再择期将皮货和帐篷等物送过来。这等好事天底下少有,由不得他不动心。

    一天之后,他率领着骑兵回到部落,整个部落的人都迎了出来。当他们看到一袋袋的粮食卸下来时,全都情不自禁发出了欢呼声。当然,对于有家人在这次行动中丧命的,悲痛是难免的。只不过呼图部落常年征战,不仅跟明朝军队打仗,蒙古各部落之间也时常征战不休,死人实属常见,悲痛只能存在很短的时间,然后大家该放牧的放牧,该战斗的战斗,日子总得不断的过下去。而且呼图巴格宣布分粮食时,家有死难战士的可以多分一些,这也抵消了不少痛苦。

    乌恩等不及分粮食。他找到虞万里和许细安,恳求道:“两位英雄,乌恩恳请你们去救我的姐姐,她已经病了很久了。”

    虞万里对这个少年相当欣赏,年纪轻轻就敢于甘冒奇险,只为了替姐姐治病,这种情义不是什么人都有的。他抬了抬手道:“你在前面带路。”

    乌恩很快将他们两人引到自己家的毡帐前,还好,毡帐上面还没有挂白幡,至少说明姐姐还活着。毡门上的风铃依旧不断的吹响着,清脆的声音传了出来,让人宁神静气。

    乌恩走进毡帐,家里只有几个年幼的弟弟妹妹,父母亲大概是分粮食去了,不在家。乌仁图娅昏睡在靠里的羊毛毡上,脸颊十分苍白消瘦,双眸紧闭,长长的睫毛下面,还残留着一些泪痕。看见乌恩进来,他的弟弟妹妹们就立即涌了上来,围着他,开心的蹦蹦跳跳,其中一个说道:“哥哥,姐姐今天早上醒了过来,问你去了哪里,娘告诉她了。姐姐哭得好伤心,怕你再也回不来了。你能回来,真是太好了。”

    “嗯,我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大夫。姐姐一定会好起来的,乖,不要挡路,让大夫来看一看。”

    许细安分开孩子们,走到乌仁图娅躺着的地方,蹲下去给她把了一会儿脉,又仔细翻开她的舌苔和眼睑看了一番,沉思良久,才回过头来向虞万里点了点头,低声说了几句话。

    虞万里喜上眉梢,笑着对乌恩说道:“好了,许大夫的意思是还能救。待会他会给你们开几副药,你们照着药方煎药服用,大概十天半个月就会好起来。你们就别太担心了。”

    乌恩欢欢喜喜的说道:“谢谢二位。只要能救姐姐,这个毡帐里的东西你们看中什么,就只管拿走。”

    虞万里哈哈笑道:“不必了。这次我跟许大夫一起来,义务给大家诊病,分文不收。你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让大家有病的来看病。为期半个月,过时不候。”

    “好咧。你们这段时间就住在咱们家的毡帐里,我爹娘回来,还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们呢。”

    呼图部落这几日仿佛是过节一般,人人都欢天喜地。头人带了许多粮食回来,这个冬天基本上不用愁了。只不过听人说这些粮不是抢来的,却是做买卖买回来的,这就比较奇怪了。拿着弯刀出去的草原骑兵居然不抢劫,却去做买卖,怎么想都有些荒唐。不过这并不重要,只要有粮食度过这个冬天,不管是抢还是做买卖,都好。

    据那些进过城堡的骑兵们讲,城堡里的粮食堆积如山,那个数量让人听了都垂涎欲滴。只不过要想打歪主意就没门,这次出去折损的四五十名兄弟就是前车之鉴。要想获得粮食,还是得继续老老实实的做买卖。

    没过多久,换取这批粮食的皮货就汇集到呼图巴格手上。毕竟满部落的人不能只够过冬就可以,来年开春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还得再买一批粮食来生活。

    对于那个从未谋面的莫老大,呼图部落的人都是满怀感激之情。草原汉子很难说性情质朴,毕竟他们能够热情待客,但也能够上马杀人,他们的先祖曾经横扫亚欧,打下疆域广阔的领土,也屠杀过无数城池里的百姓,称呼他们为马背上的魔鬼并不为过。但是有一样好处,他们恩怨分明,谁对他们有恩,谁跟他们有仇,分得极为清楚。莫老大慷慨的先拿出粮食,让他们渡过难关,这就是仁义,值得他们感激。

    更何况如今部落里还来了一位大夫,免费替大家诊病。这位大夫的医术非常高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乌仁图娅,经过几天诊治之后,本来奄奄一息的小姑娘如今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有了这个例证在前,其他人哪里还有疑虑,纷纷上门求医。原本只有半个月的期限,结果被生生延长到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