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315章 喜获千金

    那人身板挺直,精神矍铄,虽然头发已经花白,却并不见老态,正是邹君明的父亲。

    邹家家境尚可,但人丁稀少,就只有他跟父亲相依为命。邹君明做官之后,常年在外,几年都难得回来一次,也就谈不上侍奉老人,对此他心中常怀愧疚,只是身不由己,实在是没有办法。他自己居无定所,在京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所以也从未动过将老父接出来的念头。

    却不料莫思凡思虑周到,凡事想在前面,他人尚在京城,就已经派人将他父亲接过来了,安置在这样一个漂亮的院子里,端的是有心。

    他心中感动,却并没有说出来,只是拱了拱手道:“多谢!”

    “先别忙着谢。你再看看这个。”莫思凡指着一个房间说道。

    那房间并不大,却装饰得花团锦簇,跟新房毫无两样,邹君明一眼就看明白了:这就是新房。

    看着邹君明惊讶的表情,莫思凡得意洋洋的说道:“知道你要回来,我可是将一切都准备好了。想娶小玉的话,随时都可以成亲。她已经等了你半年,你也为了她弃了官职,如今正该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当仁不让,这个媒人是当定了。”

    邹君明这才明白,当即深施一礼道:“有劳莫兄弟了。”

    “哈哈哈,不劳,不劳。”

    西凌工坊又多添了一桩喜事,无需尽述。

    如今西凌炼铁厂已经开始投产了,初始并不算顺利,但是几经调整,克服了诸多困难之后,终于还是走上了正轨。莫思凡设计的工艺在后世不算先进,顶多就是地方小铁厂那样的技术能力,但是在嘉靖年间,却无疑是吊打世界的节奏。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远胜其他官营作坊。所以钢材一生产出来,就销售一空,订单一直排到了年底。那些拿货的人生怕拿不到,干脆派人在西凌炼铁厂里蹲守,货一出来就马上雇车拉走,完全不带过夜的。

    莫思凡一方面着手扩建生产车间,另一方面又在预备创建一个兵工厂。这个兵工厂跟以前小打小闹的军工车间可完全不同,军工车间算是武器研发部,兵工厂则是批量生产了。卖钢材顶多算是半成品,哪里比得上卖军火的利润高?

    只不过不能明着打出兵工厂的名号来,在皇权社会,这是一大忌讳。所以莫思凡准备将兵工厂命名为西凌农具厂。这倒是一个相当“名副其实”的好名字。

    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莫家迎来了一个大喜讯:谢小花怀胎十月,终于诞下了一个女儿。

    其时在产房外,听着里面传来一声紧似一声的惨叫,莫思凡急得团团转,如果不是有谢家兄弟拦着,他一定会冲进产房里去。人都说女人生孩子乃是天底下最痛之事,像谢小花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阵痛发作起来,也是没办法忍受,从早上到下午,她已经痛了好几个时辰,声音都变得嘶哑起来。这年代又没有剖腹产,一旦生产困难,除了硬挺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有多少人就是因为难产而送了命?甚至一尸两命也是常有的事。

    为了以防万一,他将李时珍请了过来。李时珍并不是妇产科大夫,但他的医疗经验可以确保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当然谁都不希望出现那种情况。

    莫家大婶、许云依和罗婉兮都在产房里面,一人生孩子,全家都着急。

    一直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产房里才传来“哇”的一声大哭,声音嘹亮有力,宣告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世上。

    伴随着哭声,莫思凡也仿佛虚脱一般坐到了地上,一直紧绷着的心弦总算是放下了一些。没过多久,莫家大婶抱着婴儿出来,喜滋滋的说道:“是个女儿。”

    “女儿挺好。”莫思凡急急忙忙的问道,“小花呢?我现在能不能进去看她?”

    莫家大婶白了他一眼道:“她很累,不过还好。李大夫刚刚给她把过脉,不会有问题。你进去看她可以,别打扰她休息。”

    不等她说完,莫思凡已经一只脚踏进门去。产床上,谢小花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全身都被汗水浸湿了。饶是她身体极好,生一次孩子也仿佛死一次一般,只有母亲才会这么伟大,才会忍受千般万般苦痛来延续下一代。

    许云依和罗婉兮都在床边照顾着她。三人情同姐妹,一个疼痛,另外两人也感同身受,仿佛痛在自己身上一般。

    见他进来,许云依将手指竖在唇边,示意他轻声。谢小花双眼微闭,仿佛睡着了一般。头发湿乎乎的,凌乱的散落在枕头上。莫思凡看着心疼,忍不住走上前去,抓住她无力的垂在床边的手。

    谢小花转过头来,疲惫至极的脸上绽放出一丝微笑,声音沙哑的说道:“宝贝儿呢?”

    “我娘抱着,在外面跟人显摆呢。”

    谢小花忍俊不禁,低声道:“你敢这样说娘,当心我告你的状。”

    “告吧。老人家苦了半辈子,如今有了孙女,当然会要显摆,我可没说她的坏话。”

    谢小花笑了笑,眼睛望向许云依和罗婉兮,说道:“两位姐姐,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看你们的了。”

    “看我们什么?”许云依道。

    “生宝宝啊。听说你们都有了。”

    “呸,别胡说,并没有。”许云依连忙否认道。

    “有就是有,有什么可害羞的?要怪就怪那个家伙,是他让你们有的。”谢小花说着,嘴往莫思凡这边指了指,促狭的笑了起来。

    莫思凡见势不妙,连忙说道:“哎,一直忙,还没来得及给宝宝取名字。让我想想,叫什么名字好呢?”

    “住嘴!”许云依和罗婉兮同声喝道。

    谢小花无奈的翻了翻白眼。

    许云依接着道:“你取名字之随意、寓意之烂已经是出了名的,我们宣布剥夺你取名字的权利。这个工作交给我和婉兮姐。”

    罗婉兮也连连点头,说道:“对。不许你给宝宝取名字。”

    莫思凡很无辜的摊了摊双手,意思是:我不会取名字,怪我咯?

    不管怎样,莫思凡还是名正言顺的被剥夺了取名的权利。不光是许云依和罗婉兮嫌他取的名字不好,就连他娘——一个大字不识的农妇——也嫌他不会取名。像什么西凌工坊、西凌中学乃至西凌农具厂之类的,简直不要太随意。

    后来许云依和罗婉兮据说是翻了古籍,终于在小雅里找了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于是给孩子取名叫莫琇莹。莫思凡嘴上很不服气,说还不如他随意取的莫盼盼好听,可心里其实是挺满意的。

    这边厢岁月静好,可是大明其他地方,却是烽火四起。如今天下很不太平,北有俺答汗屡次犯边,大肆劫掠。东南沿海的倭寇更是气焰嚣张,于闰三月出动战舰百余艘,同时在浙江台州、宁波、嘉兴、湖州以及苏州、松江和淮北等处沿海数千里地区内,大肆劫掠财物,残杀居民,掠夺男妇。

    四月倭寇又犯太仓,入乍浦,攻平湖、海盐、海宁、上海、江阴诸地。至同年六月,温、台、宁、卫、所,被倭寇攻破焚掠者多达二十余处,历时三月,饱掠而去。

    这一年九月,上海开始修筑城墙,此为上海筑城之始,经过昼夜不断的施工,到十一月份,仅用了三个月时间便修筑完成。此城墙自修建之后,经历过多次倭寇围攻,始终安然无恙,起到了应有的防御作用。

    莫思凡静坐于西凌,对当下局势洞若观火,却并没有太多办法。眼下时机未到,远不是他介入的时候。张居正还是做着他的编修,人微言轻,对于朝政没有半点发言权。戚继光升任山东都指挥佥事,管辖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卫所,权力有所扩大,但也仅此而已。他手下的兵依旧是那些毫无斗志的卫所官兵,不堪大用。历史的车轮依旧在固有的轨道上缓慢运行。唯一算是有点意外的是台州宁海,那里出现了一支全新的军队,这支军队由招募来的乡勇组成,骨干成员是参加过县衙保卫战的那些义士,长官则是从京城请调而来的文三保。

    这支军队的人数不多,仅百余人,人员的不足无疑是他们最大的劣势。但就是这百余人,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多次打退了倭寇的袭扰,保护了老百姓的家园。而自己的伤亡极少。

    这支军队采取严苛的训练方式,配以高效的后勤保障。武器是莫思凡派人送过去的,除了火器因为产量实在不高而无法提供外,其他刀剑矛戟之类的都是用上好的钢材打造,锋利无比,在战斗中,首次压倒倭刀,没有在兵器上吃亏。

    除了这支战斗部队之外,活跃在宁海县的还有一支队伍,在名义上是知县蒋立春的护卫,其实是从西凌体育学校抽调过去的毕业生,人数很少,只有十多个人。他们侦察能力极强,但凡有倭寇入侵,他们都会提前发出预警,从而让部队作好战斗准备。他们的个人武力也很不俗,偷袭暗杀无一不精,只不过暂时还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莫思凡派他们来,目的就是让他们投身于实战,从实战中获取经验。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这些人今后都将成长为叱咤风云的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