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141章 芳心暗许

    罗婉兮很善于跟人聊天,探望孤寡老人,不是将一些粮食往他们家里一放就了事的,那叫施舍,治标不治本。实际上,很多孤寡老人不仅是贫困那么简单,他们还有很多心结,他们的精神状态很差,这些才是他们健康的最大敌人。不解开他们的心结,即使不再忍饥挨饿了,他们的生活也不会快乐起来。

    所以她引导着梅老倌聊天,想尽办法让他多说话。梅老倌已经很久没有跟人开口说过话了,甚至忘了该怎样说话。可是罗婉兮很有耐心,即使只获得一些只言片语的回应,她也会大声的赞赏,并且将话题引到梅老倌最感兴趣的方面去。

    梅老倌的心里其实有很多话想说,孤寂的生活过久了,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他只能将所有的想法都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就成了半个哑巴。即使有人找他讲话,他也半个字都说不出来。然而今天,他郁积已久的情绪终于得到释放,内心无数的想法喷薄而出,以至于情难自禁,放声大哭起来。

    这是儿子死后,梅老倌第一次发出声音。白发人送黑发人,此中悲痛,自然难以尽述。一直以来,人们害怕触到他内心的伤痛,在他面前绝口不提他儿子的事情,仿佛只要提一下,天就要塌一样。其实这种痛苦,越是积在心里,苦痛越深,日积月累,直到化为永远也抒散不开的块垒。罗婉兮却反其道而行,并不回避他的痛苦,反而一步步引他说出来,她并不过分刺激他的情绪,只是巧妙的、不着痕迹的聊着家常,然后自然的谈到过去某些比较快乐的事情。梅老倌的情绪已经完全被她牵引,想起某些趣事,嘿然而乐,想起某些不幸,则老泪纵横。

    谢小花在一旁看着,完全插不上话,她不得不佩服罗婉兮说话的技巧。同样一个意思,会说话的人,说出来让人如沐春风。不会说话的人,哪怕是夸别人,别人听着也很刺耳。这就是说话的技巧。

    她谢小花舞刀弄枪还行,可是跟人打交道的事情,确实不太擅长。人各有专精,每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倒也没什么不妥。

    谈话进行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梅老倌将肚子里的苦水倾倒一空,他现在说话已经比较利索,再也没有交流障碍,虽然疲倦,精神状态看上去却好多了。变化之大,让蔡婶看着都惊讶不已。

    时候已经不早,罗婉兮就准备告别了。临别之时,她答应过段时间还会来看望梅老倌。

    而且这栋茅草屋已经不再适合居住了,她准备在这附近选择一块地皮建一所养老院,专门供孤寡老人居住。养老院建成后,附近一带十余位老人都可以搬过来,由专人统一照顾。这样既降低养老成本,又可以全面照顾到。至于这个养老院由谁来负责,她觉得蔡婶很不错,为人很热心,做事也很麻利,很适合做这个工作。作为报酬,蔡婶每月可以在西凌工坊领取不菲的工钱。

    蔡婶平日就比较热心于帮助邻里,委托她做这件事,既是对她的信任,也是对她善意的一种嘉奖。不消说,蔡婶对此任命是十分欢喜的。

    从甘家村回来,罗婉兮去找了莫思凡。

    莫思凡很忙,可是再忙,他也要见罗婉兮。不为别的,就因为她是罗婉兮。

    对这位身残志坚的三小姐,莫思凡打心眼里敬重。一个女孩子,活得像罗婉兮这般多姿多彩,非常少见。重要的是她还具有现在的人少有的人人平等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跟她自身的遭遇有关,她出身富贵,却是在人们异样的眼光中长大,这种异样让她很不满,所以一直以来她都在向人们证明,她做事不比任何人差,反而做得更好。

    莫思凡创立的西凌小学,一向提倡兼容并蓄,气氛平等活泼,正是罗婉兮最喜欢的那种生活氛围。在这里,人们不觉得她异样,只要有学识,就能获得大家的尊敬。至于家世或人脉关系,都不能让大家另眼相看。而罗婉兮正是凭借自己的才能赢得了学生会会长一职。

    虽然莫思凡时常不在西凌工坊,但是只要他回来,必定要去拜访一下罗婉兮,他那令人如沐春风的态度,温和儒雅的谈吐,天马行空般的思维方式,无比丰富的学识,无不令她钦佩。跟他在一起,用不着讲究那么多礼节,整个人的思想都是自由自在的,这一点让她觉得非常舒服。时间一久,她的芳心便有所触动,不过她掩饰得相当好,别人也很难探究到她的内心。

    莫思凡在办公室里接待着她,请她坐下来后,便忙着给她倒水沏茶。罗婉兮的眼睛看着莫思凡忙碌的身影,不自觉地流露出温柔的情意,但是当莫思凡望向她时,她便垂下眼睑,小心地掩藏着自己的心思。

    莫思凡将一杯热茶放在她面前,微笑道:“这是雨前毛尖,你二哥特意从瓦山捎过来的,你尝尝,这才是家乡的味道。”

    罗婉兮轻啜了一口茶,笑道:“我品尝不出来,总感觉跟其他茶差不多。”

    “那是你不好此道,其实各种各样的茶尝多了,其间细微差别是可以辨别出来的。不过得有很多年的经验,如今我勉强可以辨别几个品种,多的可就不行了。”

    “那也很厉害了。”

    “对了,你二哥还托我一件事,想替你物色一个品貌兼优的年轻人,不知你自己有没有中意的人选,有的话,可别忘了告诉我。”

    罗婉兮垂下头,默然了一会儿,然后淡然说道:“我早就有过誓言,决不苟且于世俗眼光,非情投意合者不嫁。可惜的是,到如今也不曾遇见那样的人。我不想将就凑合着过日子,如果所遇非人,倒不如孤独终老。”

    “好吧,就当我从来没有说过。其实我也赞同你的意见,恋爱和婚姻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不喜欢就不能勉强在一起。其实你二哥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让我留意一下,有那样的人自然更好。”

    “我知道,二哥从来都尊重我的选择。可是要找一个像莫相公和小花那样情投意合的例子,真不容易。小花真有福气。”

    “呃,扯远了。三小姐现在兼任学生会会长,可还习惯?会不会太辛苦了?”

    “挺好。虽然比以前忙些,但是日子过得很充实,也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我很喜欢这个职务。”

    “三小姐上次组织了一个篝火晚会,据说反响很不错,不少人都要求再来一次呢。”

    “是还不错。没组织篝火晚会之前,我也不知道学生们都是这么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一次晚会过后,发现了好多人才。不过,大家最强烈的心声是:什么时候能够听到莫相公一展歌喉呢?若是和小花妹妹共舞一曲,则更是大饱眼福了。”

    “可别,我要是唱歌,大家都会以为狼来了,至少吓跑一半的人。那晚会就办不下去了。”

    “莫相公忒谦虚。不瞒你说,大家的期待也是我的期待。”

    “三小姐这次来,不是专程来请我去唱歌吧?”

    “自然不是。承蒙大家的厚爱,让我当学生会会长,过年的时候搞了个抚恤孤寡活动,最近这段时间也走访了不少孤寡老人。通过走访,我产生了一些想法,想跟你谈一下。”

    “三小姐请说。”

    “莫相公肯每年都拿出一笔钱来做善事,这自然是极好的,乡亲们也因此受惠良多。不过,从我参与的情况来看,有几个问题。一是影响范围很窄,目前主要还是以五村为主,五村以外基本无能为力。但是目前五村村民基本上都非常富裕了,需要帮助的并不多,这就造成了资源的不平衡,真正需要帮助的帮不到。二是款项批复繁琐。做善事是需要大量金钱的,虽然从来没有人故意拖延或卡住不办,但是由于财务制度的原因,申请一笔款项,得经过多方批复,费时良久才行。如果设立一笔专款用于善事,想必会方便不少。三是人员不固定,导致前后衔接不畅。曾经有过一次案例,前一批学生对接了一批孤寡老人,但是后一批学生接手后,由于遗漏,导致一名老人长达三个月没有人管,如果不是有乡亲反映,问题还不被发现。此虽个例,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不小。查缺补漏,我觉得从管理层面上就应该重视起来。”

    莫思凡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些问题我也知道,以前没有解决,一是比较忙,没顾得上。二是确实重视不够,这一点我向你检讨。今天既然谈到这个问题,那就来解决一下。其实对于慈善问题,域外早有成熟经验,咱们拿来借鉴一下。”

    “域外?”

    “对,咱们学过地理,当然知道地球上不止天朝上国,还有不少其他国家,像英吉利、美利坚之类的,文明并不逊于天朝,甚至在某些方面,犹有过之。所以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