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142章 婉兮基金

    其实这个时候美利坚的影子都没有,英国刚从中世纪走出来,经过启蒙运动,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了,但是说到国力的话,比大明差得甚远,更没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此刻正是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是非常血腥和丑恶的,除了大规模掠夺殖民地的资源之外,对内也残酷剥削产业工人和农民,著名的圈地运动便是这一历史时期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工人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更别说慈善了。所谓慈善问题的成熟经验,完全是几百年后的事情,是欧美国家发达之后的产物。不过,就算莫思凡将几百年后的事情拿到现在来说,别人也无从置疑,自然是由得他来说了。

    “那他们是怎么做的?”

    “很简单,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专门用来做扶贫济困的事情。我每年拨一笔专款到基金会,由基金会执行机构统筹安排发放,以后若是有困难家庭或者病弱人群,或者是任何需要帮助的人,都可以动用这个基金给予无偿资助。”

    “基金会是什么意思?”

    “基金会么?”莫思凡下意识地搔了搔头,觉得不太好解释。若是在后世,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可在嘉靖朝,哪有这么先进的玩意?

    他沉吟半晌,说道:“基金会就是个人或工坊由于某种特定的目的建立起来的一种机构,这种机构可以采取公募或私募的方式募集资金,用于无偿资助需要资助的对象。根据目的的不同,基金会有不同的称呼,比如教育基金会,儿童基金会,慈善基金会等等,各有各的用途,但是总的一句话,成立基金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弱势群体,扶危济困。而不是为了聚敛钱财。”

    他解释得很浅显易懂,罗婉兮自然是一听就懂。只不过基金会对她来说委实是个新得不能再新的事物,所以有诸多疑问也不奇怪,比如:

    “反正都是做善事,个人做了就行了,干嘛一定要搞一个基金会?”

    “个人行善,天生就有很多局限性。就如同三小姐发现的那些问题,这是个人行善的一些通病,比如忙起来就顾不上,延续性不强等。如果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做这些,就可以避免这些局限。其次,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就算我不缺钱,但又做得了多少事?但是基金会不同,它是开放式的,如果是公募基金,那所有人都可以向它捐献,如果有千万人参与进来,聚少成多,力量比我个人就大了很多。如果能够再吸引一些大财主进来,那更是不得了。即使是私募基金,也比个人强大得多,所以欲做大事,就要能团结尽可能多的人,汇聚尽可能大的力量。做善事如此,做其他任何事都概莫能外。”

    罗婉兮赞叹道:“莫相公这才是做大事的想法,我刚才的想法未免肤浅了。”

    莫思凡道:“三小姐是我见过的最有善心的人,我觉得要是成立基金会的话,交给三小姐来打理是最合适的。”

    罗婉兮道:“感谢莫相公对我的信任,不过我虽然爱做这些善事,但是对你说的基金会真的没有半分了解,只怕会辜负莫相公的期望。”

    “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严格说来,我对基金会的运作也是一知半解,不过凡事都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学习、完善,没有人可以要求从一开始就做到最好。我对三小姐有着充足的信心。”

    “莫相公既然信任我,那我就不再推辞了。这确实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基金会的运作方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它做好,造福于那些有需要的人。”

    莫思凡欢喜道:“这样最好。其实我早就有搞一个基金会的想法,只是构想一直不成熟,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所以只能凭个人能力断断续续地做点善事,事实证明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是三小姐今天提起,我也不会想到这个方面。这样吧,以后这个基金会就叫婉兮基金会好了。”

    “这怎么行?”罗婉兮慌忙说道,她知道用名字来命名是一个非常大的荣誉,这让她感觉到压力非常大。

    “三小姐不用谦虚了,这既是荣誉,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提醒三小姐勿忘初心,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件事,否则任何一件错事都是给三小姐抹黑。这个基金会很重要,投入巨大,也必然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必须秉持公平公正的立场来对待每一位弱势人员。”

    “那好吧,我尽全力而为之。”

    莫思凡并没有任何慈善基金会的工作经验,对基金会的运作流程实在谈不上有多熟悉,所有关于基金会的知识,他都是从网上看来的,既不系统,跟实际操作也会有出入。虽然他解释清楚了基金会的定义,但是现实跟名词解释当然会有不同。实际操作的时候,自然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来,所以如若后世某个熟谙基金会运作的人士穿越到这个时代,看见婉兮基金会如此运作,大概是要笑掉大牙的。然而作为这个时空的一个开创性的事业,不管莫思凡怎么做,没有人能指责他做得对还是不对。这就相当于制订标准的人,不管标准是不是合理,作为先行者的权利,别人就得遵守。

    接下来的时间里,莫思凡和罗婉兮详细讨论了婉兮基金会的运作方式。按照他的设想,婉兮基金乃是扶贫济困基金,这决定了它的使用方向和用途,所有改变或试图改变其用途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责任。这就保证了它创立的初衷永远不会被改变,也不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或势力利用。在随后的几百年里,婉兮基金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国际上最著名的扶贫基金,每年都有亿万资金投入其中,这些资金有普通百姓的,也有大财阀和亿万富豪的,但无论是谁,都改变不了婉兮基金的性质,它是个扶贫基金,仅此而已。

    为了防止基金被错误使用,婉兮基金会禁止参与任何投资活动,因为只要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世界上不可能有百分百包赚不赔的买卖。但是资金必然是有升值需求的,所以婉兮基金允许有部分资金存进银行进行保值,存入比例有严格限制,而且在原则上,不允许将所有资金存进同一家银行,必须分散存入不同的银行。当然了,在创立之初,大明只有商工银行一家,这却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但是在几十年后,大明各地的银行如春笋般冒出,兴盛一时,这就有了分散存钱的条件。

    为了便于管理婉兮基金会,莫思凡决定成立一个理事会,由理事长和若干理事组成,首任理事长自然是由莫思凡来担任,作为婉兮基金的创立者和发起人,他对基金会的章程制定和运作方式具有绝对的权威,任何人包括后任理事长都不得擅自改变。理事则通常设十至二十名,简单点说,谁给婉兮基金捐了钱,谁就有可能成为理事,谁给的钱多,谁的排名就靠前。所以理事名单是不固定的,基本上每年换一次,人选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上一年谁捐的钱更多。

    按照莫思凡的设计思路,理事会是基金会的监管机构,理事们对基金会的运作方式有投票表决的权力,对基金的流向有监管权力,可以就可疑流动提出质疑,但是不负责基金的具体使用。基金的使用由执委会负责,执委会由会长和若干工作人员组成,会长自然就是罗婉兮,工作人员分为专职人员和志愿者,由他们负责甄别受助者,确定救助标准,安排救助资金和物资发放,跟踪后续进展等等。至于理事会和执委会的关系,就好比后世的人大和公检法,人大作为立法机构,有立法权,可以立法释法,但是法律的具体使用自然有公检法去执行,无需立法机构参与具体的案件调查。

    这个概念其实很好理解,但是封建时代,立法与执法往往两位一体,这就有点混淆,好在罗婉兮认真思考之后,明白了两者之间的区别。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就不太明白了。莫思凡没办法解释太多,总不能说自己是照抄后世经验吧?

    “万事开头难,其实真正运作起来之后,反而简单了。唯一的问题是,你的身体吃得消吗?”

    罗婉兮微微一笑道:“莫相公太小瞧我了,虽然我腿不方便,身体却没有那么弱,不会轻易垮掉的。”

    “那就好。资金方面不要担心,我会在股东会议上提出这个议题。同时,我个人也将注资给婉兮基金,你放手去做就好了。咱们今天谈的都只是些纸面上的东西,落到实处的时候才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到时候咱们再调整。希望三小姐做得开心。”

    “谢谢!”

    日后蜚声中外的婉兮基金就在这次谈话之后成立了,它现在虽然还很弱小,但是在今后的岁月里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了在国际上都极具影响力的慈善机构,在消除人类贫困上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而罗婉兮也因为她的出色表现而得到无数人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