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食神
字体: 16 + -

110 球赛

    球赛哪天的早上,可真是个好天气,不冷,太阳也暖烘烘的。

    胡不为早上到拉面馆时,看到门口等了好多人,他好奇的问道:“你们这是怎么回事?”

    白思文笑眯眯的上前解释:胡大郎,你是不是要去赵侯爷家看球,把我们也带上行不行?

    胡不为知道,京城人爱看球,还爱在看球时赌一把,这是汴梁土著的标志性的习惯,上至达官贵胄,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如此。

    他估计今天大概是谁走漏了风声,才引来这许多的人。扫视了一下,不管白思文来了,他家隔壁的张玉良也在,大前天约好的刘捕头也来了。

    还有他的徒弟陈富贵父子,和老掌柜邹锡官,也一副兴冲冲的样子,其余的也大都是隔壁认识的邻居。

    胡不为想了想说:“好吧,那就一起走吧。”

    他能带拿了不相干的人进侯府,那也是有原因的。

    盖因赵家的球场和平时过日子的宅院有围墙隔开,且赵丛郁这个人平时看着古板的要死,可要是他家有球赛,他倒是很开通的。

    会敞开大门欢迎来他家为球队助威加油的看客,不管是谁,你只要为他家的球队加油鼓劲,他一点也不在乎你的身份地位。

    赵家的球队要是赢了,赵丛郁一高兴说不定还能给看球的赏饭。这事胡不为已经经历过几次,知道赵家的规矩,不然他还真的不敢带那么多人过去。

    要去新兴侯府的球场,必须要绕过赵家的正门,从西角门直接进去,这个门也是赵家特意为外来人挖的,赵家自己人自然是从隔墙上的门穿过来。

    这个球场,原本也是赵家的小教场,是为了家丁练武用的。

    汴梁城房价高的吓人,好多当官的都买不起房子,而赵家却还特意留出一块空地做球场,勋贵人家底蕴之深厚可见一斑。

    胡不为带人进去的时候,球场里已经来了好多人,他们都袖手站在球场的边上三五成群的在瞎聊。

    陈富贵是这里的老土地了,和胡不为打了个招呼后,便跑到熟人处叙话。

    来这里的规矩,胡不为在路上时已经和他们都说了,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主人家的球队呐喊助威。

    尤其不能为客队加油,不然的话,嘿嘿;小心被驱逐出去!

    “胡不为,这里来”一声吆喝,吸引了胡不为的注意。寻声望过去,看到球场隔墙中间的小楼处,李亮潘子和已经摆开了摊子。

    这座楼只有两层,面积也不大,像个小宝塔似的,面对球场的方向一排全是窗户。这样的规模,曹家,李家,潘家,以及一切家里有球场的富贵人家一概如此。

    目的吗,自然是为家里的女眷们看球,而特意修造的,毕竟女人大都比男人矮,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嘛。

    现在球赛还没开始,楼上自然是一个人都没有。

    走到二人身前,胡不为笑问:怎么,你们今天又要开盘口了?

    李亮立马招揽生意:“当然。你要不要下两注?今天是平开。”

    “自己人也要骗?”

    “看球不下注,等于没看球”赌档的二老板潘子和也在跟胡不为打趣。

    “戒了!”

    看到曹评带着他家球队过来,胡不为撂下一句话走了。“得了吧,你们这一套还是我教的。”

    望着胡不为的背影,李亮不禁赞叹:胡不为教的盘口真是太好了,也不知他说的澳门在哪里,有机会一定要去拜访一下。

    两队人马互相交流一下后,都开始脱下袍子穿上各自的球衣。球衣是一件马甲,赵家队穿的是红马甲,曹家队穿的是蓝色的马甲。

    曹评还扔给胡不为一件纯黑的马甲,“给你,今天还是你来当裁判。”

    穿上马甲,接过铜哨子,两家球队的队员们开始在场上活动身体。最后一批看球的人,此时也陆续到来。

    作为主人的赵丛郁四处和人打招呼,有他的老朋友蔡襄,还有与他同气连枝的曹佾,李彤等。小一辈的有苏轼兄弟,柏松年,蒋云仙,安信郡王赵宗麒等人。

    京城的公子哥更多了,差不多都到齐了,就连富弼的儿子富明,也不想错过这场好球。

    小楼上有香风飘来,胡不为估摸着赵家的女人们大概也到了,不过楼上人多,他也不敢直愣愣的往上瞧。

    用眼角偷偷的往上一瞄,看到赵世华今天也来了。

    来的人越多,李亮的吆喝声越响亮,“来来来,想下注的来这里。最低一百文,最高不封顶,多大都敢接。”

    呼啦啦,一群公子哥们都朝那边围拢过去,大呼小叫的“我下五两押红队,我下十两押蓝队。”

    胡不为看到,他从马行街来带的一拨人,白思文;刘凡,包括陈富贵他们都下注了,一个个都拿着下注的单子往怀里踹。

    比赛必须要计时,但现在还没钟表之类的计时器,能计时的只有棒香。一支棒香烧完,差不多大约是45分钟,基本和后世的半场相当。

    两个半场之间还有休息,时间为半支棒香,这已经是胡不为力所能及的了。

    场上的球员活动的差不多了,这边还有人抬来一张桌子,上头有个香炉,作为裁判的胡不为仍是依照后市的规矩,用猜铜钱的方式,让双方球员挑场地。

    完事后,一声招呼,边上管计时的点上棒香,胡不为鸣哨开站。

    说实话,比赛激烈程度堪比后世的橄榄球,而技术上却比后世差的很远,时不时就有人跌倒受伤。就是头破血流也属家常便饭。

    这些人,就会被场边的观众称呼为“好汉”,而受伤者尽管疼的呲牙咧嘴,依旧活跃轻伤不下火线,活跃在球场上。

    场上的球员们此时还遗存鞠蹴的玩法,球在自家后场的时候就凶狠无比,铲球抢球比比皆是。可带球到了对方的后场,自家的危险解除了,球员们就开始粘球了。

    一个个开始卖弄脚下的带球功夫,也不传球,开始玩花活。

    一炷香燃尽,上半场结束,两队都没有进球。

    下半场一开始曹家队一个偷袭,先进一球,场上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这下赵丛郁坐不住了,和他的四个儿子一起走到场边为球队呐喊加油,一众看客这时候更不能为客队喝彩,忽然就会被当场撵出去。

    陈富贵更是激动的都开骂了;“赵九,赵十七,你们两个驴日的,怎么成了软脚虾了,倒是跑快点啊。”

    赵世将更是开出赏格:反败为胜,每人赏银五两。

    有了丰厚的赏格,外加满场呐喊助威的观众,赵家队重新振奋精神,在下半场的棒香烧到一半的时候,终于打进一球,把比分扳成1:1。

    都已经60出头的赵丛郁欢喜的像个小孩子似的哈哈大笑,赵家的四个儿子同样开心的直吼,比场上的球员还要高兴。

    眼看棒香就快燃尽,赵家的球队忽然灵光一闪,传出了一记极好的配合,又打进一球。

    这下又轮到曹家跳脚了,因为时间不多了。

    曹评同样也开出赏格,十两,只要在打进一球,场上每人十两。

    尽管曹家的球队奋力反击,可惜时间没了,曹家队饮恨落败。

    比赛一结束,所有的观众都大谈特谈这场球踢得精彩。看得过瘾。

    还有人跑过去安慰满脸抽筋的曹家父子,说这场球曹家队踢得极好,输球不过是运气不好而已。

    赵丛郁大呼;“今天所有人都别走,晌午我请客,不醉不归。”

    这下到是把刘凡给高兴坏了,他一个小捕头,能进入侯府已经算是机会难得,今天白看一场球不算,还能在赵侯爷混一顿美食。

    相比于赵家的一顿酒,他觉得输赢百十文,根本就是个小意思。

    一场球下来,胡不为也跑得满身是汗。

    这边他还在抹汗擦脸,赵宗麒带着富明走来说:“你们的球踢得挺好看的,明年我也把我家的球队从汝州调过来,咱们好好比比。”

    “没问题。”

    “胡不为,你能不能给我家的球队也指点指点”富明也是个老球迷,不过他家的球队是个“老书记”,输多赢少。

    胡不为;“你去找曹评借几个好手指点一下,不就成了吗。”

    “曹评这家伙不是好汉,他小心眼不肯借。”

    “没事,我去跟他说。”

    吃晌午饭的时候,胡不为建议大家明年搞一个汴梁足球联赛,像今天这样每十天比一场,到年底再看看谁家的球队胜的多。

    “好极”赵丛郁立马赞同,他还说“路遥知马力,我赵家的球队明年要打遍京城无敌手。”

    在场的都是喜欢球的人,既然赵丛郁喊出了豪言壮语,其他潘家的,曹家的大都不甘示弱,也纷纷赞同。

    赵宗麒说明年我家的球队也参加。

    富明:我家的也参加。

    白思文凑到胡不为的身边:“胡大郎,咱们马行街也搞个球队,参加明年的联赛如何?”

    胡不为一下子愣了,像看外星人似的盯着他,心想;这老家伙是吃错了药了还是怎么滴,竟然想起搞球队了。“就是找人合伙,也要花很多钱的。”

    “没事,乱花钱我不愿意,搞球队花多少我也愿意。”

    一旁张玉良也说:没错,咱们再找几个爱看球的,咱们一起分摊。

    胡不为:看不出来啊,你们都是资深的狂热球迷。

    “没错!”两个老头一脸自豪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