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独尊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谁是备胎

    丁相爷?

    独一人睁大眼睛,有些发呆。

    丰司业今日前来,竟然是受命于宰相丁大全。

    这一点,确实让他始料未及。

    他还以为,他是来告状的呢!

    “你的情况,相爷十分的关注,昨日深夜,还将祭酒与本官都传去了相府,当面询问。”

    丰司业顿了顿,说道。

    他打量着独一人那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神情,衿持的笑了笑。

    觉得很有成就感。

    这几天的太学,比之往常,实在是有意思多了。

    短短三五天内,不但丁相爷已经两次传召他与祭酒,亲自与他们亲切的交谈。

    十分的礼贤下士。

    这在过去,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甚至就连宫中地位显赫的李中使,也屈尊驾临。

    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啊!

    当然,只要不是瞎子,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个鸟阉人就是来太学里找茬的。

    但是,就算他是来找事的,反过来,不正是恰恰说明,太学里,有些人和事,进入了宫里的视野。

    勿论是做的是地方官还是学官,总是要吸引贵人们的眼球,才会有升迁的希望,才会有随之而来的利益。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也是合该自己要露脸,那天,百无聊赖之际,一时兴起,抓了一个违反学规的生员,没想到,就是这个运气不好的独一人,竟然扛住了李中使的刁难。

    令他铩羽而去。

    为太学挣回了脸面。

    不过,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的: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独一人违规被抓,是祸。

    射术考核优秀,是福。

    不仅仅如此,就因为他这次怼上了李中使,如今,更是进入了丁相爷的法眼。

    看来,这小子,弄不好,可是要一飞冲天了。

    丰司业想的出神,一时,竟忘了说话,直到独一人唤了一声,方才醒转。

    “哦!外面日头甚猛,本官年岁渐高,竟然产生了困意。”

    丰司业装模作样打了个哈欠,遮掩着说道。

    自己身为太学里的大学官,在一个生员面前发起愣怔来,总归是一件不雅的事情。

    “司业大人,丁相爷找上学生,到底是何事?还请赐教。”

    独一人拱拱手,说道。

    面对这么一个慢条斯理,似乎还有些神经质的太学司业,他实在是忍不住了。

    另外,他还担心,丰司业倘若再拖拉下去,候在门外的那两位左右护法,是否会径直冲进来,干扰他们的好事情。

    “嘿嘿!

    莫担心,好事!

    天大的好事!”

    丰司业摇晃着满头白发的脑袋,竖起中指摆了摆,说道。

    接着,他站起身,走到独一人的旁边,伸手从袖中掏出一封信笺,递了过去。

    独一人看看他的老脸,站起身,接了过来。

    心中却犹自疑惑不解。

    他将信封捏在手心,低下头看了看,信是封着的,皮面上一片空白,一个字都没有写,但封口处却被写信人细心的烫了火漆。

    这说明,此信的保密等级极高。

    就连太学祭酒与丰司业,应该都不知道里面的内容。

    这下,独一人的疑窦更重。

    他捏着信封,思忖了片刻,正欲拆封,却又听到丰司业说道:

    “且慢!

    此信,待本官走后,你再拆阅。

    记住,本官今日前来,只有一件事,就是代表太学告知你:

    经祭酒大人慎重考虑,原定对你的关暇三月的处罚已经取消。

    鉴于你维护了太学的声誉,决定自今日起,直至科举之日止,你均可以在家中读书。

    当然,如果想来太学进学,自是可以,反正,一切由你自行斟酌。

    本官再重申一遍:待本官走出你的家门,所谓送信一事,与本官没有半分勾连,将来,就算有人问起,本官亦是一概不认。”

    说完,呵呵笑着,举步向门外迈去。

    独一人拿着信,愣了数息。

    暗想:这到底是一封什么内容的信件,就连送信的丰司业,也要摆出如此一副讳莫如深的怂样。

    但想归想,他还是顺手将信塞进了袖里,疾走几步,打算送送丰司业。

    俩人一前一后,行到院子里。

    独铁三人正坐在院中的石椅上,大眼瞪着小眼,见到他们出来,连忙起身迎来上来。

    丰司业皱皱眉,止住脚步,等独一人靠近了些,才侧着头,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

    “一人呐!将来飞黄腾达之际,可莫忘了老夫今日冒险送信之举啊!”

    说完,也不管身后的独一人,听到此话之后,到底会有何反应,而是朝着迎面而来的独铁三人,拱拱手,说了一声:“本官告辞。”

    便径自朝着院外的马车走去。

    ......

    ......

    独家大宅,堂屋里。

    独一人看完信,整个人都呆住了。

    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内心深处,既有暗暗的欢欣雀跃,又有一丝惶恐。

    宰相丁大全托丰司业捎来的信,内容极其简单,但却是极不寻常。

    独一人觉得自己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就是今年科举考试的试题。

    三道经义题。

    一道策论题。

    三道诗赋题。

    妥妥的,按照科举的出题模式,显现在他的眼前。

    他并不怀疑丁大全会向外界泄露考题。

    既然历史上已经记载,他曾经向周震炎泄过密,那么,多泄一两个人,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并且,从丰司业今天的言语上来看,此事,他们或许也知道的很清楚。

    不然的话,如果是一封平常的书信,丰司业完全没有必要,急乎乎的要将自己摘出去。

    毕竟,泄露考题,科场舞弊,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一旦事有不谐,暴露在阳光之下,身为太学的学官,掉脑袋,大概是不至于的,但身败名裂,却是无论如何,也是逃不脱的。

    当然,独一人真正的心思,并不是在这个上面。

    他在思索:

    丁大全早些天便已经内定周震炎为今科状元,准驸马了。

    突然间,又派太学司业大驾光临,给自己送考题。

    这唱的是哪一出?

    难道仅仅是周国公主的母亲,贾贵妃宫中的李中使,亲自跑到太学,鄙薄了一番周震炎,就让丁相爷改了主意。

    打算另择驸马人选了。

    不过就算如此,偌大的太学,学子人数不下小两千,为什么偏偏又选中了自己呢?

    如此一来,这个驸马人选,周震炎在明,自己在暗,那么,两人之间,到底谁是正主,谁又是备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