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独尊
字体: 16 + -

第二十六章 小龙虾

    “太学里的先生来找你,到底是为了啥事?”

    独铁说道。

    他与抱朴道长,蒋二甩仨个围在独一人面前,形成了一个半圆。

    见独一人看完信后,脸上的表情时而高兴,时而担忧,不禁也跟随着患得患失起来。

    “这个嘛,算不上坏事。至于是不是好事,一时间,我也不好明确的判断。”

    沉吟了一会儿,独一人说道。

    他倒不是推诿,实在是这么短的时间里,自己的头绪,也没有理清爽。

    “巨子,此信属下们可以一观吗?”

    场面静寂了片刻,抱朴道长想了想,壮着胆子说道。

    他说这句话,并不是想要凌驾于独一人之上,或者窥探他的私隐,而是打算了解一下情况,帮助巨子出出主意。

    其实,独铁早就想看这封信。

    问题是,他根本就不识字,所以,也就没提。

    如今,既然抱朴提了,那是最好不过。

    于是,他双眼一瞪,也不多话,趋前一步,一把就从独一人的手上扯过了书信,塞给抱朴道长。

    讲真,这三人当中,唯有独铁,是真的不将独一人当成墨门巨子来尊重的。

    毕竟,他是巨子的亲老子,天然大一级。

    而抱朴就完全不敢了。

    他并不是畏惧独一人,而是墨门的规矩摆在眼前。

    对巨子不敬,就是逆贼,就是大罪。

    天下墨者,人人皆可诛之。

    所以,他手上虽然捏着书信,看却是不敢看的,眼睛只是一个劲的盯着独一人。

    等着这个年轻巨子的命令。

    “看吧!

    不过,量你也看不明白。”

    独一人摆摆手,说道。

    这个抱朴老道,寓居葛岭道观。

    自他幼时起,便时常在独家出入,对他的了解,不说十分全面,但大致的情况,还是清楚的。

    果然,仅仅数息时间,老道便放下了信纸,说道:

    “无名无姓,无头无尾,算个什么鬼东西?”

    也是,抱朴老道虽然识的几个字,那也不过是早年学过几册孩童启蒙的书籍而已,像书信上写的,这等取之六经,诗赋里的科举题目,他又哪里看的懂。

    旁边的蒋二甩,见状,似乎有些不信邪,伸了手,从抱朴的手上拿过了信纸。

    匆匆的瞄了几眼。

    之后,他皱着眉,想了片刻,说道:

    “这上面的东西,仿佛是做文章的题目吧?”

    独一人看了看他,心想:

    这个蒋二甩,自己是不熟的,但如此看起来,他大概也是正经的进过学塾,读过经义的。

    他点点头,默不做声,从蒋二甩的手上拿回了信纸。

    蒋二甩见独一人没有搭话,沉默了一会,又看了一眼抱朴,说道:

    “属下不知,今日学堂里先生拿来这几道试题,到底找巨子何事,但属下却另有事情要禀告,请巨子决断。”

    “何事?”

    独一人说道。

    “按照上任巨子的遗愿,你一旦接任巨子,便须立即收拾行装,率领尔等,前往即墨古城,坐镇墨门大营。

    与左右护法,三司左右使者,十六营左右执事,共商墨门复兴大计。

    况且,墨门大营千余墨家徒众,知晓属下前来临安恭迎新任巨子,早已翘首以盼。

    所以,不知巨子以为,咱们一行,何日动身为上?”

    蒋二甩说道。

    在即墨古城,竟然纠集了千余墨者?并且,听上去,似乎一巨子二护法三司十六营的基本建制都还完整的存在。

    这一点,同样出乎独一人的预料。

    这几日里,自打穿越过来,他一直就是认为,时至南宋,就算江湖上还有墨者行走,但人数肯定不会太多。

    “即墨那边,去是一定要去的,但我的意思,是缓上一缓。”

    独一人说道。

    此时,他的心里是惊喜的。

    在人世间做事,当然需要人手,并且,人多总是强过人少。

    但振兴墨门,并不是仅仅靠人多就行的。

    尤其还是一伙江湖人士。

    在中国,自古以来,无论运作何事,都有一个铁律:

    从下至上,难,

    自上而下,易。

    所以,他原本的想法,便是参加科举,高中进士,谋个小官,然后再在自己的任上,利用职务之便,开始慢慢的带领墨门走出衰落的泥潭。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运气来了,大门板都挡不住。

    一夜之间,丁相爷竟然盯上了自己。

    这件事,自然是好事。

    不管自己是大人物手中的一颗什么样的棋子,能成为棋子,本身就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机缘。

    此事进行的最终,不管自己能否当上驸马爷,也不管丁大全明年是否会罢相。

    可以预见的是,此次科举,不说状元郎,一甲前三名里的榜眼,探花,绝对有一个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只要自己事后再稍加操作,谋个不错的职司,相信在丁相爷手上,还是极其容易办到的。

    即墨古城,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宋金战争中,便早已沦陷,成了金国的国土。

    二十年前,蒙古灭金,如今它又成了蒙古的国土。

    相信当年上一任的巨子,必定是察觉到了蒙金之间,定然有一场灭国大战,所以才敕令南宋的墨门大营,趁着战乱刚息,社会动荡依然之际,北迁即墨。

    今岁科考之后,倘若自己能通过丁大全,在南宋与蒙古国的边境,靠近即墨古城的地方,谋个知县或者知军的实缺。

    那么,也算是极其完美的。

    比如,淮南东路楚州治下的盱眙军,就是极好的选择。

    盱眙小龙虾!

    呵呵!话说,真的是令人垂涎三尺啊!

    “不知巨子所说的缓上一缓,大约有多久呢?”

    蒋二甩说道。

    他的话非常不合时宜的打断了独一人的暇思。

    要知道,他的思绪,正沉浸在喝着冰镇啤酒,撸着十三香小龙虾的美梦里呢!

    “多则三月,少则一月。

    咱们定然可以北上。”

    独一人没好气的瞪了蒋二甩一眼,说道。

    不过,在这个话里,他留了个陷阱:他只说北上,却并没有说要去即墨古城。

    开玩笑!

    将来自己一个南宋的官员,无缘无故的,跑到蒙古国的地盘上,不是没事找抽吗?

    自己完全可以先在盱眙立稳脚跟,之后,号令墨门大营,南迁即可。

    他可是如假包换的墨门巨子,一声令下,天下墨者都是要遵令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