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剿
字体: 16 + -

第五九章 受邀

    与此同时,在中国的东部冀苏鲁豫皖五省交汇处的饥民同样纷纷揭竿起义。

    这时,稆自成面对饥民们的暴动,感到时机成熟,又想起招集饥民造反当朝廷一事,随又找来范二崇和肖万顺商议,“此时饥民们为饥饿煎熬,感到饿死不如战死,左右一个死,即使饿死,也不能让富人活着,所以他们结伙成队向财主争夺粮食。再说,此时天下大乱,各路反王云集,必有真龙现身,现在不反待到何时,我决定把这些结伙的饥民组织,成立一支队伍,带领他们砸官仓,除恶霸,替天行道。”

    范二崇和肖万顺对稆自成忠心耿耿,毕竟是磕过头的把兄弟,当然一呼百应了。范二崇当即表态:“你说咋办就咋办,一切听从老大的。”

    肖万顺也不感落后,立即行动:“要不,我现在就去联络当年那些被打散的兄弟,从新扩大队伍。”

    稆自成听了范二崇和肖万顺的一番言语,心中大喜,还是当年的兄弟,对自己大力支持,即道:“我们三人分头行动,范二崇在此继续招兵买马扩大队伍,肖万顺把那些当年打散的兄弟召回。”

    “是!”范二崇和肖万顺对稆自成的话,还是雷厉风行,说话语气和速度不减当年。

    谁知,正当二人按照商量,准备出发之际,真是无巧不成书,濮州张七、任七和范县梁敏派人送来书信。

    真的应了稆自成的那句话,也是看清了当前形势;“明末天下大乱,各路反王云集,邀请曹州义军首领稆自成和范二崇肖万顺等,前往范县与寿张之间的榆树林子,商量联合抗击官府的大事。”

    这时,稆自成打开书信观看,陷入思考之中;他早已听说张七任七和梁敏,他们每人组织了一股人马,在冀鲁豫苏皖五省交汇处活动,只因为人少三两百人,没有形成像陕西农民军那么大的规模,几百人攻城不下,经常被官府打得东躲西藏,被官府污蔑为盗贼草寇。

    不错,此时濮州张七、任七,范县梁敏等,正率众起义,他们与梁山义军李青山相呼应。并联络开州、清丰等地义军起,大名府义首彭捷,多股人马参加,估计有一百多股,合计人马达万余人,一时性起,联合攻打濮州城。

    结果,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指挥的头领,最后攻打濮州受阻,造成联合义军损惨重,达千余人。

    由于饥饿难忍,那些被官军打死的义军尸体,当即被饥民们抢走了。

    不一会儿,一千多具尸体争食立尽。

    此时正是崇祯十四年,有资料记载;濮州、开州、南乐、范县等地,春无雨,蝗蝻食麦,斗米售银三两;夏,流行疸病,大疫,民死者十之有七,人相食。

    至此,饥民们被饥饿煎熬,所以吩咐组织起来,从河北的大名府到河南的濮州、山东的曹县(即现在的菏泽,明朝末期降为曹县),和范县一带打家劫舍。资料记载:山东天灾人祸不断,耕地大面积抛荒,“榆钱落地,久皆成大树“。任七、张七为首的饥民“啸聚其中“,“号百万“。饥民组织继续蔓延,一直到朝城、观城、郓城、城武等县,声势相当浩大。

    明末天下大乱,各路反王云集,但是,没有正规组织,为了扩大队伍,建立一支能够攻取城池的人马。

    所以,他们通过攻打濮州城受阻失利的教训,经过各头领商议,邀请冀鲁豫苏皖边界的各路英雄豪杰加入,成立一支坚不可摧的队伍。

    当然,他们早已得知,曹县稆自成范二崇肖万顺的起义人马了。所以特派人送来书信,商讨组织成立队伍之事,以及如何管理各地人马,统一调动问题,名号问题等等。

    这时,稆自成看罢书信,顿时眉开眼笑,岂不正合自己心意。

    当即与范二崇和肖万顺商议;改变原来计划,决定三人同去参加会议。

    “什么时间走呢?”范二崇问。

    稆自成回答:“为了不至于造成影响,我们夜里三更出发。”

    肖万顺接话道:“时间如此紧急,今晚我们三人同住,谁也不要回家了。”

    “哪儿来的家啊!再说也没时间了,”

    范二崇说出理由,“我们三个光棍,就稆自成有老婆也不在身边,回家有什么挂念?”

    这时三人同住一起,随便找个草窝,和衣而眠。

    稆自成睡到半夜子时,由于心里有事,起来看看时间;抬头见;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三更半夜真静啊,只有那蟋蟀的凄切的叫声,夹杂着几声青蛙的喊叫。荒野的树林被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树林都罩在里面。自己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那罩上树上柔软的网状东西。任何树木和枯草,都不象白天那样现实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使人有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于是,他赶紧喊叫:“起来!起来!快起来。”

    这时,范二崇和肖万顺被喊醒了,揉了揉那还睁不开的睡眼。

    可不是吗,年轻人瞌睡多。他们都很年轻,而且个个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武艺高强。

    当然,参加聚会,到人家地盘去,要打扮打扮了。起码留下个好印象,此时三人经过打扮,人人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威风凛凛。

    这时三人一前一后出发了,他们越过曹州城,紧走慢走,来到旧城镇,准备从这儿渡过黄河,到对面杨集。

    可知,旧城镇离黄河还有一段路,此时东方已经呈现鱼肚白色,时间快天亮了。

    他们只好又走了一段路,忽然,一切东西都非常清楚了,接着,东方出现朝霞,慢慢的变成一片深红,头上的天,也显出蓝色。

    稆自成见此情况,心情异常兴奋,手指东方的蓝天道:“红霞碎开,金光道道射出,横的是霞,直的是光,在天的东南角,织成一部极伟大光华的珠网。说明好兆头。”

    范二崇闻听好兆头,抬头看看,蓝天,即手指道;“天空被朝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黄河水上,整个水面变成了黄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肖万顺接着道;“什么水面成黄色,黄河水里夹杂着沙子,所以水变成黄色。”

    三人一边走一边聊;不知不觉已经来到黄河渡口。

    他们站在黄河大堤上,遥望黄河。

    稆自成情不自禁的道;“浑黄如浆的河水放荡不羁,波澜起伏的河水汹涌奔腾,滔滔浊浪,浩浩荡荡。”

    范二崇接话道:“站在此岸,望不到彼岸,没有帆影,阒无人迹,只能隐约看到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水天相连,模糊一片。

    “唉!”肖万顺叹口气道:“脚下的黄水卷着漩涡,沉重地流淌。”

    三人继续边走边聊,这时渡船来了他们上了渡船,范二崇道:“渡过黄河前面就是杨集。”

    稆自成还恋恋不舍的回头望着黄河,夸奖道;“黄河从遥远历史走来,在沧桑岁月中奔腾,在战火中川流不息,以浑黄的河水在世界上一展风采,以响彻云霄的水声名震河坛,以磅礴的气势技压群雄,黄河代表着炎黄子孙,滔滔不绝地奔流于四海……”

    肖万顺听了夸奖,拍起巴掌,连声叫:“好!好!”

    此时,天已大亮。范二崇向稆自成道:“越过范县,前面不远,便是范县与寿张县之间的榆树林子。”

    肖万顺介绍道:“说起寿张县和范县,两县东西相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范县与河南省东北部的濮州{濮阳}接壤。两县跨金堤河,南临黄河,处于黄河“豆腐腰段。”

    范二崇接着向稆自成介绍:“金堤河自西南向东北贯串全境,寿张县段是尾部,也是金堤河水退入黄河的口门。寿、范两县同为黄河滞洪区。现在的台前县和范县南北两边都仍为山东省各县。从地图上看,台前、范县好像插进山东省境内的一条腿。有句顺口溜顺说:“山东寿张县,金堤分两半,村清地不清,落个是非坑”。”

    不错,范二崇介绍的一点不错,当时“明洪武元年(1368年),寿张县城移至旧县南十五里。

    一次黄河决口,洪水冲开寿张城西门,于城西汇成支流,后称为林秭河。县城被迫南迁到薛屯,一年后又迁至黄河北,即今寿张”。

    由于范县和寿张县离黄河太近,只要洪水爆发,黄河必定决口,当然,首要受害的县城是寿张和范县了。

    所以,此时由于是黄河滩,不能种庄稼,上长满了一望无际的榆树。

    称榆树园子。她位于现在的台前县城西南四十五华里,清水河乡尖捆堆一带,时因黄河泛滥,范、寿、濮、郓诸县之间,茫茫沙野,荒地辍耕,“榆钱”摇落,生树成林,年久蔓延,方园百里,林遮雾障。尤以尖垌雄一带,地呈丘陵,树大林深,尤利藏兵。

    这时,稆自成听了二人的介绍,即道:“此时榆树正由嫩绿色变为深绿,拂动着新生的柔软的枝条,倒映在黄河面上,使河水也染上绿色,仿佛一河翡翠向东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