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高中生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搞活经济靠交易

    日出勤劳做,月落听风语。

    李继坤踏足登州已有数日,这几天李继坤白天忙的焦头烂额,晚上搂着俊俏的李小蛮不断思考人生,未有一刻得闲。

    经过不停地建设,不停地忙碌,2837人的住宿问题得以解决,失去家园的难民将迷茫不知所措的情绪抛在了脑后,微笑重上脸庞,心渐安。

    这几日李继坤一直在琢磨搞些什么产业,来安置这些无地可耕,无事所做的难民。

    肥皂香皂?不好意思,这个小说中可以有,但现实版的大明没那么多油。搞一点自己用还好,但大规模的只能在心里想想意淫一番而已。

    搞玻璃镜子啥的?不好意思,本少以前从未想过穿越,那些搞镜子的小说细节本少特么的没记住,现在好生后悔,不过这个东东以后肯定要搞,而且还要大搞特搞,不过暂时只能先放一放。

    改革纺车提高生产效率?这个更不行,在大明的经济实力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如果随意的提高纺车的生产效率,那是要出大问题的,英国的羊吃人现象决不能让它出现在大明,这个损人不利己的事李继坤坚决不干。

    李继坤搞来搞去,只想到了搞卫生,搞商业,搞船,搞养殖,搞大规模的人力纺织,反正凡是能用人能用好多人的活计李继坤都干,赔钱也干。

    他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大家先动起来,让大家有个事情可以做。至于赚钱的买卖,以后再说。

    于是其中很多难民很快就找到了工作,有些以前家境困难的还预支了一部分工钱。

    在这里女人都能找到活做,比如难民营布坊就专招女工,目前已有八百多女工在那里讨生活。

    难民营各个部门都在招人,当然招人招的最多的还属李继坤的船队和李继坤的难民营护卫队,也不知道李三郎是怎么想的,反正他小人家招了大批的水手和护卫,这些人每天都去海里一边打鱼一边练习操船之术,害的登州城里的鱼价都便宜了不少。

    反正总体来说,难民们只要勤快点都能找到活计,虽说如今的日子不比家乡辽东,但大家总算还能填饱肚子。

    另外,这批难民并非是一无所有的流浪汉,许多难民都是带着家当随李继坤逃出来的,甚至于就连那一百多头四处乱跑的猪都乘船来到了登州。

    所以,难民营的商业系统在李继坤的敦促下很快就开始运作,米铺前几天就开始卖米,杂货铺也早早就开了业,难民营的钱庄据说明天就可以兑换各种金银玉器与铜板。

    小小的难民营在李继坤牟秀才等人的治理下,各项事物逐渐走上正轨,难民们最初的彷徨已经被如今的生机所取代。

    期间,最令难民们感动的是,难民蒙学明天即将开学,而且李三郎还说过,蒙学是免费的,凡十三岁以下的孩子都将进入蒙学接受启蒙,无论男女。

    当然,女孩子是单独分班的,她们的先生据说是三少爷的贴身婢女李小蛮,还有一位女先生据说是王家三小姐。

    别说免费的蒙学,就是收费的私塾,以前在辽东时大家想都不敢想,无他,没银子。如今自家的孩子居然有机会读书识字,俺要回窝棚给李家三郎立个长生牌位,早磕晚拜初一十五再上柱香。

    难民们还听说就在今天,难民营将有一件大事发生,因为登州知府陶郎先陶大人将要来此地巡视。

    另外,难民营大宗货物交易所的第一笔生意,也将在陶郎先陶大人的见证下正式成交。

    大宗货物交易所在古代并不鲜见,据史书记载,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成立与1602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阿姆斯特丹证交所位于阿姆斯特丹市内的内姆广场附近,是世界上第一家以金融股票为主的证券交易所。

    李继坤之所以办这个大宗货物交易所,是因为他考虑到登州的地理位置独特,北接天津辽东,东可渡朝鲜倭国,南下可达江南福建一带。

    登州地里位置如此上佳,如今李继坤落户此地,李三少要是不在这个地方玩出点花儿来,简直愧对他这个穿越者的身份。

    另外,办交易所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只要经营得当,李继坤想不发财都难。想当年民国初起,有位蒋公刚开始投身的事业就是交易所的经纪,据说那个交易所是孙中山孙先生办的。

    今天陶大人要见证交易所的第一笔交易,撮合成这笔交易的人是李三少的跟班李百渡李经纪,至于为什么叫李经纪,大家搞不懂,反正李三少是这么叫的所以大伙儿也跟着这样叫。

    李经纪撮合的这笔生意是棉花交易,卖方是登州府的钱百万钱老爷,买方是难民营布坊的总管刘老爷。

    钱老爷这次要卖2000担棉花,每担重一百斤,因这次是大宗采购,所以每担棉花以略低于市价的一两五钱银子成交,成交总额是银三千两。(明末棉花零售价:一两七钱左右/担)

    按照难民营大宗交易所的规定,此次交易双方均需向交易所缴纳交易佣金,缴纳比例是每家百分之二点五。也就是说每成交一百两,李继坤的交易所就会收到佣金五两。

    这次两家交易的成交额是三千两,那么,交易所就会收到一百五十两银子的佣金。其中钱百万钱老爷需缴纳交易佣金七十五两,布坊的总管刘老爷同样需缴纳七十五银子。

    做为撮合成这笔交易的李经纪,他在这次交易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大宗货物交易所将会把此次全部佣金收入的一成奖励给他,150两的一成就是十五两银子。

    十五两银子!俺的个娘呀,李经纪发财啦,孩他娘,你快去打听打听李经纪有没有婆娘,咱家闺女年已二八,正适合他!

    于是李百渡李经纪的大名在昨天就已传遍了难民营,甚至于登州城里也有不少人都知道了他的字号。

    这小子来钱太快太简单,动动嘴皮子,两方说和说和就他娘的赚了十五两银子?这么好的事情咋没轮到俺?

    兄弟,你知道那个神马交易所在哪吗?

    哦,我知道,城外八里多有个辽人的难民营,那个交易所就是那个难民营办的。

    兄台消息好不灵通,你咋知道的?

    废话,那个办交易所的人就是俺们家三少爷,你说俺消息灵通不灵通?

    哎呀失敬失敬,请问兄台,那个交易所还招不招人?

    不知道,前边街角刚贴了个告示,俺得去看个新鲜。

    哎呀妈呀,这是大宗货物交易所的招人告示!

    于是乎,到难民营来报名的各类人等不计期数,忙的牟怀远牟秀才焦头烂额。

    当然,这些都是昨天发生过的事情,今天李继坤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接待工作,只要把陶叔父大人侍候好,那么前几天李继坤申请的五千亩地就会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