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250章 未来发展

詹云翔大力推崇的投资方案是进军房地产业,这在当时来说算是一个大胆之举。

华夏刚刚经历过南部沿海数省,尤其是詹州房地产泡沫的阵痛,许多第一代企业家就这样倒在了詹州的烂尾楼下,许多年之后才又重新喘过气来。

而去年才发生的亚洲金融海啸也让日本、香江等地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大量资本逃离房地产,房价低迷。

就肖乐所知,华海地产旗下的两个楼盘,建成后快一年都没有卖完。

虽然他很清楚未来几年房地产业将逐渐复苏并且进入快速升温期,但詹云翔在这个时候提出这这样的建议,让他忍不住想深问其中的原因。

“去年六月份出台了新的政策,各地将逐步取消福利分房,通过市场来解决问题,银行也开始为普通购房者提供按揭贷款,再加上房价限制政策的取消,国家很明显正在扶持房地产业。今年三月份燕京的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上,参观者超过了十万人,成交量也非常惊人。”詹云翔说道:“我认为华夏即将迎来一个五到十年的房地产业增长期,你应该知道,任何行业,在它的增长初期进入都是绝对有利可图的。”

“仅仅是这样吗?”肖乐问道。

“凭借你和赵总、李总已经马上将要进入公司的方总的人际关系,我认为在江海和江宁两个地方拿地建设地产项目会有很大的便利条件,这就比一般的房地产公司有了很大的优势。而华海集团的关系可以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和可靠,甚至可以借用一部分熟手过来,有这样的便利和优势,我看不出为什么不进军房地产。”

“但华海的项目还一直卖不出去。”肖乐问道。“这是什么原因?”

“这两个项目的定位很尴尬,位置不错,但档次不高,这就导致了真正有钱的人不会来买,有需求的人却觉得价位太高。”

肖乐觉得他的判断是很准确的。

他低头翻了翻手边的资料。“你的建议是……在市中心建设高档商住一体综合楼,在地铁站附近建设平价小户型高层小区,在三江口新区建设高档别墅区?”

“不错。”詹云翔点了点头。“定位一定要清晰,每个盘都要找准自己的客户群体,这就是我从华海的身上学到的教训。”

肖乐点点头,他把目光放在后一个选项上,这显然只是詹云翔用来作为备选的方案,但内容依然很详实。

“打造一个肉牛养殖,冷鲜肉加工的规模化企业?”

“对。”詹云翔说道。“以目前安澜的零售规模来说,两地五千亩的花棚加上南斗已经和我们进行了一年多合作的供应商暂时已经够了,但我们两地计划征用的土地达到了将近四万亩。我看过公司的发展计划,对于种植基地的后续发展也没有太明确的规划,只是把这些多余的土地列为公司的储备用地。我问过安澜园艺的同事,这些地里面,大部分都是缓坡地或者是杂木林,位置距离城市圈也比较远,不太适合开发为别墅。但这么大的面积空着实在是太可惜了,而且我也听说彩云省宜安县那边曾经出现过空置土地被村民重新占用而引发纠纷的事情。所以我就想,为什么不给这些空地找一个用途呢?”

“所以你提议用来种草养牛?”

“我们可以通过机械化把整块土地整理出来,这对

于以后的开发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提前完成并不会造成浪费。然后通过机械化方式播种草籽,机械化方式收割,我请加拿大的同学帮我调查过这样做的大型农场所需要的各项成本,按照华夏的价格水平进行了计算,养殖量超过两百头之后,比一般农户的散养形式成本要低五分之一,超过一千头,成本可以低四分之一。而且我们的牛因为牧草的来源有保障,肉质会更好,出栏时间也会更短。”詹云翔说道。“鱼台基地距离江宁车程只有三个多小时,距离江海也只有五个多小时,面对长三角这么大的需求量,我认为这个行业大有可为。”

“而且草场可以随时转为其他用途。”肖乐沉吟着。

“一亩地种植苜蓿的话,可以养殖三到五头牛,如果再向手边的农户收购秸秆和玉米秆之类的替代性用品,我们在鱼台的土地征用下来之后,除了种植花卉需要的土地,大概可以养七万头牛。按照现在的牛肉价格,每头牛两年出栏,可以净赚一千元到一千两百元,海东省对于规模养殖户的补助是每头牛两百元,每头牛的收益就是一千二到一千四。相对于房地产来说,虽然利润率没那么高,但投入和风险也小得多。民以食为天,牛肉永远都不会没有销路,这是这一项就可以持续稳定地为公司带来每年三千多万的收入。我们还可以自己育种出售,牛角、牛皮这些也都可以产生价值,甚至是牛粪都可以用来做有机肥提供给我们的种植基地使用。再看远一点儿,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下游企业。”

詹云翔的目光有些狂热,肖乐也被他带动了起来。

安澜的冷鲜牛肉、牛肉干,牛角梳子和工艺品,皮包、鞋子卖遍华夏乃至整个世界?

“我会和赵总好好商量的,如果有需要,我会再请你过来。”肖乐对詹云翔说道。“辛苦你了。”

房地产是个可以快速捞钱的项目,虽然它还没有到疯狂发展的时候,但如果想要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那现在已经是需要进入的时候了。

但更让肖乐心动的却是养牛的项目。

他一向喜欢细水长流的事情,而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大规模搞房地产几乎没有不与官员深入产生勾连的可能性,在未来的廉政风暴中很难撇清自己,而养牛则要单纯得多。

“农业部会批给我们另外一个扶持项目吗?”他在几个股东的碰头会上说道。人不多,就只有五个,肖乐自己,赵凯,方汝霖、詹云翔和财务总监。

詹云翔是作为华海的代表列席,但他只是安静的坐在旁边,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说。

提出这两份建议是他的个人行为,而他现在行使的是股东代表的权益,能够把这两点分清楚,这让肖乐越发对他感到满意。

“你不会又要让我去跑吧?”方汝霖苦着脸说道。

经过漫长的申报流程和反复的核实审批之后,宜安基地和鱼台基地各自的申报项目终于都有了眉目,大约在两千年年初就能正式下发文件。

宜安基地赶上了农业部九五计划扶持项目的末班车,除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之外,还获得了每年两千万元的无息贷款,持续三年。而鱼台基地则列入了国家农业扶贫基金项目,同样除了税收优惠政策外,每年有八百万元的扶贫基金,持续五年,但只能用于鱼台花卉种植基地的建设和生产。

这对于安澜花卉来说,因为两个基地都已经申请到了大量的贷款,在这两笔资金分别到位之后,就能把投入的自有资金抽回来。

三千多万,在这个年月足够用来撬动很多事情了。

方汝霖也因此而以安澜第四大股东的身份参加会议,只要等到明年年初文件正式下来,他的名字就能列入安澜花卉的股东名册了。

“先去探探路,不会有多麻烦。一事不烦二主,你都已经熟门熟路了,不找你找谁?”赵凯笑嘻嘻地说道,虽然方汝霖在这个过程中花费掉的成本也不少,不过相对所获得的利益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我的想法是两个项目都上。”肖乐说道。“但规模都不要太大,先把所需要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出来,然后再根据情况扩大规模。”

这是老成持重之语,以养牛为例,一下子就上七万头牛肯定是不现实的,即使他们有这个魄力,一时之间也没办法找到那么多仔牛,牧草也不会突然就从地里自己站出来。

“鱼台这边先平个一千亩地,上两千头牛怎么样?”赵凯很豪气地说道。一下子又有了三千多万的流动资金,做事情就是可以不束手束脚。规模太小的话,买机械也不划算,而且方汝霖到燕京去跑项目底气也不足。

财务总监在一旁估算了一下,建牛舍和配套设施,平地,买农业机械化设备,聘请专业人员,在当地雇工,再加上买种牛、仔牛和牧草种子等,大约需要八百多万,但预期利润只有两百多万。

赵凯一下子愣住了。

“哈哈哈哈。”肖乐忍不住笑了起来。“先平两千亩地,然后每个季度上两千头牛,把规模做到八千头吧。”

第一期投资还是九百多万,主要是基建和机械化设备的成本,但后面的投资就几乎不算什么了,加起来一千多万的投资,两年后可以陆续收回投资。但机械、牧场、牛舍和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财富。

如果方汝霖能再一次搞到项目扶持,那就真的是白赚了。

但一般人很难下决心投入上千万来建设一个养殖场,也很少有人能批下这么大面积的土地来。

这也是大家都知道规模化会带来巨大的成本效益,但却没有多少人能够真的上规模的原因。

“那房地产呢?”方汝霖问道。

“我的想法是,在城市中心区做商业地产,四层以下商场,四层以上商住两用。”肖乐说道。

“理由?”赵凯说道。

“建住宅小区或者是别墅,我们就只是做房地产,顶多延伸到物业管理。但做商业地产,除了可以做房地产和物业,同时还可以涉足商铺租赁、超市、零售业、餐饮业甚至是娱乐业,进可攻退可守,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会更广。”

真正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未来的华夏首富就是做这个获得成功的,但肖乐不可能把这个原因说出来。

“娱乐业?”赵凯问道。“你不会想搞夜总会吧?”他有些奇怪的问道。

别人提出这样的建议他不会觉得奇怪,但肖乐?

这时候院线制度还没有开放,电影院的经营权都还在各地广电和电影公司手中。

“我们可以做量贩式ktv。”肖乐说道。“就像仟桂那样,甚至可以做成连锁企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