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慈善大亨
字体: 16 + -

第251章 地产

“等一下等一下!”赵凯摇了摇头。“我们不是在说养牛和做房地产的事情吗?怎么突然又扯到ktv连锁上去了?”

“当然是在说房地产的事情,但我们就单纯的做房地产吗?”肖乐说道。“眼光不能长远一点儿?”

“我们要争取在长三角的每一个地级市最繁华的地方都建成一座商业广场,然后就可以随之发展一系列的连锁企业。量贩式ktv连锁,连锁超市,连锁咖啡馆,连锁餐厅,我们甚至可以有自己的品牌服装和品牌皮具连锁店,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詹云翔的计划书大家都认真的看过了,但却没有人往这个方面想。

方汝霖的想法是在地铁周边建小区,他对华夏出现大量的富人不太有信心,在他看来,廉价低端路线永远都不会有错,认准这个华夏最庞大的群体,必然能够保证利润滚滚而来。

而赵凯的想法则是盖高档公寓,他坚信未来江海将会成为华夏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房价将会如同纽约曼哈顿,东京银座那样高不可及,现在就在长滩风景最好的地方建一幢高档次高层公寓,即使一时卖不出去,也一定会有足够的升值空间,在未来成为高级白领的第一选择。

酒店式公寓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要怎么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设想,但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肖乐的想法比自己的疯狂多了。

“如果未来我们能够在足够多的城市建设自己的商业广场,那就不仅仅是房地产商的概念了。”肖乐继续说道。“如果我们有一百家商业广场,那商业地产公司单独上市不行吗?拥有一百家连锁店的量贩式ktv单独上市不行吗?拥有一百家分店的超市单独上市不行吗?我们可以成为十几个上市公司的老板!”

所有人都愣住了。

“你疯了……”赵凯说道。“我们怎么可能建一百家商业广场……”

“一开始当然不行,但十年后,二十年后呢?”肖乐说道。“如果不把自己的目标定得长远一些,我们怎么可能走到那一步?我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从一开始就按照这个目标去规划自己的道路,那就一定有实现的那一天。”

“我们将会成为华夏最有钱的几个人,我对此坚信不疑。”

不到十平米的会议室里,肖乐掷地有声地说道。

很久都没有人说话。

赵凯第一个醒悟过来,毕竟他经历过肖乐对于安澜花卉转型电子商务的伟大构想,多多少少有些免疫力,但他还是摇了摇头。“我们到底应该干什么?我听你的意思,不是随便投资一点儿分散经营风险,而是准备要把它作为一个主营项目了?”

“一个真正的大型企业集团,应该要有四到五个主营业务才对。”肖乐答道。“即使我们现在做不到,也应该以这个为目标。”

赵凯苦笑着摇了摇头。

畜牧业公司所需要的资金和精力不多,第一笔投入九百多万,然后在两年内投入到一千多万,对于安澜花卉来说不会伤筋动骨。这一块未来有可能成为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绝对值得一做。

但地产这块就不好说了,按照肖乐的想法,商业广场的选址将会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宁愿不投资,也一定要选一块上风上水的好地。

但这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

江海现在有六大商圈,以余家汇为例,一块五千平米左右的地,单地价就要八千万到一个亿,把这样一幢楼建起来,装修好到可以招商,没有三到四亿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拿到地之后可以申请贷款,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除非安澜花卉放弃花卉产业的发展,把全部资源投入到地产上,否则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预售。”肖乐对他们说道。“成立一家房地产销售公司,等地拿下来,设计规划图纸出来之后,做好沙盘就能开始卖了。先把四层以上的商住楼全卖掉,这样应该可以解决掉基本的资金问题。然后我们把四层以下的商铺分拆成一平米的小格出售,由安澜来整体运营。”

“一米的小格?那能做什么?”方汝霖说道。

“当然什么都不能做,但交给我们来整体运营就能出租获得租金。”肖乐说道。“如果他们怕风险,我们可以签一个固定收益率的合同,保证投资者的回报。”

这在前世的记忆中几乎是所有商业地产都会采用的快速回笼资金的办法,这种手法本质上与欺骗没什么两样,业主购买到的其实只是商业广场在法律上的所有权,但对于单个业主来说,一平米的商铺根本毫无价值,而项目运作者也会很注意不让某个投资者的地块连成一片,这让所有的业主只能把自己理论上拥有的商铺交给运作者来整体运营。

商业广场的经营者获得了资金,但依然保留了运营管理权,而投资者则获得了分红和法理上的物业所有权,可以正常转让或者是出售。

在法律上,这是完全合法的。

“如果所有业主联合起来要求更换运行管理者呢?”赵凯问道。

“五千平米的土地,开发出来一层怎么也得有三千平米吧?四层就是一万两千平米。”肖乐答道。“即使我们算一个投资者买了四块地,也有三千个业主,这么多业主想要统一思想几乎是不可能的。谁来牵头?谁来组织?谁来挑选新的运营者?谁来确保新的运营者会比原来的好?我们只要在里面安插百分之一的钉子,就可以轻松的把事情搅黄。”

“谁会来买这样的商铺?”方汝霖说道。

“那些买不起独立商铺,却又渴望投资商铺获得回报的人。”肖乐答道。“‘全款四万块,拥有余家汇黄金旺铺!’这样的广告词不会有人感兴趣吗?江海人是全国最有投资意识的一个群体,许多人只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资本来进行投资。只要四万就能买到余家汇的商铺所有权,哪怕只是理论上的所有权,我想一定会有人接受的。”

詹云翔的目光里像是有火焰在燃烧,他曾经听说过肖乐是一个以创意和金点子著称的人,却从来有想过,自己只是开了一个头,他就有了这么多更好更充满闪光点的念头。

“四万一平米不太现实,余家汇的商铺贵的大概要八万一平米,但位置不好的也有一万多的,我们这种模式,大家不一定能够接受。”赵凯让财务总

监马上估算起来。“按均价三万一平米算吧,那四层商铺就是……三亿六千万?”

“肖总的计划是建二十八层?扣除四层商铺,按照三幢楼,每层两千平米估算,那上层的商住楼有四万八千平米……余家汇商住楼的均价是两千五左右……一点二亿。”财务总监说道。

“地下一层商铺的所有权还是我们的,而且还有地下二层和三层的车位所有权,大楼的物业管理权和商场的运营管理权。”肖乐说道。

“启动资金一个亿,把地买下来,然后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获得接近一个亿的收益,还有后续的经营收入……以及,更加长远的发展。”他看着其他几个股东问道。“值得做吗?”

他们都缓缓地点了点头。

一切都还只是大致的估算,但在座的几个人都是对于各种价格很**的人,平时也很注意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真实的结果或许会有一些偏差,但不会有根本上的偏差。

“我认识规划设计院的人,我去找他们再落实一下细节问题。”方汝霖说道。

“我去了解一下最近有些什么地皮要出让。”赵凯说道。

“各位,我们需要先讨论一下该怎么运作这个事情。”肖乐说道。

“等先把事情落实了再说,这样空对空的,心里不踏实。”赵凯说道。

很快赵凯就从市政府的相关部门了解到了了最近的土地出让信息,余家汇没有土地要出让,但浦口区有一块九千二百平米的土地准备公开拍卖,位置在江宁东路上,原先是几个老厂和区上的一家单位,已经整体搬迁了出去。临江宁东路的一侧大概有五十多米,是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原先在江宁东路这边是一幢四层的老商业楼。

比余家汇更传统的江海的商业中心区。

“南边是江宁路,背后是华安路,交通很方便。”赵凯把那个地块在地图上划给其他几个人看。

“起拍价多少?”肖乐问道。

“七千八百万,容积率6.1,用途是商业和住宅。”赵凯答道。“成交价估计会到一亿八甚至是两亿,有好几家公司都对那块地很感兴趣。”

“我们没有那么多流动资金。”方汝霖说的很实际。

“如果它值的话,总会有办法的。”肖乐说道。

他专门去那个地方看了一眼,那个地方已经人去楼空,老商业楼外面用一面巨大的广告画整个被遮了起来,在老商业楼的后面,是一大块已经被基本推平的土地。

距离交叉路口大约四十米,转过去有四路公交车站。

肖乐没办法想起前世这里是什么建筑物,但这块地距离城隍庙只有几百米,周围有三四幢规模很大的商场,算是江宁东路上的一个节点,人流量很大,交通也很便利。

如果在这里建一座商业广场会是什么样子呢?

肖乐闭上眼睛,在头脑中勾画着那块属于自己的未来版图。

那副画面一开始是模糊的,后来却渐渐清晰了起来。

那是一幢风格独特如同金字塔一般的建筑物,闪耀着引人瞩目的光彩。

你归我了!

他无声地对它说道。

(本章完)